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认清庄家手法不做牺牲品 >

第1部分

认清庄家手法不做牺牲品-第1部分

小说: 认清庄家手法不做牺牲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认清庄家手法不做牺牲品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追踪庄股一度被不少投资者看作股市“掘金”的法宝;但经过与庄家的几番博奕;那些满怀“跟庄情结”的投资者又得到怎样的收获呢?在调查中;他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跟庄:风险大赚钱难 
  认为跟庄能赚钱者寥寥 
  调查表明;只有13%的被调查者认为跟庄炒股能赚钱;相比较而言;34%的被调查者认为研究公司基本面炒股能赚钱;27%的被调查者认为运用技术分析手段炒股能赚钱;还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组合运用手段炒股能赚钱。尽管庄股表现非凡;股价翻番者随处可见;但投资者还是表现出一定的理性;认为跟庄炒股有一定的难度;超过六成的投资者选择了理性投资手段。同样;只有23%的被调查者认为跟庄炒股是最有效的手段;超过3/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研究公司基本面、技术分析等手段。 
  尽管认为跟庄能赚钱者寥寥;但追忆起自己近年来的炒股经历中最得意的一次操作;3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通过跟庄实现的;与通过研究报表实现得意操作的被调查者比例相当。庄股的大幅拉抬股价的表演;可能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切身感受过;甚至难以忘怀。 
  半数以上认为跟庄套牢风险大 
  调查表明;51%的被调查者认为;跟庄操作最容易套牢;33%的被调查者认为跟庄操作只要心不太贪;就能够获利;至少是微利;而16%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会操作;跟庄的风险是可以避免的。79%的被调查者认为庄股的动向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很大;14%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一般;7%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较小;可见;在投资者眼里;跟庄操作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心理与操作策略。 
  被调查的跟庄消息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二是朋友间相互打听传播的小道消息。来自证券营业部的跟庄消息所占比例不多;只有10%。跟庄也罢;自己操作也罢;投资者获得的消息来源都是二手的、与他人共享的;这是客观规律使然;也是投资者听从跟庄消息容易套牢的原因之一。 
  对庄家的作用认识充满矛盾 
  失利的跟庄者可能忘不了庄股洗盘大幅震荡、高台跳水疯狂出货的噩梦;但涉及目前股市中是否应该存在庄家这一问题时;62%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存在;否则股市将成为一潭死水;还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庄家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但管理层必须对其行为严格控制;只有12%的被调查者认为庄家不应该存在;股市应该干干净净;上市公司股价应以业绩排行。看来;投资者对庄家活跃股市、挖掘潜力股、吸引股市资金等作用十分看重。 
  但有趣的是;在回答庄家操纵股市是否会引起市场混乱这一问题时;尽管35%的被调查者表示出这种担心;但4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大可能;相信管理层会采取治理措施控制好局面的。当然;这也从道德层面体现出投资者对庄家操纵股市所持的隐忧态度。 
  关于这两组问题看似矛盾的答案;正是体现了投资者基于不同出发点对庄家有了不同的认识。从操作层面看;庄家的作用似乎是不可或缺;但从道德层面;投资者对庄家可能给市场带来混乱表示担心;于是无奈的投资者将希望寄托于管理层;希望管理层按照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部署;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正是如此;36%的被调查者认为庄家与主力难以区分;需要管理层来认定;更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庄家与主力不是一回事;主力是善庄;希望通过培育机构投资者;构成善庄为主的市场格局。 
  对于目前市场中庄股的表现;31%的被调查者认为表现猖獗;46%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整治后庄股的表现有所收敛;而23%的被调查者认为表现正常。在庄股表现这一问题上;投资者也体现出一定的迷茫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希望寄托于管理层对市场的规范管理。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本资料来自网络。豪天个人搜集整理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