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辛亥科技帝国 >

第303部分

辛亥科技帝国-第303部分

小说: 辛亥科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总统;我们已经和德国人达成了协议;德国放弃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我们在西班牙建厂,给他们提供新书武器,同时德国人希望我们能将青岛的四万多名俘虏交还给他们。”虞恰卿得意洋洋的道。

    柴东亮笑道:“德国现在想不放弃庚子赔款也做不到;他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已经被连根拔起,还有什么能力威胁咱们?我不派兵去打他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就算客气了!俘虏当然可以给他们;不过武器不能带走,另外让德国人自己想办法把他们运走;我们不掺合!”

    吴锦堂则皱眉道:“大总统,德国的工业实力相当强大,咱们的武器只要让他们买走;很快他们就能仿制了;在西班牙建厂的意义恐怕不大啊!”

    柴东亮笑着道:“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凭借德国强大的科技能力;仿制当然不是问题;况且我也不单单是想赚德国人的那点钱;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德国失败的太快!”

    吴锦堂有些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他不明白德国人胜败和中国有什么关系?

    柴东亮继续说道:“德国人如果不能获得咱们的装备;那么用飞机和坦克武装起来的协约国,很快就可以击败德国人,那这仗不就打的不热闹了吗?战争结束之后;咱们办了那么多的工厂;这些装备卖给谁去?”

    虞恰卿哈哈大笑:“大总统高见!幸好大总统没有一心一意的经商,否则我等哪里还有生路?我只能回宁波老家捧着粗瓷大碗吃老米饭了,”

    吴锦堂也凑趣的笑了起来。

    柴东亮笑着道:“况且,一旦英国、法国、德国都有了咱们制造的飞机;那么战场就不分前后方了,飞机空袭会对后方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困扰!我敢断定,一旦交战双方都有了能远程轰炸的飞机;欧战各国的工业生产都会大幅度下降,海上贸易也会遭到极大程度的打击!到时候,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就算是破解了咱们武器装备的技术壁垒,照样还得掏钱买咱们的物资,...我要让他们把这些年从中国赚的钱,连本钱带利息都还回来!”

    虞恰卿被柴东亮勾勒出来的美妙前景弄的心动神摇,撅着山羊胡子笑道:“要真是那样的话,咱们赚的钱十辈子打断腿都吃不完了!”

    柴东亮微微一笑:“阿德哥的野心看来不够大啊!一个人就一张嘴,十辈子能吃多少钱?我的理想是让全世界每个角落都在使用中国人生产的商品,让中国每个工厂的烟白都在冒烟;每一台机器都昼夜不停的运转,要让外国人都以使用中国货为荣!更要让每个中国孩子都有书念;每个中国家庭都衣食无忧,共享国家发展带来的好处!”

    虞恰卿顿时惊呆了;他没想到柴东亮的雄心壮志居然如此之大;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人所想的无非是富国强兵,抵御外辱罢了!以这个标准来说;柴东亮已经轻易的做到了,青岛之战一雪甲午战争的耻辱,四万多日军战俘被关押在青岛、龙口、即墨三个战俘营,胶澳租界地已经收复,现在中国海军在水上飞机航母的保护下;不停的在日本海偷袭运输船,日本关西工业区的原料来源几近枯竭,中立国的船只也不敢再往日本运送铁矿石、废钢等物资。英国、法国、德国、奥匈帝国均表示可以放弃庚子赔款的剩余部分;只求中国尽快把飞机、坦克等装备卖给他们;马恩河战役打响以来;短短的两个多月;双方已经伤亡了上百万;光是战死的已经达到了四十多万。蒙古大军西征之后的数百年里;老欧洲还从来没有流过这么多的血!

    即使是死了这么多的人,流了这么多的血;但是交战双方都没有看到胜利的希望,这种断子绝孙的堑壕战还会持续多久;没有哪个军事家能做出准确的预言!

    但是青岛之战中;江准军的轰炸和坦克突袭北岭山日军防线.令欧洲的军事家眼前一亮;不管是分属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阵营;他们同时看到了攻破对方用机枪、火炮、堑壕、铁丝网构筑的死亡防线的希望!

    中国;这个他们从来不放在眼里的国度;现在成了欧洲列强眼中的救命稻草!

    收复青岛这个令国人万分鼓舞的战果,柴东亮却仿佛并不在意,而他所思所想的;则是建立一

    个完,天舜日的人间天堂!

    这是个比宴国强兵伟大千百倍的理想,比史书中的汉唐盛世也伟大千百倍的理想;是中国人期盼了五千年之久;却只在上古传说中出现过的时代!

    “荫府世兄;阿德哥;你们是中国商界的巨子,我希望你们能帮助我,完成我的梦想,这也是全中国人的梦想,如果我们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令中国真正的成为人间天堂.二位青史留名图形凌烟阁受后世万代子孙顶礼膜拜;也不过是平常事罢了!”柴东亮郑重手*机看的道。

    虞恰卿早已魂飞天外,自从参股芜湖工业园和光华集团之后,他几乎把柴东亮当作财神菩萨来供,现在钱对他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诱惑力;而青史留名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至高理想。

    “大总统;您想让我们干什么?您就直说吧;我这条老命就卖给您了!”虞恰卿拍着瘦骨畴响的胸膛道。

    “大总统,您是美琪的丈夫;我是美琪的哥哥;柴家和吴家本就是至亲骨肉;吴家能有今天的荣耀,全凭您的栽培;你是要人还是要钱;哪怕我吴家卖了祖宗祠堂都没二话!”吴锦堂的脸激动的涨红。

    “好!就等你们这句话了!阿德哥、荫府兄;我让你们在三个月时间内帮我筹集两亿银元;能做到吗?”

    “两亿?”俩人顿时瞪目结舌,他们没想到柴东亮张口就是这么大的数目!

    虽然现在虞恰卿和吴锦堂都是身价巨万,柴东亮个人的财富更是已经超过了两亿;但是这都是纸面上的财富,如果大量抛售股票套换现金,或者是从光华银行大量提取现银子;恐怕就会令上海的金融市场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吴锦堂一咬牙道:“给我三个月,我吴家能拿出四千万;我再向徽商同业们去拆借;估计再筹集个两三千万不成问题!”

    虞恰卿沉吟片刻:“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宁渡商会能拿出一个亿!再多恐怕就难了!”

    柴东亮满意的点头道:“那缺口就不大了!”

    虞恰卿壮着胆子问道:“大总统,你要这么大一笔钱;想干什么啊?”

    柴东亮淡淡一笑:“我想重建北京城!”

    虞恰卿惊讶的嘴巴合不拢;过了许久才惊呼道:“大总统;万万不可啊!”

    吴锦堂也傻了眼,他早就知道柴东亮不喜欢北京的肮脏和局促;但是没想到他居然想把北京城推成平地;然后另起炉灶重建!

    “大总统,北京城住了三百万人啊!纵使扔进去两亿重建也是杯水车薪!这么多人搬迁费用且不说他,三百万人一旦离开北京城就要断了生计.“民怨之时,恐怕您也压不住啊!”吴锦堂苦苦相劝!

    柴东亮先是沉默不语;过了片刻突然笑了起来:“你们以为我要把北京城推平了重建,对吧?”

    虞恰卿一愣:“您不是这个意思?”

    柴东亮笑道:“重建是必须的;但是不必推平啊!”

    吴锦堂一头雾水:“那您的意思是?”

    柴东亮笑道:“我要重建一个新北京城,规模比现在大三到五倍;老北京城只是其中的一个城区而已!”

    “建这个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的,大总统;依我之见这笔钱花在工厂的扩建上不是更好?现在洋人的订单那么多,加班加点都忙不过来!”虞恰卿有些想打退堂鼓。

    柴东亮笑道:“阿德哥怕你的钱打了水漂?这样吧;算是我向你借的,拿我在光华集团和芜湖工业园、三义制药厂的股份担保?如何?”

    虞恰卿顿时老脸通红;梗着脖子道:“大总统不要看扁了我们宁波人,不就是钱嘛?三个月之后拿不出一个亿;虞某人提头来见!”

    柴东亮连忙抚慰道:“阿德哥误会了,怪我没把话说清楚;来;让你们看一件东西!”

    说罢,他从公案下取出一卷图纸;打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规划总图。

    “这是我计划中新建的北京城;能够容纳一千万人口;新城包括大学城;我计划j将安庆、九江的几所理工科、医科大学搬到北京来,毕竟这里是京城;影响力会更犬“其次,在新城区建几所最好的中小学,吸引老北京城里的有钱人把孩子送过来读书!只要孩子到了新城读书;父母自然就会搬过来“你们看这个地方,这里规划为航空俱乐部、射击馆、马术俱乐部;还有斗狗场、电影院、跳舞厅、台球室、足球场,让北京城的有钱人多几个玩的地方,也让这些土包子开开洋荤;甭一天到晚泡在八大胡同的婊子窝里,老爷们的骨头都被脂粉沤馊了.“这里我打算建一所最好的综合性医隐“这里是菜市场.”

    柴东亮棒着图纸诣滔不绝,虞恰卿的眼光却被图纸上标注的一排排小房子吸引,他指着上面问道:“那这里是什么所在?”

    柴东亮笑道:“这里是廉租房;规格完全相同,供给那些穷人住的,每个月收他们两三毛钱的房租;够维持房屋修筹的费用就够了…你们想想;新城区建好之后;要有电车、自来水、电灯公司、电话局,建成之后的新城区马路笔直宽阔,出门有电车坐;晚

    上街头有路灯照明.娱乐场所应有尽有.看戏、看电影、跳舞都方便.有钱人还不上杆子的往这里搬?新城建好之后就把老城区死死的压住了!有钱人往新城区搬,城里的穷人甭管是卖臭豆腐的还是拉洋车的;他们都要指望着有钱人才能过日子啊,这样老城区的地皮就腾了出来。

    今后再要改造老城区那就容易的多了!”

    虞恰卿疑惑道:“这法子好是好,就是我弄不明白您何必大费周章呢?换了别人,我肯定是以为他想把新城区的地皮价格炒起来,然后吃瓦片捞一笔。可您的脾气秉性,我和荫府世侄都了解,您可不是那种钻到钱眼里的钱痨,吃瓦片的买卖您不会干!既然您不打算在这里面赚钱,那又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建个新北京城?”

    柴东亮苦笑道:“还不是被那些学生们该闹的!北京城的风气真的要改一改了;所以我打算大量从南方招收剩余劳动力来建设北京新城区“另外,我还想在北京新城搞出一个模范样板,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城市化进程!”

    “大总统为什么非要把农民弄进城里来呢?在乡下种田不一样过活?”吴锦堂不解道。

    柴东亮笑道:“那你说;是城里的日子好过;还是乡下的日子好过9”

    “自然是城里,哪怕是擦皮鞋、拉洋车都比在乡下种地赚的钱多!”吴锦堂不假思索道。

    柴东亮点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让农民进城呢?中国耕地稀缺;农民种地养家糊口都困难;而且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十五年之内;中国达到六亿人口不在话下!滋生出来这么多的人;将来人均土地面积会更少,难道再搞一次土改不成?只有让农民进城;变成工人、商人、厨子、木匠;让他们在城里找一碗饭吃;才能消化掉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中国农村,有两亿人种田足够了;也只有两亿人或者更少的人种田,农民的收入才能增加,否则的话人多地少;无论他们再怎么精耕细作,还是受穷!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城乡差距越大;国家越不安定!”

    虞恰卿叹了口气道:“大总统为天下人谋划的长远啊!只怕天下人难以理解!”

    柴东亮也叹气道:“有些事情;只有咱们这一代人去做,才能做的成!趁着开国不久;国家锐气正盛;大刀阔斧的去推进改革;才能避免中国历史上治乱兴衰的轮回,才能建成一个崭新的国家!否则迁延日久,积弊重生之后;再想改革已经来不及了.“大清不就是个例子?”

    虞恰卿连连点头;清末十年新政成绩显著;但是却因为迟迟不肯推进宪政的改革,把温和的立宪派硬生生雅到了草命党的怀抱,大清皇朝轰然倒塌。当最后关头,清廷忙不迭的推出《十九信条》;试图实行英国式的虚君立宪;保留皇家的最后一点威仪之时;已经没有人愿意听他们说话了。

    吴锦堂插言道:“大总统,您要这两个亿做什么?我看这么大的改扩建项目,两亿也是杯水车薪;钱还是太少了!”

    柴东亮笑道:“这笔钱拿出一个亿作为新城的启动资金,先搞一些娱乐场所和学校;自然就会有人愿意搬到这里居住了!另外的一个亿,我想成立一个小额贷款银行,专门放贷给那些农村进城想做小买卖又没本钱的农民!”

    虞恰卿的脸当时就拉的老长:“大总统;借钱给他们还不是打水漂啊?就算是不会打水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