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生智谋串串烧 >

第34部分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34部分

小说: 人生智谋串串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猎人知道了它的狡诈,就举着网假装前来驱赶它,而在身后张开捕捉它的网,驼鹿仍旧照老样子向猎人冲过来。这样,它被猎人捉住了。    
    同样的道理,一个人的行为如果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而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及时变化,那么致胜的方法就可能成为被对手击败的原因。    
    有这样一个类似传说的小故事。    
    某贸易公司为了击败对手公司的竞争,曾经专门成立了一个”影子“公司。所谓”影子“公司,是指专门选派一些特殊人才模仿对手公司的人员编制、工作特点和生活方式等,成立的一个小型对手公司的经理决策组,每日模仿对手公司工作情况,就重大问题作出决定,为本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参考。    
    ”影子“公司决策层人员和对手公司几乎一样,由几位管理、统计、电子方面专家和产品外销经理组成。这几个人每日都吸取各方面得到的情报介绍,处处模仿对手公司经理决策人员的言行,穿一样的衣服、抽一样的烟、喝一样的咖啡,使用一样的房间和一样的办公室,甚至假经理抽烟时的动作,都同银河公司总经理一模一样。    
    每天,这些假经理们同真经理一样,8 小时上班,每人由秘书送报告和文件,不过,这些文件是有关人员搜集的关于对手公司的材料。假经理们进行分析和研究,拟定计划,制定对策,像对手公司经理一样,去思考,去判断。    
    经过几个月的熟悉和实验,这个”影子“决策层很快模仿得维妙维肖,并好几次向公司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性报告,使本公司迅速采取措施,阻止或压制了对手公司的重大计划进行。    
    竞争是竞争者之间的博弈,如果一方的行为受制于特定决策者的理性因素,那么他们实际上是在以不自觉的方式训练对手。;结果,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也许是最有危险的生活方式。;因为习惯了的东西很难改变,而当你觉醒时,往往是回天乏术了。;    
    如果我们的行为方式对于对手说变得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容易对付,对手变得越来越聪明,那么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下降,直至最后丧失。;这是在规划前进道路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针对未来进行规划    
    有一个鲁国人扛着一根长长的竹竿进城去卖。当他走到城门口时便犯愁了,因为他想不出用什么办法将竹竿扛进城去。把竹竿竖起来进城门吧,竹竿比城门高出一截;把竹竿横起来拿着走吧,竹竿比城门又宽出一截。他横着、竖着比划了半天,搞得满头大汗,就是进不了城门。    
    


治事智谋第13章 折节樽俎的智谋(25)

    这时,一个老头经过城门。他看见那人愁眉苦脸的样子,非常自信地走过去对他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一生经历的事情比你多。既然是竹竿长、城门小,你为什么不把竹竿从中间截成两段呢?那样不就变成竹竿短、城门大,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城了吗?“    
    拿竹竿的人听了非常高兴,说:”太好了。“    
    于是他找来锯子,将竹竿锯成两段,然后进了城门。    
    看问题从多个角度来求新求异,并不是什么坏事。它不仅可以拓宽思路﹐而且有助于解决问题。但这需要实事求是,有一个分寸的把握过程﹐就好像射箭去找小目标来练习﹐而打猎时就要去找个大目标。如果把握不好﹐就像高阳盖房子一样﹐闹出笑话。    
    一个成功者一定有一套好办法去判定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形势。;如果自己处于优势,怎么都能将对手击败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关键是很多时候是胜负难料的,我们对击败竞争对手根本没有什么把握,环境也看不出来对自己的公司多么有利,怎么办?    
    这就需要针对未来进行规划,认清可能发生的结果与自己的预期之间的差距。荷兰经济学家J•;丁伯根说,研究未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推测最有可能出现的未来,一种方式是讨论最值得期望的未来。;    
    宋国的高阳准备建造房子,请来的木匠劝他说道:”我们目前还不能开工。这些刚砍下来的木料含水太多、质地柔韧、抹泥承重以后容易变弯。初看起来,用这种木料盖的房子与用干木料盖的房子相比,差别不大,但是时间一长,还是用湿木料盖的房子容易倒塌。“    
    高阳笑道:”依你所见,不就是有一个湿木料承重以后容易弯曲的问题吗?然而你并没有想到湿木料干了会变硬,稀泥巴干了会变轻的道理。等房屋盖好以后,过不了多久,木料和泥土都会变干。那时的房屋是用变硬的木料支撑着变轻的泥土,怎么会倒塌呢?“    
    木匠无话可说,只得勉强听从。房子建成了,初看挺好。    
    过了一些日子,果然倒塌了。    
    最有可能出现的,往往并非最值得期望的。;    
    为了避免出现房子坍塌,就必须收集各种情报。这对做出明确的判断非常重要。;为了保持自己在世界贸易中的优势,美国政府甚至不惜代价派出FBI到各国作间谍收集别国的商业情报。;    
    善用套裁效应    
    丁渭是宋朝时的宰相。虽然他曾经因为替寇准擦胡子上的米粒而颇受垢病,但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成功人士之一。    
    


治事智谋第13章 折节樽俎的智谋(26)

    北宋时,京都汴梁的皇宫内遭到大火,宫殿焚毁。丁渭受宋真宗之命修复。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要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很不容易。    
    丁渭想出了一个一举三得的方案。他先命人把皇宫前的大街挖成一条沟河,利用挖出来的土烧制成砖瓦;然后把京城附近的汴河水引入沟河,用船把大师的建筑材料直接运到宫前。新宫建成以后,把废墟及建筑废料填入沟河,修复原来的大街。    
    这一方面一举解决了就地取土、运输和清理废料三个问题,大皇帝赞赏,丁渭也就更受重用。    
    丁渭的成功启发我们,在任何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并规定或影响其存在与发展。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但其影响却受到主要矛盾发展的制约。我们一定善于抓住重点,牵牛鼻子,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所谓套裁效应,是指裁制两件以上的服装时,在一块布料上作合理的安排,尽量减少废料。;    
    美国汽车公司总裁莫端,也是这样一个善于抓牛鼻子的人。不过,他的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对日常事物的协调安排上。    
    他要求秘书给他的呈递文件放在各种颜色不同的公文夹中。;红色的代表特急;绿色的要立即批阅;桔色的代表这是今天必须注意的文件;黄色的则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阅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时须批阅;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他签名的文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成功,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管理自己,运用套裁效应,把工作分出轻重缓急,条理分明,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发挥出更大的效率,也使工作事半功倍。;    
    不周之虑,易致轻率之举;意外之事,常成燃眉之急。;当我们失去全局观念,过于拘泥于一个个细节的时候,也是在一点一点地浪费自己的生命。    
    兼顾失宜,必致不顾;统筹不力,总难统一。;只有象谚语中所说的: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量布裁衣),才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规划中需要决断    
    我们在规划自己的前进道路时,经常遇到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时,我们就会陷下两难的境地:清除障碍要付出代价,不清除又难以前进。    
    这时,我们需要的就是面对现实,决然而然地清除障碍。    
    唐代李肇的《国史补》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有一年冬天,通往渑池的路很窄,有一辆载满瓦瓮的车坏了,堵塞着交通,冰封路滑,进退不得。;拖延到黄昏,后面积聚数千车辆人众,无可奈何。;    
    这时有一位客商刘颇扬鞭而至,询问瓦瓮的主人:“车中瓮值多少钱?”    
    那人回答说:“七八千。”    
    


治事智谋第13章 折节樽俎的智谋(27)

    刘颇马上拿随从取来粗帛,按值偿付,然后命仆人登车,把瓮全部推于崖下,所有车辆迅速通过了这段路。    
    当机立断,以七八千钱,解数千车辆人众困厄,此时显示出的是“商人”刘颇出众的眼界和气魄。;    
    所谓壮士断腕,如果凡事畏首畏尾,则永无出人头地之日。;唯有将自身的安全置之度外,果断决策,斩断阻碍自己的战车前进的车轴,才能使事业转危为安。;    
    无独有偶,在电影《巴顿将军》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巴顿将军的部队在前进时被堵在一座狭窄的桥上,原因是桥被一辆二轮车和两头骡子给挡住了。;当两边胯下都佩有手枪的巴顿驱车赶到时,他从枪套里抽出带铁柄的手枪,对着每头骡子的头各开了一枪,然后让士兵把死去的骡子和大车拖到桥的一边,以使他的部队继续前进。;    
    曾国藩在《挺经‧;明强》中说:总须心中极明,而后口中可断。;能明而断谓之英断,不明而断谓之武断。;武断自己之事,为害犹浅;武断他人之事,招怨实深。;惟谦退而不肯轻断,最足养福。;     
    美国管理协会喜欢引用这个故事,表扬巴顿将军在处理此类“瓶颈”问题时并没有浪费时间,比如说组建一个专项小组来调查情况或者是授权下属决定应该采取何种解决方式之类。;    
    巴顿将军的职责,是要在完成整体任务目标的过程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并解决问题,以保证不会浪费任何宝贵的时间。    
    同样的道理,我们根据自己的短期或长期计划,来审查每一项任务、;工作、;问题或机会,而不像救火队员一样是过多地卷入到各种日常事务中,以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依据“总计划”指导自己的行动,把工作繁忙及努力工作与实现目标混为一谈。    
    “当机立断”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深知,机遇来临时节果断决策,不能稍有犹豫,否则就会将已有的优势白白浪废掉,但果断不是随意决策,那样祗是武断。;面临战机,武断必败,果断必胜。;    
    武断在许多人脑中根深蒂固,无法去除。;这也许和人的骄傲心理有关吧。;一个人在武断时总是理直气壮,任何人的意见都打动不了他,因为他相信祗有自己的才是惟一正确的,而其它意见祗是从他们自己所处的利益角度出发,因而不能采纳。;但可以肯定的说,凡是任意武断的人从没胜利过,大武断大败,小武断小败。;    
    要克服武断,有效的方法就是先学会谦虚,凡事都能安下心来仔细思考,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总结别人的不正确,这种谦虚的作风肯定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规划不可顾此失彼    
    晋文公领兵出发准备攻打卫国,公子锄这时仰天大笑,晋文公便问他为何仰天大笑,他说:“我是笑我的邻居啊!当他送妻子回娘家时,在路上碰到一个采桑的妇女,便按捺不住就去和采桑的妇女搭讪,可是当他回头看自己的妻子时,发现竟然也有人正勾引着她。;我正是为这件事而发笑呀!”    
    晋文公听了之后,领悟他所说的话,就打消了进攻卫国的念头而班师回朝,还没回到晋国,就听说有敌人入侵晋国北方。;    
    厚此薄彼,常顾此失彼;明小暗大,易因小失大。;这都是我们在规划中所必须知道的道理。美国管理学家P•;S•;费斯说:在拿到第二个以前,千万别扔掉第一个。;    
    在经济社会中,我们同时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由责任、;承诺、;道德理想编织的网,在这面网中求生存的最佳方式便是寻求美德的平衡与实践。;另一个世界是激烈,甚至残酷的竞技场,要成功就要有胆识。;    
    正因如此,我们造成不要低估生活的残酷性,在我们看中了别人手里的面包的时候,我们碗里米饭极有可能已经成为另外的人的目标。;所以我们在拓展自己的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