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辛亥科技帝国 >

第58部分

辛亥科技帝国-第58部分

小说: 辛亥科技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秒针飞快的旋转,眼看时间就到了,陆凯叹了口气道:“准备发射红色信号弹!”

    士兵掏出信号枪,压上三发红色的信号弹,高高的举起胳膊枪口朝天。

    “副团长,门开了!”一个士兵惊呼道。

    陆凯急忙举起胸前挂着的八倍蔡司望远镜,只见都督府的大门缓缓的打开,杨梆子趾高气扬的走了出来,后面跟着四个法警,一个穿着将军礼服的男子被围在中间。

    “陈英士被捕了?”陆凯有些不敢置信。

    '。。'

第八十四章 王朝末日

    “号外,号外!革命党刺杀袁总理,七名刺客被当庭释放!”

    “号外,号外,上海都督陈英士被捕!连夜送往宁波受审!”

    从南京到北京,华界、租界的报馆开足了机器,连夜将带着油墨清香味的报纸加印出来,清晨即发到报童手里,整个中国在一夜间被这两件事震动了。街头巷尾,到处在议论着这两件事情,识文断字的人拿着报纸念给目不识丁的人听,大家一边议论一边啧啧称奇。

    刺杀袁世凯的刺客一共十人,北京法院审理之后,除了三个身上搜出炸弹的被判了死刑之外,其他七个因为证据不足当庭释放。

    陈英士因为涉嫌杀害陶成章,被上海县法院缉捕,为了防止发生劫狱等意外事件,他被星夜用船押解到宁波异地审讯。上海訾议局对陈英士提交了弹劾,全体一致通过撤销陈英士上海都督的职位,上海的防务暂时由警察和宪兵接管。訾议局早就对陈英士不满了,当初选举他当都督,也是被手枪和斧头威逼下的无奈之举,如今见他被抓,怎么可能不落井下石?

    世道真的变了,老百姓深切的感到中国的变化!袁世凯是何许人也?独立组阁大权独揽的总理大臣啊,在中国人心目中,他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啊!

    刺杀他的人即使不被株连九族,起码也要全部斩首,而他竟然将其中大部分都无罪释放了。

    上海都督是什么?按照大清的官制,那就是上海道兼上海关道兼吴淞镇总兵!这起码是个二品的大员啊,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县法院派几个法警给抓了!

    全国的报馆派出特派记者奔赴上海、北京,对这两件事情进行追踪报道。消息传开举国欢庆,读书人奔走相告,中华大地从此法治扎下了根,从此之后王子犯法真的要和庶民同罪了!

    这两件事爆炸性的新闻,压倒了其他所有的消息,连宗社党的领袖满洲亲贵良弼被刺杀这样的大事儿,报纸都只是用了豆腐块的新闻敷衍了事。

    而这两件事情,对满清朝廷却没有丝毫的触动,隆裕太后正搂着六岁的宣统皇帝,愁容满面的坐在太和殿的龙椅上。

    “太后,您再等会儿吧,没准过一会人就来了!”小德张红着眼圈劝慰道。

    隆裕苦着脸不做声,过了许久她才叹气道:“难道咱大清也到了敲景阳钟都招不来大臣的地步了?我们娘俩真的要像前明的崇祯皇帝一样要吊死在煤山上?”

    小德张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扯着嗓子哭嚎道:“太后,您老人家可不能说这丧气的话啊,奴才听着害怕啊!”

    自从袁世凯遇刺之后就不再上朝了,他的心腹赵秉钧、梁士诒则天天在朝会上威逼,说是要谈谈国体变更的事情。而满洲亲贵除了吆喝两嗓子,不咸不淡的骂几句“乱臣贼子”、“大逆不道”之类的话之外,再也拿不出什么章程。

    等到良弼被刺杀之后,满洲亲贵色厉内荏的本相就暴露无遗,京城传言革命党已经进城了。满洲亲贵们望风而逃,惶惶如惊弓之鸟,就连口口声声大言不惭要和革命党决战到底的宗社党人,也将家财存入外国银行,然后带着家眷转移到了天津和大连租界,就连一直吆喝的最响的恭亲王溥伟、海军大臣载涛,也都带着全家跑到了天津。

    紫禁城里,就留下被谣言吓的六神无主的隆裕和懵懂无知的宣统。就在皇太后已经吓破胆子的时候,武昌前线发来一份令她肝胆俱裂的电报!

    “如今全局危迫,四面楚歌,暗杀党遍布都内,稍疏防范,则变生肘腋,两宫亦陷于危险之地···共和制度浩浩汤汤,比致尧舜,拯民于水火,事已至此,唯有顺应民意,方可为皇太后皇上求一姓之尊荣,也使四万万生民免于战火,三年来皇族之败坏大局罪实难数,四万万人求一生路而不许···瑞等不不忍宇内有此败类,谨率全军将士入京,与王公痛陈利害,挥泪登车,昧死上达!”

    瑞,自然是武昌前线第一军的统治官段祺瑞了,后面署名的则有姜桂题、倪嗣冲、段芝贵、曹锟等四五十位北洋统军大将!

    隆裕看见电报,吓的魂不附体,尤其是电文最后一句更是杀气腾腾,已经是图穷匕见了!

    事情已经危及到了如此地步,隆裕第一反应是通知召开皇族会议,没想到居然过了半天竟然没一个人过来!

    此刻的场景,和大明亡国的时候,崇祯敲景阳钟却无大臣护驾的一幕,何其相识!

    一个王朝民心失尽,到了覆灭的边缘的时候,煌煌天威就是个笑话!

    大宋文弱,却养士数百年,才有了崖山十余万人为大宋殉难,大明酷烈,廷杖的板子打烂了士人的屁股,却也打断了读书人的脊梁骨,崇祯吊死煤山的时候,身边只有一个老太监,而大清以异族统御华夏,“宁与洋人不与家奴”,最终落得个凄凄惶惶的下场,就连满洲亲贵都坐视大清覆灭!

    殷鉴不远,就在夏后之世!

    太和殿里,孤孤单单的隆裕皇太后暗自垂泪,过了许久终于等来了太子太保世续。隆裕像溺水的人看见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般,急切的问道:“师傅来的正好,您说这该怎么办?”

    世续看了电文之后,手脚冰凉,跪在地上泣不成声道:“太后,如今之计,只好请袁世凯去和南方议和了,看看能不能讨个优待的法子!”

    隆裕还是有些不甘心,抹了把眼泪,带着哭腔道:“国家这些年费了多少的金银,养就了这般虎狼之师,却不想如今这虎狼要吞咱们大清了!早知道如此,我还不如当年随先帝死了,倒也干净!”

    世续跪在地上哭,隆裕在龙椅上哭,哭破了天也拿不出主意,最后隆裕还是只得哀叹一声:“退位就退位吧,你去请袁世凯,让他务必要给朝廷争个体面,就算是退位,也得存一丝体面!”

    世续磕头如捣蒜,地面的金砖被撞的砰砰响,过了许久,冲着太庙的方向嚎啕大哭道:“列祖列宗啊,子孙不孝啊!守不住祖宗的家业,奴才有罪啊!”

    一片愁云惨雾,萦绕在紫禁城上空,久久不散!

    而就在这一片哗然的时候,一个更大的消息再次震惊了国人!

    上海县法庭,向南京临时总统府发出了传票!

    大总统孙文,成了被告!

    '。。'

第八十五章 传票

    北京石大人胡同宫保府

    “袁总理,这次当庭释放七名嫌疑犯,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总理大人的宽容大量?”一个洋人用生硬的中国话问道。

    “莫理循先生,如果英国首相被刺杀,而法庭认为嫌疑犯证据不足被当庭释放,是否可以看做是英国首相个人的品德高尚?”袁世凯笑着反问道。

    “那当然不可以,首相无权干涉司法的独立!”莫理循斩钉截铁的道。

    袁世凯哈哈大笑道:“既然英国首相无权干涉司法,那本总理大臣又如何可以干涉司法呢?法庭认定无罪,那就是无罪,我个人无权置喙!”

    莫理循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一边赞叹道:“袁总理的思维方式,远远超过了贵国的王公大臣,我相信在您的引领下,中国会很快步入文明世界!”

    袁世凯口若悬河,每每有妙语出口,令莫理循这个中国通,对他佩服的死死的!

    采访结束,莫理循离开,袁世凯伸伸懒腰道:“晳子、杏城,出来吧,陪洋鬼子扯淡比打仗都累人!”

    杨度、杨士琦哈哈大笑着出来,异口同声道:“宫保今天回答的真是高妙!”

    袁世凯吩咐下人备下酒宴,然后笑道:“南边的孙文也在造势呢,我放了证据不足的刺客,他就派人抓了心腹陈英士,还让人给自己下传票!他这一手,也厉害的紧啊!”

    杨度点头道:“是啊,孙文正在和宫保争取民心呢···民心是什么?升斗小民懵懵懂懂晓得什么?真正有影响力的就是那些留学生,他们把持了报馆舆论,他们的好恶就是民心,这些人都向往洋人的制度,一个县法院给孙文下传票,这意味着什么?宫保可曾想清楚?”

    袁世凯虚心的问道:“晳子,你就别卖关子了,我知道这是孙文在演戏,也约略知道他这一手厉害,但是还真不懂他这是唱的哪一出!”

    杨度冷笑道:“在立宪国,司法独立和法律的威严是维系国家的关键!一个县法院给总统下传票,岂不是说明,南方的司法已经是独立的,而且获得了巨大的威信。宫保释放嫌犯,孙文就给自己下传票,这是和您打擂台呢,争取报馆舆论对南方的支持!孙文也真是厉害,牺牲一己来成就南方正统地位,等清廷退位之后,和南方的嘴皮子官司有的打了!”

    袁世凯的眉头皱了起来:“这民意真有这么厉害?”

    杨度淡然一笑:“乱世得民心者得天下,宫保岂可等闲视之?”

    杨士琦插言道:“这洋鬼子也奇怪了,非得逼咱中国立宪啊、搞洋务啊,当年光绪皇帝闹维新,洋人就大力支持,老佛爷几次想废了他,洋人立马就翻脸···我就纳闷了,咱们中国立宪不立宪,维新不维新,关洋人屁事儿?”

    袁世凯也附和道:“是啊,对这个事情,我也有些含糊,如今的世界,立宪国每次都能打败**国,咱们中国人要是维新了,立宪了,造了洋枪样炮又练了新军,那对洋人有什么好处?这洋鬼子是吃撑了还是怎么着,难道他们会盼着中国强大?晳子,你是知道的,外边都说我袁世凯通晓洋务,其实我也是个半懂不懂,比起八旗那些大爷是略通些,但是知道的也有限,你和我说说。”

    酒菜摆上,杨度夹起一个虾丸子大嚼,一边整理着思路,杨士琦虽然机变百出,奈何对西洋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而杨度又是宪政方面的专家,杨士琦也只好闭嘴听他卖弄。

    “中国要搞洋务,必须开放市场给洋人做买卖,而中国资源丰富,市场广大,一旦全面开放,洋人获利将极为丰厚,这么大的国家搞建设,需要进口多少物资?说句俗气点的话,比抢钱来的还要快些。洋人自然希望中国搞洋务了,至于立宪的问题···洋人重商,商人做买卖自然是希望天下太平,如果一天一个章程,那买卖也就没法做了。”杨度侃侃而谈道。

    袁世凯点头:“这些我都明白,但是我还是不懂得,洋人为什么非得让中国立宪呢?”

    杨度笑道:“宫保莫急啊,立宪国,权力操于议会,不论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会久拖不决。每年的预算啊,军费啊,都是透明公开的,这样的话,如果和哪个国家发生冲突,光是议会讨论没个三俩个月是断然不成的,这样政治就也透明了!宫保试想,如果当年就立宪了,何至于出现老佛爷向西洋十一国宣战的咄咄怪事?”

    袁世凯拍着脑门道:“听懂了,按你的说法,只要立宪了,今后咱们不论想干什么事情,洋人都能提前知道,好早做防范?洋鬼子真阴险啊!”

    杨度哭笑不得,耐着性子道:“如今远东形势,日本一家独大,英国一直是希望远东形成均势,这样它才好从中渔利,故此英国希望中国立宪,从而变得强大起来改变远东形势···美国海军和日本,在七年前发生在日本东京的日比谷烧打事件之后,彼此都以对方为假想敌,美国自然也是希望中国能强大一些,分担一下日本在远东咄咄逼人的气势!而立宪,则是强大的基础。放眼欧洲,已经是战云密布俄、德等欧陆强国磨刀霍霍,大战一触即发!故此,这些强国都希望远东能保持均势,如果还是日本一家独大,欧陆列强在远东的殖民地随时都有可能受到威胁!”

    袁世凯恍然大悟:“这次是真听懂了,洋人也是权宜之计!不过目前的局势,对中国还是有利的。洋鬼子正准备打仗,一时半会恐怕顾不上占咱们的便宜。”

    杨度点头道:“宫保,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着欧陆各国无瑕东顾,南方各省又保证让您担任大总统,以宫保的才干江山一统之后厉兵秣马,以中国之地域广大资源丰富,十年八载之内富国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