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海疆 >

第115部分

海疆-第115部分

小说: 海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友好人士,林海疆带来五名被海匪绑架受伤的水兵参加了警察总监史丹利的葬礼,史丹利是在营救被海匪袭击的旧港水兵的时候以身殉职的。

    林海疆原本以为自己算是已经非常无耻了,简直就是一只参加老鼠葬礼的猫,但是看见达尔豪西、包令,甚至杜蒙罗瑟夫等人都能假惺惺的挤出一滴眼泪,尤其达尔豪西抱着史丹利体态丰满的女儿迟迟不肯松手的摸样,林海疆很是感悟,原来自己太善良了,竟然还会良心微微有点不安?炮击事件竟然能够以如此的方式得以收场,也是绝对大大出乎林海疆意料之外的,原本就准备了放手一搏的林海疆得到了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台阶,有台阶不下才是笨蛋。

    林海疆也意识到了,在这件事情上自己当时的考虑确实欠缺,现在冷静下来一看起码有几种办法能够圆满的将事件处理好,并且将自己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不过对于已经做了事情林海疆从来都不后悔。

    在他的字典里面也没有后悔这两个字。

    不过同样林海疆的收获也大大的出乎了他的预料,那就是舰队上上下下全体官兵对他个人的崇拜如同发射火箭一般,到了一个之前他从未敢想的高度,林海疆也意识到了,这毕竟是个军人集体,军人是依靠荣誉感、使命和信任为系起来的团体,用铁血的手段去激励感染这个团体是最简单的方法。

    林海疆前世就是军人,一直以来他就在为独裁构建准备,如果辩证的去看可以说军人是世界上最贪婪的人,因为军人的荣耀全部来自于战争,对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侵略和掠夺,开疆扩土是军人最大的理想和成就,他们的荣誉的背后将是无数的鲜血和尸骨,后世无数的军人因为生不逢时再长吁短叹也正是因为于此。

    所以收拢自己身旁这群已经被自己点燃了热血的青年军官和士兵的忠心,才是林海疆真正意义上的耽误之急。

    咽年2月口日。

    林海疆准备在镇远号的前甲板为自此事件死难的官兵组织一场盛大的海上葬礼,海军将士的归宿就是他们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他们的家就是他们挚爱的战舰,他们的亲人就是他们的同袍战友兄弟。

    不过海葬的仪式却意外的遭到了很大一部分安兵的抵制,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人死为大,要入土为安,海葬算怎么一回事?林海疆只能集合各舰舰长、二副等主要军官,在镇远舰的会议室内,林海疆望着自己的这些部下们,因为大家都非常清楚,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干系,将军战阵亡,兵戈乱刃死,万一自己阵亡了是否也要海葬?林海疆作为统帅自然知道这海葬是必须给予推广的,一旦中华帝国海军跨出近海作战,那么阵亡将士的遗体该如何处理?保留的话恐怕不出一周全舰将毁于瘟瘦,如果随便抛弃大海之中,更会影响舰队的士气,对阵亡官兵更是一种亵和不敬,所以他必须在舰队中树立起海葬是一种荣耀的信念和意志。

    想了好一会,林海疆才悠悠道:“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海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海葬的历史十分的久远,它最早起源于北欧海盗并成为海上最古老而哀痛的仪式。

    海葬最初的仪式十分的简单,它以小船载尸,挂上风帆,乘着落日的余辉,驱使西行,任其在大海中漂游。

    后来在逐年的演化中,便为军队所用,早年,舰上人员死亡的时候,在长时间的航海中尸体无法运回陆地安葬,他们则会在海上举行海葬仪式。”

    林海疆停顿了一下肃声继续道:“海葬在海军中式一种崇高了致敬,只有那些英勇战斗牺牲的勇士才配享受的荣誉,你们这些舰长、二副基本都是普鲁士留学归来的,你们都明白,我要说的是我中华帝国海军不可能总在近海活动,那广阔的太平洋、大西洋才是你们的舞台,我们要让整个东南亚变成未来帝国院子中的游泳池,你们这些我帝国海军的干城们不想再游泳池子里面泡着吧?。

    林海疆环顾了一下表情热烈的舰长们突然道:“但是你们要知道,海战不同于陆战,战舰被击沉很大部分官兵甚至说绝大部分的官兵都会与舰同休,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挥手他们的遗体,我们中国又是固有观念的内陆大国,到什么怎么跟参战的官兵和他们的家属交代?我们必须要树立起海葬无比荣耀的信念来。

    如果我阵亡了,请将我进行海葬,作为一名海军军人,我希望自己的归宿是大海!海葬为一名海军军人的最高荣誉林海疆话音一落,下面的舰长、二副以及海军陆战队的高级军官纷纷起立宣誓效仿元首的行为,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被林海疆的行径感动得一塌糊度了。

    林海疆有借着宣布了海葬仪式的方式和过程,根据林海疆“旧来的材料,海葬典礼酒常在日出或日落前举行,但根特殊状况也可于夜间举行,当举行海葬典礼的时候,全体舰员在后甲板列队,遗体包睑好并绑上重物放置于木板上,当告别仪式完毕后将木板稍倾斜,尸体随之滑入海中下沉。

    此时舰艇汽笛长鸣,军舰降半旗,舰上军乐队奏哀乐,并将日期、时间、经纬度加载航海日志!海葬之烈士全部进入英灵馆受后世万人供奉敬仰,每年四月初一全体帝国元首以及全体高级将领、各地执行官、军校在籍学生、各学校代表以及各界人士拜祭英灵馆。

    对于海葬之将士无论官兵都能进入英灵馆一说,整个旧港舰队沸腾了,落座于旧港洛合山峰顶端的英灵馆是整个旧港人人皆知的,按照正常理解那里肯定如同前朝的英烈祠一样的所在,哪里是小兵们能够仰望的?经过了政官的不断宣传和舰长们可以透露的消息,元首自己百年之后也选择海葬这样崇高的荣誉作为自己的归属!而且还有小道消息陆战队是否享受这种荣耀还在研究之中,但是非常肯定的是正在拟定组建的陆军不享受海葬待遇,除有突出贡献者外,不进入英领馆列名,只在馆正门浩气永存碑处刻名祭奠。

    不可否认中国人在很多时候拥有极大的盲从性,林海疆的以身作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极其成功的示范。

    四年2月旧日。

    在镇远号的甲板上,顶着毛毛细雨,林海疆庄严的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镇远号缓缓降下半旗,定远、致远等舰和协同后勤船队的战舰呈检阅分列式队形缓缓驶过镇远舰,鸣笛,降旗,全舰官兵站舷敬礼。

    镇远舰前主炮鸣放二十四响最高规格礼炮,海军陆战队宪兵三轮鸣枪之后,在此次事件中和后续行动中牺牲的九名烈士的遗体入水。

    各舰上一片肃静,这是旧港舰队所执行的第一次海葬,也是旧港势力第一次以独立的政治实体出现并解决事件引发的纠纷,以至于炮击香港岛警察总部,几乎所有的基层官兵都清楚事件的缘由,有林海疆这样的元首让他们倍受鼓舞,为了几个小兵的利益就敢向列强开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气魄啊?凹年2月旧日清晨,林海疆迎着朝阳指挥舰队起钴,林海疆的离去可以说让达尔豪西和包令着实的松了口气。

    关于林海疆炮击港岛一事已然是传的沸沸扬扬了,尤其香港的华人无不为此自豪,华人里面终于出现了一个狠角色,大英帝国能怎么样?一样大炮发言打他个洋孙子,一时间林海疆在民众间的声名鹊起。

    对于这一点达尔豪西和包令只能尽力而为了,毕竟纸是包不住火的,不过在此之前能瞒一天算一天,毕竟包令即将离职,而达尔豪西也达成了与林海疆之间的秘密协定,所以两个人才敢联手在香港欺下瞒上只手遮天。

    远东确实远离英国本土,即便港岛、广州如何民生滔天,也断然传不回本土去,除非有人刻意为之,但是此刻的港岛英人无比空前团结,他们比任何都清楚,一旦事件影响恶化扩大,最终遭受到损失的还将是他们,毕竟帝国在远东的军力远远不及旧港势力,以往给予英国人极大自信和满足的远东舰队在事件中的表现就如同被恶霸欺负的小学生一般,死死的攥着手中的硬币不知所措。

    林海疆的舰队气势汹汹直奔大清的琼崖,他的海南岛而去的时候,林海疆炮击港岛警察总部的消息已然传到了天津曾国藩的耳朵里,朝廷方面二宫几乎将八大臣赶尽杀绝。

    肃顺是当头第一个被杀的,被斩的时候曾国藩派人前往送行,多少年没杀这么大的官了,午门外当时是人让人海。

    而原本一同斩立决的载垣、端华两位亲王改为赐令自尽,端华一早就饮了毒酒,但是载垣至今还在宗人府中关押,据小道消息称载垣的女儿爱叶娜大闹了宗人府,并且扬言要让南洋提督林海疆进京为怡亲王载垣正名。

    这话要是寻常人说肯定被当成了疯子,但是载垣的女儿爱叶娜说出来就不得不让人多合计合计了,当年广州之乱后,京畿就有传闻爱叶娜看上了大鹏守备林海疆,咸丰要给其抬籍等等,后来林海疆失了宠,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在提了,但是这爱叶娜老大的姑娘没嫁人却是明摆着的,而林海疆只纳了妾也是明摆着的,如此反常的举动不得不让才刚小得以机会崭露头角的恭亲王奕忻多寻思一下。

    眼下大清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内稳朝政励精图治才是重头,肃顺掉了脑袋但是曾国藩却得了封赏,朝廷用汉臣也是大势所趋,对于南洋方面头一条就是抚缓,缓缓渗透瓦解方乃上策。

第一百四十七章 慈禧南巡

    二十娜闹事的时候恭亲茫奕忻也在轿子中。对千爱叶姚多少有了些顾忌,尤其那句让林海疆进京给我阿玛正名更让恭亲王奕忻寝食难安,林海疆的南洋水师船坚炮厉,英法洋夷都抵挡不住,要是真从大沽口打过来,二宫又得承德狩猎了不成?

    恭亲王奕忻有心给林海疆去封书信,但是前思后想也没个好由头,而且他自持王爷身份也拉不下那个脸,不过回禀了二宫之后,两位太后都不建议立即对载垣动手,以免真的刺激到出了名的林疯子,反正载垣一伙的党羽业已剪除干净,他一个空头王爷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搞不好人情肯定得做,别人做不如自己做,打定了主意恭亲王奕忻急忙换好衣服进宫。

    面对二宫皇太后,恭亲王奕忻可谓打心眼里面是恭恭敬敬,咸丰掌权这些年可以说他奕忻压根就没舒心过。他也清楚咸丰看不上自己的原因,不就是因为老子我比你强吗?你嫉妒老子?

    让奕忻最为庆幸的是咸丰死得早,否则咸丰在活个十几二十年,可能先熬不住的就该是自己了,奕忻清楚自己权利的来源,所以在这方面他收起了原本而立之年大权在握应有的骄狂。显出一副十分老成谋国摸样,而且对待两宫给予的权利一点也不贪恋。反而急着往外推,提拔慈安和慈禧两位皇太后中意的人选。一副赤胆忠心为大清的架势让慈安和慈禧异常感动,她们就不明白了,这样一位大清国的擎天博玉柱、家孩子尽量怎么就愣是湮没了这么多年呢?

    赐座之后,奕忻照惯例先磕头谢两宫皇太后恩典,礼节尺度如铁定一般,无论慈安几次免了他的礼,奕忻都是不肯,口口声声称君臣大礼,不可废,提醒两宫皇太后在垂帘听政期间要仁威并施等等。

    说了好一会没有营养的话后,慈安微微有点乏了,奕忻见状急忙道:“禀两宫皇太后,近日南洋方向林海疆似乎有很大动作,从广州、福建抽调几万兵马,舰船全部出港,似乎有所针对。”

    奕忻顿了一顿,彷佛是在给慈安和慈禧考虑理解的工夫,然后继续道:“载垣也押在宗人府有些日子了,前段爱叶娜还去宗人府大闹了一番,这丫头野性不减啊!我想请示两宫皇太后仁慈为本,就放了载烦吧。他们那一脉已然没什么人了,削了他的亲王,给留个郡王足以养老可好?。

    慈安自然知道爱叶娜口出狂言的事情,于是顺水推舟道:“那就劳烦恭亲王你了”。

    奕忻急忙施礼口称臣不敢。臣定将两宫皇太后的仁慈告知载桓,相信载垣会深受浩荡天恩感激涕零的。慈禧没注意听载垣的事,她一听林海疆调兵遣将心当时就咯噔一下。在她的记忆中林海疆还是那个信誓旦旦捍卫大清的忠臣义士,现在景寿那伙子人也烟消云散了,权倾一时的肃顺、端华哥俩也一前一后步上黄泉路了,这事似乎也该有个说法了吧?旨意也已经下去好长时间了,也没见南洋水师上个。则子什么的?难不成是真想反了还是记恨朝廷?或者是干脆信不着朝廷那?

    慈禧微微皱了皱眉头道:“六爷一会回去顺路查查有没有南洋水师的则子。别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