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兵甲三国 >

第130部分

兵甲三国-第130部分

小说: 兵甲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境内的铁矿石的开采也提上了日程,在王烈和管宁等人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而公孙白也开始了春后清算计划,对于曾经攻袭襄平的高句丽人和夫余人展开反攻。

    太史慈、管亥和田豫三人率着八千墨云骑。自北而上,越过玄菟郡,前往攻袭夫余人的辖地。

    张郃、刘政率两万太平军。其中精骑一万,往东而去,攻往高句丽国都国内城。

    ……

    张郃和刘政两人进入高句丽人辖地之后,便展开扫荡式的攻击。沿途的邑落。尽皆被张郃烧毁,邑落中的高句丽人,除了在抵抗中战死的,余者不愿投降的一律现场斩杀,愿意投降的则收缴武器和马匹,跟在大军的背后,向国内城进发。

    一路袭杀而来,杀到盐难水(浑江)的时候。张郃已俘虏高句丽人一万余,牛羊马匹近十万头。一路浩浩荡荡的奔向盐难水西岸。

    新任高句丽王拔奇及其弟伊夷模纠集四万大军,隔江阻截张郃,并派人传书表示愿意归顺公孙白,接受公孙白的管辖。

    张郃按照公孙白的意思,提出了归顺的要求:其一,所有高句丽人必须穿汉服,学汉语,允许两族通婚,每个邑落由公孙白派驻一名精通汉语和高句丽语的汉人教习,负责教导邑落中的高句丽人;其二,高句丽王除了允许组建一支千人的王宫护卫军,其余军队全部解散,任何军队性质的组织不得存在,不得擅自制造和购买兵器;其三,高句丽国以大汉郡国形式存在,由大汉派出高句丽相,治理高句丽国政务。

    这三个要求,无疑是覆没高句丽人的节奏,拔奇自然不愿接受,双方坚持不肯让步,于是战争继续进行。

    最后,张郃一边和高句丽人对峙,一边在盐难水上游地界偷偷搭建浮桥,八千精骑连夜渡过盐难水,夜袭高句丽大营。汉军骑兵强弓硬弩,又配备了马镫,而高句丽的骑兵,却是临时拼凑而成,毫无作战经验,故汉骑虽只八千人,却杀得高句丽四万人四散奔逃,毫无还手之力,最后拔奇和伊夷模只率得不到一万人退回国内城。

    张郃和刘政乘势渡过盐难水,一路攻袭到国内城,将整座国内城团团包围了起来,却围而不攻,而是继续派人对国内城四周的高句丽人进行扫荡式的攻袭,掠夺人口和财富。

    最后,当夫余王在墨云骑的攻袭之下,不得不接受公孙白的条件,率众投降汉军的消息传入国内城的时候,拔奇的弟弟在张郃的挑拨和利诱之下,引兵突袭高句丽王府,杀死兄长拔奇,打开城门投降,同意汉军的一切条件,而伊夷模自然继任为高句丽王。而此时,张郃已俘虏了近五万名高句丽人(包括盐难水之战俘虏的敌军),缴获了三十多万头牲畜。

    不过两个月的功夫,公孙白又收获了近五十万头牲畜,七万多的异族俘虏,兵甲币增加六万多达到了二十八万多的兵甲币。

    至此,大汉新增两个郡国,一个为夫余国,由原望平令杨路担任国相,一个为高句丽国,由原玄菟郡长史邴原担任国相。

    于是,夫余人和高句丽人,逐渐走向了乌桓人的老路,逐渐被汉人同化,半数土地逐渐沦为耕地,成为半耕种半游牧民族。

    ***************

    秋季终于到临,对于辽东半岛半岛之地来说,这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季。

    这一年的风调雨顺,使得数百万亩新开垦的黑土地获得了大丰收,到处都是金灿灿的麦田和白花花的棉地。四野之中,到处听得到百姓的欢歌笑语。

    由于这一年的天公作美,加上肥沃的土地,平均亩产麦竟然达到了一百八十多斤,而棉花也平均达到了一百二十多斤,这是在中原膏腴之地都不敢想象的。

    有麦为饭,有棉花为衣,在这个乱世之秋,百姓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辽东半岛之地的很多百姓和士人,原本还对公孙白处于观望态度,甚至很多人仍然对公孙度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只是个失败的英雄,经过这个金灿灿的秋季之后,却已经彻底忘记了公孙度。

    而公孙白,如同在辽西三郡一般,成为了辽东半岛百姓和士人心目中的神。

    十三四万的屯田兵,总共开垦了一百五十万亩黑土地,产粮达到了2。7亿斤,折算当时的单位则是一千万石粮食,而公孙白则按照三成的市价向他们收购了六百万石粮食,余下的则供他们明年全年的生活所需,实际上他们的口粮只需三百万不到,余下的一百万石是为了让他们手中存有余粮,心中不慌,更加卖力的干活。

    除了小麦,另外开垦的四十万亩棉花,也产了五千万斤棉花,其中三千万斤棉花被公孙白三折收购,余下两千万斤棉花留与屯田兵制作棉被和棉衣。

    冬天虽然尚未到临,但是可预见,这个冬天并不会很冷。因为除了棉衣和棉被在全辽东半岛推广,辽东半岛人还学会了用麦秸秆烧炕,每家每户的屋外都堆积如山的麦秸秆,足够他们抵御这个寒冷的冬天了,这将是辽东半岛人千百年来过得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种地所带来的巨大收获,将使更多的游牧百姓转为农耕来,甚至将蔓延到高句丽国和夫余国。

    即便不种地,游牧民族的收益也将大大的增加,大片耕地的开垦,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畜力,这样他们放牧的牛羊可以向那些耕地的百姓卖个好价钱,然后再买回足够的粮食和棉花。

    在这年秋季,辽东郡、玄菟郡、夫余国和高句丽国等边界之地,增开了许多集镇,每日都有来来往往的百姓光顾,有卖马和牛羊的,卖粮的,卖棉花的,还有卖铁器的,卖皮毛和人参的……使得官府不得不在这些集镇上驻扎军队,防止马贼抢夺过往客商。

    而与夫余国接近的高显城,与高句丽国接近的西盖马和西安平,原本只是荒凉的小城,如今却成了仅次于襄平和辽阳的繁华城市,城内商铺林立,人流量激增。

    辽东半岛,历来被称为苦寒之地,却在这乱世之中,成了繁华之地。

    就在整个辽东半岛之地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从南面的乐浪郡传来了公孙白想要的消息。

    经过半年的战争,公孙度已然完全镇压了韩濊人的叛乱,进而征服了整个朝鲜半岛,纳入乐浪郡的治下。

    于是,举兵南下,讨伐公孙度,拔掉公孙白称霸辽东的最后一块绊脚石的战争计划,也提上了日程。(未完待续。)

第169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番汉城,辽东郡最南面的一座小城,坐落在今鸭绿江边。

    此时的鸭绿江,称马訾水,江水极其清澈,碧波荡漾,滚滚奔流入海而去。

    江水北岸,枪戟如林,一座座水寨相连,绵延近十里。岸边黑压压的站满了汉军军士,江面上的艨艟如星罗棋布。

    江风猎猎,一杆杆大旗在风中招展,上面大都绣着各部诸将的姓,其中一杆绣着“公孙”两字的大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公孙白身穿精钢战甲,头戴白玉冠,披一袭雪白的披风,腰佩破天剑,端坐在飞血的背上缓缓行来,赵云、张郃和太史慈等人在他身后紧紧跟随。

    飞血赤鬃如火,通体如血,虽然尚未完全成年,但是依旧比后面赵云胯下的照夜玉狮子和太史慈胯下的乌云踏雪,都要高上半个头,显得格外雄骏,犹如天马下凡,衬托得马背上的气宇轩昂的公孙白如仙如神。

    见到公孙白出现,岸边的将士沸腾了起来,纷纷呼喊着“宁乡侯”,场面十分热烈。公孙白一边含笑挥手示意,一边策马缓缓的穿越阵列如山的部曲。

    这一刻,他深刻感到了那万人之上的感觉,心头暖融融的。

    奔到江水边,望着那密密麻麻的艨艟和渔船,他心头又涌起一阵成就感,这河面上的艨艟,大半都是他花费了数日的功夫建造的。

    一艘艨艟在江面上劈波斩浪,如箭一般飞驰而来。到了岸边。一名斥候飞奔下船,疾步奔到公孙白马前,急声道:“启禀宁乡侯。公孙度大军约两万朝江边而来,已在十里地之外。”

    公孙白冷冷一笑,蓦地拔剑而出,直指苍穹,怒声吼道:“渡江!”

    岸边立即鼓角争鸣,激荡而起,充溢在江岸上空。

    随着如雷的脚步声。上万的将士依次疾步上传,紧接着,公孙白和几名主将也牵马奔上了由三艘艨艟用铁锁连起来的战船之上。

    千帆竞发。浩浩荡荡的向马訾水对岸驶去,带起江面上一溜的水花。

    ……

    三千白马义从,八千墨云骑,迅速从渔船和艨艟之上窜上了岸。如雷的蹄声。带起一片漫天的尘土,向南面疾驰而去。

    轰隆隆~

    随着隐隐传来的雷声,远处的地平线上,突然涌起一抹黑线,逐渐越涌越粗,然后形成一片乌云,待得逐渐奔近时,可看清是无数的兵马朝这边疾奔而来。

    公孙白轻轻的一勒缰绳。飞雪便轻轻的停住了脚步,随着他手中的游龙枪伸出。身后的上万骑兵也缓缓的停了下来。

    望着迎面而来的敌军,公孙白面沉如水,冷然喝道:“列阵,迎敌!”

    辽东之战,该是落幕的时候了,这将是他与公孙度之间,最后的一战。此战之后,他将休养生息两年,全力发展,积蓄实力,待得机会来临之时,再一举杀向中原,逐鹿天下。

    他望向越奔越近的公孙度大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敌军不过两万多人,而且马步混杂,然而两军的战斗力和装备,却绝非同日而语,恐怕公孙度手中最精锐的装备,就是他赠送的大黄弩了,然而这些弩箭将在两军对阵的时候,自动飞回他的系统仓库,光是这一招,便能杀公孙度个措手不及。

    这一战,他赢定了,公孙度也死定了!

    其实,总体来说,公孙度还是个不错的雄主,虽然嫉贤妒能,而且对辽东的士人和望族过于狠毒,但是推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其击高句丽、征夫余,连倭国女王都跨海纳贡,如今又不但镇压了韩濊人的叛乱,还打得乐浪郡南部的濊貘、马韩、弁韩和辰韩臣服,四国之地也纳入乐浪郡,也算得是一个开疆拓土、横扫异族的民族英雄了。

    只可惜,他招惹了公孙白,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可惜公孙白看中了他的地盘。一山不容二虎,哪怕是同姓公孙,但不是一家人,终究是要起兵戈的。

    公孙白心中对于公孙度甚至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突然,他听到背后的急促的呼吸声,接着便听到刘政的声音:“交战之时,请求主公给末将一个手刃仇人的机会!”

    公孙白心头一凛,随即朗声道:“好,全军听令,非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击杀公孙度,留给刘将军亲自动手。”

    喏!

    身后传来如雷的响应声,刘政的眼眶瞬间湿了。

    他等这一刻,已经很多年了,今日终将达成夙愿,那惨死在公孙度手中的一家老小,终于可以瞑目了。

    敌军已逐渐奔近到公孙白军的两百步之外,已可看清公孙度大军的大旗和前军人马,甚至还可看到阵列之前的公孙康和公孙恭。

    “备弩!”公孙白冷然喝道。

    身后立即传来噶及噶及的弩机声,一枝枝狼牙箭闪着阴冷的光芒,狠狠的瞄准了迎面而来的公孙度军。

    就在此时,对面的大军缓缓的停了下来,静止不动。紧接着,奔驰在大军最前的公孙康和公孙恭,一前一后,朝公孙白纵马疾奔而来。

    在万余公孙白军将士疑惑的目光之中,两人越奔越近,眼看已到了百步之内,有人已忍不住高声喊道:“来将止步,否则放箭了!”

    话音未落,公孙康和公孙恭两人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只见他们俩竟然将手中的兵器扔落在地,又摘下腰中的弓箭,甩了出去,高高的举起了双手,停留在原地一动不动。

    公孙白蓦地看见了他们头上所戴的东西,脑海中轰的响了一下。急声道:“不要放箭,让他们过来!”

    两人闻声之后,又继续策马向前疾奔而来。奔到五十步之外的时候,公孙白身后的赵云和太史慈等人忍不住攥紧了手中的枪戟,随时准备发难。虽然公孙康和公孙恭两人的武力一般,又手无寸铁,想要对公孙白实施偷袭不太现实,但是两人依旧保持着高度的警戒。

    却见两人猛的翻身落马,朝公孙白疾奔而来。公孙白身旁的燕八率着几名侍卫,纵马而出,向前将两人团团的包围了起来。然后下马将两人全身摸索了一阵,这才放两人靠近公孙白的马前。

    只见两人迎着公孙白弯腰拜倒:“拜见宁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