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

第1部分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第1部分

小说: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访问:   txtsk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译者序

    译者对于蒙古史的研究;是放在剌失德《史集》的翻译和《蒙古秘史》的整理两个目标上。至于翻译这本《成吉思汗传》的动机;除介绍苏联的名著给读者们外;还把它当作一种整理《蒙古秘史》的预备工作。可是译者的写作技巧太差;不能把原文里的神韵风格完全表达出来;这是应该向读者们致歉的。

    苏联的作者符拉基米尔佐夫(B。j。Vladimirtsov)乃是苏联的一位东方学家;尤其是一位世界最高权威的蒙古学家。他写成这部《成吉思汗传》;是在苏联十月革命以后的四五年间;他已经初步掌握了马列主义的思想武器;所以这本书的内容;既不是深奥得除自己外连任何人都看不懂的“古董”作品;也不是庸俗化的低级读物;却是一部既专门而又大众化的学术名著。在这本书里,他不只把成吉思汗的个性、才智和思想都能够深切地刻画出来;而且也能够好好地把握了成吉思汗的时代和环境。这本书的最大特点;就是他把西方史家所加于成吉思汗诬蔑的言辞——残酷和嗜杀;用科学的方法提供了十足充分的证据;把它从历史上反过案来。

    译者翻译这部不朽伟构的能力;无疑是十分不够的;但是到最近为止;关于苏联各方面的著作;我国虽然翻译得很多;可是对于东方学——尤其是中国学或蒙古学方面的翻译;显然还不大多见;所以译者不自量力;拟把苏联学者在这方面所研究出来的成果;能够合于国人的口味;而又不十分深奥和冷僻的;络续络续翻译些出来贡献给人民大众。这本《成吉思汗传》;就是译者计划中的第一步。对于拙译方面如有欠缺的地方;那是要请读者们指教和批评的。最后;对于本书翻译上的凡例;也约略叙述些出来:

    (一)本书的地名人名;除我们所惯见的地名人名外;大多采用《元朝秘史》里的译名。

    (二)本书的注解;其中除十个左右是原注;和参考了小林高四郎的注解约三十多个外;其余都是译者所增录的拙见。

    (三)还有好几个注解;是承中国历史学家,蒙古学家韩儒林师指教的。

    (四)本书里所加的注解;具有两重任务:①把本书里的地名和专门名词;解释得浅近些和通俗些;使得一般人都能够容易懂得。②把原著者所采取的资料;注明了出处。又;原著者所引证来的中国资料部分;因受欧译的错误;致与中国史汉籍原文有些不符的地方;或者他所引证来的史料;并不是出自直接原典;因此;译者便把中国史汉籍汉文原文抄录下来或将其中民族文字部分翻译(如《元朝秘史》的蒙文部分)下来增录在本书的注解里;以备历史家们引用。

    (五)本书译文的方括弧里的注释或注文里有一个“案”字的;都是译者所附加的拙见;其文责当然由译者自负。

    余元盦1949年于上海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序 论

    横跨着中国北方草原和高地上的蒙古民族;于十三世纪时;建立起一个广大的帝国;在极短时期内;征服了许多文明民族;扩展其兵锋至亚洲的大部分;并泛滥到欧洲;因此便把远东和近东各文明国家隶属在唯一的王权之下;成为古今中外所罕见的最大帝国。这个帝国虽由游牧民族所建立;并由许多异族分子所构成;但是在长时期内却能够保持其统一;其后虽因宗室间的不和分裂成数个分支;因此便形成数个藩邦的对峙局面;然而仍旧没有消失其观念上的统一。整个旧世界的历史;受到蒙古民族的影响实在可称既深且钜。

    和蒙古民族相接触;或者为其所征服的亚洲各文明民族;对于从来“不知道的生疏”民族和其可怖的领袖——成吉思汗的命运;不得不抱着关心态度。关于记载蒙古民族的史实;由蒙昧时代勃然兴起;其战役和其征服各国的经过;已被中国、突厥斯坦、西亚、阿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各国写出。这种记录就是我们获知成吉思汗个人和十二三世纪蒙古民族的历史的史源。这些史料里面当然不能认为完全是靠得住的。因此必须在这些史料里面去寻求其著述的动机是什么;并研究它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写成的;然后再给它慎重的批判。这就是说;对于处理这种史料;应该和处理欧洲学者的著作持同样的方法。由于批判工作的结果;关于成吉思汗和其同时代的最重要史料;由欧洲的东方学者获得如下的结论:

    1。《史集》①(Jami‘ut…Tawàrikh)波斯史家剌失德丁(Rashid…u’d…Din)撰;十四世纪初编纂;系根据蒙古人所传说的口碑——官方的或非官方的。

    2。《蒙古秘史》②在十三世纪用蒙古字写成;至十四世纪音写为汉字并加旁译〔每个蒙语词旁注的汉文词义〕和总译〔每段蒙文的汉译文〕;刊行问世。

    3。《元史》③十四世纪用汉语编成。

    4。与蒙古侵入同时代的伊斯兰教徒所撰述的几种记录。

    A。《阿拉伯编年史》④伊宾?额梯儿(Ibnu‘I…Athir)撰;此书编纂于美索波塔米亚(在今伊拉克)。

    B。Tabakāt…iNassiri⑤(波斯文);术兹札尼(Juzjani)撰。撰者生于阿富汗;一二六○年至印度;用波斯文著述他的自传。

    C。《世界征服者史》⑥(波斯文)志费尼(Juwayni)撰;书成于一二六○年。志费尼较术兹札尼为年轻;然其书纂述于蒙古帝国瓦解以前。因为著者曾经游历过突厥斯坦和蒙古各地;所以能够使用蒙古方面的史料;如口碑和记录等。

    5。中国旅行家的记述;如将军赵珙和长春真人的记录⑦。像上面所说;蒙古民族自身也有好几种用口碑和传说所写成的历史文献⑧。这种历史文献就是构成我们最重要的史料;但是这些史料里的大部分现在已经佚失了;目前我们只能在中国和伊斯兰教史籍的记事里和引证里去知道它的存在。唯有《蒙古秘史》却是例外;它以传说的英雄诗为骨干;写成一部成吉思汗和其同伴们的英雄史诗。

    十三世纪时访问蒙古的欧洲旅行家——修士柏朗迦宾(PlanoCarpini)、鲁勃洛克和马可波罗⑨——虽然没有对我们供给过成吉思汗或其同时代的重要知识;但是他们所看到关于各民族的国土、风俗和习惯等等的记述;对于我们也未始不是一种很好的资料。这些记载对于在正确的历史背景中;重新现出蒙古征服的时期;那是非常重要的。

    东西学者曾经使用过这些资料;编成许许多多关于蒙古民族和成吉思汗的历史;在这许多的著作里面;要算多桑(D'ohsson)的《蒙古史》(法文;海牙;一八三四——三五年)⑩;和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巴托尔德的各种名著——尤其是《蒙古入侵时代的突厥斯坦》(俄文;一九○○年刊行;英译本成于一九二八年;收于《吉布纪念丛书》)为最重要了。

    无论我们拥有的史料怎样有价值,对于重新刻画出这个伟大征服者的生涯;他的人格;或者浮现出他的感情和理想;那么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史料不过是一种碎简断片而已。尚有许多重要的史料;直到现在还没有留传给我们(例如成吉思汗的各种律令;他那著名的“札撒”。同时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史料;或者还没有公刊问世;或者还没有经过翻译、整理和研究等工作)。无论如何;由上面所列举的各种史料的帮助;假使单单以粗枝大叶的手法;去重新描写出建立起一个帝国而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命运这样重大的“天才野蛮人”——成吉思汗个人的史实;这还是可能的。

    注释

    ①据日本著名史学家小林高四郎说:“这是伊斯兰教史料里面最著名的一种;一三○三年;奉合赞汗的敕命所撰述。”有译本数种如下:

    A。贝烈津译《史集》——《剌失德撰著的蒙古史》;1858—1888年。

    B。卡忒美尔(Quatremère;M。E。):《剌失德用波斯文写成的波斯蒙古史》;1836年。

    C。伯劳舍(Blochet;E。)校注的剌失德《史集》第二卷;《吉布纪念丛书》第十八卷第二册。

    D。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出版的剌失德《史集》俄译本;共三卷四册(一九四六至六○年出版)。余大钧、周建奇据此俄译本译为中译本;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三至八六年出版;共三卷四册。

    E。波义耳(J。A。Boyle)的《史集》第二卷《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英译本(一九七一年出版);有周良霄汉译本(天津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②案此书汉名作《元朝秘史》;蒙古文名应作“Mongol…unniguchatobchian”(《蒙古秘史》);日儒那珂通世;曾译成日语;书名叫《成吉思汗实录》。又;村上正二有《蒙古秘史》日文译注本三册(一九七○至七六年出版)。世界各国有英、俄、德、法、匈牙利、捷克、土耳其文等各种外文译本。汉文译本有谢再善译本(中华书局一九五六年版)、札奇斯钦译注本(台湾一九七九年版)、余大钧译注本(河北人民出版社二○○一年版)。

    ③明洪武三年七月;宋濂、王等奉敕撰;计二百十卷。

    ④书名为“Kamilut…Tèvarikh”;就是“全史”的意义。

    ⑤Raverty自一八七三年至一八七六年间;把此书译成英文;收于《印度文库》本中。

    ⑥此书原名TarikhDjihan…kushai;米尔咱?移罕默德曾译此书第一卷为英文;收于《吉布纪念丛书》第十六卷;一九一六年出版。

    ⑦前者就是《蒙鞑备录》。案原文作孟珙撰;实系赵珙之误;详见王国维在笺注本里的考证。后者就是《长春真人西游记》。又彭大雅《黑鞑事略》;耶律楚材《西游录》;亦为蒙古民族勃兴时期的重要史料。

    ⑧参阅小林高四郎《成吉思汗传记蒙古文史料之研究》(《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丛刊》第一辑拙译)。

    ⑨柏朗迦宾、鲁勃洛克行记;见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

    《马可波罗游记》有穆尔(A。C。Moule)、伯希和据多种版本的集校英文本;伦敦一九三八年;纽约一九七六年。中译本可供参考的;有冯承钧译注的沙海昂注释本(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六年版)。

    ⑩法文原书全部四卷;有冯承钧中译本(商务版)。

    11“札撒”或“札撒黑”是Yasa或Jasak的译音;有法令、敕令等意义。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太祖皇帝成吉思汗图(图)

    lz。book。sohu/data/upload…pic/36/1110…1180537336。jpg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第一章 十二世纪的蒙古民族(1)

    在中国和东突厥斯坦的北部;便是包括现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南方地带的疆域上;十二世纪时曾为许多游牧部落所居住。他们的大部分便是蒙古民族(Mongols)①;但是这个名字只是他们在后来才采用的;这也是今日欧洲人所称呼他们的。蒙古民族在人类学上的许多特质;尤其是在语言学上;证明他们跟突厥民族和满洲民族——通古斯(Tunguz)民族群——有着密切的关系②。十二世纪时;蒙古民族的祖先;分成“氏族”(Omuk)③;再由氏族细分为“小氏族”;或者叫做“家系”(Yasun)④而生活。有时由好几个氏族合并成一个“部落”;或者叫“小邦”(Ulus)⑤。这样合并的发生,有其种种原因,而且同样也有许许多多的合并形式。他们的合并,有时因由卓越的统帅而产生,也因某一氏族根据这样或那样的理由而获得超群的权力和影响,便把好几个氏族或部落结合成政治上的统一。另外一面;因为氏族间互相关系的密切,再进一步就构成部落的联盟,但是在这种情形上;倒并不需要采取一定的政治形式。在氏族间因为有着血统上的意识,同一的方言,共同的传统和共同的制度,对于一个氏族便能够感觉到自己便是大部族单位里的一部分。“氏族”对于“部落”(Ulus)或者“部落联盟”(l)⑥的关系;恰巧和各个“成员”、“家族”或“家系”对于“氏族”的关系相同。

    蒙古民族的“氏族”和“部落”,可区别为二个主要集群:草原的游牧民和森林的狩猎民。这二个集群操着同样的蒙古方言,所不同的只是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准。所有这些部落的心目中好像都没有抱着任何共同起源的意识。他们并没有承认他们自身乃是一个整体民族;同时也没有共同的种族名称。个别氏族——尤其是游牧民族——通常为首的都是一个贵族的家系;依据其身份;而发生个别领导者的称号;如:“把阿秃儿”(Bagatur;英雄、勇士);“薛禅”(Sechen;贤者);“必勒格”(Bilge;智慧者);太子(T‘ai…tsi);“那颜”(Noyan;统治贵族、官长)。“部落”或其他“邦”(Ulus)的领导者;则戴有“汗”(Khan;kan;王)或“合罕”(Kagan;皇帝)的尊号。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