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162部分

大唐虎贲-第162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所有人心里明白,李渊当真怀疑上了李建成,不然不会假托防备突厥这个借口。(未完待续。。)

    ps:  12点前还有一更!

    。。。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东宫争论() 
“咚咚咚咚!”

    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魏征用力的敲了敲自己的脑袋,毗牙咧嘴的吸了口冷气,叫道:“来了,谁啊!”

    李渊这一去仁智宫避暑,还顺带带走了一批亲信老臣。那些亲信老臣都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各自负责这一定的事物。他们这一走,拉下许多的事情。

    李建成忙着吞李元吉的势力,将绝大部分是事情都交给了魏征,能者多劳。

    比起智略,魏征在政治上的才能更让李建成所倚重。

    魏征的事情一下子比往日多了三倍,每日都早出晚归,也没有什么怨言。今日夜晚,他拖着疲乏的身躯回到了家,洗漱一番,直接累的睡了。这还没睡足一个时辰,正处在深入睡眠的状态中,突然让人以异常猛烈的方式惊醒,脑袋不由传来阵阵刺骨疼痛。

    “父亲大人,太子突然派人来报,说是有十万火急的事情需要找父亲商议。”门口传来的是长子魏叔玉的声音。

    魏征神色微变,想着当前的情况局势,表情逐渐严峻,心道:“终于来了!”

    他不顾身心的疲惫,匆匆忙忙的穿上了衣服,略作梳洗,自接上了马背,直奔东宫。他虽是文人,但从乱世走来,早已经历过军旅生涯,驰骋骑术并不差,不多时以抵达皇宫外围。

    本是到了闭门的时候,但因李建成的特别吩咐。皇宫右侧开了一个小门给他们入内。

    赶到东宫的时候,魏征发现就等他一个了:王珪、韦挺、徐师谟、赵弘智都在。东宫的主事者,李建成肃穆的坐在位子上。眉头已经拧成了川字,透露着此刻他的焦虑。他早有预感,李世民筹备已久的攻势会异常的强烈。但怎么也想不到攻势会如此之狠,环环相扣,直接让站在他这边,他最大的依仗李渊对他产生了怀疑不满。

    见魏征到来,赶忙示意他入座。将当前的危机情况,陈述了一遍。

    共有两份情报一份来至于后宫尹德妃,另一份来至于封德彝。

    尹德妃的情报重视结果而不知过程。封德彝的情报恰好了解过程而不知李渊此后的态度心情。两份情报合起来,正好是一份完整的。

    魏征走进殿内坐定,听李建成苦涩的说起:他们瞒着兵部向外州都督私送兵器,而押送官改旗易帜。星夜抵达至凤凰谷仁智宫。上山面觐天子告发。

    偷偷四望了一眼,见人人脸色青白惶然,心中苦闷:“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李建成意图倚靠招募私兵的注意对付李世民他并不赞同,招募私兵是谋反的大罪,太容易让人抓住把柄。要对付李世民,最好的办法唯有杀。果然,现在把柄都在对方手上。怎么说都随他们了。

    只是即便是李建成失策在先。魏征依旧对于当前的局面赶到可怖。心道:“人说天策府权势灼人,远胜三省六部。果不其然。”

    “现在三个贼子一口咬定孤王指示杨文干意图弑君造反,父皇……父皇听信谗言,让我前往前去商议秋后对付突厥之事……”李建成说道让他商议对付突厥,语气充满了自嘲。

    这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的把戏。

    “此等要事,使者必然八百里加急而来,估计明日便能收到敕令,只能连夜将诸公请来,一同商议,你们看这如何是好?”李建成一时间也没有了注意。

    “殿下万万不能去!”太子舍人徐师谟一下子站了起来,挺直了腰杆,大声道:“陛下现在受奸人蒙蔽,已经认定殿下勾结杨都督意图弑君谋反。殿下此去,不易于羊入虎口,自投罗网!”

    “不去又能如何?难道抗旨不遵?”主簿赵弘智立刻反驳道,“尔朱焕、乔公山二位贼子敢当如此颠倒黑白,十有**是收了秦王的好处。秦王便是想把一件小过错扯成谋反大案,以取殿下代之。殿下若真的抗旨不遵,更是等同谋逆,才是正中贼子下怀!届时陛下一声号令,关中兵马先后响应,岂不是自寻死路?”

    “那你有何高见?”徐师谟针锋相对的道。

    “听命而行。”赵弘智沉声道:“殿下恕臣直言,如今此事已被揭露,人证物证俱全。与其顽抗否认,不如如实承担下来。佯装什么也不知情的前去的面见陛下,认下除去谋反弑君的一切罪过。”

    “这怎么行!”韦挺愕然道:“殿下此去岂不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现在陛下正在气头上,以秦王的诡诈,必定大肆落井下石,煽风点火,到时候殿下岂不危险了。”

    “秦王岂会如此秦王轻躁无能。”魏征忍不住插嘴道:“秦王若真的落井下石,处处说殿下坏话,那便好了。怕就怕他一心维护殿下,以自己之贤,反衬殿下之庸,令陛下心生易储之念。”

    李建成神色剧变,颤声道:“那该如何是好?”

    魏征沉声道:“殿下是陛下爱子,位居嫡长,忠厚仁孝天下皆知。对殿下,陛下一向慈爱器重。如今陛下愿意召见查问情况,可见天子虽然有怒意,但始终存着一点希望。臣认为也不要装着什么也不知情,直接表明自己知道了一切,孤身一人,前往仁智宫负荆请罪,以自投罗网,自寻死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胡扯八道!”徐师谟一下子暴躁而起,“孤身一人,现在整个凤凰谷也就是几位娘娘与封德彝是殿下的人,他们无兵无权。殿下一人前往,秦王只需随意派一死士,便可取殿下性命。这种昏主意都想的出来,我看你是收了秦王的好处吧。”

    “住口!”李建成面色一沉,叱喝道:“休得胡言,不得无礼!孤王绝对相信魏先生的忠心。”

    “是我着急了!”徐师谟先向魏征道歉,对着李建成作揖一拜,高声道:“现在陛下远在凤凰谷中,兵马不过三千。而殿下占据京城,手握兵符,随时都可调动上万人马。杨都督、李艺将军也为殿下马首是瞻,实力可谓悬殊,凭什么要剪除了自己的羽翼,孤身去仁智宫束手就擒?”(未完待续。。)

    ps:  第三更到了。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闹大一些() 
徐师谟的言外之意,在座的几人都明白了。

    李建成有点点意动,但更多的却是震恐。

    徐师谟向四面团团一揖,大声道:“在下一心效忠殿下,在这里也不怕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使者到来,我们大可以将使者扣下。然后对外诏称秦王一党在仁智宫劫持天子行密谋造反之事。佯称接到了天子秘密送出的血书衣带诏,发兵符调集各地军队勤王清君侧,我们有杨都督大兵压境,又有李大将军助阵。足以在短时间内攻克凤凰谷,踏平仁智宫。到时候诛杀秦王乱党,至于陛下,他本就对裴寂说此身最大的心愿是为太上皇逍遥自在,不如就从了他的意愿……”

    胆大妄为的声音还未落下,便让一人截了住。

    “徐舍人真有大才,这梦做得,我魏征想都不敢想!”

    魏征什么什么人物,日后李世民登基大统,文起贞观,武称天可汗,威望最盛的时候,都敢与他叫板。逼得李世民像个小孩一样跑到长孙皇后面前大叫要杀了他……

    徐师谟还真不在他眼里。

    此人却有能耐,也有一定的才华,但是但他的大志压不住他的才华,将一切都想的太过美好。

    他毫不客气的嘲讽着:“太子威震天下,中外归心,秦王卑鄙无耻,阴险无能。只是凭借陛下的宠信狐假虎威,征战数十载,百战百败,在军中全无威信。这义旗一举。想必京畿各地跟着秦王征战多年的统兵大将,一听对手是老上司大唐常败将军李世民,一个个俱都肃然受命。秣马厉兵随时准备杀往仁智宫救驾,铲除秦王一系势力。同时,秦王党一个个都是小人,树倒猢狲散,见大军一来,便将秦王人头送上。”

    “再有京中三省六部九寺大臣,边境总管军事统帅。一个个都苦秦王久已,一听要举兵对付秦王。争先恐后的投入东宫门下,扶保真命天子登基。更无一人会质疑太子令拒绝不从!最后四海臣服,宇内归心。我们一个个攀龙附凤,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美哉!”

    魏征声音本就尖锐。不甚动听。此刻有意拉长了声调嘲讽,更如铁物碾压玻璃渣般刺耳。

    一套冷嘲热讽下来,将徐师谟的脸色刺的湛青。

    徐师谟盛怒道:“自然不会如此顺利,但总好过你让殿下孤身一人去送死的强。”

    李建成对于堂下的争论视若无睹,他知道因为形势太过危险,太过严峻,给予他们准备的时间又不是那么的充分。

    乱了在情理之中。

    争吵归争吵,但争吵中的道理却是不假。

    “我也觉得应该搏一把!”说话的是韦挺。他出身关中世家是前隋民部尚书韦冲的小儿子。韦李两家交好,与当时还是唐国公长子李建成自幼相识交好。大唐开国后。太子李建成即将韦挺引入东宫任用,信任弥厚胜过任何一人。

    “陛下偏宠秦王,自来如此,仁智宫这事,可不正是秦王一手所为?他借太子留京,自身侍驾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大肆颠倒黑白拨弄是非。如今陛下已全然听信他的一面之辞,仁智宫内外想必也为秦王掌控,太子单骑前去谢罪,只怕是凶多吉少。殿下目前占据中枢,手上又握有重兵,搏一搏,至少能成个五五之数。”

    “噗嗤!”魏征又笑了起来:“现在虽是大半夜的,一个个都在做梦哩?该醒醒了吧……殿下,臣就说两句,论领兵打战,论军中威信,谁比的过秦王殿下?论冲锋陷阵,摧凶克敌,谁又比得上大将军罗士信?此二人在凤凰谷,就凭杨文干?就凭李艺?拿得下他们?在我看来,罗士信一人对付他们就绰绰有余,更何况还有早已准备的秦王殿下。起兵,十死无生,孤身认罪,九死一生,望殿下明断。”

    李建成竟然无言以对。

    杨文干曾是他的宿卫,因为对他忠心不二,才被提拔为庆州都督,论及才干,只能说是中庸。李艺倒是威名赫赫,但很明显不是罗士信的对手。

    李建成瞧向了一直没有说话的太子中允王珪,问道:“叔玠一直未言,不知你意下如何?”

    在太子的私人幕僚中王珪年纪最长,地位亦是最高的一个,李建成向来以他马首是瞻。现如今徐师谟、韦挺意图造反,赵弘智意图解释,而魏征意图请罪,四个人已经出了三种解决事情的方法了。

    李建成什么都好,最大的毛病便如魏征说的,优柔寡断,不如李世民一般刚果决绝。

    其实历史上李建成便有好几次机会一展拳脚的,最后都因为优柔寡断的性格放弃了。

    李渊起义之初,李建成携带李元吉逃出了河东。依照李建成的本意是不去投奔李渊,而是与平阳一样,自立山头,凭借李家在河东的声望,拉起一对兵马来支持李渊。

    如果李建成当初这么做了,同时成功的话,他的履历上将会重重的记下一笔,李世民想要超越他,就没那么容易。以难度而言,李建成在河东拉起一支兵马比平阳在关中皇城脚下,拉起一支兵马要容易的多。当时隋朝人心向背,李建成本就才干不俗,兼之还有一个骁勇过人的李元吉,成功率还是很大的。

    结果就在他拟定计划,准备这么干的时候与柴绍碰上了。

    柴绍在长安抛下平阳逃往太原与李渊汇合,一听李家大公子意图自己干,又不好意思丢下他,也就劝说他投奔李渊去。

    好了,一有不同的意见,李建成的毛病犯了,犹豫了好一会儿,选择了听柴绍的,错过了大好机会。

    如此事情,可算是不知凡几。但就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遇上多选题,还是各有道理的多选题,这脑袋就有点犯晕了。最终问向了亦师亦友的谋主王珪。

    王珪亦是出生名门,他的祖父是南北朝末年的名将王僧辩,他的家族太原王氏是关东五大高门之一。但细说起来,不如说王珪一家很有当神算的潜质,而且看得特别准。

    昔年王珪交友满天下,有一次设宴款待名士,宴会中房玄龄、杜如晦皆在邀请之列,王珪的母亲很是高兴,直言两人是王佐之相,自己的儿子能与他们做朋友,将来一定大有好处。

    见王母秀着她的看相技术,王珪的夫人也不甘示弱,当了回神算,对王珪道:“你们将来能够成名,全靠末座少年。”

    为此大诗人杜甫还在他的《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一诗中写道:“次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