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日月宏图 >

第95部分

日月宏图-第95部分

小说: 日月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严明军纪,他很了解孙伯纶,知道他是个护犊子的,杀旁人总比杀自己人强吧。

    “只是可惜,得罪了左副总兵。”牧锋心中仍然过不去,在他朴实憨厚的心中,孙伯纶这个小小守备,绝对承受不住左良玉这位副总兵的怒火。

    林天奕却是满不在乎,笑道:“孙大人舍不得杀自己人,只能杀外人,总督标营杀不得,只能杀昌平军,左良玉是副总兵不假,但却是昌平镇的副总兵,他便是想报复,也是无从下手。”

    牧锋虽然憨厚一些,却并不蠢,也明白了七七八八,孙伯纶属于地方卫所,昌平军却是来援客军,其想要对付孙伯纶,除了用些阴谋黑招,便是状告到三边总督那里,孙伯纶正得洪承畴赏识,又在绥德一战中立下大功,如何会处罚,而陕北如今局势安定,昌平军南下为剿贼,自然要去山西、河南,在这里呆不了许久,想要报复,又能如何呢?

    果然,回了绥德,洪承畴立刻召孙伯纶前往知州衙门,好好申斥了一番,孙伯纶自然连连告罪,却拒不认错,还拿出南岔沟寨中百姓署名的文书,证明自己所杀俱是劫掠乡里,荼毒百姓的乱兵,并未枉杀。

    洪承畴申斥完,却也留下了那文书,派人送到了左良玉军中,并且言明,孙伯纶已经留了左梦庚的性命,并未撕破脸,若左良玉不识好歹,便要派遣地方官员前往调查,定要查出指使家丁攻打村寨的主使。

    “你与那左良玉素不相识,得罪他做什么,昌平军不日将会渡河,前往山西剿贼,这几日,你切莫再生事了。”洪承畴最后说道。

    孙伯纶自然俯首称善,心中却不以为意,绥德卫以后便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容不得他人胡来。

    到了崇祯五年九月底,洪承畴便率领总督标营和昌平军原路南下,回到了潼关,临走时,仍旧提醒孙伯纶要积谷练兵,整顿绥德军务,为来年中原剿贼积蓄军械,整编士卒。

    而到了十月,朝廷的文书终于下来,孙伯纶被正式委任为绥德守备,更有传言,天子看完洪承畴的奏折,得知绥德千户孙伯纶以数千卫所兵,击溃流贼七个营伍,数万兵马,阵斩紫金梁,杀、俘巨寇老贼十余人,当即称赞:“孙伯纶有万夫不当之勇,当为天下卫所表率。”

    此时朝中还有人对绥德一战情况存疑,而天子金口御批,让百官不再议论,连带对升任周士奇为知府的议论也消失殆尽。

    公文从京城到绥德,人人皆知,陕西都司出了一个年仅二十六岁的守备,从三品的卫指挥同知官身,又被天子钦定,惹来无数人艳羡。

    绥德一战后的,延安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孙伯纶的提议几乎都被准许,只有李文忠被调入户部之中,专司对林丹汗钱粮之事,着实让孙伯纶吃惊不小。

第190章 章九六 密谈() 
十月的一日。

    绥德卫守备官厅前的街道完全被一队甲兵控制,还有衙役把守街道两侧,街道两侧全是绥德卫的文官武将,文官以新任绥德知州吴宇之为首,武将则以绥德卫新任守备孙伯纶为先。

    这些都是绥德的头面人物,一开始安静的站在那里,后来实在忍不住酷热,又多是全身披挂的将官,索性摘掉铁盔,找到一树荫,边休息边聊天,虽说吴宇之是众官之首,但围着孙伯纶却最多。

    这些人都是来欢送绥德原知州高升延安知府的,当然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巴结一下新的绥德知州和守备,本来应当在知州衙门,但周士奇却坚决要在守备官厅,毫不遮掩和孙伯纶的亲厚。

    一群人聊着,忽然街道一头传来沉闷的脚步声,那些人才忙列队,按照官职大小排列好,一排仪仗从街道上赶来,众人皆是不敢言语,最后华丽的官轿停在官厅门前,周士奇着官袍,戴乌纱,缓步下轿,派头十足,众人皆是躬身行礼。

    周士奇看到眼前这些官员,脚步轻飘了许多,前些日子还担心性命不保,此时却已经是延安知府,不由的有些飘飘然,但孙伯纶那张刚毅的脸却让他清醒不少,周士奇心里很清楚,自己这个知府是怎么来的。

    他随意挥手让众官员莫要多礼,却走到孙伯纶身边,不顾威仪,一把抓住了孙伯纶的手,亲昵的拉着,进了守备官厅,其余官员,包括知州吴宇之,都只能跟在后面。

    众人进了正堂,以吴宇之为首,纷纷献上贺仪,周士奇只是命仆役款待,只留下孙伯纶一人。

    孙伯纶这时才丛袖口抽出礼单献上,说道:“卑职莽撞的很,又是个粗人,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东西。”

    周士奇却一把拉住,热络的说:“孙大人何出此言,经历了那么多事,你我早就亲如兄弟一般,如何像别人一样俗套呢,若孙大人真有心,便催催郝游击,早日上门提亲,也好圆了咱们两家的亲事呀。”

    孙伯纶呵呵一笑,道:“好说好说,允曜也在堂外,您身为他未来岳父,今日也便见一见。”

    不等孙伯纶派人,周士奇便遣人出去,不一会,徐白云带着一身披挂的郝允曜进来,郝允曜此时早就不是去年那个纨绔公子,经历了兔毛川一战,其成熟许多,此时又全身披挂,显的威武不凡,周士奇见了,不断称赞,又从孙伯纶那里听闻官厅外那队甲兵是郝允曜手下,连说强将手下无弱兵,更是对郝允曜满意。

    此时堂中全是亲近之人,闲聊一会,周士奇给徐白云使了个眼色,徐白云拿出一沓文书,递给孙伯纶,道:“孙大人,这些都是绥德卫千户、百户的资料,除了已经被就地正法的刘毅、张楚二人,其余都在这里,还有一些他们侵吞军屯地,奴役军户的证据,都是知府大人多年来收集的,都交给孙大人,也好让孙大人还绥德卫一个朗朗乾坤。”

    孙伯纶知道这是周士奇和徐白云对自己的报答,如今他执掌绥德,必然开垦荒地,清理军屯,自然要得罪这些绥德卫的军官,实际上,孙伯纶以往就因为战功和垦荒之事得罪了许多,孙伯纶可没有耐心和这些喝兵血的家伙周旋,无论阳谋阴谋,便要尽早了结。

    周士奇给自己的这些文书,可以更明目张胆的处置,只不过那句多年收集便是胡扯了,孙伯纶扩张势力时,这些军官可都是和周士奇同流合污的,想要靠着他整垮孙伯纶呢,不然周士奇也不会知道的这么多,这么详尽。

    “卑职谢过知府大人,这些还只是小事,还有一事,事关绥德十数万百姓,卑职不得不斗胆请教。”孙伯纶依旧对周士奇保持着表面上的尊重,待周士奇点头后,才说:“便是当日绥德之战时,大人与李文忠支借绥德缙绅钱粮之事,大人也知道,总督大人把数千流贼和三万饥民的安置工作交给了绥德,如今知州衙门又欠着缙绅钱粮,纵然总督大人免除了税赋,吴知州怕也左右为难呀。”

    吴宇之为难不为难,孙伯纶才不在乎,那些流贼和饥民都是他要求留下的,孙伯纶早就想好了,流贼北上进入套内垦荒种田,挑选饥民中匠人丁壮,充入军户匠户,扩充实力,这也需要绥德知州配合,若把吴宇之逼的太狠,怕也闹出乱子来,毕竟那些缙绅可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

    周士奇听了孙伯纶的话,笑了笑:“孙大人啊,你呀,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呢。”

    平日都是自己提点周士奇,一朝被周士奇提点,孙伯纶还有些不适应,周士奇却道:“咱们当初是答应直接缙绅钱粮,以税收抵押归还,但这税收被朝廷免了,咱们怎么归还,再者说,本官和李文忠当时答应还,可没说什么时候还啊。”

    孙伯纶恍然大悟,这个世界上还有耍赖皮这一招呀,倒是自己蠢了。

    周士奇拍拍孙伯纶的手背,说:“孙大人,你放心,此时本官都与吴宇之说好了,自然由他遮掩,你计划如何做,便如何做,无需考虑此节,吴宇之若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还当什么绥德知州,如何对得起你的厚恩!”

    孙伯纶想明白了,也就不放在心上,最后又说:“诸位都是咱们亲近人,还有一事需要请周大人和徐大人帮忙,本官的千户所缺乏匠户,烦请两位大人到任延安后,帮忙招募一些,特别是精熟火器打制的匠户,更是稀缺,大人请放心,所有安家费皆有我出。”

    徐白云欣然答应,自然也不会戳破孙伯纶的谎言,据他所知,绥德卫手艺娴熟的匠户,早就被孙伯纶搜刮到他的千户所里去了,要不然他麾下也不会兵甲精良。

    周士奇却眉头微皱,沉吟一会,说道:“遭逢乱世,孙大人屯兵备战也是不得已为之,但还是警醒些,隐蔽些好。”

    说着,他压低了声音,说:“有一件事也好让你知道,总督尚在州衙居住时,本官与他身边贴身仆役熟络之后,那仆役说,李文忠数次私下求见洪大人,举报你私造军械,私募兵马之事!”

    “当真?”孙伯纶神色诧异,惊声问道。

    “哪里敢骗你,只是洪大人住在州衙,除了贴身仆从,都是州衙奴仆侍奉,两相熟悉了,自然也知道一些,本来不想说的,毕竟本官也未曾拿到证据。”周士奇说。

    孙伯纶却暗暗后怕,李文忠举报自己,他并不吃惊,毕竟李文忠是标准的士大夫,骨子里对朱家江山无比愚忠,自然看不惯孙伯纶的所作所为,关键是,这事自己一点不知,洪承畴丝毫未露口风,便是温不言也不曾提起,若是温不言知而不言,也就罢了,若是连温不言都不知道,那洪承畴便可怕了。

    “这个混账,姐夫对他恩重如山,如何能做这恩将仇报之事,枉读了那么许多的圣贤书,连知恩图报都不懂的,如何有脸受姐夫恩情,我去杀了他!”郝允辙站起身来,便要抽刀跃出门外。

第191章 章九七 扩军() 
孙伯纶一把抓住郝允曜的手臂,呵斥道:“允曜,当着知府大人,怎敢如此放肆,若非周大人是你长辈,定要治你个失仪之罪!”

    郝允曜对孙伯纶奉若神明,纵然心中仍旧满是怒火,仍旧俯首认罪。

    孙伯纶笑了笑,说道:“李大人常怀忧国之心,只是书读的多了些,有些迂了,他已经去了宁夏,我等无需顾忌他。”

    周士奇自然称善,一群人聊了许久,又把郝允曜的婚事彻底定下来,周士奇才带着徐白云前往府城上任,孙伯纶与吴宇之跟随在后,送出绥德十余里,方才作罢。

    从绥德出来后,孙伯纶立刻召集众下属于守备官厅,指示方略。

    孙伯纶升为守备之后,麾下这些将领也都随之高升,龙虎直接跃升为绥德卫指挥佥事,而与之同时升迁的是其岳父卫辰符,同样为指挥佥事,专司军屯之事,赵琉璃升为千户,牧锋及各步队长官也都有副千户和百户的官身。

    诸官将到了大厅,坐定之后,孙伯纶才开始下达军令,首先便是麾下那些被俘的流贼,足有五千余人,孙伯纶已经打定主意,把这批人强行迁徙到套内,开垦良田,如今孙伯纶已经执掌绥德卫,榆林卫中又有郝家的关系,倒也顺利。

    对于麾下五个千户所和大批的百户所、屯堡,孙伯纶则全部委任给卫辰符,清理所有军屯地,依据绥德卫守备官厅的田亩册子,首先要把徐白云遗留下的千户、百户等军官侵吞的田产清理出来,至于绥德左近缙绅占据的田亩,孙伯纶选择暂时放下,徐徐图之。

    孙伯纶麾下诸官将,多是勇武之人,面对这些民政事务,多没有心思在上面,但孙伯纶仍然首先处置,待安排完毕,孙伯纶才让书记官打开挂在官厅中的地图。

    “如今绥德卫尽在本官麾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休养生息和练兵,也不妨告诉诸位,来年六月,三边总督洪大人将尽率三边精锐,与中原各省配合,围剿流贼,洪大人有言在先,许本官以游击之位,此乃天赐机遇,若能抓住,我等必当立下封侯之功!”孙伯纶环视众人,朗声说道。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来了精神,如果说孙伯纶是冉冉升起的月亮的话,他们这些人就是围绕其身边的星星,孙伯纶升官越快,他们的地位才会水涨船高。

    “剿贼,需要军队、钱粮,本官既将为游击,就要有游击的实力,未来的游兵营就不得不先组建起来,只有兵精粮足,未来才能立下不世之功!”孙伯纶见众人斗志昂扬,亦说道。

    众人皆是抱拳称是,按照大明的兵制,游击将军可掌一支游兵营,满编拥有两千士卒,为营兵,其中步卒最少也有米一石折银一两,而骑兵每月一两五钱还有战马的草豆银两,虽说孙伯纶麾下战兵待遇已经远超这个标准,但到时候,便可领钱粮了,也能补贴不少支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