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119部分

越战的血-第119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进攻密度让我们不敢轻易换防,因为部队在换防的时候特别是在狭窄的战壕里换防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拥挤、混乱的情况,如果越鬼子趁着这时候发起冲锋……那很有可能会让他们突破防线。

    另一个原因,是团长担心就算我们成功换防,那新上去的战士一时也无法适应这么紧张激烈的战斗……这点担心也是有道理的,这就像刚睡醒的人不适合做剧烈运动或是剧烈运动之后不适宜马上就放松休息一样,这打仗也要有心理准备的进入战斗状态后才能打得好。

    也许有人会说……那可以让替补的四连以班为单位或是以排为单位进行替换。这样一不会混乱。二也可以让四连的战士逐批的进入战斗状态不是?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指挥协同问题。

    有人认为这还不简单,直接让替补部队服从罗连长的命令就可以了。

    但在战场上却并不是听谁的命令这么简单,很多时候,一名指挥官应该要对手下的这些兵比较熟悉,至少要对干部、骨干比较熟悉,对他们的能力和战斗力有一个大慨的了解,然后才能根据其能力分配任务或是做出决定。

    这如果一下就上来一堆的生面孔,那不只是罗连长心里没底。就连我们这些兵心里都发虚,那时我们心里就会想:这些新来的能守得住我们的侧翼吗?在战场上能跟我们步调一致吗?我们能放心的把命交给他们吗?

    所以在越军这样的进攻下,我们只能咬着牙死撑,毕竟比起丢掉性命来讲苦点累点都算不了什么。

    “砰砰……”我这已经是不知道打掉多少名越军了,我的主要目标就是越军坦克防线上越军的火力掩护部队。

    因为我知道,相比起那些冲锋的越军来说,越军火力掩护的部队才是我们最大的威胁。只要他们的火力能成功的把我军火力压制住……那么不用多想了,越军就会一批接着一批的冲了上来。否则,那些冲锋的越军不过就是战士们枪下的靶子。

    但是打着打着,我心下就有了一种无奈。

    我手里的是狙击枪。我虽然能够将坦克防线上的越军机枪手、迫击炮手等一个接着一个的击毙……然而越鬼子的机枪手却是一个接着一个的上,应该说越鬼子几乎每个人都会打机枪。因为我看到他们似乎随便一个步兵上来抄起机枪就能对着我们山顶阵地扫射,所以任我怎么打也打不完。

    这只怕就是越军316a师的可怕之处吧,他们不仅仅只是军事素质过硬,更可怕的是他们似乎已经被训练成对死亡都没有了感觉。

    不过我想,这其中应该也有一部份原因,是他们清楚的知道如果不攻下这个217高地的话,他们只有等着被包围歼灭一条路可以走。

    随着战斗的白热化,217高地上的通道也跟着越来越宽,越军能够投入的部队也跟着越来越多。开始一个连队还要分成几个批次上来,接着就是两个排,现在竟已经足够一个连队在斜面上展开了……

    当然,越军付出的代价也十分惨重,斜面上满地的尸体的残肢断臂,随便算下也有一个营的越鬼子死在我们的枪下……以往越军还会在战斗的间隙把尸体拖回去,可这一回他们却并没有这样做。

    我觉得这是越鬼子有意为之,尸体虽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减缓越军前进的速度,但同时也能将地下的地雷压住……这可以使越军部队能更加放心大胆的朝我军阵地进攻。两害相权取其轻,越军不是傻瓜,他们当然也知道后者对他们更加有利。

    然而后来我才知道,越军不把尸体拖回去其实还有另一层用意。

    不过这却是后话,现在的我只觉得有点奇怪……在我们面前的越军不是只有两个团吗?如果越鬼子以这种速度消耗他们的部队的话,那只怕根本就用不着我军主力部队打过来围歼他们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弹药,那只需两、三天的时间,越军316a师只怕都不复存在了。

    “还有多少弹药?”我问着吴志军。

    吴志军的班时常担任为我们排运送弹药的任务,这也是出于给他们时间适应战场的考虑。

    “这个……”吴志军听到这个问题就有些为难了:“报告排长,没来得及数!”

    “嗯!”于是我就换了一种问法:“消耗掉了几成?”

    “大慨三成吧!”吴志军回答道:“越鬼子那弹药整得可真多,都跟弹药库似的!”

    我满意的点了点头,越军在垭口储存这么多的弹药是有道理的,毕竟这里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峡谷,像这样的军事要地最怕的就是没有弹药,再加上越鬼子认为这里应该很安全,把弹药储存在这一带还可以成为越军主力部队的后勤补给站……只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弹药竟然会落到我们手里。

    现在,三成的弹药就歼灭了越鬼子一个营,那也就是说全部弹药大慨可以拼掉越军一个团……越鬼子就算还有一个团吧,但如果被我们这样打掉一个团,我就不信他们还敢这样继续打下去!

    就算他们还敢这样打,那我也相信越鬼子的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而且我们却还可以到阵地前越军的尸体上捡子弹继续拼不是?做为进攻一方的越军就很难做到这一点了。

    于是我就更是觉得奇怪了,难道越鬼子还真会这样拼下去?真的就这样用人命来堆?

    正在我疑惑的时候,越军另一批进攻部队又上来了。

    这一次的进攻似乎与之前的几次有些不一样:进入坦克防线后做好冲锋准备的人数更多了些,大慨有一个加强连,而且还在继续增加中,特别的……我还看到又有几箱炮弹被抬了上来,这也就意味着越军又要对我军阵地进行炮击了。

    果然,两发炮弹在我军阵地上炸开之后越军高喊一声又朝我军阵地发起了冲锋,他们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枪,踩着战友的尸体像一只只蚂蚁似的往我们的阵地上堆,高射机枪和坦克炮很快也响了起来……

    这些倒并不让我意外,从某些方面来说,越军这样的冲锋也并不是纯粹的找死,他们十分擅长利用弹坑和战友的尸体做掩护,甚至他们还十分成功的在斜面上构筑起了两个机枪阵地。

    越军是怎么做到的?

    高地总会有些地方是凹凸不平的,而且有些部位比如山嵴还会挡住我军山顶阵地部份机枪射角。当然,不可能会是我军所有机枪的死角,事实上,从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有一个地方是我军所有火力的死角,那么躲在那里头的越军同样也看不到我军任何火力点。

    越军就是选择那些火力难以覆盖到的位置,先是用坦克炮或迫击炮炸出几个坑,然后第一批人上来挖几下,堆上几具尸体……牺牲了之后第二批又紧接着上来继续把尸体往上堆,于是没几回那里竟然就出现了一座用尸体堆起来的机枪阵地!

    这在和平世界里也许有些无法想像,但在战场上的我们却可以接受,因为这里本来就充满了死亡、杀戮和残酷。

    我所奇怪的是,越军为什么会隔上一会儿就打几发炮弹,而且他们似乎是有意把迫击炮、坦克炮连起来打,一声紧接着一声的……

    接着,我从那些炮弹的落点就发现了更大的问题:有时越军迫击炮手会为了急着把炮弹打出去而根本就没有准头。

    于是我就知道他们这么做不是为部队的冲锋做掩护,而是为了隐藏什么。

    隐藏什么呢?

    炮声能隐藏的就只有声音……于是我就收回枪躲在战壕里凝神细听,这一听果然在炮声的间隙中听到了什么:

    是履带声……坦克的履带声!(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四章 T62() 
第一百六十四章 t62

    有坦克的履带声并不奇怪,越军坦克防线上就有十辆坦克的不是?

    奇怪的是越鬼子为什么要隐藏坦克前进的声音?

    我再次冒出头去看了看越军位于山脚下的坦克防线……那十辆坦克都没有动,于是我就更加确定越军调了其它坦克上来,而且想要用这些坦克搞什么动作。

    越鬼子会有什么动作呢?

    坦克是没法开到高地上来的……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垭口的峡谷!

    想到这里我当即跑到峡谷上方冲着下面刀疤的部队大叫:“一排长,越鬼子要上来了!”

    因为峡谷十分重要,而且打起仗来也不是那么容易……原因一是因为峡谷的阵地大多处在两侧的绝壁上,空间狭小不适合作战。另一个则是因为峡谷可以说是越军的必经之地,可以说是我军挡住越军的根本。

    而且这地方说轻松就轻松,说复杂还蛮复杂的……

    说轻松吧,峡谷易守难攻,只要我们217高地不丢,那越鬼子就很难突破峡谷的防御。

    说复杂吧,这里是越军的攻击重点不是?越鬼子说不准就会强攻峡谷。

    所以,罗连长对峡谷的防御也不敢大意,把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对越军比较熟悉的刀疤。

    “什么?”刀疤似乎没有听清我的喊话,外面的枪声和炮声太大了。

    “排长!”当王柯昌把对讲机递上来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一时情急竟然把这玩意都给忘了。

    “一排长!”我冲着对讲机大喊:“越鬼子马上就要进攻峡谷了,也许会用坦克!”

    “明白!”对讲机里传来刀疤的回答:“放心!越鬼子就别想通过这峡谷!”

    只是我却没有刀疤那么乐观。因为我知道越军这是有备而来……他们先用步兵的冲锋吸引我军的注意力。甚至为了麻痹我军从始至终都没有对峡谷发起过一次进攻。直到他们在217高地的雷区上开辟出一条可供进攻的通道。这才对峡谷发起冲击。

    不难想像,越军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从217高地和峡谷两个地方找突破口,使我军首尾不能相顾。

    果然不出所料,还没过几分钟入口处就传来了隆隆的马达声。

    接着一根长长的炮管突然穿过了入口的烟尘进入了我的视线,再往后就是高大的坦克身,这是一辆足有三米多宽两米多高的钢铁怪兽。看不出它是什么型号……其实我对坦克根本就没有研究,各式坦克在我眼里都差不多。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越军装备的最先进的坦克——t62。

    其实对于这型号的坦克我也是有了解的,只是因为坦克知识较少所以觉得t62与t55从外观上没有多大的区别这才没认出来。

    我之所以会知道t62,是因为在69年的时候中苏之间爆发过一场冲突——珍宝岛事件,那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了,而且还珍宝岛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的战斗,在战斗的过程中……有一辆先进的苏式坦克在通过冰封的河面时意外的被炮火炸裂了冰层掉进了河底……

    这也许是十分普通的一件事,不就是一辆坦克掉进河里吗?

    可是这在当时却是件了不得的事……这坦克拥有我军所没有的车载红外夜视系统和火控系统,车体的布局等也和以往的t一55/54有了代差。

    对于苏军来说,在平时的战斗中就算坦克受伤或是车组人员逃跑,那只要打几发炮弹将坦克炸毁就可以了……哪里会想到好不好坦克会掉到水里。这让他们想炸毁都难。于是双方就针对这辆t62展开了一场争夺,为的不仅仅是一辆坦克。更是为了这辆坦克上带有的技术……

    最终,我军还是成功的将这辆坦克缴获,而且因为这辆坦克是掉进水里被我军缴获的,所以保存得十分完整,其上的部份技术也很快就被移植到我军69式坦克上来。

    当然,这时的我还不知道这t62坦克的厉害,但想也知道越鬼子会派这种坦克偷袭加强攻我峡谷,自然也不会是易与之辈。

    随着一阵“隆隆”声,t62根本就不管倒在入口处的尸体,自顾自地往前开着。这些尸体是在447团进攻峡谷时留下的,因为战况紧急而且谷口是双方火力都能够得着的地方,所以根本没办法收……

    接着越军坦克就在战士们惊恐的眼神中,十分淡定的用那厚厚的履带压上了那些尸体。

    血肉横飞,在坦克的重力下,那些尸体就像是一个个被被踩烂的西红柿一样爆出了一团团血水,履带过处到处都是印着齿轮印的肉泥,这其间还不时地发现有如折断的干柴似的骨头碎裂声……

    差不多有一半的战士当场就恶心得大吐起来,这一幕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受得了的,这时候我们才知道人命是多么的不值钱,尽管那辆坦克压的大多都是些尸体。

    有些战士一紧张,也不管手中的武器能不能打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