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246部分

大唐虎贲-第246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帷幄之中,这种惊世骇俗的能力真的存在……”

    李靖这位名不虚传的大唐军神,在得到罗士信的战报的那一刻起就下了一部弥天大棋。

    罗士信、李世绩虽不是他手上的棋子,而是下棋之人,但是他们下的每一步棋都在千里之外的李靖所预料之中。

    至于颉利、义成公主、赵德言乔令则乃至于薛延陀都是李靖手上的棋子:他看穿了乔令则小人的心态,知道这个依仗溜须拍马抱着齐王杨暕大腿上位的隋朝大臣是实实在在的小人,肯定会行告密之事。故意显出真身,让突厥知道他的存在。然后利用颉利多疑自负的性格,依仗即将兵临城下的罗士信、李世绩两路大唐大军,令他相信唐朝的战术就是要将他围困在突厥汗庭,围而歼之,使得他坚定不移的相信,李靖出现的地方,必然有他的五万大军。他还算准了颉利有死战到底的勇气,但没有死战到底的决心,只要有人劝说他跑,他一定会跑。

    义成一直教唆颉利南侵,对于身处突厥的隋朝后裔照顾备至,所图所谋,可见一二。赵德言更是因为在中原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万里迢迢投突厥效命,功利心极其严重。此二人在颉利心中的地位极高,有他们的存在,颉利定然不会在汗庭死战。在前有罗士信后有薛延陀、左有李世绩的情况下,颉利也只有选择向右突围。右边固然有李靖的存在,但至少有阿史那社尔的支援还有西突厥可以投靠……

    至于薛延陀的心思更容易猜透,夷男野心很大,所谋甚广,突厥的覆灭对他大有好处。这举手之劳,也必定会鼎力相助。

    将所有人的能力性格拿捏到位,能能用的一切有利环节统统用上,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布下如此巨网困住颉利。

    除了“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罗士信想不到用什么词语能够形容这个时候的李靖。

    太了不起了。

    罗士信也将自己遇到的情况:康苏密投降以及杨政道呈献玉玺投降的事情细说。

    李靖想不到还有这事,大感意外,笑道:“能够迎回传国玉玺,实在是再好没有的事情了。至于义成,此人蛇蝎心肠留她不得,待我们取胜过后,便以她来祭旗。”说道这里,他突然站起来道:“罗士信、李世绩听命。”

    罗士信、李世绩一起起身抱拳道:“末将在!”

    “你们立刻回营地,整备兵马,现在颉利跑了一阵,现在他急于跑命,想必也不会发现我只有两千兵这一事情。你们将手上的伤兵步卒交给我带,骑兵你们都带走,去追击颉利。那些让颉利抛下的百姓,交给我便是了。”

    罗士信、李世绩互望一眼,各自都若有所悟的看了李靖一眼,明白了他的意思。

    李靖这是将擒获颉利的大功让给他们了。

    不贪功,不争权,无怪李靖拥有翻云覆雨的通天之能,李世民依旧对李靖信任备至,但凡有重大军事上的决定必先求问他的意见建议。

    李靖布下了如此的天罗地网,罗士信、李世绩作为当世少有的名将,那里还能看不透目下的关键所在?

    两人回到军营之后,立刻点齐兵马,将手中的马匹通通聚集起来。

    罗士信将情况大致上向刘仁轨、薛万均、苏定方这些人细说,对于李靖的这步棋,每一人都傻眼惊叹,随即涌现敬服之意。用兵若李靖如此,实在让人不得不服。

    “我们全军几乎所有人都会骑马,全部都带去?”刘仁轨想着怎么安排。

    “不要!”罗士信道:“只带骑兵,步卒一个不带,省下的马给骑兵轮换。”在他的安排下,步卒虽然懂得骑术,可以马背行军,增加机动性。但如今追击颉利,需要日夜兼程,需要马不停蹄,甚至在马背上休息。步卒是不可能坚持到最后的,与其掉队不如不带,将机动性最大化。

    他可不想在这精要关头,浪费资源。

    无论如何,他们就要将颉利阻拦下来,将他们歼灭。(未完待续。。)

    。。。

第三十五章 弃子……罗艺() 
一切皆如李靖预料的一样!

    颉利没命的跑,在他后边驱赶牛羊马迁途的百姓根本就跟不上大部队。

    百姓无战心,李靖又先辅以流言乱他们心智,虽然罗士信、李世绩双方只留给他三万兵马,但是在他的合理调配下,一共截获了突厥二十五万的百姓,至于牛羊马什么的牲口,那是数都数不过来。

    当然这一切都与罗士信无关,罗士信现在是一门心思的追击颉利大军。

    颉利虽然比他早跑大半日,但是颉利并非如他们一样,领着兵马没头没脑的跑,他们还带着族人带着少许的百姓。

    这并非是颉利逗比,跑路了还带百姓,实在是他不能不带。

    突厥并非是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山林遍布,小兵小将没有人权。

    中原出了这档子事,只要家人隐姓埋名或者找个地方躲起来就不会存在大问题,但是突厥不同。他们这里环境恶劣,脱离部落群体等同找死,而且他们所有领兵的人物都是各族的酋长首领。

    他们要跑路,不可能丢下妻儿不管,家眷是必带的。他们这些首领也有自己的心腹,为了拉拢心腹,也将真实的目的告诉了他们。

    他们虽然寻求保密,恶劣的情况也不可能瞒过所有的人。许多侍卫之士、柘羯这些在颉利左右的最强兵卒战士,隐隐约约的得知一些情况,也暗中通知了家人跟上。这一个传一个,拖家带口的累积下来数量不少。当然也少不了李靖的杰作,李靖就没有少宣传突厥不利的消息。自己跟上部队的也有很多。

    对此颉利心中固然愤恨,却也无可奈何。

    他不可能对付自己的族人下手,在目前这种情况,再起事端,难保不会造成哗变,就算明知他们会拖延速度,也不得不带上他们。

    然而就在他们亡命奔逃的时候。不利的消息开始在军中蔓延流传。

    才不过短短的两日时间,他们一行将近十万之众上上下下都确切的知道他们真正的目的是逃亡,在他们的背后十三万的唐军正穷追不舍。随时可能杀到,要了他们的性命。

    不安,恐惧,在每个人的心中蔓延。

    面对如此恐惧。有些人选择了离队。偷偷带着家人亲友一起逃离了颉利,自求活路。

    有些人因为速度不够快,不得不离队成为无助的孤家寡人。更有多反身折了回去,他们要去找他们的家人。

    掉队逃离的情况在第二天就出现了……

    第三天,第四天……

    情况越来越严重……

    “可汗,可汗!”

    颉利睡的迷迷糊糊的只觉得一个急切的声音不住在呼叫,声音好像就在耳边,又好像存在梦里……

    头晕脑胀地从马背上坐了起来。用力拍了拍脸颊,只觉得脑袋上捆了勒紧的绳子一样。挤压着他的脑袋:因为太担心情况,连着四天都睡不好觉。直到着第五天的凌晨方才精神疲乏,趴在马背上合了一下眼睛。

    这绷紧的神经,突然松懈,还没有睡足却让人吵醒,整个人的感觉就跟要死了一样,难受以及。

    在一旁与他并骑的赵德言见他醒来,低声道:“不好了,我刚刚大致的估算了一下人,包括家眷族人,随行的已经不满八万。我们人群里肯定跟着内奸,不断的散布着谣言,在妖言惑众蛊惑人心。”

    “八万!”

    颉利用力晃了晃脑袋,多少清醒了些。这清醒了后,反而更加的头痛:他们出来的时候共有十万余数,现在才几天……

    唐军还没有追上来,他们一半路都没走到,已经走散走丢了两万人,若唐军追上来还了得?

    “从谣言起的时候我就猜到有内奸了……”颉利无可奈何的道:“但是有什么办法?我们停下来调查内奸,只会让唐军追上来,还会弄得人心惶惶,他们就是吃准了这一点,才敢如此嚣张的散布谣言。吩咐下去,以暗查为主,万千不可引起恐慌,就算找不到也没所谓。都到了这个地步,还能奢求什么?”

    赵德言看着远方,现在如今是辰时时刻,太阳公公跳出了地平线,将田地照的希白,可在他的眼中,前方却是一片昏暗,一点光明亦瞧不见。

    颉利这一辈子何曾如此落魄,看着后面长长的凌乱:一个个骁勇的兵卒脸上哪里看得到半点的战意,有的只是麻木。一个个上了年纪的老者气若游丝的让家里的男人抱着赶路,一个个小孩窝在母亲的怀里痛哭流涕……

    如此凄惨,悲从心来,眼圈都红了。

    “是我颉利无能,对不起你们!”

    突然他发现最尾部的族人一阵动荡,他们混乱的往前拥挤,惊呼嚎叫,似乎遇到了可怕的事情。

    “难道唐军追上来了?”颉利忍不住的打了一个寒颤,恐惧开始在心头蔓延。

    赵德言也察觉了异常,也想到了同一个问题,惊呼道:“怎么可能这么快?”

    虽然他们带着百姓,虽然他们带着家眷,但是他们先行很久,而且突厥人人人擅骑,就算是家眷族人也是以马代步的,就算会耽误一点时间,唐军也没有到底最的那么快……

    这一点都不科学,唐军的行军速度,竟然能够与突厥相比?

    答案很快揭晓!

    阿史那思摩后面策马追了上来,急切道:“不好了,唐军追上来了。”

    “来了多少人?打着什么旗号?”颉利荒蛮追问。

    阿史那思摩在部落的最后维持次序,他是第一个发现情况的,自然知道答案。

    “人数不清楚,但看声势,少说也有五六万匹马,至于战士,怎么也应该有两万,他们是打着罗字旌旗,有一面旗子上写着镇军大将军……”

    “罗士信!”

    颉利咬牙切齿,口水都溅射出来,喷了阿史那思摩一眼。

    这时罗艺也发现了异样,上来查问情况。

    颉利目光落在罗艺身上,突然拔出弯刀,直指罗艺道:“你领着五千兵马去抵挡罗士信,去拖住他,死战到最后一人!”他顿了顿道:“不是死在罗士信手里,就要死在我的手里!去不去,给我一句话!”

    颉利话音一落,周边的柘羯勇士一个个弯弓拉弦,将冰冷的箭头对向了罗艺。(未完待续。。)

    。。。

第三十六章 追击神速() 
颉利冷冷的看着罗艺,脸上眼中已经是杀机四起,只要罗艺做出任何让他不满或者不愿意听的话或动作,他便将之弄死当前。

    颉利固然落魄至此,也是一代雄主。无可否认的是东突厥这一脉在他手上走到了最强的巅峰,只是他遇上大唐遇上了李世民,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颉利一直以来都很羡慕中原的人才,莫说是惊才绝艳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之流,就算不堪大用的赵德言在突厥也是一等一的人物。罗艺作为中原曾经的诸侯,固然性格有着缺陷,但在军事上还是有相当造诣的,用兵老道狡猾,敢打敢拼敢杀。

    对罗艺原来投效,颉利最初欣喜无限,将之视为心腹,破格录用,直接拨给他万余兵马,让他依照汉人的战术训练,使之成为战场利器。

    罗艺也没有辜负颉利的期望,练兵成绩绝佳。尤其是在与突利的对战中,罗艺更是展现超一般的作战能力,为他打败突利立下了极大的功勋。

    面对罗艺出色的表现,颉利甚至有心将他培养成为突厥的顶梁支柱:一来是因为罗艺却有其才,二来也存着千金买骨的寓意,他想让所有中原知道他颉利求才若渴,便如三国时期的曹孟德,能够不拘一格的收纳人才,不论在唐朝犯了什么事情,只要有能力,在他这里就能得到重用。

    但是罗艺在对阵罗士信的表现将颉利恶心到了,也彻底的看清了罗艺的嘴脸。

    颉利并不怪罗艺输给罗士信。他知道罗士信的能力,输给他并不是很意外的事情,也不怪罗艺逃跑。这人谁不贪生。不怕死固然值得称赞,但怕死却并不是很丢脸的事情。颉利在乎的是罗艺的态度,他看中罗艺的能力,对他推心置腹,而罗艺却一直将自己视为外人,将突厥视为晋升的工具。

    颉利已经能够想象此次他脱逃成功,寄与西突厥之下。将会发生的事情。依照罗艺的尿性,九成九会直接背弃他转投西突厥。与其发展到那个地步,不如先下手为强。免得留有祸患。他在逃跑的时候早已拿定主意,在逃脱成功,抵达西突厥的同时,便将罗艺杀了。免得他来坏事。

    现今罗士信以追杀至近处。正好让罗艺对他做最后的一点点贡献,以还他的器重。

    罗艺气得身子发抖,面如土色,汗出如浆,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