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解放台湾 >

第9部分

解放台湾-第9部分

小说: 解放台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少英又说:“如果我们能在短时间内摧毁台湾的海空军,那就可以集中我海空力量对付美国可能的干涉,到时就轮到美国人吃不消了。”
  另一位军委委员、国防部长问道:“从你的计划看,有可能对台湾发起大规模的登陆战役,对于如此大规模的登陆战役,我们还从来没有组织实施过。那么第一,有没有必要,第峻,有没有能力组织?”
  “有没有必要组织大规模登陆作战,要取决于几个条件:一、台湾海空力量被摧毁。二、美国可能的武力干涉被击退。三、彭台升丧心病狂,不肯走和平谈判的道路。至于有没有能力组织,确实,目前我军组织大规模登陆战役的能力还有不足,还欠缺经验,海军登陆舰艇的数量也不足,还不能一次投送足够的兵力。但这个弱点可以弥补,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民用船舶,其中的滚装船,集装箱船略加改装就能作为可用的登陆运输船只,就可以解决兵力投送问题,经过改装的远洋货轮也可当作运输舰使用。”
  “关于登陆地点的选择,为什么不选择便于抢滩登陆的地势平坦的沙滩,而要选择在敌人重点防范的港口城市?”
  “经过改装和民用船舶仍然缺乏抢滩登陆的能力,靠登陆舰艇往返运送,会拖长足够兵力登陆的时间,这样会有利于残余的台军组织兵力抗击我登陆部队。而在港口登陆,大量的民用船舶可利用港口设施,迅速靠岸,登陆人员和重装备可迅速上岸。再者,港口城市的交通都比较发达,有利于我军及时展开兵力,击退台军的反击。在台湾重兵设防的港口登陆也容易达到出奇不意的效果。”
  军委主席见与会者的问题都提得差不多了,便开始了总结性的发言:“郑少英同志的计划很有新意,也很大胆,但却是切合实际的,是可行的。这一点,同志们的意见都统一了,那么下一步就该为武力收复台湾做好准备工作了。我提议,为了便于战役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南京战区下属台湾分战区南京战区前线指挥部,司令员的职务就由郑少英同志担任,同志们看有什么意见吗?”
  全体通过。
  军委主席接着说道:“郑少英同志,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现在你还是个光杆司令,台湾分战区的指挥机构人员调配,兵力与物资的集结都由你负责,时不我待,你明天就上任吧。先尽快将战役的准备工作做好,什么时候打,听军委的,怎么打你决定。再有,如与美国发生冲突,打不打要请示军委,目前对你就这些要求,你还有些什么意见?”
  “我想请南京军区司令员曹遇春同志帮助我组织好战区后勤保障工作。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保障,曹司令员是我的老上级,了解我的工作方式,有他主管后勤,我就没有后顾之忧。”
  “可以。以后你有什么要求或意见,请直接向总参谋长陈国栋同志汇报。军委将发布命令,让解放军三总部和各大军区全力支持你的工作,要人给人,要物给物,务必要打好这一仗。”
  总后勤部长这时发话了:“关于后勤保障工作,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我军现在已经在福建省囤集了一定数量的战略物资,这批物资是今年三月演习时调集的。因数量较大,军用仓库容量不够,就占用了一部分民用仓库。演习结束后,对剩余的物资的处理福建省委提出意见,准备将其中的被服和食品处理给当地群众,腾出仓库搞经济建设。但郑少英同志坚决反对,他当时曾说,这批物资不久就会派上用场,不会占用地方的仓库太长时间。在他的坚持下,这批物资一直原封不动保存至今,这次真的用上了,我们将因此而大大缩短战役的
  准备时间。”
  郑少英说:“我也并非有什么先见之明,我只是觉得战争的到来是很突然的,我们应事先有所准备。美国在世界上的热点地区都事先囤集一定量的战略物资,在海上也有装满物资、待机而动的预置舰。而我们目前的后勤保障设施的建设还很薄弱,我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方法啊。”
  军委主席很欣赏郑少英的做法:“你的想法很有远见,后勤保障设施的建设一定要跟上。对了,你的分战区司令部准备设在哪里?”
  “我目前准备设在福州。”
  “那里离前线很近啊。”
  “离前线越近,越便于及时了解战况,越便于指挥部队及时应对形势的变化。”
  散会了,众人向会议室外哌去。军委主席问与他并肩而行的副主席:“关于这场战争,你还有什么想法。”
  副主席笑了笑,答非所问:“后生可畏呀!” 
 
 
 
  
 第四章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一个年纪约三十岁的男子从传送带上拿起了自己的手提箱,向机场的海关走去,准备接受入境检查。
  “先生,您好,请出示您的护照。”一位彬彬有礼的海关人员用流利的英语对他讲道。
  那位男子掏出了护照,递给了海关的检查人员。
  护照是由马来西亚政府颁发的,上面注明:陈伟球,男,三十一岁。
  “请问您来北京的目的?”海关人员例行公事地问道。
  名叫陈伟球的男子简短的回答:“我是马来西亚辉腾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业务代表,与北京的建筑公司有业务往来。”
  入境检查很快完毕,“祝您在北京过得愉快。”海关人员放行了。
  陈伟球走出了机场,抬手拦了一辆紫红色的“皇冠”牌出租车,坐进去后,对司机说了声:“去兆龙饭店。”
  出租车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开到了兆龙饭店的门前,车停下来,门口的服务员替陈伟球打开了车门。
  陈伟球一边掏出钱包付车费,一边向司机说道:“北京塞车可真严重。”
  “可不是,再这样下去,我这出租司机就没法干了,哎先生,找您钱。”
  “不用了。”
  陈伟球走进了饭店的前厅,到了服务台前,服务员热情地迎上前来,问道:“先生,我可以为您做些什么?”
  “小姐,我一星期前在这里预订子房间,请您查一下。”
  “请您稍候。”服务员查找着登记。“陈先生,您的房间号码是90l,请让服务员带您上楼。”
  一位男服务员走了过来,想帮助陈伟球拿行李。
  “谢谢,行李我自己拿。”
  到了901房间,服务员打开了门,“陈先生您请进,有事请随时招呼我们。”说完将钥匙交给了陈伟球。
  陈伟球走进了房间,将钥匙插在了墙上的插座里,房里里的灯亮了。
  这是一套高级单人套间,靠间内部的装饰典雅而豪华。
  陈伟球在门外挂上了“请勿打扰”的牌子,将门反锁上。然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行李,换上浴衣,走进了浴室。
  陈伟球泡在充满热水的浴盆中,消除着长途旅行带来的疲劳。他的脑海里回想着此行北京的目的。
  陈伟球名义上是马来西亚辉腾建筑装饰材料公司的业务代表,而他的实际身份是台湾陆军情报总署的少校情报官。此次由于两岸关系骤然紧张,台湾当局急需大陆的政治军事情报。因而他领受了任务,来大陆启用由他组织的多年来一直未动用的情报网,以搜集到准确的、有价值的情报。他了解大陆反间谍机关的厉害,深知此行的危险性,但上司的命令使他不得不来。因此,他制订了详细周密的行动计划。他认为,海峡两岸的危机中,大陆方面如要动武,兵力物资集结地必须在沿海的省市。那里的防范必然大大加强,而北京是大后方,纵然双方开战,北京也会是一番歌舞升平的景象,防范会稍松懈。再者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费尽心机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的负责人在北京某建材公司任职。此人交际甚广,业务关系众多,所在公司的领导又是高干子弟,做为公司业务骨干和领导关系密切,应该知道很多内幕消息。而他的公开身分又是马来西亚辉腾建筑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的业务代表,二人接触起来不会引人注目,安全系数很大。因此他把自己大陆之行的第一站选在了北京。
  洗完澡后,陈伟球看了看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决定先享用一顿丰盛的晚餐,再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再办正事。
  郑少英乘上了返回南京的专机。
  飞机升到了万米高空,郑少英透过舷窗,向外望去。茫茫的云海已经在他的脚下,高空的阳光照进机舱内,分外的明亮。这阳光刺得他不得不眯起眼睛,脸上的皮肤也感觉到了阳光的威力,有些刺痛。然而,他心头的阴霾却仿佛被这阳光一扫而去。
  回想起昨天的会议,郑少英感到自己这些年的心血没有白费,作为一个军人,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他觉得无尚光荣。但他此刻的心情却不是如此的轻松。虽然他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可他却真的不愿这场他心目中的战争变成现实。
  虽然他在心里早已肯定彭台升是个丧心病狂的败类,他现在却希望他能理智下来,为大陆和台湾的人民着想,作出一个明智的选择。“战端一开,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要为此而流尽鲜血啊!”郑少英深知,因为战争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我们可以弥补,但为此而牺牲的.生命却无法复生,这将是一场亲者痛、仇者快的战争。
  对于即将来临的这场战争,郑少英还隐约的感到了一丝的不安。毕竟,我军还没有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的经验,而且久疏战阵。虽然我军在军事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某些领域上已令世界瞩目,但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装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既使与台湾军队相比,我军在质量上也没有绝对优势,双方基本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对于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性战役来讲,在战略上采取防御态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些弱点就更显得突出,军委某些领导同志的担心不无道理。如何利用现有的装备条件打一场漂亮的进攻作战,成了摆在郑少英面前的一道考试题。想到这些,郑少英的心里多少有些紧张。要知道,这场即将来临的战争将决定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的命运,将决定中国是否能打破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的封锁和遏制,将决定中国能否以一个真正的强国形象屹立于世界之上并面对一切的挑战。“我现在有点象参加高考的学生,将来的命运决定于一考,只准成功,不容失败。”郑少英暗暗想到。
  说起参加高考,郑少英不禁想起了他的儿子郑重。几年前,郑重高中将毕业,在家准备考试。临考的前一夜,郑重紧张的睡不着觉,已经很晚了,还在家里的客厅中走溜。因工作同样很晚睡的郑少英见儿子紧张成这样,不禁有些好笑,于是他从自己的靠间出来,问郑重何必如此。
  “爸爸,您知道吗?考大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考定终身,考上大学,工作有保证,前途有希望,要是落了第,我就得在家待业,您也不肯为我找份工作。”郑重有些激动。
  “考不上大学又怎么样?我看你在家当个平头百姓也没什么不好。至于工作问题,那还得你自己想办法,别想沾我的光。再说没有大学上就能一辈子找不着工作,那中国大多数人就都失业了。未来还得自己把握。你要真找不着工作,爸妈养你一辈子。”
  “爸您别开玩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不会让您为难的。您有您一贯的原则。我只是说,现在的人对文凭看得太重,有这张文凭生活就会容易得多,就像您,要是没有国防大学的文凭,您能当上将军吗?”
  “胡说!你以为你爸爸在这个位置上就凭一张文凭?这得凭真,本事,否则对得起国家吗?你考大学不也得凭自己的真本事?不打无准备之仗,你在家复习半个月了,心里有没有底你自己还不知道?没真本事,你.今晚遛达一宿也没用。要是做好准备,你就不必心慌,心慌有什么用?机会在你面前,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握,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才有精力应付考试。赶快睡觉去,要不要安眠药?”郑少英有点生气了。
  “不要。”郑重挨了一顿训,乖乖地回自己屋睡觉去了。
  结果在接连三天的高考后,郑重如愿以偿。
  “这场即将来临的战争多象一次考试啊!祖国十几亿人民都是监考官。不论,付出多大牺牲,也不能对不起人民啊!我军是为了维护祖国统一而战,是正义之师,正义之师必胜!”郑少英暗暗告诫自己。
  飞机的座舱里回响着单调的喷气发动机工作的轰鸣声。多日未能好好休息的郑少英听着这声音,顿感疲乏,他歪倒在飞机的座椅上,睡意惭惭地蒙上了他的眼帘。
  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