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157部分

大唐虎贲-第157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惹得一阵带这羡慕的调笑。

    罗士信听着屋外的嬉闹,有种进到女儿国的感觉,但是想着一屋子秀色可餐的美女,却能看不能吃,那颗心登时拔凉拔凉的。

    罗士信出了浴桶,穿上了大口袴裤与刚过腰的短褶衣。这是唐朝武官们经常穿的服装,因为骑马非常方便,一度还曾经作为朝服,跟日本的武士服很像。实际上日本的武士服就是从唐朝这边学去的,是中国的服饰文化,只是传到后来,没有那么流行了。

    罗士信也比较喜欢穿这种武官服,宽松方便,不管比斗还是骑马都不碍事。

    对着镜子照了照,镜子映照的俨然是一个英俊不凡的男武士,满意的点了点头,走出了房间。

    四周的婢女来往间都会不经意的往他身上瞟上几眼,看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上半身,那眼神似乎想要透过他的衣服,看到衣服里面。

    平阳这时也从房中走出来,也是刚刚出浴,头上梳的是堕马髻,高耸而侧堕,是白地青花的长褂,配合著她修长曼妙的身段,纤幼的蛮腰,修美的玉项,洁白的肌肤,辉映间更觉妩媚多姿,明艳照人,全然一副美人出浴的模样。

    来到了近处,玫瑰花的香味飘香入鼻,也不知是她身上的还是自己身上的。

    “这些丫头,一个个都是怎么了?”平阳很敏感的察觉了异样……(未完待续。。)

    ps:  第一更!

    。。。

第二百五十七章 罗士信的目标,野望() 
罗士信无言以对,总不能说她们想看自己衣服里面的肌肉吧?明智的装作一无所知的模样,夸着平阳打扮的特别漂亮。

    平阳自不会与罗士信玩什么不打扮就不漂亮的文字游戏,坦然的接受了赞美,满心欢喜的让人备上酒菜,与心上人对桌而坐,相对而饮。

    他们吃用的都是地方上送来的当地特色食材,配上大师级别的手艺,味道独特。更兼美人在前,食欲大增,吃得极为痛快。

    吃饱喝足,美色也欣赏够了。

    罗士信正想着接下来与平阳的二人世界应该做些什么,卿卿我我的去瀑布底下赏月约会,倒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正待他开口要说,突然一个下人来报,说李丽质吵闹的要见姑姑,让她前往晖和殿,顺带也邀请了罗士信。

    李丽质是李世民与秦王妃长孙氏的长女,也就是后世有名的长乐公主。

    罗士信没机会见过李丽质,但听平阳说起过她,说她长得特别可爱特别讨喜,与她特别的投缘,姑侄间极为合拍。这一路来凤凰谷的路上,李丽质大多时间都待在平阳的马车上,不舍得下来,弄得生母长孙氏都有些吃味了。

    平阳对于那个如瓷娃娃一般的小侄女很是疼爱,听见李丽质吵闹的厉害毫不犹豫的应下,走的还极为仓促。

    罗士信也闲得无事,一并去了。

    晖和殿就在仁智殿的左近,与排云殿一左一右。遥相呼应。山谷狭隘,几处院落相距不远、声息互通,倒是很有一大家子和乐融融的气象。

    罗士信、平阳也没走多少时间。就来到了晖和殿外。

    一路无阻,近得晖和殿门楼前,守门卫士对两人极为为恭敬,左边一人施礼道:“公主殿下,大将军,秦王殿下有令,你们可以自行进去。”

    大殿之西连着几重院落。正是秦王家眷住地。住地里传来一阵阵咭咭咯咯的笑闹声,接着跑动四散、孩童叫嚷、婢女奶妈的呼嘱声也响起来,听上去似乎有三四个小儿在追逐玩闹。在嬉闹声中。却隐隐传来“咿唔”哽咽般的哭泣声。

    平阳听到这声音,脚步明显加快了一些,走进了院子。

    “咕咕咕咕姑姑……”

    在媪姆怀中的李丽质哭泣声在平阳出现的那一刻立刻止住了,发出一连串听不清晰的急呼。挣脱出了媪姆的怀抱。小跑着冲向了平阳,就如导弹一样砸入平阳的怀中,将平阳冲的小退了半步,随即发出一阵小孩特有的“咯咯”笑声。

    罗士信目光落在李丽质的脸上,忍不住的一阵目眩,太可爱了。

    小家伙无愧天生丽质之名,虽然年纪不过三岁,但是那白白嫩嫩的肌肤娇嫩得几乎都要滴出了水来。带着些许婴儿肥可爱到让人目瞪口呆的脸。一双乌溜溜,水灵灵的大眼睛。纯净清澈,几乎更漫画里的萝莉一样,大得令人不可思议。那细短的眼睫毛卷卷的,就象一个一捏就碎的瓷娃娃。

    可爱到这个地步,罗士信相信除非这丫头未来是横着长的,不然将来一定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大美女。

    罗士信这大老粗见了也忍不住的推了个口哨,起了挑逗之心。

    李丽质那珍珠玻璃一样的眼睛落在罗士信身上,突然甜甜的叫了一句:“姑爹好!”

    罗士信听得高兴,忍不住伸手捏了捏那水嫩的小脸蛋,“乖,冲你叫的这声姑爹,改天我送你一份大礼。”

    李丽质也不知是不是听得明白,再度叫了一声:“姑爹好好!”

    “哈哈!看来丽质与你们真的投缘!”年不过二十五六的李世民,笑着从屋内走了出来,在他身旁的正是日后鼎鼎大名的贤后长孙皇后。

    “小孩子胡说,你跟着瞎起哄什么?”平阳心中虽喜,但脸上却是害羞,很难为情。抱着李丽质逃到屋里去了。

    罗士信正欲行礼。

    李世民笑着摆手道:“自家人不必多礼,本是出来游玩的,多礼反而失去了味道。正好,我本有事找你说,你来了也省的我多跑一趟。”

    罗士信点了点头,心道:“这该来的事情,始终是跑不掉的。”

    “你们聊!”长孙氏甜甜一笑,招了招手,院子里的几个孩子,很听话的拥进了院子里。

    李世民笑道:“我们边走边说!”

    说是边走边说,李世民却一句话也没有说。罗士信静静的跟着,也没有说话。

    直至远离了晖和殿,到了瀑布下的水塘边,李世民方才停了下来。

    他停下下来,转过身子,目光带着些许渴望的看着罗士信,轻声道:“大将军,我想成为太子,你愿不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李世民说的很轻,毕竟与自己的亲哥哥争夺太子的位子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固然在野心的驱使下,他走上了这条路,但自身也知道自己站不住道理。

    但是他说的话虽轻,可在罗士信听来依旧犹如晴天霹雳。

    罗士信知道自己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身份地位,身在这个岗位上想要完全置身事外,当一个旁观者这是不可能的。也料到了李世民一定会开口,邀请他加入秦王阵营,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李世民会邀请的这么直接,这么果断。

    便是罗士信早有心理准备,这一刻也让他吓到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世民静静的看着,他在等着答复。

    “这……”罗士信还真不知如何回答了。

    关于这个问题罗士信认真的考虑了。最初罗士信的想法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先避开李建成、李世民的争锋,就如李靖、李世绩一样,当一个中立派,不加入这场人伦惨剧中去。

    李靖当初拒绝了李世民的邀请,一样得到李世民的其中定突厥、平吐谷浑,出将入相这个词特地就是用来形容李靖的。李世绩也拒绝了李世民,同样的功盖两朝,善终正寝。

    他的愿望是开开心心的活下去,没事打打异族,开疆扩土,让大唐比历史上的大唐更加繁荣昌盛。

    而不是当一个政客,整天投入阴谋算计中去,算计这个,算计那个,整死这个整死那个。更不是撘和顺风车,加入秦王党,帮着李世民将他的亲哥哥亲弟弟还有侄子侄女杀的干干净净;又或者改变历史,帮着李建成弄死他亲弟弟,同样的将侄子侄女杀的干干净净。

    太累!

    不管是原来的罗士信还是现在的罗士信,在这方面都是一样的。他不惧怕阴谋诡计,但却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

    但是自从决定娶平阳以后,罗士信的想法就开始变了。

    他不在置身事外,而是想改变历史,改变李建成、李世民的命运。就为了不让平阳伤心,为了不让平阳难过。

    平阳为了他不惜牺牲名节,他又怎么忍心看着平阳因为大哥二弟相互残杀,伤心欲绝而无动于衷?

    罗士信做不到,所以他要改变历史,将历史一改到底,全部搅乱。

    他要李建成、李世民都活下来!

    这一点比帮助李世民对付李建成,或者帮助李建成对付李世民更加的难。

    但是再难,为了平阳,罗士信也决定尝试一下。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他努力,尽力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李建成、李世民之间,罗士信始终都要做出选择的。他们之间,生死不论,但必须要有一个胜负。内斗是最伤国体的,一直互斗下去也不是个事情。

    所以这个选择也很重要。

    如果是依照演义电视来说,那么结果毫无疑问。电视演义里的李建成就是渣,废得不能再废的废材。

    但是现实呢?

    李建成真的很出色,有着不亚于李世民的才能。

    温文尔雅,礼贤下士,关心民生民计,在监国在处理家国大事的时候,将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有着明君的风范。

    也许李建成当皇帝可能比李世民干的更好也不一定?

    罗士信这么想过,最后还是让他否定了。

    不管李建成的干略如何,在历史上他就是失败者。失败者未必是无能,但一定有着一定的缘由。就如成功者,未必出色,但他成功了就有成功的因素所在。

    历史上李世民不但取代了李建成,还将大唐治理的极为富强,将一个饱受内乱的国家治理的四海臣服,万邦来朝。

    李世民已经做得够出色了,有何必去赌李建成能做的更加出色?

    罗士信最终的决定是站在李世民成功的角度上保住李建成的性命。

    这一点李渊做不到,历史上李渊发现两个儿子死斗之后,做了许多的事情,但是一切都晚了。

    乃至于最后护犊的李渊,为了大唐江山不得不默认李元吉除掉李世民这以可悲的事实。

    但是罗士信却看到了一点点的希望,一点点的可能。

    因为他熟知这段历史,知道这关键的转折点在什么地方。只要成功,李建成未必就会死。

    只有这一点点的希望!

    而关键的地方就在这次杨文干事变之中。(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还有一更,争取12点前出来!

    。。。

第二百五十八章 这太掉价了!() 
不管是历史学家还是什么。

    只要说起李建成、李世民这两兄弟的争斗,说起他们反目,甚至说起玄武门之变,杨文干事变都是不得不说的事情。

    因为这是一切事端的开始,也是李建成、李世民这对同胞兄弟真正将战斗拉倒台面上来的重要事件。

    历史上李世民费劲千辛万苦,处心积虑的策划了杨文干事变,险些将李建成拉下太子之位。李渊甚至都亲口许诺,将太子传给李世民,最后还是奇差一招,让李建成扭转了乾坤。

    最后李渊将李建成、李世民各打五十打板,结束了这场至关重要的事件。

    事件是结束了,但是战斗也打响了。

    李建成不是善男信女,他就在等李世民发难,结果李世民发难险些就剥了他太子之位,对于这个一心想取自己而代之的二弟那里还敢有半点的手下留情,一招一招的向李世民发起了进攻。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龄、杜如晦逐出秦王府,将李世民的羽翼党羽一个个的减除。

    李世民又岂是省油的灯?

    面对李建成、李元吉的进攻,李世民也在不断的反击。

    你咬我一口,我踢你一脚;你阴我一下,我敲你一棍。

    便是如此,李建成、李世民你来我往!

    他们一个是太子党的首领,一个是秦王党的首领,直接导致了太子党、秦王党在朝堂上全面开战,仇恨也因此越来越深。

    曾几何时李建成一度有机会杀李世民。李建成没有动手;曾几何时,李世民也有机会杀李建成,李世民也没有动手。

    毕竟他们是同胞兄弟。手足相残,也不是他们所愿。

    但是在仇恨累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在太子党、秦王党只能活下来一个的时候,还有什么兄弟情义可言?

    也是因为如此,李元吉在武德九年,在两兄弟都得已经开始大伤国体的时候,在李渊面前提出了杀秦王安天下的话来。

    李渊的反应是没有说话。

    默认。李渊不是笨蛋,他看出了这个结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