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生智谋串串烧 >

第41部分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41部分

小说: 人生智谋串串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老僧说:“借您佛道来救军队,行吗?”    
    老僧答:“既然对大家有好处,也没什么不可。”    
    李抱贞全盘托出自己的方案:“您只要选择一个日子在鞠场焚身劝世,让大家布施,我就在附近民宅凿一地道通连,等到火起来,您就钻地道走出来。”    
    老僧高兴地答应了。抱贞命人在鞠场积柴贮油。并连开七日道场,昼夜香火不断,念经声到处可闻。抱贞引老僧亲自视查地道,使他不怀疑。每天老僧都升坛执炉,对众人说法。    
    李抱贞率领监军僚属和将吏一起在坛下顶礼膜拜,把俸禄全捐进坛内,坛装不下,就堆在其旁。于是男女老少一个接一个跟着他们捐献,所献财物以亿来计算。    
    七日过后,李抱贞悄悄派人将地道堵上,然后聚柴点火,钟声大作,念佛声一片。李抱贞当时就将所收得的所有钱财纳入了军资库。另外找得所谓的舍利子,建造了一座塔将它贮存起来。    
    有时候,无毒不丈夫也是一种没有选择的选择,在权衡利弊之后,必须牺牲一些无辜的人,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这种“毒”往往同时需要见识和胆略,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曾国藩练兵时,每天午饭后总是邀幕僚们下围棋。一天,忽然有一个人向他告密,说某统领要叛变了。告密人就是这个统领的部下。    
    曾国藩大怒,立即命令手下将告密者杀了示众。一会儿,被告密要叛变的统领前来给曾国藩谢恩。曾国藩脸色一变,沉下脸,命令左右马上将统领抓起来。    
    幕僚们都不知为什么,曾国藩笑着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明白的了。”说罢,命令把统领斩首了。    
    他又对幕僚们说:“告密者说的是真实的,我如果不杀他,这位统领知道自已被告发了,势必立刻叛变,由于我杀了告密的人,就把统领骗来了。”    
    如果曾国藩怀有常人之仁,不从大处着眼,从全局着眼,酿成兵变,牺牲的就不止是告密者一个人了。    
    先下手为强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秦朝时,赵高杀了二世之后,便立二世的哥哥的儿子子婴为秦王,把二世以平民的身份草草埋葬。同时,赵高要求子婴先行斋戒,以便入太庙祭祖,接掌传国玉玺。    
    


克敌智谋第15章 先发制人的智谋(8)

    当斋戒进入第五天时,子婴与他的两个儿子商议说:“赵高杀了二世,怕臣子杀他,就假装道义来拥立我登基。我听说赵高竟然与楚国相约要灭秦朝皇室,然后在关中称王,现在要我斋戒,以便入太庙,就是希望借此在庙中杀我,我想届时装病不去,那丞相一定会自己找我,等他一来就杀了他。”    
    到了要入太庙的时候,赵高派人去请子婴等人,子婴不去。赵高果然自己来到斋宫中,说道:“宗庙之事,非常重要,大王为何不去呢?”    
    话音未落,子婴就一剑杀了赵高,并灭了赵高三族。    
    大多数情况下猫玩老鼠,但不时也会有老鼠玩猫的一幕上演。赵高先是伙同二世及丞相李斯,逼死该继位的王子扶苏,后又把李斯玩弄于股掌之上,将他逼死,再后干脆杀了二世。    
    而子婴轻而易举杀掉他,根本原因就在于子婴在预知自己的角色和未来命运后,充分利用赵高轻视他和自命为恩人的心理,出其不意,先下手为强,令赵高防不胜防。    
    先下手为强讲究快攻,是一种偷袭,一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的闪电战。因此,贵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东汉时大将军窦固率军打匈奴,任命班超(后封定远侯)为代理司马,让班超带领军队从另一个方向攻打伊吾,在蒲类海交战,凯旋而归。    
    窦固认为班超很有能力,于公元前73年,派遣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意在切断匈奴与鄯善的来往,巩固邻邦关系。    
    班超到了鄯善国,鄯善王广对待班超十分礼貌恭敬;可是后来忽然对他又疏远、怠慢起来。班超对他的部下们说,“你们难道没有发现鄯善王广对我们的态度已由礼貌恭敬变得冷淡怠慢了吗?这一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了,鄯善国王对于自己究竟归附汉,还是归附匈奴这一点还犹豫不决。聪明的人应当能够在事情的眉目还未显露出来的时候,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更何况实情已显露得很清楚了呢?”    
    于是就召见鄯善国派来侍候他们的人,诈他说:“匈奴的使者来了好几天了,现在住在哪?”这一问,那人惊惶失措,十分害怕,    
    把匈奴使者来后的种种情况都如实说了。之后,班超马上把这位侍从关起来。    
    接着就召集自己的三十六名部下,同他们一起喝酒,在大家喝得尽兴时,班超就激励鼓舞大家说:“你们这班兄弟和我一起到西域,就是想建立大功,求得富贵。现在匈奴的使者才到了几天,鄯善国王对我们的礼敬之意就减退了,如果坐等鄯善国把我们抓起来交给匈奴,那么我们的尸骨就会被遗弃在匈奴喂豺狼了。对这件事该怎么办呢?”    
    


克敌智谋第15章 先发制人的智谋(9)

    他的部下们都说:“现在我们已经陷进了危难的境地,不论是死是活,我们都跟从您。”班超说:“不入虎穴,就不能得到虎子,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乘着夜深用火攻匈奴人,使他们不知道我们有多少人,他们一定会惊恐万状,这样就可以把他们消灭殆尽。消灭了这股敌人,那么鄯善就会吓破胆,这样就可以功成名就了。”    
    众人说:“这件事应当和从事郭恂商量一下。”    
    班超生气他说:“是吉是凶就取决于今天,郭恂只是个见解一般的文职官员,如果让他事先听到这件事,他一定会感到害怕,而把计谋泄漏出去。这样,我们死了,不能建立什么功业,也不能被称为壮士了。”    
    众人说:“您说的完全对。”当天夜里,班超就带领部下奔向匈奴人所在的营地。当时狂风大作,班超叫十个人拿着鼓,隐匿在匈奴人营房的后边,同他们约定说:“你们见到大火烧起,马上一面擂鼓一面大声呼叫,其余的人持箭埋伏在门两旁。”    
    班超顺着风势放火,接着鼓声喊声响成一片,匈奴人惊惶失措,乱作一团。班超收拾掉三个头领,他的部下砍掉了匈奴使者及其随从三十多人的脑袋,剩下的一百多个匈奴人,也都被烧成了灰烬。    
    第二天,班超才把事情告诉从事郭恂。郭恂听后十分惊怕,不久又面有怒容。班超看出郭恂的心思,很大度地挥挥手说:“您虽然没有与我们同行,但我班超怎能作出独占功劳的事情呢?”    
    这样,郭恂又转怒为喜。    
    班超于是召鄯善王广,把匈奴使者的头交给他看,鄯善国举国震惊恐慌。班超接着用道理来启发开导他们,抚慰他们,后来鄯善国王就把自己的儿子进献到汉作为人质,与汉朝结好。    
    班超回朝向窦固汇报情况。窦固大喜,并把班超的功绩禀报皇帝,同时请求皇帝另选使者出使西域。皇帝赞许班超的气节,给窦固下诏书说:“有象班超这样的官吏,为什么不派遣,而却要另选他人呢?”    
    因而就命令班超为军司马,让他继续完成先前的功业。班超再次受命出使,窦固想给他增加些兵马。班超说:“我只要带领上次跟随我出使的30多人就够了。如果有意外不测之事发生,多带了人马反而是累赘。”    
    这时于阗王广德刚刚打败了莎车国的军队,在南边称雄,而匈奴又派遣了使者去监护于阗国。班超往西行,首先到了于阗国,国王广德对班超的态度十分疏远和冷淡。    
    于阗国的风俗迷信巫师,因此匈奴使者很注意拉拢巫师。指使巫师对于阗国王说:“神明发怒了,问你们为什么想归顺汉朝?汉朝使者有一匹黑咀黄马,立即把它牵来祭祀我。”    
    于阗王广德就派遣使者来到班超外要那匹马。班招私下里已经了解到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回答说,你们的要求可以答应;然而要让巫师亲自来牵马。    
    不一会儿,巫师到了,班超立即斩了他的头,呈送给广德,并以严词责问广德。广德原来早已听说班超在鄯善国收拾匈奴使者的事迹,十分恐慌,于是马上主动攻打匈奴来使,杀了匈奴使者而投降了班超。班超重赏了于阗王和他的下属,这样就镇服了于阗国。    
    象定远侯班超那样,有胆有识,先下手为强,真算得上是满腹皆兵,浑身是胆。与他相比,赵子龙、姜伯约等人只能算得上是一将之勇。    
    


克敌智谋第15章 先发制人的智谋(10)

    斩草要除根    
    做事情,要么就做到底,要么打一开始就不去做,如果真的该做,就应该做得彻底、干净,否则从一开始就根本不要动手,半途而废后果自然不堪设想。    
    战国时,晋国在晋励公在位的时候,有六名权臣掌握实权。胥僮和长鱼矫向励公进谏说:“权臣的权力能力与君王匹敌,而且凡事都要和主君争权,结党营私,对下贪赃枉法,对上威胁君主,这样下去,国家怎么可以安泰呢?”    
    励公接受了这个建议,杀了其中的三位权臣。胥僮和长鱼矫又进谏道:“没有将犯有同样罪行的人一起处死,留下的必定害怕得到同样的惩处,必会心生不轨,如给他们时间准备,将更加危险。”    
    “我已经一口气杀了三个了,我不能如此残酷,通通把他们处死。”    
    “君王您不想太残酷,他们可是不会对您手下留情的。”    
    可是励公并没有听其劝告,三个月后,剩下的三位大臣果真叛乱,杀了晋励公,并将晋国的土地一分为三,晋国从此不存在了。    
    经过斗争得来的胜利,必然侵害很多人的权益和生命,这些失败者绝不会认输而甘心受支配,必然时刻准备伺机复仇,此刻也绝不可麻痹不意,放松对异已力量的警惕,而应该把各种可能继续为害的因素全部消除。    
    唐中宗神龙元年,宰相张柬之干掉了张易之、张昌宗,废除了武则天,把她迁到了上阳宫。    
    户部侍郎薛季昶对张柬之、桓彦范等人说:“两个元凶虽然已经伏法被诛,但武后的侄子武三思等人还在,斩草不除根,以后肯定会再长出来的。”侍中桓彦范却说:“武三思不过是小凳上的肉罢了,留着他为大子垫手。”薛季昶叹息道:“我死无葬身之地了!”    
    等到武三思乱政,桓彦范懊悔莫及。    
    宋宁宗庆元元年,赵汝愚凭借汝州防御使知阁门事韩侂胄的力量,走通了宫中宪圣太后,拥立了宁宗。    
    事成之后,工部侍郎徐谊就对赵汝愚说:“今后朝侂胄肯定会成为国家的祸患,最好是充分满足他的欲望,而将他放置到远离京畿的地方。”宝文阁待制叶适给赵汝愚说:“韩侂胄所希望的,不过是个节度使罢了,最好是给他当。”宝文阁待制朱熹也说:“赵汝愚应当用厚赏酬谢韩侂胄,不要让他干预朝政。”    
    赵汝愚却认为韩侂胄容易节制,对这些忠言全都听而不闻。只给了韩侂胄一个防御使的官职,韩侂胄对此十分怨恨。后来他诬陷赵汝愚图谋造反。赵汝愚被贬谪,暴死边疆。    
    


克敌智谋第15章 先发制人的智谋(11)

    武三思和韩侂胄都是恶人。然而武三思有罪,所以应当讨伐他、除掉他;韩侂胄有功,所以应当奖赏他、远放他。除掉武三思应当在武后彼迁走的时候;远放韩侂胄,应当在他还没有得志的时候。过了这个时候就无法有所作为了。五王和赵汝愚,都是自恃他们的权势、声望和才智凌驾三思、侂胄之上绰绰有余,却不知道恶人的手段往往更加胜于豪杰。    
    后者大意而前者机密,后者仁厚而前者狠毒,所以如果对忠心的谋略不依从,就会给自己留下了祸患。    
    唐代哥舒翰任西安节度使,派遣都兵马使张擢到京师长安奏事,张耀完成了任务后,在京师逗留了很久没有回去,他进献财物给杨国忠,与杨国忠结交。    
    哥舒翰正巧也来京师,要入宫朝见天子,张擢怕哥舒翰问罪,心里惴惴不安,请求杨国忠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兼剑南西川节度使。任命的诏书下达后,张擢大摇大摆地来到哥舒翰家,拜见哥舒翰。    
    哥舒翰一见到他,马上命令部下把他揪到庭中,列举了他的罪状,用杖打他。    
    有部下看张擢快被打得断气了,就赶紧报告了哥舒翰。    
    哥舒翰脸色不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