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260部分

大唐虎贲-第260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士信能够左拥右抱,着实是平阳、郑丽琬每一个人各退一步换来的,而作为当事人的他却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这个困境。

    是故对于平阳、郑丽琬,罗士信内心深处始终有着极大的亏欠,对他们也是格外体贴。

    现在他已经回到了长安,与郑丽琬也将要有个结果。

    等将郑丽琬娶进门来,就算此后诊断出平阳有了身孕,也只能说是天意了。

    “郎君不需要觉得对不起我们,正是值得,我才甘愿,无怨无悔……”

    对于平阳的要求,对于这位他所愧疚的妻子,罗士信只能以实际行动来满足他的要求,一把将平阳懒腰抱起,三步并作两步走的来到了榻前,一起滚上了床单……

    帐幕也跟着关上……(未完待续。。)

    ps:  第二更!

    。。。

第一章 新官上任() 
这饥渴了许久,与娇妻盘缠大战三百回合!

    罗士信只觉得通体舒畅,翌日一早起床,精气神十足,便是来十头猛虎,也能将之按倒打翻。

    一如以往的早起练武,这他们取得如此大胜,李渊特地罢朝三日,以致庆贺,也不用赶着去早朝,练功射箭,出了一身大汗之后,冲凉看书。

    以往这个时候他一般都会翻阅兵书,研究李靖传授他的《六军镜》,但今日却翻着《武德律》耐着性子看着。

    《武德律》是政治律法,不但要求官员看的明白,还需百姓看的懂。所以在用词上并没有古文的深奥,各种条款通俗易懂。

    罗士信在唐朝生活了已有四年,基本上习惯了这里的一切。由于身在高位,多多少少都会接触些许深奥的古文。对于古文的理解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读懂《武德律》是不成问题的。只是《武德律》是国家律法,共十二篇五百条,想要一个早上读完熟悉,却也不可能。

    只是读了一小部分,便匆匆的吃了早餐,去刑部点卯报道。

    刑部作为大唐最为重要的六部机构之一,官邸落座于皇城承天门街之东,第四横街之北,尚书省都堂西面第二行,距离皇城极近。

    罗士信在长安生活许久,尽管没有进过刑部却也知刑部的大致位置,没有耗费多少力气已达刑部门口。

    刑部作为六部要职,为得允许。常人不得入内。

    罗士信出示了自己的官大印,方才被门口护卫放任通行。

    其中一人慎重的道:“规矩如此,小的只听过大人威名。不识大人真面目,大人莫怪。”

    罗士信不以为意的表示自己并不在意。

    另一人跟着接话道:“萧相一早便来了刑部,此刻正在大厅与诸位大人谈话。”

    萧相?

    萧瑀!这个时期宰相不少,有好几位,但真正姓萧的却只有萧瑀一人。

    罗士信突然想到了萧瑀跟随李世民出征王世充,以文官的身份镀金赚取军功,回来之后便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唐朝的官职沿用于前朝的三省六部制。是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中尚书省是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事无不总。地位最为重要。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这六部皆属于尚书省管辖。

    尚书省都堂为尚书令典领百官,也就是文臣武将之首,尚书令的左右手称之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当年功高卓越的李世民被授予尚书令,现今他继任为太子也卸去了尚书令的职位。尚书令从此成为了不认命的空职位。执掌尚书省的也就成为尚书令以下的尚书左右仆射。亦是宰辅之臣。

    刑部归尚书省统御,萧瑀这个尚书右仆射恰是他的顶头上司。

    这初掌刑部,人脉就送了上来,老天也战在自己这边呢?

    罗士信自然想到了出征突厥之前,萧瑀特来传旨时候的请求。而他也恰逢其会的将萧皇后“擒拿”住了,凯旋之后,将他们护送到了长安。

    李渊并没有为难萧皇后与杨政道这一老一小,献俘的时候也没有带上他们。让他们尝受羞辱,而是客气的接待了他们。受到了唐王朝的礼遇,还在兴道里给他们祖孙准备了一套豪宅安置他们。杨政道更是因为献传国玉玺有功,给封为员外散骑侍郎。虽然他这个散骑侍郎是个闲职没有什么权利,但每月的俸禄足以让他们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也许就是这种“优待”,才会传出一些不可能的谣言。

    快步走进刑部大堂,诸多先一步来的刑部官员都围在萧瑀的身旁。

    作为顶头上司,一国之相,他们这些在官场上混迹许久的老油条哪有不巴结的道理。

    “不知萧相一早驾临刑部,可有要事?”刑部侍郎刘德威作揖礼拜,态度带着几分油滑的谄媚。

    萧瑀颔首道:“没有什么要事,新任的尚书大人还没有来吧?你们各自去忙,暂时不用理会我。今日不用早朝,较为空闲。瑀闲来无事就来这里找尚书大人叙叙旧,没有什么公务。”他说的轻巧,在刘德威以及一干郎中、员外郎以及刑部主事、都官主事、比部主事、司门主事等刑部官员神色都各自微变。

    尤其是刘德威更是如此。面色瞬间的便难看,但如此神情一闪而过,想起曾经共过事的罗士信,眼中透着一丝不解。

    萧瑀是当朝宰相,论及身份地位。他仅次于李渊的“老兄弟”裴寂,在整个唐王朝只有裴寂、萧瑀在李渊眼中算是特殊的。

    不论什么时候,李渊称呼裴寂都是“裴监”,那个跟他一起吃喝嫖赌的老兄弟。而称呼萧瑀则是亲昵的唤之“萧郎”命他升御榻而立,地位仅次裴寂。

    以萧瑀的尊贵,亲自来刑部找新上任的刑部尚书罗士信聊天,得知他未至,还屈尊等待:这关系已经不能以“友好”形容了。

    罗士信是李渊的女婿,平阳的丈夫,有战功彪炳,深得李渊器重,跟萧瑀的关系有密切至此,这刑部可是来了一尊大神啊!

    一时之间,对于罗士信的冲天而降,刑部上上下下绝大多数官员的心思都千回百转起来。

    萧瑀让他们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去,却没有一人离去的。

    都是老油条,哪有放任一个宰相在大堂干等自己离开的道理。

    这时罗士信走进了大堂,他从未与刑部接触过。唯一认识的刑部官员唯有前刑部尚书屈突通了。还是因为一起上过朝,因为罗艺的关系有过联系。现在屈突通转职为工部尚书,刑部官员他能够认识的一个也没有。不过当他的目光落在刘德威身上的时候,却也意识到错了。

    这个刑部他还是有认识的人的,只是不是很熟悉,连他为什么在刑部都不是很清楚。

    在大堂之中除了刘德威之外,他所认识的只有被官员围住的尚书右仆射萧瑀。

    见罗士信到来,萧瑀立刻脱众而出,笑道:“恭喜尚书大人,昨日未有机会亲自当面道谢。今日不请自来,尚书大人莫怪。”

    众刑部官员更是惊愕,萧瑀的态度似乎更加敬重一些。

    刘德威眼睛稍微眯起,心中念道:“这个尚书大人可是条过江的猛龙啊!不可大意,不可大意……”

    “见过萧相,萧相客气了!”罗士信为人向来都是敬他一尺,回敬一丈,萧瑀如此客气,他这里的礼数也做的十足。

    “不用多礼!”萧瑀扶着罗士信,道:“尚书大人初到这刑部,想必对刑部的官员认识的不多。我给尚书大人介绍一下……”说着他第一个就指向了刘德威,道:“这位是刑部侍郎刘德威,刘侍郎……”他正想介绍一下,忽然想起刘德威的履历,笑道:“看我这记性,你们应该认识吧?”

    刘德威作揖道:“当然,二少将军昔年的豪勇,德威今生今世都难以忘却。”

    罗士信昔年在张须陀麾下的时候结识了裴仁基的儿子与他差不了多少年岁号称万人敌的裴行俨,两人相交莫逆,亲如兄弟。张须陀战死后,他与秦琼改隶裴仁基麾下。因为裴行俨的关系,裴仁基对罗士信极好,如同半个儿子一般,军中的人都称他为二少将军。刘德威徐州彭城人以干略见称,大业末年,裴仁基讨伐淮左起义军的时候,调入裴仁基的帐下,后来跟着裴仁基转投李密,一起共事过多年。关系说不上密切,没有深交,但彼此都认识。

    “刘侍郎,客气了。”罗士信回应道。

    接着萧瑀又给罗士信介绍了其他的刑部官员,刑部郎中岑彦,刑部主事张彤、贺文梓、蒋立、顾明,都官主事冯思、孟海,比部主事邹良、史东、沈之南、邵羽还有司门主事吕清、沈靖,至于其他的刑部的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都官都官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比部的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司门的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就没有额外介绍了。

    作为刑部的中下级官员,他们并没有聚集在着大堂之中,萧瑀作为地位崇高的宰相也不可能,一一记下他们的名字。

    只听萧瑀的介绍,罗士信便知道刑部作为中央六部之一,就算是最清闲的一部,也不是他昔年掌管的右骁卫可以比拟的。右骁卫就一个部门,而是任务只是老套的护卫皇城的安危。

    而刑部仅仅是内部的部门就分四个,分别是刑部、官都、比部、司门。四个部门又细分主事、令史、书令史、亭长、掌固,每一个部门都有自己应对的事物,人数多则百人少的也有五十人以上。

    而他罗士信正是这数百号人的长官,执掌着大唐的诉讼刑法律法的等各个方面的事情。

    任务比他想象中的要大的多,责任也比他想象中的要重的多。

    六部之一的长官尚书,就算是清闲的刑部,也是整个王朝最核心的机构,不是轻易就能当任掌控的。

    察觉到这刑部尚书的份量,罗士信还未深入的了解刑部,已经感觉到了一股压力迎面而来。(未完待续。。)

    ps:  第一章!

    。。。

第二章 暗藏内忧() 
这萧瑀亲自介绍,这在大堂中刑部所有有份量的重要官员,对于罗士信都表现的极为热情,一律拍着胸脯保证一定支持罗士信的工作。

    就算不包含中下级官员,只是主要介绍核心刑部要员也花费了好一阵子。已经过了点卯时间,是开始处理公务的时辰了。

    六部的事物都关系到大唐整个国家机构的运转,不能懈怠停顿下来。

    萧瑀已经等到了罗士信,察言观色也知道他们有事情说,一个个的都开始告辞离去。

    唯有刘德威在向萧瑀告辞之后,转向了罗士信道:“尚书大人可有什么示下……我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按覆谳禁之政。对于各项要务,可有什么意见建议?”

    罗士信毫不犹豫的道:“就按照以往一样行事,若非必要经过我手决定的公文由你先行决定,刑部依照日常运作便可。”

    刘德威颔首领命,大步走出了大堂。

    罗士信吐了口气,他对刑部一点都不了解,真让他做指示,十有**是盲人摸象,要闹出不少笑话。

    此时大堂只剩下罗士信、萧瑀两人。

    罗士信问及萧皇后与杨政道的情况。

    萧瑀开心的将情况细说,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意。

    罗士信笑着说了声“举手之劳”,随即也针对他今日的来意表示了感谢。

    萧瑀是何等人物,今日来此摆明了是投桃报李。以自己在唐王朝的地位声望,帮助罗士信这个政治场上的菜鸟巩固在刑部的地位。

    有今日这么一出,整个刑部谁不知道新任的刑部尚书罗士信与六部长官尚书右仆射当朝宰相萧瑀关系密切。谁敢轻视他这个从军职转来的刑部之首?

    萧瑀若有所思的看了罗士信一眼道:“罗尚书这是打算在刑部干一番成绩?”

    罗士信毫不犹豫的道:“那是自然,这不是有古话说嘛,食君俸禄,替君分忧。既然当了这个刑部尚书,那就要干下去。虽然我现在什么也不懂,但是可以学嘛。时间有的是,慢慢来。总会弄明白的。反正我还年轻,不是吗?”

    萧瑀迟疑道:“那你已经察觉到了刘侍郎的用心?”

    罗士信古怪的道:“刘侍郎有什么用心?这个我倒是不清楚……我跟他关系不深,却也没有什么仇怨吧?”

    萧瑀愕然道:“那你先前为何将一切都交由刘侍郎处理?”

    罗士信坦然笑道:“这不懂装懂。是个饭桶。我对这刑部接触的少,在昨日以前,只知道刑部有个尚书叫屈突通,原先是隋朝的大将。跟我夫人在关中打过好几战。除此之外是一概不知。这与其横加干涉,出洋相,闹笑话,降低自己的身份身价。不如什么也不干,任由他们习惯制度的官员入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