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每天学点经济学] >

第12部分

[每天学点经济学]-第12部分

小说: [每天学点经济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抵御负利率的手段有很多,首先是进行投资,可以投资基金、股票、房产等,还可以购买黄金珠宝、收藏品。当然,我们必须以理性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来进行投资,不要只看到收益,而忽视风险的存在。
  除了投资之外,还要开源节流,做好规划。其中首先就是精打细算。在物价不断上涨的今天,如何用好每一分收入显得尤为重要。每月收入多少、开支多少、节余多少等,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分清哪些是必要的开支、哪些是次要的、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或可以延迟开支的。只有在对自己当前的财务状况明白清楚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是广开财源,不要轻易盲目跳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一些兼职,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地提升自我,增强职场与市场竞争力。
  最后就是要做好家庭的风险管理,更具体来说,就是将家庭的年收入进行财务分配,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来进行风险管理。而提及风险,就必然要提到保险,保险的保障功能可以使人自身和已有财产得到充分保护,当发生事故的家庭面临资产入不敷出的窘境时,保险金的支付可以弥补缺口,从而降低意外收支失衡对家庭产生的冲击。从这一点来说该买的保险还是要买,不能因为省钱而有所忽视。
  总之,你必须行动,不能坐等财产逐渐缩水。其实,负利率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面对负利率却无动于衷。
  
捕捉低风险赚钱机会——套利
  套利是指在一个市场买进外汇、商品或证券的同时,又在另一市场以高于前一市场的价格卖出的行为。说通俗点就是在同一时间进行低买高卖操作,以获得中间的差价(如下图)。套利行为的基本诱因是两个市场间的价差超过了买进与卖出的交易费用,而套利活动的结果则使在这些市场交易的相类似的商品的价格保持在买进与卖出所确定的范围内。任何价格如有偏离由交易费用所确定的范围的倾向,都会诱发套利行为,从而迫使价格重新返回到这一范围内。
  假设某一时期1英镑在伦敦与美元的兑换率低于1英镑在纽约与美元的兑换率。如果两个市场上汇率之差超过了交易费用,套利者就会用英镑在伦敦市场买进美元,然后在纽约市场卖出美元换回英镑。两个市场的汇率之差减去交易费用即为套汇者的净收益。但套汇行为将提高买进市场即伦敦的英镑兑换率,降低卖出市场即纽约的英镑兑换率,直到套汇者不再能够获得净收益为止。
  套利交易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中的一种主要交易手段,国际上绝大多数大型基金均主要采用套利或部分套利的方式参与期货或期权市场的交易。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以及上市品种的多元化,市场蕴涵着大量的套利机会,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潜心研究,及时捕捉,套利交易势必使我们获得稳定的回报。
  套利一般可分为三类:跨市套利、跨期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跨市套利是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套利交易行为。当同一期货商品合约在两个或更多的交易所进行交易时,由于区域间的地理差别,各商品合约间存在一定的价差关系。例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都进行阴极铜的期货交易,每年两个市场间会出现几次价差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这为交易者的跨市套利提供了机会。例如当LME铜价低于SHFE时,交易者可以在买入LME铜合约的同时,卖出SHFFJ的铜合约,待两个市场价格关系恢复正常时再将买卖合约对冲平仓并从中获利,反之亦然。在做跨市套利时应注意影响各市场价格差的几个因素,如运费、关税、汇率等。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种,是利用同一商品但不同交割月份之间正常价格差距出现异常变化时进行对冲而获利的,又可分为牛市套利(bull*spread)和熊市套利(bear*spread)两种形式。例如在进行金属牛市套利时,交易者买入近期交割月份的金属合约,同时卖出远期交割月份的金属合约,希望近期合约价格上涨幅度大于远期合约价格的上涨幅度;而熊市套利则相反,即卖出近期交割月份合约,买入远期交割月份合约,并期望远期合约价格下跌幅度小于近期合约的价格下跌幅度。
  跨商品套利指的是利用两种不同的、但相关联商品之间的价差进行交易。这两种商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跨商品套利的交易形式是同时买进和卖出相同交割月份但不同种类的商品期货合约。例如金属之间、农产品之间、金属与能源之间等都可以进行套利交易。
  投资者之所以进行套利交易,主要是因为套利的风险较低,套利交易可以为避免始料未及的或因价格剧烈波动而引起的损失提供某种保护,但套利的赢利能力也较直接交易小。套利的主要作用一是帮助扭曲的市场价格回复到正常水平,二是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套利最重要的是时间的同一性和收益为正的确定性。
  在现实中,通常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也可能是以很小的概率出现亏损,但仍被称做“套利”,主要是从广义上来说的。
  在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中,比较获得人们认同的套利包括ETF套利、期货套利、权证套利等。
  
第三章 居民的钱口袋和国家宏观调控——日常生活要懂的经济学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必须跑赢CPl——消费者物价指数
  从2007年开始,CPI如同脱缰野马一般,一路狂奔上涨(2007年3月为2。70%,而2008年2月达到8。70%),令几乎所有人尤其是普通百姓目瞪口呆。于是,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经典名言:“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必须跑赢CPI。”CPI随着其数值连续不断地升高,已经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地被它牵动着,人民币升值了,粮价涨了,肉价涨了,油价涨了,房价涨了,似乎一切都在上涨!人们明显地感到自己的财富在缩水。
  的确如此,你可以不喜欢运动,但你的财富一辈子都在赛跑,这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马拉松”,这场比赛悄无声息,甚至不管你愿不愿意参加,而你的对手就是CPI。
  CPI全称为Consumer*Price*Index,中文意思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其反映的是根据和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动力价格所统计出来的一个指标。其作用是对通货膨胀水平的一个量化体现。通俗地说,现在我们吃的、喝的、用的一些物品,很多价格都在涨,那到底涨多少呢?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尺来衡量,这个标尺就是CPI。
  CPI作为一个固定的价格指数,不反映商品质量的改进或者下降,对于新产品也不加考虑,它所考量的只是和居民生活相关的一些商品及劳务价格。
  当CPI升幅过大的时候,表明居民生活成本较之以前变高,如果你的收入没有增加那么相对于社会环境来说你的收入实际是降低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如说去年你得到100元没有花掉,而今年CPI上升了6%,那么你现在用这100元其实只能买到相当于去年94元就能买到的商品及劳务服务。
  因此CPI的大幅上涨,即最通俗的说法“涨价”,是不受欢迎的。如果CPI升幅过大,则通货膨胀就会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央行即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继而导致经济前景不明朗。
  CPI的变化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CPI增幅过大,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央行为了抑制通胀,会采取加息等紧缩策略,继而导致股市流动资金的减少,而减小股票的买盘。根据供求关系,股票买盘小的情况下其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如果CPI降低,则股市走热,股票上涨。
  CPI计算体系是1993年确立的,但一直以来,不为人们所重视。200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设定了3%的CPI目标,这一底线,也被认为是央行加息的“警戒线”。但自2007年5月开始,这条警戒线,却被轻松突破。
  2007年5月,CPI增速首次越线,达到3。4%,6月再上新台阶,达到4。4%。到了8月,已是“连升三级”,达到了令人瞠目的6。5%。8月8日,曾经一心力保3%的央行甚至发出了“防止物价全面上涨”的警告。但是,CPI只稍微放慢了脚步,9月降到6。2%。随后又急速上涨,直到2008年2月份的8。7%。
  CPI的连续上涨,让人们感到很大的压力。人们感到的压力还并不仅仅在于日常消费品的本身,更在于货币的加速贬值和资产价格的持续上升。医疗、住房、教育的价格高涨,使大家的实际收入迅速降低,CPI的高涨,使大家存在银行的那点“养命钱”迅速贬值。
  那么,普通大众该怎样在和CPI的赛跑中胜出呢?其实,理财是一个不错的手段。我们可把人生划为4个时期,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策略。
  1.单身期
  这是指刚工作未组建家庭的年轻时期。这个阶段的人收入以薪金为主,而且数额比较小,甚至有时会入不敷出,但不要因此为理由而拒绝理财。即使每月投入100元,也可以做基金定投。虽然净资产值相对较小,但如果能坚持长期投资的话,赢利能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从2000年8月上证基金指数推出到2008年1月底,如果每月以该指数为标的进行基金定投的话,年均收益率也在30%以上,远远超过CPI。
  2.养育期
  这主要是指从结婚生孩子到孩子成年的一段时期。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一般收入较多,比较稳定,但负担也最重,是保险需求的高峰期,基本上都需要购买房屋偿还贷款,所以可供投资的余钱并不多。
  这一阶段的人除了延续单身时期的基金定投外,家庭增加保险保障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个人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尝试投资不同比例的债券型基金。在银行理财产品的选择方面也可以尝试本金安全、收益浮动的产品。
  一般说来,浮动收益型的产品由于风险稍大于固定收益型,因此产品的潜在收益也通常相对较高。此外,可根据各家庭的实际情况,适当尝试股票、黄金及外汇买卖。
  3.稳定期
  这是指孩子成年后到退休的一段时期。这是最稳定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家庭成员由收入稳定的中年夫妻及成年儿女构成,家庭收入达到巅峰期,且支出逐渐降低,是家庭理财的黄金时期。开始生成理财收入,减少债务,积累资产,为未来的退休提供保障。
  这一阶段的人可在理财师的帮助下,建立具有长期性、中等风险的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此时,银行的理财产品、新股产品及基金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还要买足终身寿险和年金保险,投资黄金和住宅之外的不动产。当然贯穿一生的基金定投也是不可缺少的。
  4.退休期
  这一阶段的人群由退休的老年人构成,收入减少,并且,因为健康等原因造成潜在支出增加。生活收入主要依靠社会保障收入(退休金收入)和理财收入。
  这一阶段的人投资的重点是降低风险,要逐渐地把多元化的投资组合转变为固定收益或者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应选择低风险的投资来保住价值,少量资金可进行一些有一定风险但基本风险可控的投资以抵御通货膨胀对资产造成的损失。如债券基金、银行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并可配置少量混合型基金。中年时期已买足的各类保险是当前年老多病多意外的保障,而坚持了几十年的基金定投,这个时候可以转为“基金定赎”,与退休工资、年金一起,共同构成养老的现金流,维持老人的生活质量。
  总之,如果能根据不同的时期,配置不同的投资工具,长期坚持,就一定能跑赢CPI,并获得不错的收益,保障生活的质量。
  国家经济的“体温计”——PPI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8年8月份的CPI和PPI数据后,专家和机构纷纷发表评论,对我国的经济前景进行分析与预测。关于CPI我们前面已经讲述过,现在主要讲述PPI。
  PPI是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它是站在生产者的角度来观察不同时期货物和服务商品价格水平变动的一种物价指数,反映了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在我国,PPI一般指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目前我国PPI的调查产品有4000多种,包括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涉及调查种类186个。其中,能源原材料价格在PPI构成中占较大比重。
  通常情况下,PPI走高意味着企业出厂价格提高,因此会导致企业赢利增加;但如果下游价格传导不利或市场竞争激烈,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