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232部分

大唐虎贲-第232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怎么办?”程处默有些急了。

    “打呗,怎么办?”罗士信摸了摸小胡子道:“原来还打算吃掉罗艺的四五千人,现在看来,只能吃两三千了……”

    嘀咕到这里,罗士信道:“薛将军,你率领部下前去迎击罗艺,我把我麾下的捷胜军交给你。你要相信他们的实力,以他们为前部,就算罗艺有万余骑兵,短期内难以抵挡他们的力量。但要记住一点……”

    “穷寇莫追!”

    没等罗士信说完,薛万均已经抢先一步道:“我懂得,罗艺在狡诈也逃不出大将军的手掌心,末将已经明白怎么应对了。”

    罗士信含笑不言,这与聪明人说话,就是那么方便。

    就在薛万均领兵而去的时候,乌默率领的八千援兵正快速的向粘怗部落逼近。

    八千援兵是由乌默本人亲自率领。

    乌默统领的乌部落与粘怗部落建交已经又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最初两个部落是合为一体的,但是部落的酋长有两个都极为出色的儿子,实在无法决断将可汗之位传授给谁。为了不让儿子争夺汗位相互残杀,不惜将实力一分为二,让二子改为母性,重新起一个部落。

    从那时起,两个部落一直相互帮助,相互往来,所有新一代年轻的未来可汗都必须要依照祖训结为兄弟。

    这百年之后,他们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早已淡薄,但是他们的关系却一如往昔,非常密切。

    一听粘怗部落遇难,乌默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调兵来援,并且告诉自己的儿子,如果他没有回来,就由他继承乌部落的可汗。

    乌默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决心来打这一仗。

    “快!”

    乌默甩着马鞭,高呼道:“别让我们的兄弟久等了!”

    “的哒的哒的哒!”

    他们一人两骑,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将大地都震动的颤抖。

    “停!”

    乌默一路疾驰,只恨不得生出一对翅膀,能够直接飞到兄弟的部落中去,与他同生共死,哪怕让那个来至于南方的恶灵给吞噬了,也不愧这一世兄弟。

    但是在草原上生存了四十多年的他,生存经验不可谓不丰富,敏感的差距出了就在他们的正前方,风沙有着些许异样……

    这附近一带都是草原,水草新出长的相当旺盛,除非是龙卷,寻常的风是没有能力将风沙吹起来的。

    春天并非刮龙卷风的季节,这四周也无龙卷的迹象。龙卷可以排除在外……

    除了自然现象,还有一种可能。

    骑兵!

    一定数量的骑兵奔驰,强大的力量也会卷起漫天的风沙。

    “去!给我去前方探查情况……”他指着身旁的一名侍卫之士,接着振臂高呼:“做好迎敌准备!”

    果然在侍卫之士的身影还未彻底消失的时候,目光所及之处的尘土是越来越明显。

    确实是有一支军队再向他们逼近。

    只是不知是敌是友……是粘怗部落败逃回来的残兵败卒,还是唐朝的兵马?

    乌默脸色严峻,不管是哪个答案,结果都对他而言都不是好消息。

    若是粘怗部落败逃的残兵败卒,那边意味着粘怗部落已经被攻陷……

    他了解他的兄弟,如他一样,一样的贪生,但绝不怕死。如果粘怗部落亡了,他的兄长绝不可能活下来。

    但若是唐朝的兵马,也就意味着唐朝还有余力派兵阻截他们的援兵,粘怗部落一样是危在旦夕。

    很快乌默松了一口气,打探消息的兄弟还未回来,但是他已经从渐渐清晰的尘土中看到了答案,飞扬尘土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整齐有序,明显是出至有序的军队,而不是惭惶而逃的败军。

    虽然这不算是个好消息,但比起粘怗部落灭亡,这已经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想要毁坏我们家园的敌人来了,就在前面,只有五千左右……族人们,我们是草原的主人,现在可恨的大唐来践踏我们的家园,你们说,怎么办?”

    “杀!”

    “杀!”

    “杀!”

    如狼嚎的喊声响起……

    “拿出你们的弓箭,让你们的敌人知道我们乌部落是草原上最优秀的射手,让他们在我们的箭羽下瑟瑟发抖……”

    乌默高高举起了短弓,当先向前突进。

    途中他们与斥候汇合,果然一切都如他从风沙中分析到的一样……敌人是唐军,数量五千左右。

    乌默眼中透露着冷笑。

    胜券在握!(未完待续。。)

    ps:  有点私事,今天只有一更,明天补上,欠的字数翻倍!

    。。。

第十五章 放风筝战术之谁放谁() 
旌旗猎猎,鼓声阵阵。

    碧空如洗的晴日下,苏定方下令五千兵卒裂成三队一字型排开,相互之间还隔着一定的距离。

    如同乌默一样,苏定方也已经发现了乌默的援兵。

    在这一望里许的草原上,面对尘土四起的景象,数千以上的兵卒在这大白天里根本无从隐藏。

    苏定方在草原上的阅历固然比不上乌默,能够凭借骑兵掠起尘土的异样准确敏锐的分别出敌人的动向,但是他早已从罗士信派出去的斥候中得到了乌默援兵的确切消息,知道对方兵力比他们多上三千,有着数量上的优势。但是就如乌默一样,苏定方露着一样的冷笑,而且是一样的胜券在握。

    双方兵卒越逼越近,一点一点的出现在彼此的视野中。

    苏定方毫不犹豫的下达了进军的命令:但奇怪的是五千唐军并没有将速度提起来,而是整齐划一的,以一种小跑的状态前进,似乎完全放弃了骑兵的速度。

    苏定方的异样自然在乌默的眼中。

    告诉移动中的乌默,眼中闪现一丝疑惑,更多的是警惕。

    唐朝的强大,已经被他们接受,罗士信的厉害也是草原上人所共知的事情。

    就算他有着必胜的信心,但面对罗士信的兵,却也不敢有半点大意。

    “不管了!”

    乌默心道:“就算他们有什么鬼主意,主要我不近身。他们能够耐我何?不过……对方阵容有些松散,莫不是对于我族的骑射有所防备?排个古怪的阵型,就想对付我族的骑射。也未免太天真了点。”

    乌默胜券在握是有缘由的,这突厥每一个部落都有各自的习惯习性,并非所有部落都一样。

    乌默的乌部落八十年前冒出了一位英雄,这位英雄被人尊称为“穹夯”,翻译成中原话就是流星,指的是他的箭如流星一样灿烂,具有出色的视力以及优秀的射箭技术。所谓百步穿杨。对他而言如探囊取物,即使是在夜战和混战之中只用一发便能取下对方性命,甚至能够同时射出好几支箭。射穿数名对方士兵。

    当时整个突厥都不强大,但在突厥最伟大的汗王阿史那土门的率领下,正走上崛起的道路。那个时候草原上最强大的部落是柔然汗国。这个柔然汗国崛起于中原的南北朝时期,生活在长城之外大漠南北的他们。在万里苍苍的蓝天下。创立了雄据北方的汗国。它的疆域比汉时期的匈奴还要广阔,实力也不遑多让。

    他们族部的穹夯就跟随者阿史那土门与柔然汗国征战,面对庞大的柔然汗国,穹夯凭借出色的箭术获得了超凡的战功。在至关重要的存亡一战中,穹夯身挂十余支箭壶,以硬弓连珠放箭,专门瞄准柔然汗国的伍长、什长、百夫长、千夫长、万夫长射杀,箭无虚发。一百五十步之内当者必死。那一战穹夯一共射出九十二箭,柔然汗国伍长以上的校官就一连被他射杀了九十二人。开创了一个时代的传奇神话。

    乌部落的穹夯早已死了多年。但是他的事迹却一直激励整个部落。几乎所有部落的少年,在年少的时候都将穹夯视为自己的榜样偶像。也因此导致了乌部落在射术一道,要胜于所有同为突厥部落的草原人。论及整体的射箭能力,在整个突厥乌部落说他第二,无人敢说第一。

    也因如此,乌部落有着一支名传草原的骑射部队,他们只配备战弓与箭囊而外在配上弯刀,并没有任何的长兵器,利用骑兵来去如风来去自如的特点,辅以部落善射的特性,将草原骑射用于战场,向来都是无往不利的。

    这也是乌默的底气所在,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跟大唐骑兵正面袭杀,而是意图以放风筝的战法战术,依仗突厥人的习性,依仗他们乌部落的特点,将唐军歼灭。

    他不信唐军的骑射水平,能够比得上在他们马背上的民族?

    乌默对于他们部落的骑射有着极大的自信,吹起了颈部的骨笛,以笛音来指挥族人作战。

    随着骨笛声此起彼伏,乌部落的骑兵不约而同的取下战弓,并且将箭羽含在口中,做着第一波驰射的准备。

    对面的唐朝骑兵似乎放弃了骑兵的速度,在徐徐进兵,但乌部落的骑兵却飞速的前进,让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

    三百步!

    二百五十步!

    二百步!

    一百九十步!

    一百七十步!

    ……

    快了!

    乌默看着速度贼慢靶子一样的唐兵,眼中闪现炽热的光芒……

    快了,就快了!

    一般而言,突厥的有效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但是乌部落的骑射部队以骑射为主,他们需要不断的射箭来保证自己的杀伤力,因此所有战弓都是利于骑射的短弓,射程要比一般的突厥兵要近一些,在一百三四十步之间,但是续航能力却大幅度的上升。

    乌默瞪大着眼睛,等待着双方的间距进入一百三十步,这个最有利射程的瞬间。

    便在这时他突然发现,唐军从背后取出了一物……

    “不好,”他脱口而出,心寒胆裂!“散开,快散开!”

    一个个慢悠悠前进的唐军,从竟然从背后取出了已经上了弦的弩箭……

    这古往今来,弩箭就是他们草原民族最大的天敌。

    从秦朝起,强弩便压着寻常的弓箭一筹,随着科技的发展,弩箭的强势越来越明显。汉朝的李陵,便是凭借汉朝的大黄弩,以五千之众力敌十万匈奴,甚至还杀伤数万的记载。这发展到了唐朝,陌刀阵中的伏远弩更是让他们吃足了苦头。

    现在唐军竟然还是用弩……

    一看到弩箭,乌默脑海中本能的浮现出伏远弩的神威……

    那射程可达三百步的强劲利器,一箭就能洞穿数人……

    比马蹄还要急促的弓弦声响起!

    弩箭越空,漫天的箭羽如飞蝗一样,跃阵袭来。

    这加速疾驰中,临时临急的下令“散开”,就算是弓马娴熟的突厥人也做不到这点。

    顷刻之间数以百计的突厥骑兵惨叫着中箭摔倒,混乱的波动扩大开来,乌默部密集的骑射阵的中间一带瞬间崩溃!

    乌默心疼之余,意外发现伤亡远不如他想象中的惨痛,弩箭的威力也不及他想象中的可怖,顿时恍然:唐军用的不是可怕的伏远弩,而是威力差伏远弩数筹的弓弩。

    念及于此,乌默已经有了计较,高呼道:“继续前进,加速前行!”

    他命令一下,随即发现对面的唐军速度也提上来了,他们不再是悠哉悠哉的移动,而是加快了速度撤退……

    没错是撤退!

    他们三个队列,第一列队的骑兵射了之后。他们一个接着一个,在第一时间里,一条线似的分别往左右飞奔,迂回着后撤。

    弩箭接连射来,已经带走了他们五百余战斗力。

    唐军始终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在撤退的时候,熟练老道的在马背上安装着弩箭,然后回身扣动括机。

    乌默傻眼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唐军竟然用的是他们一模一样的战术:打算放风筝的他们,现如今反而让对方放了风筝。这之间的差别,让他有一种吐血的冲动感觉。

    作为骑射行家,他看的出来。唐军在这方面下过一番功夫,但是论驰射的速度,论变向转向的灵活,远远比不上他们,但是偏偏唐军的射程在他们之上。就是比他们远上五十步。这五十步的优势,掩盖了一切的不足。他们现在毛都没有触碰到唐军,唐军却凭借弓弩之力射伤了他们五百余兵卒。

    弩箭的安装有些繁杂,不如弓箭直接,但在繁杂的安装也有安装好的时候……

    弩箭袭击再次破空而来。

    苏定方老道老练的指挥着唐军骑兵放着风筝溜着狗,作为天赋绝佳的用兵奇才。他在罗士信提出如此战法的时候,用最快最短的时间就掌握了这套战术的精髓。就如一员经验丰富的老将,指挥的有条不紊。

    相对于乌默依仗骑射的胜券在握!

    苏定方的胜券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