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爱弥儿 作者:卢梭 >

第54部分

爱弥儿 作者:卢梭-第54部分

小说: 爱弥儿 作者:卢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是不会学我的样子的。我知道,由于他们硬是要亲眼看见才认为我说的话可以成为事
实,所以就把我所描述的这个青年看作是一个异想天开地虚构出来的人物,因为他们把
他拿来跟其他的青年一比,就觉得他跟那些青年是大不相同的;他们没有想到,他跟他
们大不相同,那是当然的,因为,他跟他们所受的培养迥然两样,他跟他们熏染的感情
也完全相反,他跟他们所受的教育也完全不同,所以,要是他长得象我想象的那个样子,
那是没有什么奇怪的;反之,要是他长得同他们一样了,那才奇怪咧。他不是人培养出
来的人,他是大自然培养出来的人。所以,他在他们看来当然是很稀奇的。
    在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决定我要论述的事情没有一样是除我以外其他的人不
能论述的,因为我着手论述的起点,即人的诞生,是我们大家都同样可以从这一点开始
论起的;但是,我们愈是论述下去,我们之间就愈来愈分歧,因为我主张培养天性,而
你则要败坏天性。我的学生在六岁的时候,同你的学生没有什么分别,因为在那段期间
你还来不及损坏他们本来的面目;可是现在,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了;他
即将达到成人的年龄,到了这个年龄,如果我没有枉自辛苦一阵的话,他就要长得同你
的学生绝对两样。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拿数量来说也许彼此是相等的,但就内容来说,
就一点也不同了。你发现他具有高尚的情操,而你的学生连这种情操的苗头都没有,就
感到惊异;可是,你曾否想到,当你的学生已经成为哲学家和神学家的时候,爱弥儿还
不晓得什么叫哲学,还没有听人讲过上帝哩。
    如果有人来向我说:“你所说的那种人是不存在的,青年人决不是那个样子,他们
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他们要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这种说法,就正如有些人因为见
到花园中的梨树都很矮小,便否认梨树可以长成大树。
    我请求那些这样欢喜责难他人的批评家要想到,他们所说的这种情况,我也同他们
一样地知道得很清楚,也许我对这种情况考虑的时间比他们还多,同时,由于我并不是
非要他们接受我的看法不可,因此我有权利要求他们至少要超过一番之后才来挑我的错
处。希望他们好好地研究一下人的身体,希望他们详细的观察一下人的心在这样或那样
的环境中的最初的发展,以便了解一个人在他所受的教育的影响下,可以同另外一个人
有多么大的区别;然后,把我施行的教育和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加以比较,才说出我的
理论在哪些地方是错了。要是这样来批评的话,也许就可以把我批评得无话可说了。
    我之所以说得这样肯定,而且我认为可以原谅我说得这样肯定的理由是:我不仅不
刻板地抱着一套方式,而且还尽可能地不按理论而按我实际观察的情况去做。我所根据
的,不是我的想象而是我所看到的事实。的确,我并没有局限于只从某一个城市的市区
或其一种等级的人的生活中去取得我的经验;当我尽量把我在过去的生活中所见到的各
种社会地位的人加以比较之后,就决定:凡是那些只是这个民族有而另一个民族没有,
只是这种职业的人有而另一种职业的人没有的东西,都是人为的,应该加以抛弃;而需
要研究的,只是那些对所有一切的人,对各种年龄的人,对任何社会地位和任何民族的
人来说,都是无可争辩地人人共有的东西。
    如果你从一个青年的童年时候起,就按照这个方法去教育他,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
如果他不受任何偏狭之见的影响,尽可能不为他人的权威和看法所左右,请你想一想,
结果他是象我的学生呢还是象你的学生?为了弄清楚我是不是错了,我觉得,首先要回
答我这个问题。
    一个人并不是那样轻而易举地就开始动脑筋思想的,但他一经开始,他就再也不会
停止动他的脑筋了。无论什么人,只要曾经运用过他的思想,他就会经常地有所思虑。
人的智力只要用来考虑过一件事情,它从此就再也静止不下来了。有些人也许认为我在
这方面做的工作太多或者太少,认为人的心窍生来不是那样轻易就能打开的,认为我使
他获得了他未曾有过的便利条件之后,又使他过久地呆在他早就应该超越过去的思想范
围内。
    不过,你首先要想到的是,虽然是我想把他培养成一个自然的人,但不能因此就一
定要使他成为一个野蛮人,一定要把他赶到森林中去。我的目的是:只要他处在社会生
活的漩流中,不至于被种种欲念或人的偏见拖进漩涡里去就行了;只要他能够用他自己
的眼睛去看,用他自己的心去想,而且,除了他自己的理智以外,不为任何其他的权威
所控制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有许多使他动心的事物,有频频使他有所感受的情
感,有种种满足其真正需要的手段,因而一定会使他获得他在其他的情况下不能获得或
要很晚才能获得的观念。心灵的自然的发展是加速而不是延缓了。同一个人,在森林里
也许是那样的愚昧无知,然而在城市里,只要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观众,他就会变得很
有理智和十分的聪明。看见狂妄的事情而不参与,是使人头脑保持清醒的最好的良方;
不过,一个人即使参与狂妄的事情,只要不受它的蒙骗,只要不犯那些行为乖谬的人所
犯的过失,他也是可以从中受到教育的。
    还要想到的是,由于我们的官能只能感受可以感知的事物,因此,我们是很难领会
哲学的抽象概念和纯粹的精神的观念的。为了要领会这些东西,我们要么就摆脱我们所
紧紧依附的身体,要么就一个事物又一个事物慢慢地循序渐进,要么赶快走,干脆就一
个大步跳过去,然而要越过这样的距离,孩子们是办不到的,甚至对成年人来说,也需
要为他们做一些特殊的阶梯才能跨越过去的。第一个抽象的观念就是其中的第一个阶梯;
不过,我现在还不大明白你打算怎样去建造这种阶梯。
    那拥抱万物、推动大地、创造一切生物的不可思议的上帝,是我们的眼睛看不见、
我们的手摸不到的;他逃避我们的感官:创造的东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创造东西的
人却隐藏起来。要能够认识到他的存在,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我们终于认识到他
的时候,当我们在心中自问:“他是谁?他在什么地方?”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感到惊
惶,感到迷茫,不知道怎样想法才好了。
    洛克要我们从研究精神开始,然后再进而研究身体。这是迷信的方法,偏见的方法,
错误的方法;这不是理智的方法,甚至不是井然有序的自然的方法;这无异乎是蒙着眼
睛去学看东西。必须对身体经过长期的研究之后,才能对精神有一个真正的概念,才能
推测它的存在。把次序倒过来,就只好承认唯物主义的说法了。
    
   收集整理

 
  




    下一页




 







第六节



  
    
    既然我们的感官是我们取得知识的第一个工具,则我们可以直接理解的东西就只能
是有形的和可以感觉的物体了。“精神”这个辞,对任何一个没有受过哲学训练的人来
说,是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在一般老百姓和孩子们看来,精神也就是一种物体。他们岂
不是在说精神是会叫喊、会讲话、会打打闹闹的吗?所以你得承认精神有胳臂和舌头,
同身体是很相象的。全世界的人,包括犹太人在内,都要制造有身躯的神,其原因就在
这里。就连我们自己,也有“圣灵”、“三位一体”和“上帝的三位”这些辞汇,可见
我们大多数人也是真正的神人同形同性论者。我承认,有人告诉过我们说上帝是无所不
在的;可是,我们也相信空气是无所不在的,至少在大气层中是无所不在的;“精神”
这个辞就辞源来说,不过是“气”和“风”的意思。只要你一经使人养成说话时常常说
莫明其妙的辞的习惯,此后,你要他们说什么,就可以很容易地使他们说什么了。
    当我们对其他的物体有所行为的时候,首先就会感觉到,如果那些物体也对我们有
所行为的话,其影响也同我们给予它们的影响是一样的。所以,人类一开始就认为所有
一切影响他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由于他自己觉得不如那些物体强,由于他不知道它们
的力量有多大,因此就以为它们的力量是大得没有限制的,并且,当他把它们想象为有
躯体的东西时,就把它们看作是神了。在太古的时候,人对万物都是害怕的,并且认为
自然界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死的。物质的观念其本身也是抽象的,因此在他们心中形成的
速度之慢,也不亚于精神的观念。他们认为宇宙中是充满了可以感知的神的。星、风、
山脉、河流、树木、城镇、甚至房屋,全都是有灵魂、有神、有生命的。拉班的家神、
印第安人的“曼尼佗”、黑种人的物神以及所有一切自然和人创造的东西都曾经做过人
类最初的神;他们最早的宗教是多神论的,偶像就是他们最初的崇拜对象。只是在他们
逐渐地把他们的观念加以概括,因而能够追溯到一个造物主,能够把包罗万象统一为一
个单独的观念,并且懂得“实体”这个抽象之中最抽象的辞的时候,他们才能理解唯一
无二地只有一个神。所以,凡是信上帝的儿童,必然是崇拜偶像的,或者,至少也是神
人同形同性论者;只要有那么一次他在想象中以为是看见了上帝,他此后就不大用脑筋
去思考他究竟是什么样子了。洛克先研究精神后研究身体的次序,其错误就在这里。
    对实体一旦有了(我不知道怎样有的)抽象的观念,就会认为,要接受一个唯一无
二的实体,就必须假定它具有一些彼此排斥、互不相容的性质,例如思想和外延,其中
有一个就是在本质上是可以分割的,而另一个则是一点也不能分割的。此外,还要认为
思想,或者换一个辞来说,即感觉,是一种原始的性质,是同它所属的实体不可分离的;
外延和实体的关系也是这样。由此可见,有生命的东西如果失去了这些性质之一,也就
会失去它所属的实体,因此,死亡只不过是实体的一种分离罢了,而生命就是这两种性
质相结合的时候,是由这两种性质所属的实体构成的。
    现在来看一看两种实体的概念和神性的概念之间,看一看我们的灵魂对我们身体的
作用的不可思议的观念和上帝对所有一切生物的作用的观念之间,还存在着多大的距离。
创造、毁灭、无所不在、永生、无所不能和神性,这种种观念,既然是只有很少数的人
看起来才既混乱又模糊,而一般人因为一点也不明白,所以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不清楚的
地方,但为什么只有初步的感官活动、而且要接触什么才思想什么的青年人看起来又是
那样费劲,也就是说看起来怎么会一点也不明白呢?在我们周围开凿许多无限的深渊也
是徒然的,小孩子对它们是一点也不害怕的,他们小小的眼睛是看不出它们的深度的。
在小孩子看来一切都是无限的,他们不知道哪一样东西是有限度的,其原因并不是由于
他们的尺度特别长,而是由于他们的智力短。我甚至注意到,他们竟认为无限大是小于
而不是大于他们所知道的空间的大小的。他们用脚而不用眼睛去估计一个广阔的空间;
在他们看来,这个空间虽大,但并不是大于他们所能看到的范围,而只是大于他们所能
走到的范围,如果你给他们讲上帝的力量怎么样大,他们也许以为充其量也不过是同他
们爸爸的力量差不多。在任何事情上他们都是以他们的知识来衡量一切可能的大小的,
因此他们认为你告诉他们的东西总是比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小。无知的人和智力薄弱的人
所有的自然的判断力就是这样的。哀杰克斯之所以不敢和阿基里斯较量,而敢于向丘必
特挑战,是因为他认识阿基里斯而不认识丘必特。一个自以为是人间最富有的瑞士农民,
如果你告诉他国王是怎样一个人的话,他就会神气十足地问你国王在山上牧放的牛有没
有一百条。
    我早就料到,有许多读者会觉得奇怪,因为他们看见我从我的学生的童年时候起就
一直跟随着他,但一点没有向他讲过宗教。在十五岁的时候,他还不知道他有一个灵魂,
也许到了十八岁的时候,我认为还是不应该把这件事情告诉他,因为,如果他还没有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