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223部分

大唐虎贲-第223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更加有效果。

    罗士信能够分辨出一个人武艺的强弱,但是要他一个个去辨认去测试,显然也不可能,比赛定胜负是最公平公正的。而且每个人的长处短处各有不同,尤其是在掌握陌刀阵之后,罗士信更加的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世上不存在战无不胜的兵种,只有战无不胜的军队。

    要想军队战无不胜,单一的兵种肯定是不行的。骑兵号称陆地上的王者坦克,但就算是骑兵也有相对于的弱点,他们机动性高,但防御薄弱,抓住这弱点,将弱点放大。便能以步战骑,取得胜利。历史上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以孤军深入之兵。搏杀数万之师,依靠的就算强弩利箭。

    这里并不是当时的匈奴不强,也不是因为汉军打了鸡血,而是李陵将匈奴骑兵的弱点放大而战,以致取得辉煌的战果。

    所以就算罗士信现在手上有着六万多战马,他也并没有将三万兵卒全部往骑兵发展的意图打算。步卒有步卒的长处,骑兵有骑兵的优势。将步族骑兵的长处发挥出来,才是制胜王道,而不是一味的盲目最求骑兵。

    突厥让陌刀阵克制的死死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单一的兵卒。弱点优势,实打实的摆在面前,这才能完全克制。如果突厥有一支重型步卒来抵挡陌刀阵的杀招强弩,那么陌刀阵的威力将会下降一个档次。如果突厥有能够刺穿陌刀兵的强弩。陌刀阵亦很难运转自如。

    这便是兵种间的克制。同样也是陌刀阵屡试不爽的关键,突厥没有重型步卒与强劲的弩箭。

    突厥人作为游牧民族,骑战上自有他的优势,而大唐作为农耕民族,兵卒在骑射上的劣势是不可避免的。

    罗士信很理性的觉得没有必要盲目的与突厥在骑射上一教高下,依然决定发挥他们中原民族的优势,以科技以兵种之间的配合来面对不久之后的大战。

    所以比赛的项目也分为好几种,马上技击、徒步技击、骑射、射术、膂力等多个项目。以兵卒的爱好喜好以及他们自身的长处来安排未来的出路。

    原本还有一个骑术,但是让罗士信大笔一挥的划去了。未来的战斗骑术是基本。就算是步族也必须会骑马,以增强大军的移动行军速度。若基本的骑马都不会,直接刷下去,不在入用的考虑之内。

    对于优胜者,罗士信也不吝啬赏赐,获得项目第一名者,授予队正的职位,还赠送战马兵器衣甲。他这位大唐镇军大将军、夏州都督还会亲自的为获得优胜的兵卒颁奖庆贺。余下前十名都能获得丰厚的奖励,前百名都有精美的礼品。

    在名利的诱惑下,踊跃报名参加比赛的可谓络绎不绝。

    足足耗费了大半个月的淘汰赛,才选择出每个项目的五十强。

    这从三万兵卒中突破重围者,都有一定的水平能力。

    每位刷下来的参赛者,都会授予伍长的职位,成为军中的基层兵头子。

    在马上技击中表现优越的给安排进入了骑兵营,徒步技击表现优异的给安排进入了步兵营,是编入擅于灵活的跳荡兵还是编入擅于突刺的长矛手,另以各自的长处分配。骑射表现出色的安排进了骑射营,膂力出众的自当是陌刀卫。

    这活动的最后为了彰显慎重,罗士信特地将五十强比试,分作三天结束。

    尤其是决定最终胜负与颁奖典礼给安排在了单独的一日。

    这没吃过猪肉,却见过猪跑!

    自小到大,不论是学校还是电视里都会频频出现这种颁奖仪式,罗士信跟着记忆设置颁奖礼台以及任务流程,还特地让能说会道的王玄策担任主持人。

    王玄策一身帅气的文士服,手中拿着一个聚声喇叭,说着鼓舞人心的话语,将所有优胜者都请到了颁奖台上,妙语珠连的说着喜庆的话,将罗士信请上了台。

    罗士信给了王玄策一个赞许的眼神,难怪历史上李世民会安排王玄策担任他国使者,出使西域。他的随性口才,谈吐风趣,加上无与伦比的言语反应力,这语言上的天赋实在是出类拔萃。若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百分百是一个最顶尖的外交官。

    王玄策不动神色的笑了笑,继续做着当下他应该做的事情。

    “现在让我们的大将军,为所有项目的优胜者颁奖!”

    在庆贺声中,罗士信来到了马上技击优胜者的面前,当着三军的面将优胜者的奖励颁发下去。

    优胜者一脸的激动,看着面前的偶像,话都说不出来。

    “你叫朱奕?好名字,年纪不大嘛,你的比赛我看了。枪法很好,就是少了一些张力气势,出手的时候不够果断,我看好你。”

    朱奕只觉得幸福的要晕倒了,镇军大将军,大唐最出名的常胜战将亲自指点他武技,还给他颁奖鼓励他。这传出去,还不让人羡慕的死掉?

    “多,多些大将军指点,朱奕一定不辜负大将军厚望。”朱奕只觉得自己声音都是颤抖的。

    罗士信笑着点了点头,走到徒步技击的优胜者面前,笑道:“你当真做到了,真是意外。”

    这个优胜者,竟然是护送郑丽琬来的何风,那个有胆子挡在他面前的车马行护卫。

    何风也是一脸激动,道:“希望大将军能够信守承诺。”

    罗士信大笑道:“这是自然,不过我给你个建议。你的比赛我是看了,你的功夫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基本功异常的扎实,便是我自己都自愧不如。这一点难能可贵,我可以收下你当亲卫,但是最适合你的地方是陌刀卫。我希望你能在陌刀卫中,展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不是盲目的跟着我。”

    何风恭敬的道:“愿听大将军吩咐。”

    罗士信逐一指点所有优胜者不足之处,将奖品亲自送到他们手上,给予鼓励。

    做好这一切,他从王玄策手中接过聚声喇叭,放在嘴边高声的道:“在你们眼中,我看见了羡慕。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们够强,你们也能成为他们。但是你们败了,也就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们了。不过你们也没有必要灰心,明年这个时候,我还会在军中举行比试。想要出人头地,想要获得奖励,那就成为他们,你们明年还有机会。”

    罗士信话音一落,下方的兵卒一个个都高声欢呼而起。

    罗士信一言九鼎,说到做到的风格早已深入人心,他说有就一定会有。

    这是第一次比试,有些人不适应,有些人没有发挥好,有些人准备的不够充分,大多是实力不济……

    但是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今日不行,来年还是不行。他们就怕没有机会,现在罗士信又将机会摆在了他们面前。

    不求上进的或许只是趁势吼吼,但是三万人中总有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兵卒,一个个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辉。今年他们失败了,明年自己必将站在这领奖台上。

    看着下方士气高昂的边兵,作为主持人王玄策看着身旁的男人一眼,眼中除了服气还是服气:遥想当初,边兵士气低落,全无上进心,混吃等死。可现在他不但赶跑了突厥,还将士气提了起来。如今又举办一个这样大型的技艺比试。

    最初他以为罗士信只是为了忽悠突厥而下的决定,但是随着时日将近,他却发现罗士信真的打算举行这种大型的比赛,而且举办的极为隆重盛大。

    他一直不了解罗士信如此做的目的意义,直到今时今日他明白了,罗士信这是一石数鸟,一箭数雕。

    一次比试不但将兵卒的长处挖掘出来,进行兵种的改革,让兵卒能够发挥他们的特长,还从中选出了有实力的基础军官,以巩固边军的整体力量,同时又激励了兵卒的斗志,让他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方向。

    如此无需刻意强求,那些向往成功的兵卒,将会私下里苦练技能只要养成一股风气,将会带动全军。

    边兵的士气已经提起来了,战斗力因为这一次的比试,相信要不了多久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要不了年余整支边军必将能与突厥一战。(未完待续。。)

    。。。

第一章 有美远来 朔方大变() 
朔方城!

    “请问都夏州督府怎么走?”一个外貌俊俏剑眉飞扬的秀美女子礼貌的问向了身旁的一个路人。

    路人见秀美女子身形高挑,宽松的青色武士服却掩盖不住那一副山峦起伏、美不胜收的好身材,忍不住眼睛一亮,上上下下细细打量欣赏。

    路人以年近七旬,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早已过了拈花惹草、寻花觅柳的年纪,但是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便是老者,见到如此英姿秀丽的女子,也情不自禁的欣赏起来,心情愉悦,笑呵呵的道:“姑娘这是第一次来朔方吧?”

    秀美女子温和的答道:“这倒不是,早年来过一次。那还是梁师都统治的时候,现在不过两年,却发现识不的路了。”

    这上了年纪的就喜欢与人聊天说话,笑着晃了晃手道:“不奇怪不奇怪,一点也不奇怪。看我这记性,真是老了啊。莫说是你了。就算是我在月前都认不得这生活了五六十年的朔方城。”他左右看了看,感怀万千的道:“变化真大!”

    秀美女子似乎也没有紧急之事,让老者勾引起了兴趣,好奇问道:“老人家这话怎么说?”

    老者捋了捋下颚的山羊须颇为自得的道:“老朽自幼就是朔方人,早年还是武帝陛下的一员骁将呢。”他说的武帝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堪称一代英主,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即位之后,诛杀权臣宇文护,整顿吏治。令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并且消灭了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北齐,几乎一统天下。只可惜宣政元年宇文邕见突厥势大率军分五道征伐突厥,但因突发疾病,病死途中。当时世人都认为。若宇文邕不死,一统天下的将不会是杨坚而是宇文邕。

    “武帝陛下英明神武,朔方在他的治理下。算不得富裕,但还算宁静。后来杨坚窃取了大周的基业,建立了隋朝……”说到杨坚,老者脸上带着一丝丝的不满不屑:宇文邕英年早逝。他的儿子不争气。荒淫无道,二十二岁就死了。只留下一个七岁的儿子,以及一群孤儿寡妇。身为大周的将领,老者对于欺负孤儿寡妇上位的杨坚充满了鄙夷。

    秀美女子继续听着,也不说话。

    老者接着道:“杨坚倒也不是没有本事,他让突厥分裂,让突厥向他们臣服也保障了朔方的安稳,那时候朔方还是很和平的。后来杨坚的儿子杨广登基当了皇帝。世人对杨广谩骂不止,老朽倒是觉得他还不错。与他父亲有的一比。他在位的时候,朔方出现了少见的繁华。”

    秀美女子听到了这里带着几许不悦,愤然道:“杨广罪大恶极,惑乱天下,致使天下民不聊生,老丈怎么能说他‘还不错’?”

    老者也不气恼“呵呵”笑道:“老朽活了那么多年,最远的一次就是延州,中原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形我是真的不知。有一句话不是说嘛,凡事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没有亲眼见过,自当是不好评价。至少在朔方,还是挺繁华的。”

    杨广之祸在于中原运河,在于河北东北的高丽三征伐。中原运河逼得中原百姓,自断手脚来逃避徭役,高丽三征伐更是众所皆知的劳民伤财。真正的起义的聚集地便是在饱受高丽三征伐以及中原运河周边这些重灾区,从大业六年的尉文通起义开始到大业十三年,中原河北江南这核心地段,短短的七年中爆发了六十余起农民起义。这些起义都与朔方这里无关,杨广喜好颜面,喜好大手脚,朔方作为与突厥疆域接洽的地方,反而受到了他特别的关照。

    当初他北巡朔方,突厥的可汗就是在朔方亲自为杨广拔除路边的杂草,恭迎杨广巡游。

    是以不管世人如何评价杨广,在老者眼里杨广还是很不错的,至少他维护了朔方的安定与富饶。

    “但是……”老者说道这里,眼中浮现出了伤感之意,叹道:“梁师都成了朔方之主一切都变了,他投向了突厥,将朔方弄得一塌糊涂,民不聊生,致使当地的百姓纷纷难逃。与我相熟的那些老友,死的死散的散,现在就剩我一个人。要不是老朽的儿子孝顺,拼死护送我离开了生活六十年的朔方,到了延州,只怕我这条老命也要丢在这个地方了。”

    听出了老者话中的伤感,秀美女子眼中露出一丝不忍,劝道:“在乱世,能活下来就是一种福气,老人家你想开些。”

    老者淡笑着摇了摇头,“在一个月前,我儿子突然告诉我,我们可以回家了。这回到朔方,朔方还是那个朔方,但是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