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独医无二 >

第274部分

独医无二-第274部分

小说: 独医无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是京都的中央保健局,每个领导身边都有好几个西医专家,可是中医专家绝对不可能每人一个,水平差的自然不能配备给领导,医术不错的却根本不够分配,要不然高学民也不可能以中医医生的身份享受正部级待遇。

    同样周易乾也是一样,中医国手难出,一旦出了,绝对是身居高位,在当地身份显赫,这一点西医医生是很少有的。

    当然,也不是说西医医生没有当官从政的,只是相比单纯的医生身份,西医医生绝对没有中医医生走的那么高,像高学民就是正部级,西医就没有。

    风云行不声不吭的来了市人民医院,还直接来到了自己负责的这个病房,牛主任是诚惶诚恐,心中猜测,脸上却是笑容满面:“风老您好,我是人民医院的内科副主任牛根生。”

    “牛主任好。”风云行轻轻的点了点头,伸出手去和牛根生轻轻的碰了一下。迈步走了过去。

    “风老。”王旭自然也满脸堆笑的走上前去,伸出了双手。说起风云行,他前几年倒是见过一面,王贺年偶尔也会在西平行医,自然和风云行认识,不过王贺年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和这些中医人太过深交,王旭和风云行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交集。

    “呵呵,小王。”风云行面对王旭可比面对牛根生客气多了。伸出手去和王旭握在一起,笑呵呵的道:“让我想想,有五年没见过你了吧,了不得,最近你的大名我可是如雷贯耳啊,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无论是高老还是周老都对你赞不绝口。听说你还把福生堂开到中江去了。”

    “风老说笑了,都是高爷爷和周老厚爱,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王旭急忙谦笑道,他和风云行算起来确实有五年没见了,只后去了京都上学,自然也很少跟着王贺年行医了。

    “在我面前你可不用谦虚。别人不知道你的底子我可知道,贺年兄后继有人了。”风云行感叹道:“虽然我和贺年兄不过几面之交,对他的医术我却是很敬佩的,原本听说他去世,福生堂关门。我还感觉到惋惜呢,没想到啊。你到了中江走的更远。”

    听着风云行和王旭的谈话,边上的牛根生早就傻眼了,原来风云行是奔着这个农村医生来的,怪不得不声不吭的就进来了。

    原本牛根生还纳闷呢,风云行即便是他们医院的院长也不见得能随便请得动吧,现在看到王旭和风云行这么熟悉,他才明白,这个农村医生不简单,怪不得能随手拿出百年老山参那种稀罕物。

    牛根生傻眼,习东海直接就呆滞了,他看到了什么,长洲省的风云行风老竟然和王旭这么亲热的聊天,这一幕就好像那什么,就好像是母猪会上树了,荒谬,习东海的第一感觉就是荒谬。

    习东海觉得自己太了解王旭和王贺年了,正是因为太了解,所以他才觉得不可思议,王贺年在的时候虽然医术不错,治病救人在青府县名气很大,不过充其量也就是个乡村郎中,习东海也没见到什么大人物和王贺年有交集,可是现如今

    在习东海的眼中,王贺年是绝对不能和风云行相比的,纵然王贺年医人无数,那也是赤脚大夫,风云行是谁,是长洲医疗界的领军人啊,负责长洲几位领导健康的可是眼下,这样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

    习东海看着王旭,一时间心情复杂,正叹息呢,就听到风云行说王旭在中江开了福生堂。

    这个消息瞬间又让习东海高兴了起来,王旭在中江开了福生堂,那么就不可能再在青府县开了,这样就对他毫无威胁。

    习东海对王旭有意见,最关键就是因为这个,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习东海的心态瞬间就变了,心中感慨:“这王旭了不得啊,怪不得人称王小神医,以后或许又是一个风云行”

    风云行和王旭客套过之后,就迈步走到了病床边上,开始检查起了病床上的老人,检查过后,风云行的眉头也是一皱:“心律失常,髋关节粉碎性骨折,肺部感染,情况不容乐观。”

    短短的瞬间,就可以看出风云行的医术,就这么一检查,就一语中的,症状全部吻合,不愧是仅次于高学民几人的杏林大家,和小元医圣元浩贤不遑多让。

    “不错,最主要的就是这个粉碎性骨折,现在就等着其他的化验结果出来,看看情况,才好处理。”王旭点了点头道,老人的情况一切可都是因为这个粉碎性骨折引起的。

    骨折本来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发生的几率很高,并不算多大的问题,可是出现在老人身上就是致命的,一切都是老人的年龄。

    九十多岁高龄的老人,身体的各个系统本来就处在衰弱状态,健康的时候还好,可以通过活动维持这种平衡,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这个平衡就打破了,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是一个物理称呼,说的是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就拿老人的情况来说,老人原本还算健康,不过或少或多都会有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而老人原本就有慢性支气管炎,摔伤之后,不能行动,肺部的分泌物就无法及时的排泄,很快就会引起感染,肺部感染就会累计心脏,依靠肺部供氧的心脏马上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心律失常。

    这种情况放在年轻人身上自然不会多么严重,可是因为老人的年龄,心脏机能原本就很脆弱,要是不及时控制,接下来新陈代新器官就会出问题,如此一来就会有生命危险。

    老年人往往就是这样,要是能走能动,显得都很精神,甚至还能干一些体力活,可是一旦不能动了或者长时间卧床不起,情况就会越来越糟。

    “嗯,这个骨折确实是个问题,很麻烦。”风云行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牛根生:“牛主任,患者的情况是经受不住手术的,手术的成功率不会超过两成。”

    “风老说的是,都是我考虑不周,不过这不手术”牛根生忙不迭的点头道,说着看着风云行吞吞吐吐,在他看来,手术是很危险,可是不手术,根本没法治疗,要是手术把骨折不为的皮肉切开,将碎裂的古铜拼合,错位的不分纠正,然后再一个固定架,等骨头长好在拆出来还是有一点希望的。

    当然,因为病人年龄大,能不能坚持完这个手术确实不好确定,要不然牛根生也不会让患者家属做决定了。

    “好了,这儿就交给我吧,这个患者牛主任不用操心了,你没意见吧?”风云行自然知道牛根生的意思,淡淡的说道。

    “没意见,自然没意见,风老能出手我自然求之不得,我就给您老打下手,跑跑腿。”牛根生忙不迭的说道,风云行要看这个病人谁敢不让看。

    “嗯,那就麻烦牛主任了,患者的各项化验报告出来,及时送过来,我就在病房候着。”风云行点了点头。

    “放心吧风老,我会一直操心,这就去看看。”牛根生应了一声,屁颠屁颠的跑出去催单子去了,务必保证化验报告一出来就第一时间送过来。

    牛根生前脚走,病房门口哗啦又进来几个人,正是医院值班的副院长和几个主任,风云行来了,他们怎么能不过来。

    看到来了这么多人,风云行忍不住皱了皱眉,这病房可不是吵闹的地方,他急忙迈步出去,应付了一番,这才重新回来。

    把医院的医生打发了之后,病房就剩下杨涵和王宝成几个人了,王旭才给他们介绍了一下风老,刚才风老进来,那个主任客气的样子,王宝成就知道这个老人不简单,听王旭这么一介绍,还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可是真正的专家啊,给省长看病的医生。

    王宝成弟兄几个最笨,不会说话,和风云行打了招呼就不知道说什么,不过在心中却都默默的感激王旭,这个给省领导看病的专家明显就是王旭叫来的,还有那个参片,刚才的住院费,一时间王宝成真是感概万千,他们欠王旭的是越来越多了

    王旭和风云行在病房聊了一个多小时,同时注意着老人的情况,不多会儿,各种化验单就送来了。

    看完各种化验单,风云行和王旭正开始商量着用药呢,边上的老人病情又有了变化,王旭伸手一摸,觉得烫的吓人,量了一下体温竟然三十九度多

    ps:三更到,呼唤票票啊,这呼唤的笑笑都麻木了,可是为什么就是呼唤不动呢,(。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票、月票,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第三百九十二章 控制病情() 
ps:一更到,呼唤票票,吼!

    正在商量对策的王旭和风云行也顿时被老人的突然高烧弄了一个戳手不及,除了发烧,心电图还显示出严重的心律不齐。

    高热和心律不齐都说明老人的骨折并发症还在发展,意味着老人的肺部感染还在恶化,如此一来,牛根生之前所说的手术根本连一成的机会都不会有了,要知道,发热对患者本身的体质消耗是非常大的。

    其实王旭早上刚开始去的时候,老人就有着严重的发热,后来被王旭暂时控制住了,可是经过一路的颠簸和刚才化验检查等一系列的折腾,老人的秉xìng再次恶化。

    刚才王旭和风云行商量的时候还在考虑是不是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或者用关节置换等,现在看来这两个方法都行不通了,只能采取保守治疗。

    “这样,重用桔梗和川贝清肺热,同时加上鱼腥草和桑白皮清热化痰。”风云行检查了一下情况,沉吟了一下看着王旭说道。

    “可以,患者的情况内痰不出也是关键,同时可以采取静脉注shè中药‘生脉注shè液’配合。”王旭点了点头道。

    老人的情况之所以持续恶化,骨折是诱因,而他本身之前的慢xìng支气管炎才是关键,支气管炎的患者容易起痰,以前老人好的时候还好,痰都会及时的咳出,可是现在卧床不起,痰自然就淤积在肺部,所以才导致肺部感染加重,在中医看来,不能化痰,感染自然不能消除,所以化痰是解决肺部感染的因素。

    “可以,这个生脉散配合非常好,我倒是疏忽了。”风云行看着王旭笑呵呵的说道,他以前就知道王旭医术底子不错,不过五年没见,总是听高学民几人说王旭如何了得,现在看来确实不简单,假以时rì,青出于蓝,胜过王贺年话下。

    风云行口中的生脉散就是王旭说的生脉注shè液,生脉注shè液就是来自经典名方“生脉散”。在没有现在急救手段的古代,生脉散往往是进行抢救时的常用药物,主要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其中人参补益气血、汗止yīn存、气充脉夏,所以叫做生脉。

    《医方集解》中有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说的就是生脉散,由此可见这个方剂的用途,这个方剂同时对于心脏改善,提高免疫力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等到王旭和风云行开好药方,给老人服了药物之后就已经晚上七点了,当然这个时候老人的情况并不算得到解决,毕竟骨折问题还在,可是要处理这个骨折,无论是采用中医正骨手法还是关节置换手术都必须让老人的身体机能恢复,高热减退,要不然,其他的一切都是白搭。

    “呼!高热总算开始消退了,由此可见药物见效了。”王旭和风云行在病房等到晚上八点半,老人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不得不说老人的这个情况非常的棘手,发病危急,再加上年龄大,身体机能弱,导致治疗时困难重重。

    也亏了王旭给高学民打了电话风云行赶了过来,要不然如此情况,市人民医院绝对没有办法。

    自古中医治病的两难并不是什么绝症,也没有什么癌症的区分,癌症被西医称为夺命之证死亡率很高,很难治愈,中医没有这个说法,中医治病的两难一个是婴儿,一个是老人。

    因为中医治病讲究以人为本,疾病都是人体机能的自身系统出了问题,或者外因,或者内因,万变不离其中,中医治病也就是驱邪扶正,帮助人体的自身机能恢复正常,即便是癌症也一样。

    这恢复人体自身的技能,自然要自身机能有一定的基础,老人身体衰竭,自身机能减退,自然很难调理,婴儿也是一样,自身机能不健全,同样非常棘手。

    “成伯伯,二爷爷的情况暂时稳定了,还需要短暂的调理才能进行下一步治疗,今天晚上你们就多多费心,有什么情况及时打电话,我也会让医院多多照看。”王旭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九点了,这才站起身向王宝成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