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率性的叛逆与另类的光彩 >

第1部分

率性的叛逆与另类的光彩-第1部分

小说: 率性的叛逆与另类的光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性的叛逆与另类的光



— 
论李碧华笔下的女性形象
郑渺渺


权话语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的大胆质疑和有力反拨

既多


;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人物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0163 (2006) 2 …0033 …05 

  摘要:李碧华以她传奇性的书写;创造性又叛逆怪异敢于抗争的另
类女性形象;对传统认定的角色与形象进行醒的女性独立意识和对以男
画廊;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审美验;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李碧华小说;女性形象;女性意识
中图分类号: I207·
  在香港当代文坛上创造出“自己的天空”'1' 

(第500 页) 的李碧华是一位很独特的女作家。李
碧华的小说多从传奇、历史故事取材;在传奇性的
书写中传达自己的情感把握和价值取向。她笔下
的人物常常有一种跨越生死惊世骇俗的追求和抗
争;因此被评论界认为是“自由穿梭在现实和灵界
之间”'
2' 的精灵;尤其以女性形象表现得最为鲜活
和突出。本文将主要从李碧华的八部长篇小说
《胭脂扣》、《生死桥》、《潘金莲之前世今生》、《诱

僧》、、、

《满洲国妖艳

—川岛芳子》《秦俑》《霸王
别姬》和《青蛇》入手;对其笔下女性形象的生命特
征作一番考察和梳理;并探讨形成其特征的原因
以及这些女性形象在李碧华创作和当代文学中的
意义和价值。



李碧华喜欢写女人;而且特别喜欢写所谓的
“坏女人”;所以从《胭脂扣》到《潘金莲之前世今

生》再到《生死桥》等;李碧华小说中的女性“不是

婊子就是戏子”'
3' ( 第264 页) 。李碧华自己也曾

经说过:我觉得好女人只有一种姿态

—通常是

“ 
很柔顺的样子;坏女人却有很多面;她可以阴柔; 
也可以讨巧。。探讨她们复杂的心理;这过程本
身就像推理剧;案中有案。”'3' ( 第264 页) 李碧华

是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来表达她对所谓的“坏女人”
的偏爱;但我觉得原因不仅如此。西方女权主义
曾经指出19 世纪男性作家塑造的多是天使型人
物;没有自我;甘愿为男性奉献或牺牲;是男性欲
望化的对象。一旦有了自己的个性光彩就成了妖
妇;就要像《简爱》里的疯女人一样被关起来。作
为一个女性作家;李碧华也许正是试图通过这种

“坏女人”的变形来颠覆男性眼中欲望化的形象。
我们可以发现;其笔下的这一系列“坏女人”形象; 
绝非大奸大恶、十恶不赦之流;只是由于不符合封
建传统“贤良淑德”的女性品德要求而被迫纳入

“坏女人”的行列。她们或因为另类的抗争而背上
千古骂名;或因为不甘受蹂躏而惨遭扼杀。李碧
华常常以这样独特的情感把握和艺术创造;让这
些被历史遗弃或湮灭的女子喊出了自己不屈的声
音;展现出生命的奇异色彩;由此构成了当代文坛
人物画廊中一道璀璨亮丽的独特风景线。

纵观李碧华笔下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

其主要体现出如下特征: 
1 、不顾一切的痴情女子: 
李碧华擅长写情。她笔下的情总是充满了浪

漫、激越、凄艳的色调;而她笔下的女主角;也都是
上穷碧落下黄泉般的痴情人物。她们总是以其不
顾一切的生命追求演绎了一出出“惊天地;泣鬼

·33 
· 



《生死桥》

里;几乎都是一些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甚至不惜玉

毁的危险的女司令川岛芳子( 不惜。正是这种抗争意识;使这些女子少了传统
岛芳子》) 。。。总之;在李碧华的女性人物画廊女性那种楚楚可怜、惹人爱怜的柔弱;多了一份坚

丹( );甚至还有那个曾经横行一时;竟也

弱不胜强也绝不退缩;哪怕付出尊严和生命的代
会为了心底那一点柔情而甘冒引火烧身、前途尽价也不会言败;哪怕落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也在所
《满洲国妖艳



神”的爱情悲剧;让人看了血脉贲张心潮奔涌。例
如在《胭脂扣》中;女鬼如花不顾阴阳两隔;五十年
不渝地苦苦追寻爱情;甚至减寿十年也心甘情愿; 
其超越生死的“痴情”具有一种惊世骇俗的艺术力
量。在《诱僧》中;红萼公主的痴情同样是超越生
死的。她不顾一切追随爱人石彦生亡命天涯;最
终不惜以死殉情。还有不惜千年的道行去冒生死
违天命;千年的修炼只为了一场杏花春雨的邂逅
的痴情白蛇( );为了痴心相许的唐怀玉;不

《青蛇》
惜放弃自己的尊严和生命;以死来祭奠爱情的丹

的承诺和超越时空的爱情幻想;不惜折寿以换取
阳世十天;追寻前世不了的姻缘。正是这种不认
命感不安分感不满足感和叛逆精神使得李碧华笔
下的女性成了一群奇女子;她们以独特的追求和
叛逆书写了自己不屈不挠有血有肉的奇异人生; 
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生命感悟和审美经验。

3 、敢作敢为的抗争意识: 

敢作敢为的抗争意识可以说是李碧华笔下女
性最突出最鲜明的形象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李
碧华小说中的女子几乎都在反抗;哪怕力量悬殊

石俱焚两败俱伤的刚烈女子。也许;李碧华塑造
了这么多的痴情女子;只是为了追寻心中的美好
梦想;希望在物欲泛滥情感疏离的现代社会唤回
一种执著的真情。李碧华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对我来说;写小说也好;写剧本也好;都是将心中
的梦想实现。于是我写了天长地久的感情;写了
如花这样的痴情女子。”'4' 这些女子对于爱情的那
一份超越生死的执著与坚持;确实展现出其另类
生命中动人心魄的奇异色彩。

2 、不肯认命的叛逆心灵: 

李碧华笔下的女子们大多是那种“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的人物类型。她们或者出身卑微苦苦
挣扎;或者命运多蹇沉沦苦海;但这些女子有一个
共同的特点就是绝不认命。她们不愿逆来顺受; 
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不满足于悲哀的现状;不安
分于平庸乏味的底层生活。她们是一群有欲望有
追求有期待的叛逆女子;相信靠自己的力量能够
颠覆现状改变命运;为了达到目的甚至可以不顾
一切拼死一闯。于是; 中原本应该平静地

《青蛇》
生活在西湖底的白蛇终于不甘寂寞;固执地来到
人间追寻爱情;只为能遇到一个“眉目清朗;纯朴; 
虔诚”的少年;了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夙愿。

《生死桥》中的丹丹则为了心中那一份莫名的爱情
渴望;只身独闯上海滩。即使在爱情遭到重挫之
后;她仍然不甘退却;而是凭借非凡的毅力与勇
气;硬是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成为闻名上海滩
的“土布皇后”。《胭脂扣》中的女鬼如花;本可忘
却过去;顺利转世投胎;却为了前世那份生死相许

·34 
· 

强与独立的男子气概。而且;在这种奋不顾身的
顽强抗争中;她们一个个展现出其鲜活生动撼人
心魄的性格特征;如青蛇的泼辣、红萼的执著、朱
莉莉的放任、潘金莲的复仇。。都给人留下了深
刻印象。在《青蛇》中;青蛇不顾一切去追求属于
姐姐的许仙;可是当她发现许仙是一个懦弱的男
人之后;她又爱上了强硬的法海。当她察觉到男
人都是不可相信的时候;没有因失望而自怨自艾
或饮恨吞声;而是悲愤地奋起抗争;甚至不惜手刃
曾经爱过但却伤害了自己和姐姐的男人。在这
里;青蛇大义凛然;性格极其鲜明。在《潘金莲之
前世今生》中;潘金莲在轮转台下大叫:“我要报
仇!”她拨翻孟婆汤;冲进轮转台;

“要靠自己的力
量; 把坑害过自己的男人; 一个一个揪出来算
账”'5' (第9 页);为死不瞑目的自己讨个公道。尽
管她的转世之身还是无法得到如愿的爱情;但她
依然无怨无悔继续抗争。丹丹、红萼、如花等人也
都是这样;为赢得理想爱情而不懈抗争。虽然她
们常常身不由己;她们的反抗也不一定会有效果; 
她们的结局也往往是悲惨的;但是她们却在反抗
中逐渐地觉醒了;认清了社会现实也证明了自己。
总之;李碧华刻意塑造出这些具有强烈觉醒意识
和反抗精神的女性形象;正是努力说明;哪怕是处
于弱势地位的小女子;在强势男权社会的大环境
中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制服被扼杀的;那不屈不
挠的生命力让她们的形象在当代文学的人物画廊
里熠熠发光;充满了理想的色彩;也体现出作家鲜
明的女性主义视角。





从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李碧华以其怪异甚
至有点“变态”的女性形象向传统认定的角色叫
板;首先体现出了其对以男权话语为中心的父权
制社会的大胆质疑和有力反拨。

首先;从《胭脂扣》开始;李碧华的作品就一直
在探讨女人、爱情与命运的关系;并试图通过这种
探讨;追寻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里;女性的地位
在哪儿? 李碧华敏锐地意识到;女性的命运至今

没有得到质的改变;女性依旧在用青春和生命不而且还心安理得地享受她们献上来的一切。更奉
断演绎着前世今生被男性强权所压抑所吞噬的惨加过分的是;他在对美如天仙的白蛇充分享用后
烈悲剧。于是她一方面赋予处在挣扎中的“坏女还妄图吃里扒外;勾搭更鲜嫩的青蛇私奔; 

人;甚至还常常必须在女人的荫庇下才能苟活于
世。李碧华无情地暴露出这些男人“美妙气质”下
的利己主义心态和可怜的懦夫相。在《青蛇》中; 
李碧华一反“才子佳人”的固定模式;不再炮制坚
实伟岸的男子汉形象;而“蓄意”刻画出许仙的委
琐、疲惫、临阵逃脱、贪生怕死;乃至雌化现象


朝三暮四、水性扬花、哭哭啼啼、婆婆妈妈。在她
的笔下;许仙还是一个阴险小人;他懦弱的表面下
隐藏了一颗精明异常的心。他不仅早就明了白青
二蛇妖身的秘密;却佯装不知;坐观其争风吃醋; 

“整宗
事件;他获益良多;却始终不动声色。他简直是财
色兼收;坐享其成”'6' (第345 页) 。

人以执著而叛逆的个性;弘扬一种永恒的女性生
命力;另一方面又向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封建男权
开火;暴露其“吃女人的深沉本质;锋芒直指整个
男权社会;亮出自己鲜明的女性主义旗帜。我
们可以看到;在李碧华笔下的人物世界中;女子是
绝对的主角。她们或多情勇敢;具有自己独特的
追求;或叛逆怪异;绝不向男权社会屈服。与之相
反;她笔下的男主角则是另外一种形象;借《青蛇》
中的白蛇之口我们可略见一斑: 

那是一种

—叫女人伤心的同类。。
苏小小的男人;叫她长怒十字街;杨玉环的
男人;因六军不发; 在马嵬坡赐她白练自
缢;鱼玄机的男人;使她嗟叹“易求无价宝; 
难得有情郎”;霍小玉的男人;害她痴爱怨
愤;玉殒香销;王宝钏的男人;在她苦守寒
窑十八年后;竟也娶了西凉国的代战公主
。。'6' (第241 页) 

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男人的失望和鄙夷。其
笔下比比皆是怯懦、背叛和不可信任的男子;如
《胭脂扣》中十二少的负义、中许仙对白蛇

《青蛇》

的背叛、《诱僧》中石彦生的反复无常;还有《潘金

莲之前世今生》中武松面对真爱的懦弱和虚伪。

而在《满洲国妖艳

—川岛芳子》中;女主人公一

生都生活在男人背叛之中;父亲的和情人的。

我们再进一步考察李碧华笔下男主人公的表

现;不管是痴情如蒙天放、英勇如石彦生、忠厚如

武龙、体贴如唐怀玉;也都不过是一群懦弱而自私

的男人罢了。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心爱的女

其次;清醒和独立的女性意识;可以说是李碧
华塑造这一系列坚强、独立、叛逆的女性形象的重
要原因。古往今来;处在男权统治下的女性都极
力想摆脱强加在她们身上的巨大枷锁。但是;几
千年积淀下来的男权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这
副枷锁异常坚牢;女性始终未能完全挣脱。同时
作者还意识到;女性还未具备成熟的现代独立人
格;尽管她们都渴望真正的爱情;都有对未来的美
好理想;但传统的强权势力使得她们盲目无助;虽
左冲右突却依然突不出层层重围;于是她们的呼
声便被湮没了。正如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苏说的: 

“女人不是被动;便是不存在。”'
7' 女性只能被动地
要求爱或被爱;而无法主动地索取爱。正因为“父
权制强加给妇女的空白和被动的品质。。一个女
人离经叛道的行为无疑将以她的生命或者她的名
誉为代价”'8' ;所以潘金莲不仅惨死在武松刀下; 
被剜心掏肺;还必须背上“千古第一大淫妇”的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