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人生智谋串串烧 >

第44部分

人生智谋串串烧-第44部分

小说: 人生智谋串串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或真实面目,防止招来麻烦,就要伪装自己,使别人不注意自己,就需要欲擒故纵,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东魏时,尔朱兆因为六镇屡次反叛,讨伐起来没完没了,向高欢问计。高欢说:“应该选君王的心腹私将统帅部队,如果对方再来侵犯,就向统帅问罪。”尔朱兆说:“好,您看谁能任此统帅?”这时贺拔允在场,劝尔朱兆任用高欢。    
    高欢闻听,跳起来一拳击倒了贺拔允,打掉他一颗牙齿说:“我辈应听从上边的处置,自己的职份只是一名鹰犬。现在天下安置在于君王如何考虑,而贺拔允竟敢自作主张。”    
    尔朱兆认为高欢很谦虚诚恳,就委任他为统帅。高欢认为尔朱兆喝醉了,唯恐他醒后反悔,马上就命令士卒集中到汾水之东进行训练。军士们平素服从高欢,因此全都去了。    
    高欢不久就借机占领了冀州。    
    明朝时,大哲学家王阳明曾经出任边帅,平定了宁王的反叛。这时朝中江彬等人妒忌王阳明的功劳,散布流言,说王阳明开始时与宸濠同谋,听说皇帝要亲征的消息后,才把宸濠逮捕以开脱自己。皇上也开始怀疑他,准备亲自出征江西。    
    王阳明与张永商量说,如果顺应皇帝的意思,也许还可能挽回局面。假如不听朝廷的旨意,直接揭发江彬的谣言,劝阻皇上,反而会弄巧成拙,白白牺牲。    
    于是,王阳明就把宸濠交给了张永,再上表告捷,把捉宸濠的功劳归于张永,要求皇上不要到江西去,王阳明自己称病在净慈寺养病。张永回到京城,在皇帝面前极力表扬王阳明人品,以及他让功避免灾祸的做法。    
    皇帝听完以后,明白了是非,不再怀疑王阳明。    
    欲擒故纵的方法用在生意场上,也能充分地把握住对方的心理变化,从而获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欲擒故纵的一种形式是表面上作出让步,迷惑对手,让其丧失警惕性,实际上却暗中进了一步。所谓“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又所谓“新瓶装旧酒”。换了瓶子向对方退步,可酒还是老酒,酒力反而更大,因为对方肯定猝不及防地毫无还手之力了。    
    欲擒故纵作为对抗策略之一,要求我们与别人打交道中示以假像,令对方失去防备,这种方法在商业谈判中运用得比较多。    
    作为常识,人们知道摊牌前双方的意图一般是保密的,因为谁掌握于对方的“底牌”,谁就操纵着整个谈判过程。示假隐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却能有效地迷惑对手。    
    我们在公德范围内有理、有利、有节地采用类似的方法是可以的。又如趋利避害,以长击短,作为对抗策略,作为人生智谋的普遍法则,也是可以运用的。    
    


克敌智谋第16章 以静制动的智谋(10)

    有人一张借款给人的字据找不到了,非常着急,找到单位的小刘问主意。小刘悄声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几天后,那人笑嘻嘻地说:“借据扑来了。”    
    原来,那人照他的主意发了封电报,要借方快速寄还2100元。    
    然而,借方实际只借了1200元,看电报后很生气,回信说“我只借你1200元,正准备还你。你不要昧着良心瞎说……”    
    实际上,小张的主意就是让他故意把1200元写成2100元,露出破绽,让借方更正。也就等于补写了借据。有了“借条”后,债主便写信道歉,说写成2100元是笔误,请求谅解。    
    如果不是布下这样一个欲擒故纵的迷魂阵,恐怕麻烦就很大了,将来打官司都未必能赢。    
    有时候如果用退出来要挟对方,谈崩了就可能弄得鸡飞蛋打。所以,有经验的处世老手都会不择手段地掌握对手的真正意图,摸清了底牌,便掌握了主动权。    
    这时再以什么方式取胜,已是技术问题了。以退要挟达到进的目的,便是常用的一种。    
    可是在许多情况下,对方的底牌很难摸清楚,可以用分析和推断来把把对方的脉。如果对手实在是打持久战,那么冒点风险以退出恐吓对方,也值得一试。也许他比我们更不愿意关系破裂,真是如此,你即使表示退出也仍然有余地。    
    请君入瓮毒攻毒    
    以静制动的高级境界之一是自己不用费很大的力气,而是以毒攻毒,使敌自败。    
    以毒攻毒最早典出唐代神清的《北山集·六·讥异说》:“彼盖不知执事净命以声止声,良医之家以毒止毒也。”宋朝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也记载:“以言遣言,以机夺机,以毒攻毒,以用破用。”    
    在官场和生意场中,用恶毒手段来对付恶毒手段,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要小看了这种手法,也不要非议它的残忍。因为它往往收到拔本塞源,彻底根治的效果,非正面整治所能及。如果用之有道,“以毒攻毒”也就不“毒”了。所以宋人罗泌说:“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魏文侯当政时,西门豹做邺地方长官。到任后,他召集父老乡亲,寻问百姓疾苦。    
    父老们说:“我们苦的是为河伯娶媳妇。”西门豹问原因何在?乡亲们说:“邺地的三老廷掾年年向老百姓征税收钱数百万,用二三十万为河伯娶亲。其余的钱与祝巫平分。到给河伯娶亲时,巫婆看到谁家有漂亮女子,就说她应当做河伯的媳妇,接着命令她洗澡,更换新衣服,同时在河上建一个小房子,布置床帐,让此女住在里面。几天之后把斋戒的房子浮在河上,飘数十里连人带房子就沉下去了。民间传说,如果不给河神娶媳妇,就会发大水,把老百姓淹死。为此,许多人家都带着女儿远逃,所以城中越来越空。”    
    


克敌智谋第16章 以静制动的智谋(11)

    西门豹说:“到那时,望你们来告诉我,我也想看看给河神送妻。”到了约定时间,西门豹去了河边,三老、官属、富豪们、官员们、老百姓都聚在这里,围观者几干人。那个大巫婆是个老婆子,有女弟子十人,跟随在她身后。    
    西门豹说:“叫河伯的媳妇来。”见过要嫁的女子后,他四下回头对三老、祝巫和百姓说:“这个女子不漂亮,麻烦大巫婆向河伯报信,换一个漂亮女子,后天送去。”于是立即命令随从抱起大巫婆扔到河里。    
    过了一会儿,说:“她怎么去了那么久?那么让她的弟子去催催吧!”又把一个弟子扔到河里。过了一会儿,又说:“弟子怎么去了那么久?”又让另一个人去催,共把三个弟子投入河中。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去的这些都是女人,不能禀报事务,麻烦三老为他们禀报事务。”又把三老投入河中。    
    西门豹头上插着笔,弯着腰恭敬地对着河水站立了好长时间,旁观者都很惊恐。西门豹回过头来说:“巫婆、三老都不回来报信,有什么办法?”又想让廷掾与一个富豪去催。他们都叩头至流血,面如土色。西门豹说:“那么就等一会儿。”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起来吧,河伯不娶媳妇了。”    
    邺地的官员民众惊恐万分。从此不敢再说给河伯娶妇之事。    
    为河神娶妻,让神保佑自己不被淹死,是个大问题。愚昧的百姓习惯于此事已经很久了。若直接指明这种做法的虚妄,人们肯定不信,只有亲自看到那次聚会,看到西门豹头插着笔,弯着腰那恭敬的样子,才能使众人明白河神本无灵性,而那些欺诈百姓的人,由于怕死,投他们去河中为河神娶妇,他们也不敢。因此这种弊端,永远被革除了。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巴拿马运河最早不是由美国开凿。19世纪末,一家法国公司跟哥伦比亚签订了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主持运河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他自以为这一工程不在话下,然而巴拿马环境与苏伊土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很慢,资金开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美国早在1880年就想开一条连贯两大洋的运河。由于法国先下手与哥伦比亚签订了条约,美国十分懊悔。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公司的代理人布里略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兜售巴拿马运河公司,要价一亿美元。美国早已对运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国拟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国却故作姿态,罗斯福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指出,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2亿美元。在巴拿马运河的直接费用虽然只有1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达2亿5千多万美元。    
    布里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吃一惊。如果美国不开巴拿马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削价,只要4000万美元就行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就少花了800万美元。    
    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期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也坐不住了,哥驻美大使马上找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卖国条约,同意以1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公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租金10万元。    
    美国人采用请君入瓮的智谋,成功地骗了法国人和哥伦比亚人,只用了很少的代价,就攫取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和使用权。    
         
    


克敌智谋第17章 左右逢源的智谋(11)

    左右逢源就根据形势发展选择自己的立足点,既可向左靠,又可向右摆,或根据自己的利益来推动事态发展,使自己居于不败之地。    
    居其中双管齐下    
    双管其下的典故出于宗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他说:“唐张说员外画山水松石名垂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    
    无论是政坛还是生意场上的角力,实际上都遵循力学规律。这样,如何在不同的力量中间保持一种平衡,从而形成对自己最大的助力和最小的阻力,是智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    
    战国时,韩国的公子韩咎与人争夺王位,还没有最后决出胜负。    
    当时韩咎的弟弟在周国,周国想重用他,但是又不知韩咎是不是能成功。如果他不能当上君主,周国也就不能再收留他弟弟了。周王一时觉得左右为难。    
    这时,綦母恢说:“不如用百辆兵车送韩咎的弟弟回国。如果韩咎能成功夺位,成为君主,就说这百辆兵车是给他的弟弟做护卫的;如果韩咎失败,不能当君主,反而被人抓了起来,那么就说这样做,是向韩国献上逆臣。    
    这种作两手准备的方法是执其两端用其中的最佳谋略。它与一箭双雕有相同的功效,但方式有所不同:不是发一枝箭射中两只雕,一举两得,而是打了左面打右面,各个击破,当然,两面都有成效,所以仍然是“两得”。    
    唐朝对官员的选任有很严格的程序,就是科举得中,还要经过吏部考选。李林甫钻营当上了吏部侍郎,掌握选考官吏的大权。不久,就干出了一件巴结权贵,捞取政治资本,表面装得正直不阿,暗地里作奸的事来。    
    吏部每年考选官吏,放榜公布。这一年放榜前,玄宗的弟弟宁王派人交给李林甫10个名字,实际上也就是打了个条子,要他对这些人委以官职。李林甫接过名单,一脸为难地说;“王爷一定知道这事不好办,何况一下子开出10个人来!”    
    不等宁王有什么表示,李马上又转口说,“王爷把这件事交给我,说明王爷抬举我。王爷是皇家,为皇家办事。还能怕担责任?”一席话说得宁王十分舒服。    
    李林甫又接着说:“王爷,不如就这样吧!为了维护朝廷的法纪,也压压别人借机行私,请你允许我从这10人中任挑出一人,当众驳回,留到下次列为榜首,举荐个好职位。”    
    李林甫一副忠诚恭顺干练的模样,让宁王把他看成是忠心为朝廷办事,又能效忠于自己的人。    
    


克敌智谋第17章 左右逢源的智谋(12)

    出榜那天,李林甫当众说:“某人托宁王说情,这是败坏朝廷法度,不能容忍!此人不能选。”话一落音,人人吐着舌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