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189部分

大唐虎贲-第189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目送罗士信离去,秦琼忍不住说了一句:“到了边境,士信若是发现一个个边军那副熊样,不知会不会气得跳脚?”

    李世民眯眼笑道:“若边兵一个个都跟玄甲军一样,还要他做什么,随随便便派几个人都将突厥给灭了。”

    **********

    罗士信他们一路北上,过汾州、宁州直抵庆州。

    庆州刺史孟孝敏,特地设下了宴席款待于他,绥州刺史刘大俱、延州刺史段德操一并到场。

    在唐朝都督的权力极大,都督固然主要负责地方军事,掌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等所有关乎于军事的事物,但也有总判府事的权力。也就是说只要他愿意,一样能够兼理民政,施行军政两头抓。

    罗士信的都督职位在孟孝敏、刘大俱、段德操之上,也因此存在着节制的问题。现今天下刚定不久,官级制度还没有完善,个个级别官职的分功还没有明细没有定性。对于罗士信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上司,三人自当怀着些许的不安。

    不晓得罗士信是什么人物,怀有什么心态。尤其是当前李建成被废,李世民即位太子,更是压的他们有些喘不过气来。

    对抗突厥的防线是李建成一手设置的,孟孝敏、刘大俱、段德操意义上来说是李建成的人。现在李建成被贬为蜀王,他们实在不知道未来的前景如何,担心自己会受到清洗。唯一令他们稍微安心的是罗士信并不是李世民秦王党的成员,作为帝党大将他与李建成的关系还是不错。

    三人一合计,甭管罗士信来的目的是什么,马屁先拍了再说。就算拍在马腿上,也好过什么也不干。

    接风宴也就举办的额外隆重。

    罗士信自是不知三位刺史心中的小九九,也无暇去管去在乎。他来到庆州当这个总管就是为了打突厥的,可没有心思牵涉到什么勾心斗角,争权逐利中去。不过都在一地为官,他们又是自己的下属,很多事情,难免要跟他们接触,需要他们配合。见三人有心示好,自是以热情的态度赴宴,与他们打好关系。

    三人见罗士信极好说话,而且全无干涉他们的态度,更加没有排斥,意图清洗他们,一个个也是大喜,奉承示好,对于他年纪轻轻,便取得如此功绩,三人还是很佩服的。

    李建成的政治才干极为了得,他固然在军事上缺少得利的人手,但是政务上人才极多孟孝敏、刘大俱、段德操都是难得的人才。尤其是段德操,更是文武双全,多次击退梁师都的入侵,能力远在杨文干之上,只是不善言辞,给埋没了。

    一场接风宴,宾主尽欢,三位刺史满意而归,罗士信亦是如此。

    虽说都督这个职位能够军政两头抓,但是短期内他还没有干涉政务的念头。毕竟他对政务并不是那么熟悉,也不擅长,冒然干涉,反而会将原本平稳有序的政务搅得一团糟。孟孝敏、刘大俱、段德操能够配合他行动,在他而言是再好没有的事情。

    他目前的当务之要是将三州兵马掌控在手,只有手握兵权,将三州兵权都控制住了,才有都督真正的底气,说话亦能响如雷暴。

    罗士信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从不婆妈,只是在庆州休息了一个晚上,到任的第二天便展开了对庆州、绥州、延州所有边军的调查收编,打算以最短的时间将相互不熟悉的边军掌控在手。(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

    。。。

第六章 如此边兵() 
对于如何控制边军,罗士信在即将抵达庆州的时候便与麾下的苏定方、莫虎儿、薛永、王玄策一到商议过了。

    各自都想了不同的法子,最后一致决定以最直接最霸道的方式,将兵权收过来。大义在他之手,畏首畏尾的不是他罗士信的风格。

    受到罗士信的影响,苏定方、莫虎儿、薛永、王玄策这些人也习惯喜欢上了罗士信带着霸道行事的处理方式,也不想磨磨唧唧的跟着那些不愿意放权的边兵将领,对那些阳奉阴违的边兵将领,不服罗士信凭空而降的边兵将领墨迹什么。

    反正就是一句话,不服不听话,那就把你撤了。

    你敢造反,行!

    那就承担造反灭族的后果。

    对付军队,揉捏造作,虚与委蛇不见得就比直来直往,以实力镇服来的有效。

    反正就是一句话,他罗士信承担的起逼反边军的后果,但边兵却受不起造反的结局。

    这也是罗士信的依仗。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就是罗士信打算烧火的方式,在军中建立起自己绝对的威信……

    但是罗士信很快就发现他错了,错的很离谱。他向来觉得边军远在边境,天高皇帝远的比起中央军要野蛮要不服王化的多。就连天子脚下的十二卫军,关中十二军都时常传出因为军中兵痞横行,那些意图在军中镀金的军二代,因为缺乏威信没有真实实力。让兵痞欺负的事情,更何况是边兵,所以准备的的格外充足。

    结果……

    罗士信先后收到了苏定方、莫虎儿、薛永的回报。他们已经顺利的完成了交接,全程没有出现任何意外。边兵温顺的就跟绵羊一样……

    对!

    苏定方、莫虎儿、薛永三人几乎是商议好的,他们一个在庆州,一个在绥州,另一个在延州,同时用上了绵羊这个词语来形容边军。

    罗士信开始还未顺利的完成了交接而感到高兴,但随后细细一想。渐渐的觉得有些不对了。

    如狼一样的兵卒,如虎一样的兵卒,这才是形容军队的。绵羊一样的兵卒?这是闹哪样?

    “立刻将苏定方、莫虎儿、薛永给我叫回来。”罗士信在都督府下达了当任都督以来的第二道任命,第一道自然是分别派苏定方、莫虎儿、薛永去延州、绥州、庆州军营接手军营,第二道却是将他们叫了回来。

    莫虎儿年纪轻,为人机灵。但定性不足。所以罗士信让他负责接管庆州军营,他也好从旁协助一二。

    庆州军营里罗士信所在的都督府相隔不是很远,莫虎儿第一时间赶了回来,先咽了口水道:“大将军,气死我拉。这要不要让我给老薛,老苏换一下?庆州的这些兵,不能看啊!一个个都是新兵蛋子,要勇气没勇气。要战力没战力的。说绵羊都是好听的,在我看来。他们根本就不堪一击。不是我吹牛啊,老苏的用兵本事我服气他,但是给他一万庆州军营里的那些绵羊,我用两千,不一千,只要一千我原来在右骁卫的曲部,我都能干翻他。太弱了。”

    “好了好了!”罗士信摆了摆手道:“你也别给我哭弱,庆州是杨文干的大本营,营中的兵马都让他带出去造反了。现在大部分都是新兵,这个都在预料之中。右骁卫是久经战阵的老兵,你也好意思来比。叫你来,就是给你提个醒。我们时间是有富裕,但也不能奢侈浪费。我给你九个月的时间,九个月内,将这群新兵蛋子给我训练成个模样。若这点本事都没有,你这些年跟着我就算是白跟了。”

    莫虎儿听了这话,登时不乐意了,洺水城上投效罗士信在他而言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在罗士信麾下他得到了重视,学会了许许多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听罗士信现在说这话,跳了起来,叫道:“殿下放心,九个月,九个月后,莫虎儿保证让让这群新兵蛋子,变成一群嗷嗷叫的老虎犊子。”

    他气势汹汹的说着,又气势汹汹的走了。

    罗士信看着精气十足的莫虎儿,实在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年轻真好。”

    他将莫虎儿一并叫来,是让三个绵羊吓住了,一时间忘记了庆州的兵大多都是新兵蛋子,没有什么经验,被称之为绵羊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延州、绥州称为绵羊就不科学了。就算杨文干是都督,可面对造反这种事情,刘大俱、段德操都很理智的没有掺合进去,应该都是老兵才对。

    负责延州的薛永是在当天夜里赶到的,罗士信披着大衣,接见了这位风尘仆仆的部下,问道:“究竟是什么情况?边兵再弱毕竟是茂守一方的军队,怎么可能跟绵羊一样。”

    薛永苦笑道:“说他们是绵羊都是轻的了,在我看来比绵羊还要不如。末将觉得一支军队,可以实力不济。但是不能没有朝气,没有军人的风采。可延州的那些边兵,一个个根本就没有当军人的自觉,懒懒散散的。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你不说话,他们就在悠闲的聊天嬉戏,根本就不像个军人。”

    罗士信道:“那他们是怎么茂守的?”

    薛永长叹道:“这也是我所好奇的事情,详细询问了一下。才发现他们已经养成了一套可笑的战术打法,突厥来了。他们就躲在城里防守,向长安求援,反正是打不过,出战就是送死,只要守住城池就是无罪。然后我们派来的援兵将突厥打退之后,突厥仓惶的从他们领地经过。他们就逮着这个机会浑水摸鱼的出击,击退了几股跑散的突厥兵,就是大胜,就是值得炫耀的战果。这便是他们的作战的方式,他们连真正与突厥正面交锋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兵,跟绵羊有什么区别?”

    罗士信呆了片刻,有些傻眼了,这战术打法是高明呢,还是不高明呢?好半响,他才憋出一句话来:“好一个乌龟战法,难怪突厥来一次,大唐就要派兵增援一次。边兵如此,谈什么茂守一方。太子这是给我一群羊,让我把他们训练成老虎去杀狼,难度太大了吧。”(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

    。。。

第七章 边兵疲弱的因由() 
薛永到了此地,罗士信并没有让他先回去,而是在等苏定方的到来,一起商议一下,找出对症下药的法子。想要将一群羊训练成能出狼的老虎狮子,这确实是一份苦差事。但是到了这个地步,罗士信也没有临阵脱逃的打算。

    这细细想来也是,如果边兵一个个都是玄甲军的水准,每一个都能以一当十,以一战百,还需要他大老远的跑到庆州来做什么?只要不是**指挥,手握数万玄甲军,绝对轻易的就能将突厥干翻。要知道玄甲军是天下骁锐,满员也不过三千人,是从大唐所有精锐中挑选出来的悍勇之士,经过严苛的训练而成的强兵。玄甲军阵亡一人,需要补充名额的时候会向从关中十二军每一军中选出十位代表,相互比试之后,择优胜者补充。

    要知道关中十二军是大唐的核心强兵,每一军的人数都在两万上下。玄甲军便是从二十万精锐兵卒中,选出最优秀的那一个。

    论战斗力,随随便便的一个玄甲军都不会逊色于校尉级别的统帅。

    李世民在虎牢之战,敢以三千五百骑兵硬冲十万以上的窦建德大军,三千人玄甲军便是他的底气。

    若边兵人人都是玄甲兵,突厥真的不用混了。

    李世民作为手握天下兵权的天策上将,对于边兵的情况,不可能不知道。千里迢迢的将他安排过来,必然是因为相信他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边兵练得如狼似虎。若就这样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回长安,就太丢人了。更何况李靖、李世绩他们遇到的情况也应该差不多。他们在努力的练兵,他罗士信又有什么理由放弃?

    都是一个脑袋,爹妈生的,谁怕谁啊!

    罗士信如此琢磨着。

    因为绥州与庆州之间隔着一个延州,消息传达,苏定方赶来,相互间需要一日的时间。薛永也就在都督府住了一夜,直至苏定方抵达,苏定方是在次日中午。风尘仆仆的抵达罗士信都督府的。

    果然如罗士信预料的一样,苏定方所带来的情况与薛永带来的如出一辙,像差不了多少。都是强调,边军兵无战心战意。个个都是逆来顺受。混吃等死的作风状态,一点军人的朝气,军人的精神都没有。

    苏定方要比薛永看的更远,更加透彻,说道:“大将军,在我看来。那些兵真正算起来也不是一无是处,上过战场的兵,不管是胜利还是吃了败战。能够活着就是一种实力的说明。他们或许不强,远不及十二卫或者关中十二军。但相较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农民军,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还是要胜过一些的。只是他们大多都习惯了放纵,没有纪律,没有目标。大将军说过一句话末将到现在都还记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这有了目标,有了向往才会去拼。绥州军营里的那些兵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目标,没有向往,就像没有魂魄一样。这少了魂魄的军队,也就自觉没有朝气,自然就如绵羊一样,逆来顺受的。实在难以想象,这向来勇悍著称的边兵,竟然是这个样子。”

    “在别的朝代确实奇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