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位面武神 >

第74部分

位面武神-第74部分

小说: 位面武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打行恭越惊起,两个人所使用的武学竟然非常的相似,有不少招数都一样,行恭敢保证自从他创出来这个武功之后从来没有叫过别人。不过他却感觉赵天诚使用剑法的神韵和一个人很像。

    因为对彼此的剑法都非常的了解,虽然可能旁人看两人的交手非常的危险,但是两个人却心知肚明,要是仅仅只是这种程度的话两个人谁也拿不下谁。

    “乒!”一声正面的碰撞,两个人全部向后退了一步,赵天诚道:“想要见太子的话,明天西湖游船之上。”

    话音刚落猛的一把插在地上的青锋剑竟然好像是拔剑术一样,青锋剑竟然发出“嗡嗡”的声音向着行恭刺去。

    之前的打斗反倒是让行恭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因为辟邪剑法的速度虽然足够快,但是对于没有领悟举轻若重的行恭来说,招式的劲道上却差了很多。

    而赵天诚的剑却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点,要不是行恭接着软剑的一些技巧可能已经落败了。

    看着赵天诚凝聚全身力量的一剑,行恭不敢硬接,在青锋剑即将临身之际,脚步向后微微一撤,左手搭住软剑的另一端,横着挡住了赵天诚的这一剑,同时脚步不断的后退来抵消青锋剑上的力量。而软剑也因为柔软坚韧的缘故,弯成了半圆形,但是却吸收了很大的力量。

    感觉到剑势将要消失的时候,行恭抓住赵天诚将要变招的时候,左手一弹,软剑的剑尖部分呼的划过一个圆形,向着赵天诚的脸上抽打而去。

    微微的后仰,看着在鼻尖前划过的软剑,赵天诚也是出了一身的冷汗,幸亏晋级先天之后对周围的感应大增,否则是绝对躲不过这一剑的,毕竟行恭抓的时机太好了。

    软剑并为建功,行恭却好像知道一样,刚刚划过赵天诚的面前之后,右手翻腕,反握软剑,一个横拉回扫,赵天诚刚刚仰头躲过一招,此时看到软剑瞬间横扫了回来,赶紧上身倒仰想要躲过软剑,行恭却心下暗喜,轻轻的一震右手,软剑竟然像是大海的波浪一样,虽然速度有些减慢,但是赵天诚这样倒仰却躲不过这一剑。

    危急时刻赵天诚想到了和洪七公交手时候的场景,虽然赵天诚并不会降龙十八掌,但是却可以模仿一下招式,在倒仰之际时,双手内力瞬间喷薄而出,接着推力赵天诚双脚瞬间踢向行恭握剑的手腕。

    “这是什么招式?”心下虽然疑惑,但是行恭的反应可是不慢,直接撤剑,削向赵天诚的双脚。

    “中计了。”长剑在地上一荡,赵天诚的身体在空中翻了一个身,以力劈华山之势向着行恭当头罩去,剑气鼓荡,剑势笼罩行恭的周身。

    “铮”的一声震天的金属的交鸣之声,赵天诚身体正好翻着跟头向着身后翻去,同时一摆青锋剑,左手在剑上一抹,一拍银针整齐的摆在青锋剑的剑脊之上,接着长剑舞动,剑气激射而出,剑气之中竟然附上了银针。

    看到赵天诚要走,行恭软剑一挑就将剑气打的粉碎,在散乱的剑气之中竟然飞射出数把银针,行恭面色一变,尽全身之力舞动软剑,剑光罩身,将银针打飞,但是由于过于仓促还有一根银针穿过行恭的右肩,直接没入到了后面的青石板之上,在青石板上仅仅留下一个小小的孔洞,竟然看不到银针刺入有多深。

    闷哼了一声,点了几下止住了流血,行恭暗暗的庆幸银针之上没有淬毒,否则他这条老命可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看着没入黑暗之中的身影,行恭不敢怠慢,也不顾身上的伤势,匆匆的赶往官家的寝宫,去将太子的消息转告给官家。

    看着恭敬的站在面前的行恭,宋宁宗赵扩微微叹息了一声道:“好好养伤,明天你陪着朕一同去西湖。”

    行恭有些担心的道:“官家,那。。。。。那太危险了,万一是不轨之人设下的计策,要是那人再有帮手的话臣没办法保护官家的安全。”

    “没有诚儿,要不是因为诚儿,你认为我还能坚持的活到现在吗?不要说了!”挥了挥手赵扩激动的道。

    “是,臣知道了。”行恭恭敬的退了出去。

    实际上赵扩已经知道有人在密谋废立之事,但是由于他常年不出深宫,皇城的军队已经失去控制,要不是为了听到赵诚回来接任帝位,可能赵扩已经因为疾病死去了,但是当时太医也仅仅是能保证赵扩多活一年,现在眼看着就剩下几个月的时间了,要是在不能找到赵诚的话,江山可能就要易主,这是赵扩无论如何都不想要看到的。

    行恭回道住的地方先是在伤口上抹上金疮药,脑海之中回忆着今天晚上的交手,对于那个黑衣人会自己所创的武功行恭心里的确非常的疑惑,而且看那人所使用的样子对《葵花宝典》的理解要比自己都要成熟,但是好像会的却有并不全。

    一招一式的回想交手的招式,行恭不断的对还不完善的《葵花宝典》进行补充,特别是想到赵天诚飞身而走时出的最后一剑,在剑气之中附上小小的银针,要不是《葵花宝典》的速度非常的诡异迅捷,可能现在他已经因为身中银针而死。

    在自己将要退走的时候也是对手最松懈的时候,突施杀招,这是行恭最欣赏的一点,而他也对明天的西湖之行抱有极大的不安,这种人实在是太危险了。

    一晚上的时间行恭一直在想着银针的事情,特别是想到虽然使用《葵花宝典》催动剑法的时候速度迅捷诡异,令敌人难以防范,但是当遇到同级的高手的时候威力偏弱的这个弱点却非常的大。

    “要是能使用银针入手当武器的话。。。。。。。”想到这里行恭的眼前一亮,这样不仅能够发挥《葵花宝典》的诡异和速度,同时使用银针又可以避免真面的交手,用小巧的银针对于领悟举轻若重却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天色已经大亮,将自己思考的东西和以前的整理在一起,看着多年整理的资料行恭眼神坚定的想道“只要这次西湖之行能够安全返回的话,自己必成一代宗师。”

第一百二十章 见面() 
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不仅景色优美,古人留下的诗词歌赋比比皆是,特别是苏轼曾经在这里做官,因为是闲散的官职,西湖就是他经常游览的地方,也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而且西湖的苏堤和东坡肉都是和苏轼有很大的关系。

    如今正值盛夏之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

    南宋定都临安后,杭州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激增,经济繁荣,杭州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西湖之中游人如织,各国的使臣、商贾、僧侣,赴京赶考的学子,国内来杭贸易的商人等等,要是只看杭州景象绝对是一个盛世皇朝。

    西湖泛舟游览极为兴盛,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皆精巧创造,雕栏画拱,行如平地。这其中就有一个赵天诚所雇用的画舫,而且画舫之上特意打了一面古怪的旗子。

    赵天诚所雇用的这艘画舫非常的奇怪,装饰虽然豪华,但是画舫之上除了赵天诚和诸葛观澜外只剩下撑船的人。反而不像其余的画舫那样其中丝竹声声,歌舞升平。

    看着繁华的西湖,达官显贵**作乐,赵天诚就是一阵感慨,“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旁的诸葛观澜赞了一声“好诗啊!没想到公子还有如此才情,如此胸怀,直把杭州作汴州,唉!幸亏宋朝出了公子一样的人物,否则。。。。。。。”诸葛观澜跟着赵天诚跑了大半个世界,对蒙古和金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知道要是宋国和金国还是如此的歌舞升平,迟早会倒在蒙古的铁蹄之下。

    “观澜也看出来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是观澜没有跟着我走南闯北,即使高中状元也不过是在这西湖之上多一个声色犬马之人。”

    诸葛观澜躬身行了一礼道:“多谢公子教诲,观澜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

    赵天诚笑了笑没有说话,古今中外有多少人最初的时候是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想要做一番大事造福一方之民,但是最后不过是多了一些尸位素餐之人罢了。

    “好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诚儿出去一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高声的赞扬从一艘正在划过来的画舫之中传出。

    赵天诚看去果然发现正是昨天的那个太监,陪着一位身穿素色长衫的瘦弱男子正站在船头。

    两船相近的时候为了不暴漏身份赵天诚微微的躬身行了一礼,诸葛观澜也不敢太慢,知道眼前的那个瘦弱的男子就是官家,也赶紧行了一礼。

    “诚儿不必多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请?”赵扩赶紧走了过来一把扶住赵天诚有些关心的问道。

    看着赵扩威严的神情,但是双眼却隐现泪光,赵天诚也不知道怎么开口,毕竟并不是自己的真正的父亲。

    赵天诚刚刚抬头,就看见赵扩身边的那个太监竟然突然一掌打了过来,赵天诚立刻飞身后退,那个太监也不追击,反而护在了赵扩的身前道:“官家,小心!这个人不是太子殿下。”

    赵扩也发现不寻常了,因为赵诚从小就被大儒受学,从来没有学过武,虽然赵扩没有学过武但是看刚才赵天诚躲避的样子明显也是身怀不低的武功,目光立刻转冷道:“你是什么人?”

    赵天诚也是冷冷的看着两人道:“我也不知道我是谁?在河边醒来之后就不记得以前的事情了,后来在一处山谷之中得到了一位前辈的帮助,练了一身的武学,后来在金国的王府之中,有人说在下是宋国的太子,赵诚,昨天交给你们的玉佩也是一直戴在身上的。”

    “失魂!”赵扩失声的道

    “既然你们认为在下不是宋国的太子,在下就告辞了。”接着赵天诚转身就走同时对着诸葛观澜道:“观澜,我们走。”

    诸葛观澜有些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情况,他现在有些搞不清楚状况,“昨天的时候公子不是通知官家了吗?怎么现在搞成这个样子?”他现在非常好奇赵天诚昨天到底干了什么事情。

    “慢着!我们滴血认亲!”赵扩威严的道。实际上在看到赵天诚的时候他第一印象就是找到了诚儿,但是没想到竟然失魂,而且还学了武功,和以前又有些不同,应该说是那种自信的神态在以前的诚儿的身上绝对看不到。

    虽然以前赵诚的理学学的非常的好,但是正因为理学的原因,赵诚就像是如今大部分的读书人一样,手无缚鸡之力,整天都是之乎者也。

    滴血认亲在宋代的时候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在《洗冤录》?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不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是用这一方法。

    两个人的血液果然融入到了一起,滴血认亲之后赵扩和那个太监在看赵天诚的时候明显亲近了很多,当然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赵天诚和赵扩坐在桌子上边吃边聊,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赵天诚在讲,赵扩只是时不时的提出问题而已。

    从临安出发之后的事情赵天诚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一五一十的全部都像赵扩说了,同时也说了自己想在不想要回宫中,想要查出暗害自己的人,毕竟躲在暗处更加的有优势。

    赵扩看着对面的赵天诚神采飞扬的讲着这一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事情,现在他感觉赵天诚最大的变化可能就是性格了,“想起以前的诚儿,在自己的面前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触怒了自己。而现在虽然没有了敬畏,但是多了一分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诚儿,你长大了。”赵扩听完赵天诚的经历之后有些感慨的说了一句,现在他时日无多更加的想要体会亲情的重要,但是不论是以前的赵诚,还是赵天诚对他都没有那种亲切的感觉,两个人就好像陌生人一样。

    这一讲就是一天的时间,此时已经月上中天,月亮倒映在湖中,整个湖面之上星光点点,远处的画舫已经在上面挂满了花灯,画舫之中的人可能还在不分白天还是黑夜的游乐。

    站在船头,看着赵天诚和诸葛观澜的那艘奇特的画舫没入黑暗之中,赵扩的眼中闪过一缕精光,对着行恭吩咐道:“马上派人前往那个山谷,同时查访诚儿的身份。”同时悠悠的叹了一口气道:“希望是真的,已经没有时间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秘闻() 
第二天的时候行恭亲自装扮之后来到赵天诚落脚的院落,毕竟在临安城之中,既然已经暴漏了行踪皇帝想要查一个人的话还是非常容易的。

    看着幽静的院落,和御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