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328部分

越战的血-第328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五章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这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是全国工商业和文化中心,同时卡拉奇的工业产值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

    换句话说,就是巴基斯坦几乎一半的工业都集中在卡拉奇,可想而知这卡拉奇应该是个不错的城市。

    但我们却没有机会目睹一下这个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当然也就没机会看一看卡拉奇这个城市了……原因很简单,我们还是跟来的时候一样,是装在集装箱里的。

    而且……这一回我们从船上吊下来之后,还是直接就放在卡车上运走的……集装箱就是这点好,放在货轮上的时候就像是一个个箱子,从货轮上吊下来放卡车上一放……就变成卡车的后车厢了。

    不过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却可以隔着集装箱听到外面千奇百怪的声响……有摩托声、汽笛声、音乐声、叫骂声、吆喝声……而且这些叫声还都是我们听不懂的话喊出来的,这使得战士们个个都好奇的把耳朵贴在集装箱上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声响,有时还发出几声笑声……但由于我一开始就严令在集装箱里不能发出声音,所以他们能做的只能是互相之间比划下手势什么的。

    这些手势是我们在训练时学会的……之所以要学这个科目,是因为在战场上常常会需要进行无声的交流……这一点就算是微型无线电也无法做到的。

    微型无线电这东西……在有敌人在附近的时候就有一个bug,讲大声点吧……敌人就被惊动了,讲小声点吧。队友也听不清楚。往往还会因为听错了而误会。

    于是手势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就算敌人就与我们隔上一堵墙。战士们也可以用手势进行交流并协同。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就是跟战士们约定一些比较容易记而又形像的手势然后在全军推广就可以了,在这其中我们甚至还引进了一些手语……也就是聋哑人互相打手势进行交流的那种。

    从这一方面来说……在这时候倒还可以煅炼战士们的这种无声交流了。

    不过这样的交流很快就停了下来……主要原因是外面安静了下来,想必是车队已经走出了卡拉奇开上了公路。

    “营长!”这时赵敬平才小声的问着我:“我们这是去哪?”

    这时候小声说话已经没多大关系了,一个是因为集装箱有隔间效果,另一个是汽车周围没多少人,还有就是汽车速度快了,马达的轰鸣声也大……在外面就算有人也听不到什么。

    于是我就在地图上指了一个位置说道:“到这……白沙瓦!”

    赵敬平看了看地图不由咂了咂舌:“这么远……这得坐几天的车吧!”

    我苦笑着点了点头……这话的意思就是。咱们得在这集装箱里呆上几天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觉得我们到了巴基斯坦后就用不着再躲躲藏藏的了,这里又不是阿富汗……中巴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有一支小部队出现在巴基斯坦进行交流什么的,那不也很正常吗?

    但张司令的意见却不一样,他认为这是敏感时期,先不说这巴基斯坦是阿富汗的邻国,我们要去的地方白沙瓦也是位于巴阿边境……一旦让苏联间谍或是什么人发现有支中**队一路从卡拉奇进入白沙瓦,那么苏联很容易就推断出跟中国有关。

    但是现在……如果我们突然出现在白沙瓦,就可以用另一个身份,也就是一群生活在巴基斯坦的中国人。自愿在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帮助阿富汗难民,或者说是为了钱受雇于阿富汗游击队……也就是佣兵也可以。

    应该说张司令的考虑是对的……国际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虽然人人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只要有一个好的借口,别人就拿你没办法!

    就比如说苏联……他入侵阿富汗同样也是打着“阿富汗总理邀请苏联出兵”这个借口。

    所以说……国与国之间的东西,有时候就是这么虚伪,但这种虚伪却又必不可少,有时还是很有必要的,为的就是利益,为的就是不让敌国抓住把柄。

    只是这却苦了我们……我们全营的人都得封在这集装箱里头……这可比在船上的时候要苦多了,在船上时咱们到晚上还可以出来透透气,白天的话那集装箱也是半开半合……

    可是现在,全程都是要封得死死的,只有前部开了几个不起眼的透气孔……这透气孔还是挺有用的,车速一快起来那风自然而然的就会往里灌,所以也不用担心在里头会被憋死。

    但是……

    要知道卡拉奇距白沙瓦可是两千公里远,而且巴基斯坦的公路还相当糟糕……巴基斯坦的公路大多都是在英国殖民时兴建的,到现在也有几十年了,除了修修补补外没有多少的改善,这在考察团发给我的资料里都纪录得很清楚,现在的我们也有感觉……因为一路上摇摇晃晃的让人有些受不了,而且在路上还有几次司机不得不停下来拿起竹竿撑起路中间的电线……

    公路上有些电线高度不够,而且架设在公路上空……咱们这些装有集装箱的卡车想过的话,就必须得把它们撑起。

    这使我们足足走了两天三夜才到达目的地……这还是每辆卡车都由两名司机交替着开的结果,也就是除了吃饭加油的时间外,车队是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在路上跑。

    事后我们才知道……这其实还算是好的了,原因是我们是中国人,所以巴基斯坦这边接应我们的负责人特地派上最好的卡车、最好的司机为我们服务,这才有办法在两天三夜这个时间到达目的地……另外还有一些国家的援助比如美国……

    美国方面也有输送往巴基斯坦的军事物资,于是也有一批人跟着这些物资进入阿富汗,当然因为军备量多和保密原因,同样也不适合乘坐飞机,但他们却足足在路上折腾了五天五夜……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司机要睡觉!(未完待续。。)

    。。。

第六章 工厂() 
当集装箱的铁门终于打开的时候,我们才知道这时已经是黑夜了。

    借着手电筒的亮光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深夜三点多了……我睁开了睡眼惺松的双眼往外看了看,就朝身旁的警卫员挥了挥手……警卫员很快就明白我的意思,抓着打着手电筒就朝集装箱外走去……

    虽然我也知道这不是很有必要,因为如果外面的人想对我们不利的话……他们根本就不需要打开集装箱门,直接在车外安上炸弹就可以了。

    但问题是……现在我们是在国外,在一个可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这使我不得不小心从事!

    “别开枪!”这时就听外面有一个人用生硬的汉语说道:“中国朋友,我是巴基斯坦人,负责来接应你们的!我是拉纳少校!”

    我没有说话,过了好半天才回想起上级说的巴方负责接应我们的人就叫拉纳……我承认自己在这集装箱里躲得有点头晕了。

    “杨学锋同志在吗?”拉纳少校又问。

    “在!”我应了声,就打着手电走了出去。

    “你好!杨学锋同志!”拉纳少校迎了上来主动伸出手来……

    这不由让我一愣……在出发之前我们就学习过一些穆斯林的礼节,知道他们见面一般不施握手礼,而是行“按胸礼”……也就是躬身点头,并用右手按住左胸说:“真主保佑!”

    “唔!”拉纳少校好像是看出了我在想什么,随即马上就转为按胸礼说道:“安技嘎利贡(愿真主保佑您!)。”

    我也赶忙有样学校的回了句“安技嘎利贡!”

    随后两人就相视而笑。

    “欢迎您!中国朋友!”拉纳用并不熟练的中国话问道:“旅途还顺利吧?”

    “还算顺利!”我说:“就是觉得有点像是偷渡客!”

    拉纳不由一愣,想了一会儿后才意识到我是在开玩笑。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这里是什么地方?”我说。

    我们在战场上养成的习惯就是随时都要知道自己的位置。而这段时间我们又一直被憋在集装箱里什么也不知道。于是这下就迫切的想要知道自己在哪。

    “白沙瓦!”拉纳说,随后走到一张桌子面前摊开一张地图,指出了一个位置:“我们就在这……白沙瓦的郊区,这里本来是个石材加工厂,但是由于管理者经营不善,所以倒闭了……杨营长您觉得还满意吧!”

    “唔!”这时我才有空用手电筒朝四周照了照,果然是间中型工厂,不过相对比较简单。几间堆满了废石材的厂房,还有两幢看起来像是给工人住的宿舍。

    “如果杨营长不满意……我们还可以换地方!”拉纳少校说:“上级还为你们准备了几个地方做为选择……”

    “不用了!”我说:“很满意!非常感谢你们的安排!”

    “哪里!”拉纳少校点了点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只要你们满意就好!明天我们就会为这里通上水电……今晚杨营长就将就一下!另外……总理先生让我给您带来歉意,因为政治方面比较敏感,所以他无法亲自来迎接你们,希望你们原谅!”

    “当然不会介意!”我说。

    心想这巴基斯坦的接待还真不是盖的……要不是因为担心苏联方面会起疑,感情这巴基斯坦总理还会来迎接我们这些小兵?!

    不过这似乎也不奇怪,巴基斯坦与中国的关系……甚至都可以用“巴铁”这个词来形容,“巴铁”的意思……也就是这关系或友谊就像铁一样的坚固。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关系吧……说起来还跟62年中印边境战争有关。

    话说62年的时候……中国和印度打了一仗,而且还很干脆的就把印度给打败了。而在此之前巴基斯坦就跟印度因为领土纷争有了第一次印巴战争。

    这么一来就把巴基斯坦和中国扯上关系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只不过那时的巴基斯坦其实还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摇摆不定……到底是偏向美国呢?还是偏向中国!

    这时美国就来游说了……美国出于压制中国的原因……这时的美国刚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中国打得十分儿狼狈,所以当然不会偏向中国。于是就希望影响巴基斯坦一起帮着印度声讨中国。

    但美国没考虑到的是……印度一直都有吞并巴基斯坦的意图,而且还刚刚侵略过巴基斯坦,将来还很有可能还会再次入侵巴基斯坦……这时候帮印度声讨中国那还不脑袋秀逗了。

    于是……巴基斯坦很快就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声称:中印边境的冲突责任在印度,中国完全是出于自卫。西方国家没有必要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印度从西方获得武器,不仅是为了对付中国,而且是为了对付巴基斯坦。

    这一来就惹恼了美国,于是在第二次印巴战争的时候,美国以各种名义拖延、暂扣了本该迅速交给巴基斯坦的装备,使巴基斯坦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世界孤儿”,巴国的政府人士甚至感叹:“我们已经被世界所抛弃了!”

    就在这时……中国就站了出来,并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成为巴基斯坦的强有力的后盾,于是就有了巴铁。

    很明显的……有这样一番经历,巴基斯坦人就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认为他们是会在关键时刻在背后捅刀子的,不可信任的,而中国却完全相反。

    这说起来是“吧啦吧啦”的一大堆,其实总结起来就只有一句话:共同的利益。

    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有中国作为后盾,那就完全不用担心印度的入侵。

    对中国来说,有巴基斯坦在……印度要是不老实,那中国和巴基斯坦就对印度来个两面夹击!

    事实也证明巴基斯坦政府对我们这支中**队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现在的我们,第二天工厂很快就通了水电,拉纳少校还特地晏请了我们几次……虽然吃的食物并不丰盛,就是一些手抓饭、酸奶汤之类的常有食物,但是我们却知道巴基斯坦本身也很穷,能做到这样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而另一边美军基地的待遇就完全是两回事:首先是地点是没得选的,就几个小破屋,而且还得用美元去租,水电之类的吧……想要通的就得自己掏钱去雇工人买材料,而就算是这样还是折腾了半个月才弄好,原因是工人收了钱却不愿意干活,拖拖拉拉的没干半小时就喝茶……最后没办法了美国兵只好自己动手才勉强弄好。

    因为美国佬的基地距离我们只有两里远,所以这一切我们都看得一清二楚,那些美国佬自然也会看到我们这边的情况,于是只气直骂娘!

    “杨营长!”拉纳告诉我:“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就跟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