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大唐虎贲 >

第292部分

大唐虎贲-第292部分

小说: 大唐虎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  晚上还有一章!

    。。。

第四十八章 各有进展() 
受到罗士信的影响,他们交谈的声音压的很低。

    这听罗士信说到这关键的时候,裴青衣将耳朵竖的直直的,想听个原委,却不想得到的竟然是“纵欲过度,给榨干了”这八个字,登时闹了个大红脸。

    裴青衣年岁不小,早已过了婚嫁的年岁,只是一直没有那方面的意思。江湖中人不计小节,虬髯客、红拂女也不强迫她,但到了她这个年岁,该懂得什么都懂。

    她还以为罗士信会说什么原因,如此的正色……结果竟然是“纵欲过度”。

    裴青衣羞气的几乎想要狂暴,找个地洞往下钻。

    罗士信赶忙绷着脸正容道:“说的是正事,别闹!”他自己这里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自诩跟裴青衣关系很铁,相互间也没有什么顾忌。可她终究是一个女子,跟她说这个却也有些不合适。

    赶忙转移了话题道:“所以我觉得他的可能或许比桓丹更大,尽管我不认识什么桓丹,可从目前的消息来看。桓丹精于五行遁术多年,也干过不少大事,却未有妄杀乱杀之名。而桓药江湖阅历太浅,就如一章白纸,最经不住诱惑。是黑是白,全看他遇上了什么人物。”

    裴青衣无言以对。

    她本对桓药有着足够的信心,可经过罗士信如此一说,却也由不得她不令怀其想,沉声道:“你说的确实不无道理,现在想想先前的对话。桓药也有些反常,以他跟桓丹的关系。你说桓丹可能是杀人凶手,他却没有额外多余的反应。没有为他的兄长辩解。起初我还以为他真的疲累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他的嫌疑反而更大!”罗士信沉声道:“你装作什么也不知道。依旧找着桓丹。我让侯杰跟着他,指不定真能查出什么来。”

    桓药身子藏在暗处,看着远处说着悄悄话的两人,因为隔着太远,一句也听不清楚,原本就有些青白的脸色更显的苍白。

    无声无息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背靠着房门,表情惊恐惊慌。

    他怎么也想不到天衣无缝的杀人竟然会这么快就查到他们五行宗,继续查下去岂不很快怀疑到自己头上?

    “不行!此处留不得!”桓药身子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害怕,紧张,亦或者带着一点点的幸喜:想着就在不远处一手将他拉扯长大的义母,心道:“不是儿子不孝,想要离开母亲,实在是不能不走,逼不得已。”不再有任何犹豫,桓药翻箱倒柜着,整理着自己的衣着。

    翌日一早。桓药再次以外出找寻兄长为由,离开了卫国公府。

    **********

    此时在大理寺的努力下,他们已经拿住了与杨彦一同来的老乡赵福。

    赵福正委身于妓院,享受着最豪华的套餐。戏凤七日乐。

    只要有只够的钱物,一栋精致的小院,院子里各色千秋的三名佳人。任由取乐。七日之内,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赵福何曾享受过三大美女环绕,任由他肆意妄为的乐子。早已乐不思蜀,忘记自己爹妈是什么了。

    直到大理寺的捕快将他从床上拉下来,才知道麻烦临头了。

    进了大理寺的刑堂,根本就无需审问逼供,只是大理寺数百年累积下来的威严,足以将赵福吓的吐露一切。

    赵福是一个地道的势利小人,跟杨彦并没有沾亲带故,只是彼此为邻,见杨彦有发达的迹象,有心讨个彩头,死皮赖脸的跟来长安,说要见见世面。杨彦老实本分,念及赵福的贤惠妻子不时给他家搭把手,也就应承下来。因为杨彦的关系,赵福也给安排进了典客署,享受着一定的待遇。

    就在事发的那一晚,一个神秘人跟他做了一个交易,用黄金换取他出入典客署的令牌以及一身衣服,而且还是质地极好的黄金。

    唐朝的交易货币是通宝,但金银之物向来昂贵,极好脱手,换取通宝不过分分钟事。

    赵福哪能不动心,这身怀巨款,就如暴发户一样,钻进了妓院,直到给擒来大理寺都未出过妓院一步。

    “不是他!”韩仲良断然道,“就这种人物,哪有杀人的胆子。狄贤侄的猜测,他看完全错了。难怪罗尚书不过问赵福一事,恐怕他早就察觉凶手另有奇人了。可恶的家伙,又先我们一步。”

    “那也未必!”一旁的大理寺少卿孙伏伽道:“狄知逊分析的有理有据,结果或许错了。可细节未必是错的,尤其是杨彦的死因,那消失的东西就是关键。”

    韩仲良一怔,心中恍然,颔首道:“你说的有道理……”他目光转向赵福道:“这一路来,你可发现杨彦有什么异常。或者他有什么宝贝?”

    “一本书!”赵福叫道:“一本乱七八糟钉缝起来的书,我问他是什么东西,他说是他这一生研究的心得。”

    孙伏伽惊喜道:“我亲自搜查过凶案现场还有整个别院,根本没有什么手札。书房里的书,一本也没动。让狄知逊说中了,杨彦是个铁匠,还上了年纪,没有大文化,不会去莫名的看什么圣贤书。他瞧的是他的打铁心得,是有人知道了杨彦有这样的东西特地从他哪里强取的,可能是意外发现杨彦没有休息,对他痛下杀手……”

    韩仲良铁青着脸道:“不是,他是存心杀人灭口。这杨彦擅长的是冶炼之术,有人想得到这门技术的同时,又不想让我大唐获得,居心叵测居心叵测。”

    孙伏伽吃重,将韩仲良拉直一旁小声道:“依照大人的意思是住在典客署的所有他国使者都是嫌疑人?这事情可是不小……”

    韩仲良深深的吸了口气道:“不错,此事确实不容大意。可能会引发外交上的**,我大唐目下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实不能节外生枝。不过我们也不能坐视不理,不能让幕后之人危害我大唐,更不能让他们得逞。任何锁定幕后之人,尤为关键……看来我们还得问问狄贤侄,他的思绪确实能够让人耳目一新。。”(未完待续。。)

    。。。

第四十九章 拔得头筹() 
“案情进展的如何?”

    李世民又一次追问起案情的进展。

    长孙无忌那里已经取得了消息,杨彦家境贫寒,家中只有老父亲与他两人,其他亲人皆死于隋末乱世,一人支撑着小家。对于他虽掌控的冶炼技术,唯有他的老父亲知道一些大略的道理,细节方面由不清楚。

    杨彦亡故,几乎断了能够推动时代进步的冶炼技术。

    李世民怒火难平,再三强调,对于这种胆敢在典客署杀害大唐贤才的人物,决不饶恕,多番让刑部、大理寺务必要找出最后的真凶。

    罗士信自信满满的道:“陛下放心,局已经布下,就差最后一步。只要收了网,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李世民道:“大理寺也传来了消息,说幕后黑手很可能就是同在典客署的外族使节。他们可能在不经意的时候得到了杨彦身怀高明的冶炼技术,为了自身的利益限制我大唐的发展,特地将杨彦除去。此事牵扯甚广,不能冤枉亲善我大唐,愿意与我大唐互惠互利的异族,更不能放过居心不轨的异族。我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唐从不惧任何敌人,想与我大唐为敌,不论明里暗里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自从当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雄心壮志更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言行中充满了霸气。

    细说起来,这也与罗士信的到来密切相关,史上面对强悍的突厥,即便是李世民也不得不当了三年多的孙子。憋着一口气,在皇宫中日夜操练精锐之士。直到贞观四年,才扬眉吐气。罗士信的到来顺水推舟的解决了李建成、李世民的夺嫡之争。免去了大唐王朝不必要的消耗,从而提前四年搞定突厥。

    李世民今时今日即位,周边虽依然存在着强大不可一世的西突厥,居心叵测的吐谷浑,但唐朝的底气却也不输于他们。何况目前彼此并无冲突,短时间内也没有敌对拼杀的可能,李世民眼高于顶,自恋成狂,自是不将这些未来的对手看在眼底。

    “陛下放心。对于此次的贼子,臣是特别有劲,不将他们毛给拔干净了,臣决不罢休。”罗士信眼中煞气十足,充满了莫名情绪。

    **********

    狄府!

    韩仲良、孙伏伽一个大理寺卿一个大理寺少卿拜访着不过二十出头的狄知逊,将最新的案情一点不差的告诉了狄知逊。

    对于此次案件,大理寺势在必得。

    这让刑部压抑的太久,难得遇到一次能够与刑部一教高下的机会,大理寺上下都卯足了这口气。一定要让刑部让天下人知道,在查案审案之上,大理寺才是当之无愧的司法龙头。

    为此高居三品的大理寺卿韩仲良,年纪轻轻便荣升大理寺少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可以考证的进士孙伏伽一致撇开了身份。向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求教。

    这三人行必有我师,韩仲良、孙伏伽都是儒学弟子也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倒是让狄知逊有些受宠若惊,若非心中敬仰着文武兼备的罗士信。真有心顺势加入大理寺,一展所长。

    面对韩仲良、孙伏伽的坦言相告。狄知逊意识道自己最初的片面判断有误,心中也是不安。自己首次遇到这种事情,忍不住表现自己,却做出了错误的推理,痛定思痛,不在轻率,针对大理寺目前掌握的情况,一点点细心思量。

    狄知逊论及干略,铁定比不上他的儿子狄阁老,未必就比韩仲良、孙伏伽更有才华,但他胜在心思缜密,有着堪比女儿般的细腻心思,能够发现那人忽视的微小细节。

    “黄金?”

    面对狄知逊的沉思,韩仲良、孙伏伽也没有闲着,耐心等待之余,也在思考着案情。

    韩仲良出身名门,祖上在隋朝时便是大理寺卿,韩仲良受父影响,自幼对于大理寺的一切了如指掌,为人也刚直英烈,在大理寺表现积极,受到李世民的亲睐,升任为大理寺卿。孙伏伽年纪轻轻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官职卑微的小吏,几经升迁,至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赂,是万年县颇有点要势的官员。武德五年,高中科举甲榜第一名状元及第,步入大理寺,一跃冲天,成为大理寺年纪最轻,却地位极高的要员。

    他们两人都非等闲之辈,为了这一次大理寺能够扬眉吐气,亲自出马,顺带还拉上了狄知逊这位年纪轻轻的后起之秀。

    “什么黄金?”韩仲良见狄知逊以有所获,赶忙问道。

    狄知逊压着兴奋,言语轻快的道:“根据赵福的供词是有人收买他,给的是黄金。黄金这东西自古以来就是奢侈品,虽然不是钱币,但比钱币更为管用。”

    这古代向来有以物换物的习惯,就算是太平盛世也是如此。若处于乱世,国家政府的信用降低,钱币更是无用之物,以物换物将是市场常态。所以黄金、珍珠这类奢侈品,就算不是钱币,却有着远胜于钱币的购买力。赵福手中有黄金,立刻成了土豪奢侈挥霍起来。

    狄知逊接着道:“现在我们对收买赵福的人一无所知,只能从细节入手。黄金是目前唯一的突破点,我大唐并不盛产黄金,境内虽说也有金矿,可产量很低,都掌握在官府手中,所产黄金几乎都给朝廷做金器用,外人是无法购得我中原金。他们若真是异族,所用之金,必然由他们本国所有。据我所知,不同的矿洞所产的黄金质地大不相同。我们是不是可以从此处入手,一方面让行家检测黄金的质地,另一方面调查他国使者在我大唐的交易,看看他们是否有用黄金作为钱币,黄金的质地是不是与赵福的一样。这黄金价格昂贵,产量极少,且不在市面流通,要调查起来反而容易。”

    韩仲良、孙伏伽相互对望了一眼。

    前者叹服道:“狄贤侄果然心思如发,这黄金确实是一个突破口,我这便安排人去调查。贤侄当真不重新考虑前程?我大理寺定不会亏待贤侄这样的人才。”

    狄知逊长揖道:“谢叔父爱戴,只是小侄素来仰慕大将军,能够在大将军手下做事,机会难求,实不想错过。”

    “好吧!”韩仲良遗憾长叹,也不强求。

    这离开狄府,韩仲良立刻安排下去,从黄金入手,查找可疑对象。

    毫无疑问,他们抓到了关键的一条线索。

    这大唐虽经隋末动荡,损失惨重,但因帝王节俭廉明,天下又百废待兴,恢复的极为神速。尤其是长安国都凭借千年底气以及王朝的命脉所在,经济文化诚可谓是大唐的中心,也是周边所有国家的中心。面对远胜己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