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703部分

越战的血-第703部分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长!”刀疤为难的说道:“我还以为咱们这是去打什么特务呢,没想到还是去对付劫机的!这……”

    “没什么这不是这的!”我打断刀疤的话道:“上级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我们就只有执行,而且只准成功不准失败!”

    “是!”干部们异口同声的应着。

    不过说是这么说,其实就连我自己心里都没底,在现代时那劫机事件我在电影、电视里可见得多了,咱们要是不答应劫机犯的要求,他每隔一段时间就杀一个人呢?那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这如果是在民房里那还好,咱们还可以强攻,但这是只有一个舱门而且完全观察不到里头情况的飞机……

    就在我们直升机朝目的地飞去的时候,情报就从参谋部连续不断的传来:

    “我们观察不到机内的情况。”

    “他们不愿意接受我们的食物!”

    “无法确认劫机者。”

    ……

    得到的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且这些消息有都跟没有差不多,我们还是没法得到更多的信息。

    唯一有用的就是,赵敬平在与谢副局长联系后,动用了公安局的关系紧急找到了几个曾经坐过这种型的飞机的人,然后让他们大致的回忆了下机舱内部的构造……初时我还以为这很简单,这是苏联的民航机,只需要联系下苏联方面马上就会有各种数据过来了不是?

    但想想就觉得这个想法很可笑,要知道我国这时候与苏联还是敌对关系,互相之间根本就没有对话通道,这时候上哪去问苏联要这些数据去。(。。)

第三十三章 民航事件 二() 
五小时后,也就是在夜里八点左右我们就到达了事现场。'23''x

    这时候天色虽然已经暗了下来,但探照灯却把这片由冰雪覆盖的麦茬地照得灯火通明,在探照灯聚集的中心,正停着一架小型民航飞机,机体上cp”四个醒目的字母,懂俄语的人很容易就能认出这是“苏联民航”的缩写。

    “同志你好!”我刚走下飞机就有几名干部迎了上来:“我是629团一营营长许豪,您就是杨营长吧!”

    我注意到许营长这里用了一个“您”字,这想必他是早就听说过合成营的名头了。

    “是!”我点了点头,朝飞机扬了扬头问道:“什么情况?”

    “这其中劫机者曾经押着机长露了两次面。”许营长回答:“但是因为我们没人听得懂他们说的话,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俄语翻译还没到吗?”我问。

    许营长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这里是乡下,距离城里有好几小时的路程了,而且路又让雪给封住了,现在……应该也快到了!”

    闻言我不由有些啼笑皆非,也难怪张司令会让我们这支部队来执行这个任务,以这乡下的交通条件和反应度,咱们这远道而来的五个小时根本就算不了什么。甚至说不定,什么时候还会需要我们的直升机进行运输呢,就比如现在俄语翻译还被困在路上。

    “有没有人质伤亡?”我问。

    “目前还不清楚!”许营长尴尬的回答。

    闻言我不由哦了一声,俄语翻译还没来嘛,也就是什么也不知道。

    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是束手无策了。只能等俄语翻译来了再说。我能做的。就是在第一时间在各个方向上安排好狙击手占据有利位置并做好准备。

    好在这次让许营长说中了。十几分钟后俄语翻译终于赶到了现场……这时我不由再次感叹我们国家对于突状况的反应度,这要是弄在美国或是其它达国家,不到半小时就有直升机、警车等,别说翻译,就算是谈判专家也到位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咱们国家这时候又穷又在呢?穷就意味着不可能配备太多先进装备,大就意味着我们只能照顾到少数地方而无法面面俱到,就比如现在这飞机是迫降在乡下。谁有办法在这里准备上翻译或是直升机啊,有部队能及时赶来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俄语翻译是个五十岁的老年人,这倒让我有些意外,开始我还以为俄语翻译应该是某个外语学样的老师或是学生呢。

    后来才知道我这个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了,要知道现在苏联可是我们国家的敌国,而且在之前二十年基本都处在敌对状态,远的有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近的就是在越南这件事上闹得十分不愉快。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时代愿意学习俄语的年轻人是少之又少,刚刚恢复高考的大学就算外语学院都没有开设这门课。反而是那些岁数较大的人……他们是成长在中苏友好时期的,那时是全民学习俄语。有部份人甚至还到苏联学习深造过,所以反而会说俄语。

    了解这些后,我就有些明白为什么会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找到一名俄语翻译了。

    “3报告!”就在劫机者打开舱门与翻译对话的时候,我就听到狙击手报告:“劫机者手里可能只有一把刀!”

    “只有一把刀?”闻言我不由一愣:“你确定?”

    “确定!”沉默了一会儿后狙击手就回答:“在探照灯下会反光,是刀刃。”

    我在地图上看了看,3狙击位正处在机尾,也就是劫机者的侧面,在那个位置的确可以看到刀刃的反光,就算这刀刃前还有一名人质。

    “九成把握命中目标。”狙击手随后报告道:“请求指示!”

    应该说这的确是个诱惑,因为劫机者手里只有一把刀……这就意味着在我们将其击毙之前他能给人质带来的伤害微乎其微。

    但我却不敢相信事情会这么简单。

    事后我才知道,其实一直以来都是我把问题想复杂了,事情其实要我想像的还要简单,不过我没有下令开枪却是正确的。

    因为就在我担心机舱里是不是还有其它劫机者而迟疑的时候,就见翻译已经回身朝我们走来了。

    “这名劫机者是来投降的!”翻译说:“他劫持飞机是来中国避难的!”

    闻言我不由一愣……娘的,还好刚才没有下令开枪,这如果一子弹下去打死了到中国避难的人,那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可就大了。

    “让他解决武装,马上下机投降!”我说。

    “是!”翻译当即举着喇叭朝飞机喊了几声。

    劫机者从人质后方探出头来看了看情况,有些担心的问了些什么话。

    翻译告诉我:“他这是担心你们把他当作敌人,他想确信你们明白他是来避难的!”

    我很快就明白了劫机者的意思……这时的苏联是我们的敌人,那么想当然的,我们这些中**人就会把突然闯进我们国土的苏联人当作敌人,这也是劫机者一直都不敢走下飞机的原因,他当心我们在还没搞清状况前就把他当作敌人打死了。

    我朝周围挥了挥手,举着枪的战士们“忽啦”一下就把枪收了起来,其实这个举动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暗中还有十几个狙击手拿着狙击枪对准着劫机者呢。当然,劫机者是不知道这情况的。

    很快,劫机者就放下了戒心,或许也是他现在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要知道他这可是劫机避难,就算想回苏联也回不去了。

    于是迟疑了一会儿,最终他还是抛下了武器并举起了双手。

    我认真一看他抛下的东西,不由暗骂了一声,还真就是一把只有几公分长的短刀……就这样一个拿着一把刀的劫机者就动用了咱们合成营还有十二架直升机!

    不过这话却不能这样说,因为我很快就意识到,这件事的政治意义却是非同寻常。(!

第三十四章 民航事件 三() 
接下来的事大多都用不着我们合成营了,由许营长及当地公安部门就可以对付。('。

    上级给公安部门的指示是:一是审讯劫机者,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二是与苏方联络,妥善处理后续事宜。三是安置好机上人员,绝不能因天寒地冻或是其它原因发生意外。

    第一项做起来很简单,劫机者既然是来投降的,那对我们的审讯自然是十分配合。

    从许营长那得到的劫机者劫机的原因不由让我有些啼笑皆非,其就是因为看不惯苏联民航局领导的做法和作风,给当局写信反映问题,结果因为纪委与领导之间有裙带关系,非但不处理反而对他进行打击报复,强行做精神病检查,于是他就趁着这次机会出逃避难。

    这不禁让我想起几年前76年苏联的另一件事,同样也是出逃,不过那次更为严重,是战机飞行员驾着米格25逃往日本向美国寻求避难。

    要说这米格25在当时可是苏联的高度机密,之所以会成为高度机密的原因,则是因为它可以说是美苏军备竞赛的胜利者,而且长时间将美国的科学家给踩着脚下胆战心惊的。

    其原因就是米格25是名副其实的高空高速战机,其速度可以达到惊人的3马赫,其高速飞行时就算是导弹都追不上。

    这高空高速战机的构想其实是美国人先提出来的,美国本来是想生产一种轰炸机,这种轰炸机的要求就是高空高速。其速度和高度要求都不是一般战机能达得到的。于是从战略上来讲。这种轰炸机就成为一种当时作战体系之外的高端设备。简单的说也就是一种不对称作战,一旦有了这种轰炸机,美国就可以想把炸弹往哪投就往哪投,而敌国甚至包括苏联在内都没办法,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这个想法是好的,但因难却很大,原因是战机一旦速度达到了3马赫也就是三倍音速,其机体表面的温度就会因为与空气的摩擦而达到300度。在这么高的温度下战机传统铝合金材料很快就会变形接着解体了。这也就是常说的“热障”。

    美国的方法就是用能耐高温的钛合金,只是钛合金加工难度大而且价格高昂,不管怎么弄都弄不出一架实用的东西出来。

    结果苏联一知道这消息就坐不住了……美国弄我也得弄啊,否则万一让他弄成了而我却什么都没有,那还不是只有让美国闷头乱炸而毫无还手之力吗?!

    而且这苏联这一弄还真弄成了,前后只有八、九年的时间就开始试飞了,试飞一年就开始投产了,71年的时候还投入了实战……第四次中东战争暴发前夕,4架米格25飞往以色列上空侦察,以色列派出f4战机拦截。结果被远远的甩在了后头。f4连忙发射响尾蛇导弹,但令人吃惊的是连导弹都追不上。后来以色列的地面雷达站发现。这架米格25的速度达到了3。2马赫。

    这一来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都慒了……这还行,飞得这么快的战机,连导弹都追不上,而且还批量生产了,那不就意味着苏联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毫无还手之力了。

    于是西方国家就顺理成章的推测,苏联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世界了,而且这领先得还不是一点半点,因为美国使出吃奶的劲也追不上。

    这就使得苏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站在一个制高点上,国际上的外交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谁的拳头硬谁就有话语权。

    但没想到好景不长,76年的时候一名苏联飞行员驾着一架米格25叛逃,战机在日本北海道迫降,这无疑让美国人欣喜若狂,马上就派出一大堆科学家去采集数据。

    其结果却让人瞠目结舌:米格25根本就没有什么高科技,甚至其航电还可以用“落后”来形容,而困扰了美国科学家多年的制造米格25的材料,则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钢。

    从来都没有人想到用钢来做飞机,因为它重。

    但苏联人就想到了,因为它能耐高温,重的问题好解决,只要弄上两台大推力发动机就成了,于是轻轻松松的就做出了美国人想破脑袋也做不出来的高空高速战机。它的实战能力虽说因为重量的原因不怎么样,但能唬住西方国家并在一段时间内使自己站在制高点上,从这方面来说还是很成功的。

    要不是这叛逃的飞行员,还指不准能唬住美国佬及西方国家多久呢!

    而这飞行员的叛逃原因也同样让人啼笑皆非……据说是因为家庭原因总跟老婆吵架,躲开老婆所以才叛逃的。

    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苏联军方还真需要多关心下军队的家庭和谐问题,咱们中国就知道“家和万事兴”。

    第二点也很容易做到,与苏方联络……咱们现在虽然没有与苏联的直接对话通道,但联系苏联驻华大使馆就可以了嘛。这时候苏联民航只怕也因为一架飞机的失踪而焦头烂额了。

    在执行第三点时就出现了一点问题。

    这本来应该说是最容易的一点,只是保护机上乘客的安全嘛……咱们有心保护,而机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