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生智谋串串烧 >

第25部分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25部分

小说: 人生智谋串串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四个有气力的衙役把他抬起来扔到空中,掉下来便摔死了。    
    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很快就摔死了六个小吏,并且命令把尸体抬在集市上示众。这件事使全城上下恐惧万端,苏州地方的人民从此改变了恶习,面目为之一新。    
    但况钟绝非是一味严刑峻法,而是恩威并施,张弛有度。    
    


治事智谋第11章 掌握分寸的智谋(5)

    有一天太守府发生火灾,公文案卷都烧掉了。这场火灾的肇事者是一个小吏。大火扑灭以后,况钟站在一堆瓦砾的现场,喊来了那小吏,痛打了他一百杖,喝令他马上回屋去。    
    之后,况钟便迅速亲自起草奏疏,把罪责全部归在自己身上,而没有归咎和牵连那个小吏。开始,引起火灾的小吏认为自己罪当判死刑,况钟叹道:“这本来是太守的责任,一个小吏哪里能够担当呢?”况钟的奏疏呈给皇帝后,皇帝判定扣除况钟的俸禄。    
    况钟在同小吏打交道上能够如此宽大,所以他实施权威时,他们并不怨恨他。假如让现在的人处在这种境地中,即便是自己的罪过,还想推给自己的底下人,还谈什么替别人受过呢!    
    况钟的毒辣是别人赶不上的,足以让那些能说会道的文人自愧不如,其品德也是别人赶不上的,也足以让那些外表矜持威严的权贵感到惭愧。    
    宋哲宗元佑年间,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后,完全恢复了旧政。这时,吕汲公、梁祝之和刘器之等王安石革新派三十多位变法人物遭到严厉的打击,有的被贬,有的监禁,同时朝廷还将他们的名单公布于世。    
    这时,范纯仁上疏给皇帝,认为镇压罪魁就可以了,对协从者应不予问罪,但是没有被采纳。他叹息着对同僚们说:“这样下去,我们这些人也免不了要遭到报复。”    
    后来形势急转直下,革新派重新掌了权,果然如范纯仁所预料的那样,对旧党的处理更加严酷。    
    王樊在《野客丛谈》中说,君子治服小人不能做得太过分,如果无节制地打击他们,将来他们的报复也一定很残酷。    
    处置对手太过苛刻,则对方也用恶行来对付我们。所以,不能只知道尖锐凶猛地攻击,图一时的痛快,更要认识到其中的危害。    
    过分的宽大仁慈容易使人误以为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过分的威猛严厉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强烈反抗,法纪大乱。所以,宽与猛互相补充调节,可以避免走极端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人们心服口服地遵纪守法。    
    因此,在特定的环境下,从宏观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必要的,对于非原则问题,能够放过去的就放过去。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人官》)也就是这个意思。    
    班超因在西域很久,上书给朝廷说,自己希望能活着回到玉门关内。于是朝廷召回班超,派校尉任尚代替班超的职位。    
    在交接工作时,任尚对班超说:“您在西域干了三十多年,现在我来接替您的职务。我担当重任而思考问题却很浮浅,请您多多指教。”    
    班超说:“塞外的官吏士兵,本来就不是孝子顺孙,而是因为犯罪才来屯田戍守边疆的,而那些部落又常常怀着侵占边疆之心,对他们更是难以安抚和团结。我看您的性情过于严厉和急躁,水太清澈,鱼就难以存在,政事上要想明察,处理问题就要平和,希望您开郎简易,尽量宽恕别人的小过错,只要掌握大原则就可以了。”    
    班超离去后,任尚私下对亲近的人说:“我以为班超君有什么超人的奇策呢,今天听他讲话也都是平平常常的道理。”后来,任尚在西域数年后,那里就发生了叛乱,正如班超所告诫的和预料的那样。    
    莫把人逼到墙角    
    有诗云:宜将剩勇追穷冠,莫使沽名学霸王。这种斩草除根,不给对手喘息机会的的策略,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在和平岁月,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少之又少,如果凡事一定要把对手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么对手就会困兽犹斗,就可能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治事智谋第11章 掌握分寸的智谋(6)

    困兽犹斗是说野兽即使在被围困时,仍要拼死搏斗,不甘束手就擒。因为兽都有其勇猛的本性,搏斗也就是其专长。这不仅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现象,在政坛和生意场上也随处可见。    
    这时,我们就必须学会网开一面的策略,避免把对手逼入墙角。    
    宋仁宗时,宰相富弼采用朝士李仲昌的计策,从澶州商湖河开凿六漯渠,将水引入横贯陇西的故道。    
    北京(大名府)留守贾昌朝素来憎恶富弼,私下与内侍武继隆勾结,命令司天官二人,等到朝臣聚会时,在殿廷提出抗议,就说国家不应当在京城的北方开凿渠道,这样会使皇上龙体欠安。    
    几天后,两个司天官听从武继隆的主意,向皇上上书,请皇后与皇上一起出来听政。    
    史志聪将他们的奏章拿给宰相文彦博,文彦博看后藏在怀中。他不慌不忙召来两个司天官:“日月星辰、风云气色的变异,才是你们可以说的事,因为这是你们的职责。为什么胡言乱语干预国家大事,你们所犯的罪有灭族后果。”    
    两个司天官十分恐惧。文彦博又说:“看你们两个也是狂妄愚昧之极,今天不忍治你们的罪。”二人走了后,文彦博把他们的奏章拿给同僚们看,富弼等人十分愤怒地说:“奴才们胆敢如此胡作非为,为什么不斩了他们?”    
    文彦博说:“斩了他们,事情就公开化了,宫中会闹得不安宁。”过了不久,大臣们又决定派遣司天官测定六瀑渠的方位,文彦博还是派那两个人去。这二人怕治他们的前罪,就改称六漯渠在京城东北,而不在正北。    
    就是示之以威,而后网开一面,从而造成威慑的例子。而将此一策略运用得出神入化的,则当属宋朝赵鼎。    
    宋高宗时,刘豫在山东张榜,狂妄地要求天下给他这个皇上进奉药物,太监冯益恰好派人去收买飞鸽,山东境内传播着许多流言。泗州知州刘纲将情况上奏朝廷,枢密使张浚奏请皇上,要求斩掉冯益以消除流言蜚语。    
    赵鼎继而上奏:“冯益的事确实十分暖昧不清,值得怀疑。此事有关国家大体,朝廷如果忽略了不加处罚,外面的人必然认为是皇上派他去的,有损于圣德。不如暂时解除他的职务,派到外地去任职,以清除众人的疑惑。”    
    高宗欣然应允,将冯益调往浙东。张浚认为赵鼎与自己在唱对台戏,十分生气。赵鼎说:“从古以来,凡是想处置坏人,搞急了,他们的朋党会互相勾结,反而招致大祸;缓一缓,他们之间就会互相挤兑,不攻自破。现在冯益犯了罪,宰掉他,并不足以叫天下人拍手称快。但是一杀他,众太监们会害怕皇上宰了一个,就会想宰第二个,必然会竭力争取减轻冯益的罪责。不如贬谪他,将他放到远离京师的地方,既无损于皇上的尊严,冯益自己看见受的处罚很轻,也不会花费心机去求人,争取回到原来受宠的地位。他的同党见他被贬,必然会伺机窥求上进,哪里肯让他再进宫呢?如果我们着力排挤他,他的同类必然会因此而畏惧我们,他们勾结得愈发紧密,我们就无法攻破他们了。”    
    张浚听了赵鼎的分析,不得不叹服。    
    明代的罗通曾以御史的身份出任四川巡按。当时蜀王十分富裕,财力物力都在其它郡王之上,出入都僭越地位使用国君所乘的车马仪仗。罗通心里很想稽查制止他。    
    一天,蜀王带人经过御史台,罗通突然派人收缴了蜀王所僭越的仪仗,蜀王生气地走了。    
    事后,按察使、布政使及两司官员都前来观看,打听情况。并且说:“听说蜀王会有意料之外的举动,现在该怎么办呢?”罗通说:“如果是这样,你们都考虑一下吧。”    
    第二天,众官员又都来了。罗通说:“这件事好办,最好是悄悄告诉蜀王,只说黄屋左纛是过去玄元皇帝(玄宗皇帝逃难到四川时,奉老子为始祖,尊封他为玄元皇帝)时期的器物,今天重新还给你。”    
    手下官员依计行事,蜀王果然没有借机生事,从此也有所收敛。    
    


治事智谋第12章 韬光养晦的智谋(1)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的出击准备。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鉅的力量。    
    举世皆醉 何以独醒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唯有韬光养晦,善于保护自己,避凶就吉,才能养精蓄锐,待机而动,成就一番事业。《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据,以存身也。”    
    在历史上,有多少大英雄不明白这一点,最终玉石俱焚,为后人留下无穷的遗憾,岳飞就是这样一位。    
    岳飞,字鹏举,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少见的文武双全的儒将。曾有人把他和范仲淹并提,称赞说:文人如范仲淹,始足以讲武;武将如岳鹏举,始足以谈文。    
    提到岳飞之死,人们没有不归罪秦桧的。在西子湖滨岳飞的坟墓旁边,就长跪着秦桧的铁像,并写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但实际上,秦桧比岳飞还冤枉。岳飞的死,我们第一要骂宋高宗自坏长城,第二要从岳飞自身找原因,第三才轮得到骂秦桧这个帮凶。下面我们从岳飞和韩世忠等将领的比较来分析一下。    
    宋高宗自毁长城,并不是头脑发昏,而是由宋朝重文轻武的政治传统决定的。宋代吸取唐代武将拥兵自重、导致安史之乱的教训,开国后即以重文轻武为传统。北宋如此,南宋亦然,虽经靖康之祸,充分暴露出这种政策的缺点,宋高宗并不觉悟,对一般武臣反猜防得更厉害了。    
    在这种传统政策之下,像岳飞这样特出的人才,正是当道者所特要防备的。另一方面,岳飞不懂得在当时政治环境下知非不处的策略,处处为宋高宗所不容。即使没有秦桧,岳飞仍将屈死,因为他不自觉地身处举世皆醉唯我独醒的危险之中。    
    岳飞不贪财。宋代的将领,很少不贪财的,特别是南宋初年的大将,差不多个个都贪财,只有岳飞是例外。宋高宗经常纵容诸将都贪财,奖励诸将贪财,用意在使诸将腐化而丧失政治上进取的志向。    
    贪财成为风气,就是名将韩世忠也未能免俗。    
    韩世忠被罢官之后,杜门谢客,绝口不再谈打仗问题。他常常骑着驴、带着酒,后面跟着一两个童仆,在西湖一带游乐,并找人商议买新淦县的官田营利。宋高宗闻之大喜,就把这田赐给他,并御笔亲书,并给他的村庄起名叫旌忠。    
    每一个看到这一幕的人都会心微笑,因为每个人都明白韩世忠的买田的用意:高宗不能同英雄豪杰推心置腹,颇疑诸将有野心,有功之臣如果不能顺从他的心意,就难免杀身之祸。    
    韩世忠能够仿效别人买田宅,塑造一个求田问舍的形象,但岳飞却不懂这种与世沉浮的智谋。    
    岳飞死后被抄家,仅有现金一百余千,其它布帛粟麦等项,合计不过值钱九千余串。带兵多年,家产只有这一点,与同时诸将真有天渊之别。    
    宋高宗曾为他营建私第,他辞谢说:“敌未灭,何以家为!”美人金屋,丝毫不在他的念中,志趣之高远,可以想见。一个不贪财而且不好色的人,越发使宋高宗感觉到难以驾驭了,这当然又构成岳飞的危机之一。    
    岳飞得民心。他治军非常严厉,他的军队纪律好极了。录如果路过某地不得已借住民房,第二天一定要先替房主把门宇打扫干净,盆盎洗滁停当才动身走。有次他部下一上兵士取民间一缕麻来束马革,他立刻把这兵士斩首示众,毫不姑息。他军中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虏掠。”的口号,真可谓秋毫无犯了。所以在他死后,金使刘陶来聘,还向宋这边的接伴人员称赞他的军队的纪律。    
    


治事智谋第12章 韬光养晦的智谋(2)

    岳飞的悲剧给我们的教训是:一定要学会与世沉浮。环境是不能改变的,可以改变的只有自己。既要成就一番事业,又要避免被环境所吞噬,就要用到与世沉浮以自保的智慧。    
    纣王因为通宵饮酒,弄不清几月几日,问左右的人,都说不知道。    
    纣王又使人问箕子,箕子对家人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