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

第18部分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第18部分

小说: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还有小孩掉进臭水沟淹死的事。如若父母早有良好的保护意识,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觉得自己大了,不再需要父母带着外出了,能独立到商场、活动场所了。可是,别看他们的身体发育已接近成年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仍然是普遍不到位,或者是缺乏相关的安全常识。父母不仅应有自我保护及保护孩子的意识,还应教给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    
    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上,父母需要做些什么呢?    
    1。让孩子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对于小学生,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知识教给他们:家用电器的使用和安全注意事项;煤气炉具的安全使用;化学物品、药品的标识及使用;如何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路上要与同学结伴走,不要随便与陌生人搭话或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能让硬物、锐器损伤身体任何部分等。儿童天生好奇、好动,不能硬性限制其活动,但一定要让其掌握安全知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例如,有一个小学二年级学生,看到灯泡会亮,就自己找来一个灯泡,用金属丝去接电源,结果触电而死。如果事先孩子已懂得用电安全,又怎会发生这类悲剧。    
    2。教给孩子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让孩子懂得应急措施非常必要,例如,煤气泄漏时要先切断气源,开窗通风,千万不能马上开灯、关电子打火开关,否则会引起爆炸;遇到意外,会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如110、119等;懂得一些基本医学知识,如急救止血方法;万一被人强行拐带走,要懂得找机会逃脱或找当地公安机关、政府部门等。曾有报道一小学生被拐带后,被卖到一农村人家里,一天,他趁那家人出去赶集,逃到镇上,找到派出所,最后回到父母怀抱。    
    3。培养孩子的自控力。有的孩子也懂得安全知识,但天性淘气、贪玩、贪吃,自控力差,有时玩起来忘了安全,造成自己受伤或损伤别人,或控制不住自己,吃陌生人的东西而上当受骗。因此,父母平时要注意孩子自控能力的培养。


中篇:成就一生好习惯懂礼貌的习惯

    礼貌是拉近自己和他人的一座桥梁,懂礼貌的人容易让别人接受,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所以父母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讲礼貌。学会礼貌待人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田恬是个可爱活泼的小女孩儿,比较让妈妈头疼的一点是不懂礼貌。田恬饿了,会冲着妈妈大喊:“我要吃面包。”妈妈为了教会她用礼貌用语,本来听见了,但却故意不理。女儿叫了几声,见妈妈不理,就跑过来说:“妈妈你有没有听见我说要吃面包呢?”妈妈说:“我听见了,可我不知道你在叫谁呀,你又没有叫‘妈妈’。”    
    女儿笑着说:“妈妈,我要吃面包。”    
    “说得还不对。”    
    “怎么又不对了?”    
    “你要说:‘妈妈,我想吃面包,请您帮我拿,好吗?’”    
    女儿重复了一遍这句话后,她才去拿面包。等女儿吃完,转身去玩时,却被她一把拉住说:“还没完呢!”女儿瞪着大眼说:“完了,吃完了!”她说:“你还没有说声谢谢呢。”“噢,还要说声‘谢谢’?”“当然啦。别人帮你做了事,怎么可以不说声谢谢呢?”这位妈妈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训练女儿学会使用文明语言的。    
    也许很多家长为这样的孩子头疼:周末,客人来家里玩,妈妈对孩子说:“快叫叔叔阿姨好。”然而孩子漠然地看了客人一眼,扭头就回房间了,留下尴尬的妈妈和客人。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却这么没有礼貌,真让妈妈觉得脸上无光。怎么才能培养出一个讲礼貌的孩子呢?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人见人爱的懂礼貌的孩子呢?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做个好榜样。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讲礼貌,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比如有客人来做客的时候,要给予热情的招待;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以后,要对别人说谢谢;在收到礼物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和你一起写感谢卡等。有了你的示范,再遇到类似的情形时,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你的做法。    
    2。有些妈妈为了不让孩子打扰来访的客人,一般都会把孩子打发到一边,让他们自己去玩。这样做也许能够获得一时的安静,但是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交能力。他会想:妈妈为什么不让我跟客人一起玩?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久而久之,家里一来客人,他就会自动躲到旁边去。所以,当有客人来访时,你应该向孩子介绍一下来的是什么客人,再向客人介绍一下你家的孩子,并让孩子帮客人拿拖鞋、拿杯子,千万不能把孩子排斥在外。    
    3。设置场景。有的时候孩子学会了礼貌用语,但是却不知道该在什么场合下使用。本来应该说“谢谢”,可是却说了“阿姨好”。所以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场景,比如见到外人的时候热情地打招呼,教孩子说“你好”,走的时候教孩子说“再见”。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又能够给孩子实际的体验。    
    4。不要强迫孩子。不要认为孩子这么小,就能够掌握在你的手里,他们有自己的个性,甚至有些叛逆。很多家长在孩子没有礼貌的时候强迫孩子,比如有客人来家里,孩子躲着不叫人,家长就拉着孩子,拼命地让孩子向客人问好,结果会以孩子大哭而告终,这样非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产生反作用。    
    孩子不肯说,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许是害羞,也许是不明白为什么要跟客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就是犟着不肯说的话,家长可以暂时放弃,等到孩子平静了以后,再告诉他:“这是应有的礼貌,你去别人的家里,也希望他能够热情欢迎你呀。”让孩子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或许能够帮助他理解。


中篇:成就一生好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

    卫生习惯是孩子生活习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孩子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保持孩子的健康、树立孩子的小小形象都是必不可少的。儿童应该从小就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奇奇的母亲是位医生,因为职业的关系,她特别注意培养女儿的卫生习惯。妈妈跟奇奇说:“要做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孩子,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比如说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    
    奇奇问:“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妈妈告诉她:“因为手每天要碰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很多细菌,要是在吃饭前不洗干净,吃饭时不小心把细菌吃进肚子里就会长出虫子来,有虫子,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了。”等她稍大一点,妈妈还进一步告诉她,饭前便后洗手可以预防各种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    
    每次奇奇洗手时,妈妈都为她准备好肥皂、擦手毛巾,放在奇奇容易取拿的地方。而且交给孩子洗手时要把袖子挽起,以免把衣服搞湿了,并教给她手心手背都要洗,而且耐心地给孩子做示范。    
    于是,奇奇每天早晨起床后,自己洗脸、洗手。尤其是吃饭前,从来都不用人提醒,自己主动去洗手,打肥皂,把手擦干。奇奇现在已经完全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们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洗手、洗脸。还不会站的孩子,可让他坐在父母膝头,由父母给洗脸;能站起来后,就应让他站着洗;待孩子能自己打开自来水管时,应在大人的照看下,让他在自来水管下自己将脸、耳后、颈部、手腕等处洗干净。    
    要让孩子养成早晚洗手洗脸,外出回家、吃东西前均洗手的习惯,还要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弄脏手、脸后随时洗净。    
    2。刷牙、漱口。孩子2岁时,可以用凉开水漱口,3至4岁时让其饭后漱口,开始学刷牙,早晚各一次。应教会孩子刷牙时顺着牙缝上下刷,由外侧到内侧,这样才能刷掉残留在牙缝中的食物,保护牙齿,预防龋齿。    
    要让孩子知道不刷牙的后果。牙齿蛀了就要接受牙医治疗,由医生来处理。牙医会告诉他保养牙齿的重要性及方法,而且让他从拔牙、补牙、洗牙或吃药打针上得到教训。    
    3。洗澡、洗脚。大多数孩子都比较喜欢洗澡,孩子不习惯时,可先让其拍水,待熟悉后再下水。大人帮助其洗澡时,动作应轻柔、敏捷,注意不要把肥皂沫弄到孩子的眼、鼻、耳中,水温要适宜。3、4岁的孩子应学会让其在洗澡时,自己用毛巾或手擦前胸、胳膊、腿。    
    睡觉前养成洗脚的习惯。4、5岁的孩子就应在大人的帮助下洗脚了。教孩子把脚趾、脚跟部洗到,洗完后擦干,夏天应天天洗澡、换衣,其他季节也应定期洗澡、洗头,勤换内衣裤。    
    如果孩子不爱洗澡,那么结果自然是气味难闻,别人必须远离他,家长可以表示,自己无法忍受这种气味,可以拒绝与他同桌吃饭或坐在一起。此外,不洗澡身体会发痒,尤其到了夏天,不常洗澡容易皮肤搔痒、生疮,让孩子知道自己行为的结果,必须要注意个人卫生。    
    4。提醒孩子勤理发,勤剪指(趾)甲。孩子的头发以整洁、大方为宜。指甲长了,藏污纳垢,很不卫生,也容易抓伤皮肤,应定期给孩子修剪,大些的孩子家长应教会其自己修剪。但不宜剪得太短,以免孩子用手时磨伤指腹部皮肤,引起疼痛。    
    5。擦鼻涕。大人给孩子擦鼻涕时,动作要轻,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1岁半的孩子家长应提醒他用手帕擦鼻涕。2、3岁的孩子就应自己学会随时用手帕擦鼻涕。    
    家长应勤督促、多指导,多用语言鼓励孩子,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中篇:成就一生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也就是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的良好习惯。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是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不少小学生,由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打天下”,6岁的孩子鞋带散了不会系,急得直哭;9岁的孩子不会穿衣服,闹出将内衣当外衣的笑话;10岁孩子要妈妈喂饭……    
    在这种“温室效应”下,儿童因娇宠而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这样的孩子是很难成才的,甚至连能否长大成人都成问题。    
    有个小孩上了高中,要住宿,这可愁坏了孩子的爸爸,不为别的,就为孩子每天起床这件天大的事。这位爸爸还真有办法,自己不能每天跑30多公里的路来把孩子从被窝里拽起来,就把这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孩子的“室友”,每天起床的时候由室友推他。那位爸爸也不让人家白干,声称可以“按月付酬”。    
    上面这位爸爸的腰包看来是够鼓的,为了孩子可以不惜金钱。但要比起谁更溺爱孩子,下面这位爸爸则做的更绝,他不仅不惜金钱,甚至不惜自己的身体与尊严。    
    某学校带学生去远足,有一位家长给教师写了一张条子,谎说孩子身体不舒服。老师一问孩子,孩子说了实话。没办法,家长只得让孩子去了。于是家长给孩子准备了熟鸡、肉、水果、罐头、香肠、巧克力、饮料……真是应有尽有。这还不算,家长还特意请了假,骑车远远地在后面跟着学校的队伍,怕孩子受委屈。到了晚上老师去查铺,发现床底下有一个人,吓了一大跳,原来是孩子的爸爸钻在床底下。这位爸爸说:“孩子没在外睡过觉,怕他翻身掉下来,我在这儿等着接他呢。”    
    爱孩子爱到这个份上,其用心之良苦真可谓空前绝后了,可是,家长们如此良苦的用心,带来的结果却不是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有媒体报道,一个20岁的大学生在与父亲走散后竟然连回家的路都不认识,乍一听,这事好像是天方夜谭,但遗憾的是,这就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不折不扣的事实。    
    过去,人们常以“书呆子”来讥讽读书人,说得再形象些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等诸如此类。但再怎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也不会像这位大学生这般“不食人间烟火”吧?如此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又怎么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站稳脚跟、博得一席之地呢?    
    上文中儿子之“迂”,过错并不全在自身,为人父母者更应深刻检讨一番。就这则新闻而言,儿子找不到家,父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从来都没有单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