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太玄仙道 >

第48部分

太玄仙道-第48部分

小说: 太玄仙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辟一条前路。即便他的境界足够高,体悟足够深,甚至超过了多数剑修,可在经验方面,却万万不可比拟。

    唐易身上的剑气越来越强盛,仅仅是剑气,没有一丝煞气,好似环绕于周身,从练气境界的威势,一层一层,徐徐渐进,直至九层,而后水到渠成的破入筑基……。

    对于一位还丹宗师来说,这气势的攀升并无出奇之处,但对于一位初习剑意的修士而言,速度着实惊人,这代表着他已经凝聚了自身的剑意,并且一直在层层提高,没有间歇。

    修为和剑意并无绝对的联系,筑基剑修对剑意的体悟,未必一定胜于练气境界,只是通常情况下,随着年限的流逝,境界的提高,剑修对剑意的感悟会愈发高深。

    “可惜不是剑修,否则这番体悟怕是直至还丹九转亦足够受用。”唐易只是暗自一笑,并未引以为憾。心知若真为剑修,未必就有如此缘法,再者,以自身道途根基,远远超越绝大多数修士,何必得陇望蜀。

    唐易不知,宋渊早已因此为他遗憾不已,感叹多次。不过以他的性子,即便知道怕也不甚在意。

    心中偶生他念,却并不耽搁体悟剑意,唐易只有慢慢融入,直至每个细微之处皆能感知自己气息,方才算是功成。

    唐易分离出的神念努力感悟的同时,大多神念则集中于元神真君的剑意残留,虽现下观去,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但至少能看到伪花虚月,而不似之前,只是仅凭自身的直觉去体悟理解。

    有了前期的基础,唐易对这残留剑意的浩瀚无穷更具直观的了解,现今总算得触一点边缘。他对本质剑意的感悟愈深重,而对元神真君的剑意就愈感强大。

    唐易时而微笑,时而凝眉,面目表情变换莫测,甚至给人一种矛盾之感,不过身上气息却一直在稳定攀升。

    “剑意没有任何掩饰,从练气至筑基,一层一层,环环相扣,正如他给人的感觉一般,如此的顺其自然。然而再为平静,再为浑厚,也不过是筑基的剑意,为何却给自身带来一丝……威胁?特别是此刻,愈发的明显。”程孝先微皱眉头。但观一旁师兄模样,好似并未觉察。

    每位修士虽缘法不同,但俱是历经千辛万苦,没有哪个是凭空得来修为的。纵观古往今来,能踏入道途者皆算天资不凡,只不过有的根基底蕴更为浑厚,更为出类拔萃,可又有几人能突破境界的限制,越级而战?

    林立可面容平静,只是嘴角偶有一丝笑意,他到底如何作想,无人得知。

    沈奕心中暗自思忖:“唐易,过去终究未曾得见此人,原以为已足够惊异时,谁知又带来更大震撼。”

    其余九转绝顶宗师人物,如柳瑶依,玄静师太等,神态不一,心中却同样皆有些惊异起伏。

第109章 争锋() 
神念之中。

    本质剑意尚好,一直在渐渐转变,虽然速度并不快,但亦算有条不紊。元神真君的剑意残留却如虚如幻,仍令唐易揣摩不透,每每感觉略有头绪,尚未来得及欣喜,下一刻便知方才的体悟仍是存有许多疏漏。筑基圆满境界的剑意,距离还丹还相差甚远,更遑论元神,毕竟中间有一个大境界的空缺。就如空中楼阁一般,地基打的再好,顶层设计的再为亮丽,没有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永远只能存在于幻想之中。

    错误,错误,依然是错误!

    循环不止,仿佛永无尽头!

    幸而唐易性子历来平静,否则面对接二连三的失败,怕早已心绪不宁,有些失控。

    元神真人的剑意对目前的唐易来说,太过深不见底。此刻想来,生死关头怕是激发了潜能,那时的略窥一二才能稍有所得,现今着实探究后,方知当时自身是多么的幸运。

    ……

    微风拂拂,今日阳光正好,碧空蔚蓝如洗,万里苍穹无云。此刻,唐易周身剑气愈发浓郁,终从筑基后期巅峰破至圆满境界,气机圆转自如,浑然无漏。

    众多修士感慨,终究是要结束了,依照心中预料,认为不可能再至还丹,不过即便这般亦是让人赞叹。

    ……

    “这是……?!”宋渊眉头紧缩,神色大变!

    唐易的剑气并未停止增长,只是愈发缓慢。

    “难道……?”宋渊有些不可置信。

    正在此时,历经两日的积累体悟,唐易的分神终究和本质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绚丽的光芒,一阵磅礴的气息波动,不受控制的从唐易周身突然喷发而出!阁楼之中,诸位还丹宗师心神不由一震,反应却丝毫不慢,正欲出手,沈奕广袖一挥,真元倏地化为层层护持,飞落而下,保得山下众位修士,否则这一下怕是要有不少受到冲击。

    “谢过沈兄。”程孝先隔空传音。

    “无妨。”沈奕回应一句,即便自己不出手,程孝先等人自然也会出手,不过这个人情却是欠给自己了。

    “拜谢前辈!”山下众修士甚是感激。

    宋渊面无异色,心中暗叹,沈奕到底久居掌门之位,又为九转绝顶,反应更快一步,此番碧落失了先机。

    ……

    还丹剑意。

    这便是还丹剑意!

    神念中的本质剑意光芒尽敛,似乎纯净无暇,但其中渗透着缕缕唐易自身的气息。

    唐易顿觉脑中灵光闪现,对那道剑意残留似乎有了别样的体悟。

    这艰难的一步终究是完成了,从感悟诸多剑意到彻底融合,此刻回想,唐易感觉恍若隔世。

    趁热打铁!唐易将神念完全附着于元神真君的剑意之上,携带着还丹境界的剑意,虽然只是还丹初始,不过至少大境界上有了衔接。再者此剑意只是残缺,反而更容易感悟一些,即便不算圆满,亦是受益不尽。

    唐易并不知此番是否能够有所收获,若凭如此根基,还是不能再有更深层次的体悟,说明自己预想有偏差,不过已然度过了最为危险的阶段,并不会再有何损失。

    唐易相信自己的直觉,已经竭尽全力。倘若还是不行,天命如此,无何好惋惜。

    果然,对元神真人的剑意体悟愈发清晰。唐易自身的剑意虽是完整,但跟那道残念一比,还是太过渺小。这渺小的剑意附于其上,仿佛鲸吞蚕食一般,疯狂的汲取着残念的养分,连续不断而又迅速的增强成长。

    ……

    玉阶上。

    唐易身上的剑意一直不断增强,周身仿佛有一道凭空壁障升起,将此方空间为之隔断。顷刻间,剑意蓦然疯狂的攀升!气机之浓郁,好似显化为清光一般,直通无尽的碧蓝苍穹!层层云雾不知何时已然被吸附而来,因这冲天之气而不得安宁,形成一道巨大漩涡,于空中飞速的旋转!

    刹那间,碧落山上的灵兽仿佛受到惊吓,仙鹤落地,收紧双翼不敢飞舞;灵兽归巢,抱团紧凑不敢奔走;连半山居旁的银鱼都深潜河底,聚集一起不敢游动,似是万物尽皆匍匐。

    又有诸多法剑峥峥而鸣,剑修的感觉犹为清晰。还丹境界之下者,自有沈奕庇佑,反倒是还丹境界的剑修不堪忍受,不由升起丝丝臣服之意,无论如何摆脱不了这种感觉,这是境界上的压制!若是此刻臣服,剑心定会崩坏,千年苦修将毁之一旦。若不臣服,却又渐渐的支撑不住……

    唐易此刻正沉迷于剑意之上,根本无力顾忌他事,对外界之状况竟毫无察觉。

    此时此刻,山巅传来悠悠一声:“道兄剑意动人,孝先喜不自禁,万望赐教!”

    随着声音响起,众位剑修宗师的压力蓦然减去甚多。而后,威势滔天的剑意随之而起,两道剑意皆夺目盛辉,隐隐相互遥望,似如龙争虎斗!

    宋渊等碧落剑派之还丹宗师,急忙合力启动诸多法阵,二人这番比拼,任何一方稍有闪失,恐怕底下修士将死伤不少。虽然这种情况微乎其微,但毕竟是论道盛会,碧落剑派要确保万无一失!

第110章 动容() 
六位还丹宗师齐齐开启护阵,霎时间,碧落山上流光四起,真元波动频频。

    碧落剑派的阵法虽为守山而创,却是一座座剑阵,里面法剑不计其数。斩邪、洞神、九真、景精、震灵等,形态各异,仿佛将全天下的法剑皆汇聚于此。其锋芒凌厉引得众修震惊,诸位宗师亦不由侧目,剑阵环环相护,竟把玉阶之外的空间保护得严严实实,没有任何疏漏。

    法剑能称之为法剑,乃是修士所铸,《铸剑实录》有云“需云生精铁九斤,取春节赤土为炉,夏时黄土作韬范。玄火华精铁成汁,口默真言八十一,手书符文八十一,赤朱红沙酒团作攒成一丸,投入精铁汁之内,九斗百年灵泉水粹之,成剑之时成雷响阵阵为上,云吟袅袅为佳……。”其过程之繁杂,熔炼之困难,非常人能够想象。这还仅是最常见的铸炼之法,其余更是不易。

    术业有专攻,精于铸炼,除需天赋外,更要牺牲修行时间。偶有一二天资卓绝的,才有机会走铸炼之道,以其而促修行,其余绝大部分修为皆不算高,所以精于此道的修士也极为稀少。法剑的诞生就更是不易,一些大的剑修门派,或许不用为门下弟子法剑劳心耗神,小剑修宗门中的法剑则宝贝的紧,除非核心弟子才能拥有,若是寻常散修,习用的法剑或许传承数代而不更。即便是那些大的剑修门派,也不及碧落如此手笔,毕竟这只是剑阵之用,而非配给弟子。

    最初的碧落其实并无这种豪气,直至后来有了一位以铸炼而入道的宗师,前无古人的于碧落设下铸炼阁。若有铸炼天赋的弟子皆可入内,其同宗亲人则可选出一人入得碧落内门,许多年下来,才累积了一大批的法剑。

    ……

    ……

    现今是晴晴白昼,天上的光亮却不甚明朗,似是被这两道冲天剑意掩住了自身光芒,一时间风起云涌。

    程孝先从山巅直面而来,他的剑意锋芒至极,而旁观的修士们却感受不到一丝凌厉,这并不是剑阵守护的缘故,而是程孝先气机圆满,竟找不出一丝破绽!周边的修士,乃至绝顶宗师,皆在静静的等待,甚至是期待着这惊世一战。与其说是观战,倒不如说是静观唐易如何抵挡,无人认为程孝先会败,同样的,亦无人相信唐易会胜。

    程孝先是这天下公认的第一宗师,历代以来,好似未曾出现过如此冠绝天下的人物。他成名之时,在场的相当一部分修士尚未出生,没有人能够质疑他的实力,任何质疑过的人早已成了他剑下亡魂。在攻伐之道上,即便林立可等也不能与其争锋。正因其实力太过强劲,导致这些年来再无人敢去挑战他的威名,至此,程孝先再未出过手,他心中亦认为,除了那几位绝顶宗师,已无人有资格能让他出手。

    程孝先远远强于唐易,这是毫无疑问的,没有人会去怀疑。而如今,此等人物竟然主动邀战,令无数修士疑惑的同时,更感到无比震惊。这些人中并不包含那几位绝顶宗师,只有他们能猜到程孝先出手的原因,真正令他们震惊的而是唐易,是他给自身带来的那种威胁之感。

    从唐易初登玉阶,程孝先便很是关注,迄今又发现唐易居然有如此突破,虽依旧不解他是怎样做到的,但是目睹此般绝世剑意,心中的欣喜自然抑制不住。

    唐易立于玉阶之顶,二人相距的并不算远,可是程孝先走的却很慢,如凡人般的缓慢。他每行一步,身上可骇的剑意就平静几分。唐易让他感受到了空前的威胁,他在调整自身,磅礴的剑意正在缓缓收缩。他需要以最巅峰的状态面对唐易,这是尊重,亦是给自己增添取胜的可能。

    是的,取胜的可能。如若旁人知晓程孝先的想法,或许会难以相信,这天下第一人,面对还丹二转的居然修士用上了“可能”二字。其实程孝先倒无甚感触,即便面对其他几位绝顶宗师,他亦有必胜的把握,可是此时唐易身上的剑意,却令他感到威胁与不安。程孝先向来自傲,却绝不自负,狮子搏兔亦需全力,何况对手并不是温若的白兔,而是强悍的猛虎!

    眼前的一切似乎皆不重要,程孝先的眼里只剩唐易一人。天下人称他为第一修士,但他明白自身并非完美,比如法术神通,比如道行感悟,然而这些也并不是他所需要的,他有的只是剑道,这便足矣。况且他从不认为有谁能在剑道上与自己争锋,过去击杀的那些对手,或是立己之威,或是立碧落之威,皆非是能令他心动的对手,而如今的唐易毫无疑问让他心动了。

    程孝先今日仍旧是一袭白衣,正如他的剑意那般洁白无暇,日光的照射似乎在其上映射而出,使得整个人的四周微微清亮,出现了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