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凤雏 >

第158部分

大凤雏-第158部分

小说: 大凤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江东与山民还是姻亲,山民为何不在我江东身上,大方一回?”

    “公瑾此乃戏言。”庞山民闻言轻笑,对周瑜道:“非是庞某不够大方,而是你江东可自食其力,庞某凭啥帮仲谋养活其治下子民?明人不说暗话,庞某眼中,这天下群雄割据的态势,已渐入尾声,日后可谋天下者,唯有堂上这三家诸侯,诸位与庞某一般,皆有野心,一扫乱世,庞某若是对江东大方,迟早自食恶果。”

    “合盟图曹,山民却如此败兴……”周瑜说罢,愤愤的看了庞山民一眼,却见郭嘉笑道:“山民所言极是,原本天下间诸侯十余,如今只剩其六,这群雄割据的态势,是该了结了,只是余三家诸侯,在郭某看来,亦不是什么好事……”

    “若一家独大,另外两家必然联结,奉孝可是此意?”庞山民闻言,不禁笑道:“如今顾虑这些,为时尚早,奉孝如今,怕是顾不上思虑这般琐事了吧。”

    “郭某素喜刺激,昔日官渡丞相可胜,如今态势虽危,丞相却不是全无胜机,若山民以为,可与丞相放手一战,此役必由郭某接下!”郭嘉言语,毫无退让,周瑜见二人争论,巴不得二人交锋的更激烈些,庞山民先前所言,周瑜皆听在心中,如今江东于这三家诸侯之中,已落于人后,若庞山民可与曹操交兵,必耗时日久,这也是江东奋起直追的最好机会。

    席间觥筹交错,机锋连连,一顿酒直喝道晌午时分,庞山民待二人微醺离去,便与甘宁一道,入了后堂之中,于书案之上,庞山民连撰数道军令,命各路屯兵于荆襄各郡的军中上将,一道往长沙议事。

    甘宁见庞山民如此急切,心中奇怪,对庞山民道:“用兵之际乃是今秋,山民未雨绸缪,虽是好事,可如今便于朝堂点将,是不是太早了些?”

    “只是召诸将同贺孔明婚事。”庞山民闻甘宁之言,不禁笑道:“另外也好叫我军中上将们知晓,此番庞某与孔明二人的谋划,大家一同商议一下,如何夺汉中之地。”

    “汉中?”甘宁闻言,一脸惊愕,瞅了庞山民一眼,见庞山民不似醉酒,对庞山民道:“山民口误,之前山民与诸家诸侯商议之时,所求土地,乃是汝南!”

    “兴霸并未听错,非是庞某口误。”庞山民说罢,微微一笑道:“如今天下人皆以为庞某欲与曹操不死不休,可又有谁知道,当下情形,乃庞某与那郭嘉一同设计,奉孝欲割让半境汝南,予我荆襄,庞某亦当配合与他,演这一场大戏!”

    庞山民见甘宁惊愕莫名,笑叹一声道:“只是庞某不知,这一战过后,天下间还可余几路诸侯……”

    甘宁回过神来,半晌无言,许久之后,对庞山民道:“山民将此机密要事告知甘某,欲使甘某为领军之将?”

    “兴霸所擅,乃是水战,且我军中,兴霸功勋卓著,此建功机会,可交由别人……”庞山民说罢,甘宁却摇了摇头道:“山民莫要小觑甘某,水战甘某可成事,陆战亦可,甘某如今还未去过西川土地,征伐汉中正是山民用人之际,甘某怎可落后?”

    “那兴霸届时便去接收汝南,我荆襄水军,离兴霸不得!”庞山民见甘宁竟想跑到西川,去掺和汉中之战,不禁笑骂道:“若兴霸离去,我水军交给何人掌管?”

    “苏飞不是还在营中么?”甘宁一脸急切,对庞山民道:“是兄弟就休要多说,允了甘某请求,之前战事,甘某从未令山民失望,攻伐汉中定当亦然,甘某此去,必定成事!”(。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NO。317 庞山民欲用陆逊() 
与郭嘉密议之后,庞山民便思索过用兵西川之际,帐下将校如何调配,如今夺下西川,时间尚短,虽西川文武,尽皆归附,可毕竟之前西川与荆襄联系尚浅,若二州军马,合兵一处,这将领之间默契不足,恐怕疏漏难免。

    对庞山民而言,张鲁并不是多么难啃的骨头,且攻伐张鲁之际,正是二州将校培养默契的大好时机,荆襄将校虽今年来,风头正劲,可庞山民心知,西川之中,可当大用者亦有不少。

    张任,严颜,雷铜,吴懿等皆可堪重用,只是其久于川地,于天下间声名不显,如若拿下汉中,继而或可攻西凉,或可攻曹操土地,值此用人之际,庞山民自然不会使西川将领,明珠暗投。

    所以甘宁此番提议,倒是教庞山民颇感为难,甘宁欲往西川,本非大事,可荆襄水军唯有在甘宁手中,庞山民才可安心面对江东,江东屡次出尔反尔,若趁甘宁不在,遣水军再扰荆襄水道,荆襄便难得安宁了。

    苏飞领军虽是不错,然而其擅守不擅攻,庞山民极为讨厌被动挨打的局面,而水军自蔡瑁亡后,张允弃暗投明,此人虽操演水军,有些本领,却又不是庞山民心腹之人,难当大用,所以当甘宁提及欲往汉中,一长见识,庞山民才会如此踌躇。

    思索半晌,庞山民终究是抹不开兄弟情面,微微点了点头。甘宁见状。不禁大喜,庞山民将案上地图摊开之后,对甘宁道:“兴霸欲去汉中,却难为主帅,张鲁军马虽不足为患,可毕竟也是一路诸侯,且其创‘五斗米教’,治下百姓归附,所以兴霸此去,亦当谨慎。”

    “山民大可一切放心。只是不知山民,欲使何人为将,何人军师?”甘宁说罢,庞山民微微笑道:“黄老将军老当益壮。可为军中主帅,兴霸与文长掌左右二军,与老将军遥相呼应,庞某欲令孝直加派西川将校,与兴霸诸人汇合,至于军师,乃是孔明!”

    “若山民遣孔明去,士元必然怨愤。”甘宁说罢,庞山民却苦笑道:“士元心中总欲与孔明一争长短,若使二人同为军师。一旦士元任性,反而不美。”

    “那山民是欲使士元陪郭嘉于汝南演戏不成?”甘宁说罢,庞山民摇了摇头道:“士元与庞某于长沙静待诸君事成……至于陪奉孝先生于汝南做戏者,庞某另有人选。”

    “法孝直?襄阳二蒯?”

    见甘宁心中好奇,急欲知庞山民打算,庞山民摇了摇头,道:“用兵者乃是伯言,伯言师从水镜先生多日,正好于汝南检验一番,且接掌汝南土地。庞某多欲派军中小将参战。”

    “一群少年人,怎可担此要事,若那曹操反悔,我军损伤必然不小。”甘宁似乎认为庞山民这番决策,颇为不妥。建言道:“总要有军中老将随行才好。”

    “汝南之战本就是为军中青壮树立信念,若奉孝欲对其教考。自有伯言奉陪,且以庞某观之,届时奉孝怕是会去抵挡江东周郎……毕竟这诸家诸侯,除去我们,唯江东对曹操的威胁最大。”

    甘宁闻言,微微点头,对庞山民道:“那董衡如何安排?”

    “董将军勇力不凡,可于军中,声望不显,庞某欲令董衡,张任二人一道掌军,镇守汝南,便是曹操平定周遭,日后反悔,想要取回,也不容易!”庞山民说罢,甘宁见其信心十足,亦不多言,对庞山民笑道:“山民大可放心,平定汉中之后,宁定快马赶回,坐镇水军,严防江东异动!”

    “知道就好……”庞山民颇为无奈的看了甘宁一眼,道:“若和平时期,兴霸便是遨游天下,庞某并无意见,只是如今战势已起,自官渡后,此役可一改天下诸侯版图,庞某必须慎重,兴霸于庞某心中,乃水军肱骨,兴霸若不在水军之中,庞某心中没底……”

    甘宁闻言,点了点头,道:“山民心事,甘某尽知,甘某可应下山民,平定汉中之后,甘某便不再任性,专心调教我荆襄水军!”

    庞山民点了点头,又与甘宁商议一阵,抱着一沓卷宗往竹林寻诸葛亮而去,诸葛亮婚期将至,庞山民本不欲打扰于他,只是如今这军马调动之事,庞山民水平尚浅,还须诸葛亮为其指点决策。

    待见了诸葛亮,庞山民将今日之事,尽数告知,当诸葛亮得知庞山民与郭嘉二人做戏诓骗周瑜之时,大笑不止。

    江东都督本是多智之人,奈何遇到了诡谲狡诈的郭嘉与出人意表的庞山民沆瀣一气,想不被骗都难,且若日后周瑜拿不下寿春,汝南诸地,还要输庞山民三月江东税赋,先前庞山民已坑了江东半年税赋,如今又坑一次,想到此处,诸葛亮不禁谑笑道:“兄长好歹也与江东孙权有些姻亲,与周瑜鲁肃诸人,相交甚厚,此计一出,莫非兄长是想看江东英杰,喝粥度日?”

    “江东远比孔明想的要富庶很多。”庞山民闻言,亦是笑道:“江东世家财富依然不可小觑,不信孔明可看看这长沙府上,江东商贾往来账目……庞某所擅,乃安民之道,世家如何,庞某管不着,以庞某观之,若要让仲谋心悸庞某行事,还得再讹他一年江东税赋!”

    诸葛亮闻言哭笑不得,连江东钱粮如何,庞山民都可做到心中有数,庞山民与诸葛亮印象中的诸侯行事截然不同,只是诸葛亮也知道,不可以用常规的眼光去看待庞山民的“歪才”,想到此处,诸葛亮对庞山民道:“兄长此番调兵遣将,以亮观之,还算妥当,亮之前亦想过,日后用兵汉中之时,培养西川与荆襄两方将校默契,只是唯有一点,亮心中难安,若一切如兄长所料,数载之期,天下三分,那这汝南,汉中,以及江夏周边,皆要囤积重兵,亮可代兄长牧土汉中,士元可代兄长镇守江夏,防江东异动,只是这伯言师弟独抗曹操,能否固守,亮实是不知。”

    “那就叫伯言来,由孔明教考一番如何?虽是纸上谈兵,可以孔明之能,观其才气足矣。”庞山民说罢,诸葛亮点了点头道:“兄长对伯言似乎颇有信心,既然如此,亮定要好好会会这小师弟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NO。318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自庞山民为司马徽荐徒陆逊之后,水镜先生对陆逊悟性,大为满意,欲传其衣钵,日夜教导,陆逊也算争气,不过数月,其才名便于荆南广为传扬,已多有世家欲与其联姻,足见荆襄官场,皆看好陆逊日后发展。

    庞山民本欲命随行下人召陆逊前来议事,却想起已经有段日子没去拜见水镜先生了,想到此处,庞山民对诸葛亮道:“今日你我闲暇,孔明愿与为兄去水镜先生处拜见么?”

    “亮愿去。”诸葛亮闻言笑道:“往来政务繁杂,许久未见德操先生,亮心中甚是想念!”

    二人离了竹舍,跨上快马,行不多时,便至司马徽草庐之前,入草庐后,二人遥见陆逊于堂中手捧书卷,细细研读,相视一笑,庞山民轻咳一声,待陆逊侧目,庞山民笑道:“倒是扰了伯言清净,庞某冒昧而来,不知水镜先生可在?”

    “逊这便去里间,通传家师。”陆逊放下书卷,对庞山民微微一笑,道:“先前还未有机会,谢上将军引荐之恩,今日得见,逊当拜谢。”

    “庞某亦有私心,为的乃是我荆襄将来。”庞山民摆了摆手,对陆逊笑道:“既然水镜先生休息,伯言不必通传,此番除来拜见老师外,庞某寻伯言,亦有要事。”

    陆逊闻言,略加思索,便对庞山民道:“上将军与孔明先生联袂而至,莫非是为今秋汝南一役?”

    “伯言才思。果然敏捷。”诸葛亮微微点头,出言赞道,庞山民闻言亦笑,对陆逊道:“亦为请伯言出山相助。”

    庞山民说罢,便将与郭嘉密议之事,林林总总的向陆逊尽数道来,庞山民与诸葛亮的设计。令陆逊眼前一亮,赞叹连连,庞山民说到后来。陆逊亦明白了庞山民欲点其执掌汝南军事,心中不禁感动。

    由江东远赴荆襄,久离故土。陆逊先前并未将庞山民的承诺放在心上,荆襄如今人才济济,书院之中,便是刘琮,刘琦等人,如今亦一心向学,入朝为官,陆逊本来对可师从司马徽,学习兵法韬略,已然满足。可如今庞山民却提及令陆逊掌荆襄军马,且军中之人,尽皆少壮,陆逊不难看出,此举除为固守汝南之外。庞山民还另有考虑,便是使陆逊于荆襄少将之前,树立名望,庞山民如此行事,显然是记得其先前作下的承诺。

    待庞山民说罢,陆逊久久不言。庞山民与诸葛亮二人,见陆逊思索,并不出言打扰,许久之后,陆逊抬起头来,双目放光道:“若家师允陆某出征,陆某必不推辞!”

    “如此好事,当及早应下!”里间传来司马徽爽朗的笑声,显然先前庞山民之言,尽数被其听去,庞山民闻声不禁大笑,对探出门外的司马徽道:“老师何时学的这听人墙根的本事了?古人常言,隔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