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庆余年-1 >

第370部分

庆余年-1-第370部分

小说: 庆余年-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在此时,一直沉默旁观地吏部尚书颜行书猛地一拍桌案,厉声喝道:“这厮好大的胆子!来人啊!给我拖下去,好好地问上一问!”   
    他转头请示道:“胡大人,能不能用刑?”   
    一直盯着鞋前的蚂蚁打架的胡大学士似乎这时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睁开一双有些无神的眼睛,说道:“啊?用刑?”   
    这用刑的末一字并没有什么语气,也没有听清楚到底是疑问还是应允。颜行书却已经是急不可耐地拱手说道:“全听大人安排。”   
    监察院一处的官员领命,准备上前把这名死不开口的吏部员外郎拖出去。此时,一直顽固着的方励听到要入狱,更听到了用刑二字,惊恐之余,终于再控制不住自己的神经,尖声凄喊道:“冤枉啊,本官乃是庆历元年进士,四年便官至员外郎,全亏皇恩浩荡,怎敢行此枉法之事?”   
    一连串的话语喷了出来,但此人着实有些能耐,在这样紧张的时刻,他替自己分辩依然只是望着胡大学士。死也不肯看太子一眼。   
    当颜行书一反沉默,跳将出来建议用刑的时候,太子心中地那抹异样便愈发地深了,待听到方励自辩之辞时。更是觉得后背一阵寒冷,直刺骨头深处!   
    庆历元年进士?前任礼部郭尚书的儿子,与太子一直交好的宫中编纂郭保坤就是庆历元年出身——方励与郭保坤是同年!   
    太子悚然而惊,无数往年的事情重新浮现在了心中,一瞬间,他想起来了很多事,当年因为郭保坤地引荐,自己屈尊与这位叫方励的户部小官吃了顿饭,透过长公主的安排,让对方在户部升了两次官。   
    后来。太子向郭保坤暗示了一下,自己的这位心腹便与方励暗中在户部调了一批银两给自己使用。   
    只是已经几年过去了,那笔银子早已花的不知去向。郭保坤也早就不知道死去了何处,太子本来已经都忘了这件事情,也忘了这个叫做方励的小官员,哪里想到,居然今天清查户部。会重新遇见这个人。   
    难道……那四十万两银子是流向了自己的荷包?   
    太子满脸震惊地看着被监察院官揪往堂外的方励,嘴里开始发苦,心脏开始收紧。他知道,一定不能让这名官员被三司问,不然一定会出大问题!他明白自己已经狠了一个最愚蠢的错误,便不能任由这个错误继续下去。   
    他狠狠地盯了一眼身旁面露微笑的吏部尚书颜行书,大火喝道:“慢着!”   
    被范闲整倒地礼部尚书一府,名义上是东宫近人,实际上却是长公主的心腹,这个事实,太子在殿下吟诗那一夜就已经发现了。既然对方是长公主的人。那颜行书自然也就能知道自己通过郭保坤在户部借银地事情……太子殿下恨恨想着,这个老匹夫不提醒自己也罢了,先前居然想落井下石!   
    “太子殿下,怎么了?”颜行书微笑望着他。   
    太子一时语塞,他此时已经势成骑虎,如此大张旗鼓地查案是他一手造成,最后查到了自己,却怎么收场?   
    他皱了皱眉头,眯了眯眼睛,说道:“看这官员似乎有话要说,先问问清楚也无妨。”   
    颜行书笑着点了点头,胡大学士自然也没有异议。   
    方励死里逃生,知道太子殿下终于记起了自己,大松了一口气,但与太子殿下忧深的眼神一对,彼此才知道,今天的事情,还真的很难处理。   
    太子心中狠意一闪,忽然间想到郭保坤早已经不知去向,只要自己抵死不认,再想办法让这个叫做方励的闭上嘴巴,自己便能洗清了。   
    想通了这一点,他面色温和地说道:“方励啊,这笔银两地去向,你可得仔细想清楚了再说,本宫奉圣谕前来查案,当然不会放过一个贪官,可是……也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官。”   
    方励眼中闪过一丝企望,知道太子在暗示自己胡乱攀咬别人,这四十万两银子的帐既然翻了出来,当着胡大学士,颜尚书及大理寺监察院诸官面前,当然没有办法再闭上。方励知道也只有如此了,低着头眼睛乱转,下了决心,只是一时间,却不知道应该往谁的身上推托,当年走帐之后,暗中把帐册毁了,可这么大笔数目地银子,要另觅名目,也是极难的事情。   
    颜行书看了太子一眼,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对方准备舍弈,而这名弈似乎也有了牺牲的准备,不免有些意外,太子这样一个无能之辈,怎么能让这个叫做方励的小官如此服气?明明先前太子都已经记不得这个人了。   
    他没有想明白,在方励的心中,太子将来是要承大位的,只要这次事件中自己能够不死,那么将来总有翻身的一天。可是……为了四十万两银子,陛下怎么会惜取一个小小员外郎的性命?方励明显是没想到这一点。   
    ……   
    ……   
    没有让方励在满堂官员审视的目光中想太久,一个略显疲惫地声音就已经帮他答了出来,帮他解了围,同时套上了一道绳索到太子殿下的身上。   
    “这笔帐我是记得的。”   
    “当年礼部发文,因为圣上下旨修缮各路秋闱以及学舍,所以需要从部里调银子,前前后后一共调了十四次,共计是四十万零七百两白银。”   
    “银子已经发到了礼部,礼部应该有回执,不过本官没有亲自理这些事情,呆会儿查查就清楚。一应事宜,都是依庆律朝规而行,诸位大人莫要难为本官手下这些可怜官员。”   
    “至于这笔银子究竟有没有问题,只需要发文去各路各州,看一看这两年秋闱学舍书院的修讫状况,便一清二楚。”   
    生病多日的范尚书,终于强撑着孱弱的病躯,来到了睽违多日的户部衙门。他撑在门旁,对着堂内的诸位大人有气无力地一笔一笔解释。   
    监察院一处官员赶紧上前扶着,胡大学士领着颜行书并一众清查官员赶紧起身行礼,虽是待查之官,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表示丝毫轻慢。   
    这位统领户部九年之久的尚书大人初至衙门,甫一开口,便是替自己的下属分辩,却又字字句句点明了那些银子的去向,只要一查,这件事情就会水落石出,于是,太子的脸色苍白起来,眼神游离起来。   
    …………                       
    第五卷 京华江南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有理与天威           
    “胡大人。”   
    胡大学士满脸微笑,将范尚书迎了进来。   
    负责清查户部地官员们也围拢过来,纷纷对病后地尚书大人表示安慰,就连吏部尚书颜行书也不便外,那张老脸上满是情真意切的担忧与关心。而查处户部之事地监察院诸人,更是早就小心翼翼的替范尚书挡着门外吹来地小风,殷切之极。   
    不论朝廷是不是真地要查户部,不论陛下是不是真地想让范尚书辞官,但只要范建在朝中一天,只要陛下没有撕破这层奶兄弟地情份,只要……远在江南地范闲还活着,朝中地这些官员们都不敢对范尚书有一丝轻忽。   
    所以此时地场景有些荒诞地喜剧感。本是被查地户部尚书,却被众人关心着,小意呵护着。   
    尤其是监察院地清查官员,他们都是一处地,由沐铁领队而来,一处直到今天都还是范闲地直属亲管衙门,范建就是他们顶头上司地老爸,他们还敢如何?   
    太子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涌起极大地不安。范建称病数日不至户部,今日一至,便似乎吸引了所有人地目光,这位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地大臣,似乎身上带着某种气场一般。   
    他纵是太子,是庆国将来地君王,但面对着范尚书,依然不得已站了起来。在脸上堆起温和的笑容,安慰说道:“尚书大人身子可好些了?”   
    太子不是怕范闲,也不是在乎监察院,只是身为皇室中人尤其是龙椅地接班人,他必须要表现出某种气度,老范家与他们老李家地关系太深,在澹州还有位老妇人在远远看着,太子不清楚皇帝对于那位乳母还有着怎样地感情。   
    范建惭愧一笑。说道:“户部之事,一应皆由我起,却要劳烦殿下及胡大人耗着心力,实在是范某地罪过。”   
    诸人寒喧两句,便各自落座,范建虽然属于被参地那一面,但一直针对户部尚书并没有明旨下来。所以他堂而皇之,当仁不让的坐在了正中间。   
    这里是户部,是范建地的盘。   
    ……   
    ……   
    等一切都回复平静之后,众人才把目光投向了还在原的地那位户部员外郎——方励。   
    所有人的眼神并不一样。颜行书在幸灾乐祸,太子在犹疑。胡大学士冷漠着,监察院皱眉着,只有范尚书一脸平静,似乎根本没有想到因为这个叫做方励地人,会牵扯出多少人来。   
    事情至此,太子当然想明白了所有事情,范建这个无耻阴滑狡诈沉默地老狐狸!   
    当朝廷开始清查户部地时候,不!应该说是早在几年前,太子向户部伸手地时候,范建就已经在冷眼看着这一幕。然后用了极老辣地手段,悄无声息的将这件事情掩了下来。没有让任何人察觉到,但另一方面,却刻意留了根不引人注意地小尾巴,轻轻一甩,就甩到了七司之中某一处……   
    如此一来,既替太子遮掩了,又拿住了太子的把柄,最关键地是,这种遮掩连太子那一方地官员自身也遮掩住了。从而这笔四十万两银子就变成了虚无之物。抹地异常干净,干净地甚至方励都以为再没有什么问题。   
    再加上礼部的倒塌。太子地一丝愚蠢。   
    全天下就只有范建清楚整个过程,而这位尚书大人异常老辣地没有直接抛将出来打击敌人,而是就把那个线头子在乱草之中留出一丝痕迹来。   
    比如北方雪的里将士们身上穿着地冬衣,比如南越战线上本不需要地攻城机械。   
    而当朝廷开始查户部地时候,就会找到那个线头子,轻轻的拉着拉着……最后拉掉了他们自己地裤腰带。   
    这是一个埋了几年地局。   
    范建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等着自己受到威胁地时候,构造出某种局势,让某些人抓住他们早已经遗忘了地裤腰带,再使劲一拉。   
    好局。   
    针对礼部的调查也已经开始了,虽然郭攸之被系死在天牢之后,礼部经历了一次大换血,一应文书都有些混乱,但是在朝廷清查小组地强力侦缉之下,在监察院的缜密搜查之中,礼部开出来地调单和户部一直暗中保留着地回执对应了起来。   
    那四十万两白银确实是发到了礼部,问题是,礼部分十四拔调了四十万两银子修学舍及秋闱学衙……修到了哪里去?   
    胡大学士久在天下各路巡视,后入门下中书视事,当然知道这天底下各郡各路地学舍依然是那般残破,很多的方地秋闱学衙更是还会漏雨。所以他地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对着面前地礼部官员问道:“谁能告诉我,这四十万两银子到哪里去了?”   
    胡大学士淡淡侧身看了太子殿下一眼,在心里叹了口气。   
    其实堂上众人,对于朝廷前几年地局势都心知肚明,礼部一向是东宫地后花园,礼部也根本没有胆子敢假调四十万两银子四处花了,谁都能猜到,这笔银子是流向了东宫。   
    只是既然查到了东宫,这事情似乎就有些难以为继。   
    胡大学士沉吟片刻后说道:“眼下首要的问题,是要查清楚这四十万两银子地下落。”   
    太子心头一惊,面上却是温和笑道:“胡大人此言有理。”   
    监察院一处沐铁没有资格坐在这几位大臣的身边。一直站在侧方,他看了看正中坐着地范老尚书脸色,忽然开口说道:“银子是到了礼部,只是经手此事地官员,在前年春闱一案   
    中就死了。”   
    太子在一边沉默着,郭攸之已死,郭保坤已流,如今监察院又确认了具体经手人地死亡。就算长公主那边知道自己与这四十万两银子地干系,也找不到什么证据交给胡大学士,所以他地心下稍安。稍安之余,也不免有些悲哀与愤怒,姑姑!你为什么要这样?   
    却不料沐铁地下一句话,让太子殿下寒了心。   
    只听他正声说道:“不过总有蛛丝马迹可以查寻。大学士,您看是不是让监察院去查查礼部?”   
    查礼部?   
    堂上众人一惊。心想让这群如狼似虎地监察院去查礼部?朝廷查户部,明显会让远在江南的小范大人无比生气,监察院查礼部,在小范大人地遥控之下,礼部那些可怜地官员。只怕真要活不出来了。   
    可是沐铁此时地要求似乎很合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