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大军阀 >

第193部分

乱世大军阀-第193部分

小说: 乱世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杨兴国带着警卫进去兵工厂后,废了好半天功夫才认出正光着膀子修理一挺重机枪的萧文昌。

    “司令,你怎么来了……”看到忽然站在自己面前的杨兴国,萧文昌一张嘴直接张成一个大大的0形,震惊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扫了一眼兵工厂的恶劣环境后,杨兴国的眉头一皱问道:“萧厂长,你怎么搞成这样子了?”

    一脸尴尬的笑了笑后,萧文昌赶紧回答:“兵工厂太热,没有办法,只能光着膀子做事……司令,这里太乱了,我们出去说……”

    走进萧文昌同样简陋的办公室后,杨兴国皱着的眉头不仅没有舒展,反而皱得更深了。

    一旁的萧文昌赶紧说道:“司令,部队天天催着要手榴弹。为了保证原材料供应,我只能把周围的铁匠全部找来,建了这几十个土炉子……”

    “可就算如此,生铁的产量也非常低。每天满打满算只有不到两千斤……”

    “更重要的是,这些土炉子,不仅浪费原材料,而且还需要大量人力去控制他们。就算如此,炼出来的生铁质量也非常差。除了造手榴弹,连打刺刀都不行……”

    看到萧文昌脸上露出来的无奈表情,杨兴国心里暗暗决定,这几个月时间,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想到这里,杨兴国脸色终于好看不少,并且对着萧文昌继续问道。

    “其他方面呢?我刚才在生产车间看到不少机械设备,除了造手榴弹,兵工厂还能做些什么?”

    “维修除火炮外的各种武器……”萧文昌一脸自豪的回答。

    车间那些设备,都是我用缴获老毛子铁矿的设备改造而成的。因为动力有限,只能进行最基本的切削,打磨,钻孔。不过,他们的作用却非常大……“”有了这些设备的加入,我们已经可以维修损坏不是特别严重的步枪,轻机枪,重机枪,甚至还能自己打造出一些配件……“”另外,我们还通过这些设备。复装出了步枪子弹。因为底火有限,只复装了一千颗子弹,经过试射,这些复装子弹的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随便抽检其中两百颗子弹,只有四发是臭弹……当然,如果有更好的设备和充足的底火,我一定能让复装子弹的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说话间,萧文昌已经搬出一个子弹箱,而箱子里装着的子弹。就是萧文昌通过人工复装出来的。

    杨兴国随手抓起几颗子弹,认真看了看后,除了弹头和标准子弹有一点区别外,其他几乎一模一样。

    萧文昌赶紧解释道:”因为没有专业设备,这些弹头都是我们自己制造模具成型后,一颗一颗用手工打磨出来的,肯定比不上原装子弹。“”但是,如果给我专业设备,我保证一定能复装出质量不比原装差的子弹……“

    能在如此差的条件下复装出子弹,除了震惊,已经没有其他词可以形容杨兴国现在的心情了。

    足足过了一分钟,杨兴国才一脸赞赏得感慨道:“萧厂长,你做的很好,我非常满意,只是委屈你了……“”除了设备,你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尽管提……“”人,我要人……“萧文昌想没想就回答。”兵工厂看起来有近千人,但是,其中能休武器的师傅,连二十个都不到。就连这十几个师傅,也没有一个能达到技师标准,都是我仓促培训出来的。“”至于其他人,不是学徒就是当地找来的铁匠和旷工,只能炼炼铁,打打下手。所以,兵工厂急需大量熟练技工,曾经在兵工厂工作的技工那是最好的了……“

    一丝充满无奈的苦笑,马上浮现到杨兴国脸上。

    这个年代的中国,一百个人中间能找到一个读书人,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一百个读书人找到一个技工,同样非常困难。

    如果再从技工中间挑选出在兵工厂工作过的,用万里挑一这几个字来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在杨兴国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但是,当杨兴国看到萧文昌充满渴望的目光后,他又不忍心拒绝。

    这时,萧文昌似乎想到了什么?赶紧对杨兴国提醒道:“司令,自己招肯定招不到这种人。但是,我们可以想办法去挖人……”

    “湖北的汉阳兵工厂和炼铁厂,就有大量我们需要的技工。”

    “再加上这两个厂因为资金问题而处于半停产状态,只要我们肯出银子,一定能挖过来不少有经验的老技师,甚至还能从他们那里买到一些我们用得上的机械设备。”

    杨兴国的眼睛一亮,马上保证道:“这个问题交给我了,一个月时间,绝对给你送来不少于一百个技工……”

    完了后,杨兴国继续问道:“还有没有什么其他要求?”

    看到萧文昌摇摇自己脑袋表示没有,杨兴国直接说到:“怎么会没有,在我看来,有一个问题必须马上解决,那就是兵工厂的生产环境和工人的待遇……”

    “兵工厂可是我辽东军的宝贝,而你们则是兵工厂的宝贝。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做事,我看不下去……”

    “回去以后,我会让副司令专门抽调一万两白银给你,重新规划并且建设厂房。最起码也要把炼铁厂给分出去。如果考虑长远一点的话,制造手榴弹,维修武器,复装子弹,甚至是以后的生产子弹和武器,都要分开,有自己的厂房和车间……”

    “另外就是工厂的伙食,每一天都要有一顿肉食。”

第三百七十七章 外贸公司() 
“谢司令,我代表兵工厂所有工人,谢谢司令……”萧文昌一脸激动说道。

    杨兴国摇摇头回答:“兵工厂给军队打造出更多而且还更好的武器,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好了,一万两银子,我下午就让人送来。至于你玩的技师,一个月内给你解决。”

    回到司令部后,杨兴国没来得及休息,就把对汉阳铁厂最熟悉的黄兴给叫道办公室。

    杨兴国话一出口,黄兴就若有所思回答:“司令,你说得是湖北枪炮厂和湖北铁厂吧……”

    “这两个厂可是张之洞张大人担任两湖总督后,花费巨资从国外购买设备组建的,可以说是全国最大的兵工厂和炼铁厂。”

    杨兴国diǎndiǎn头问道:“那这两座厂的情况怎么样……”

    “很差,而且入不敷出。最关键就是,这两座厂出来的东西,质量很差。”

    “特别是炼铁厂,炼出来的钢铁因为质量不过关,基本不能军用……”

    “至于枪炮厂,因为造枪和造炮的原材料都要从国外购买,生产一支枪的成本比直接购买改造高,整个枪炮厂几乎处于半停产状态……”

    说到这里,对杨兴国已经有一定了解的黄兴一脸若有所思问道:“司令,你是不是再打湖北枪炮厂和湖北铁厂的主意……”

    看到杨兴国不说话,直接认为沉默就是肯定的黄兴赶紧提醒道。

    “司令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这两个大厂现在的情况的确不怎么样,但都是张之洞一手组建的,而且还有朝廷圣旨。不管什么情况,张之洞都不会动这两个厂。“

    ”还有,这两个厂加起来有好几万工人。司令你如果把这两个厂弄到关外,那这几万工人就会没饭吃,发生动乱。张之洞就是再傻,也不可能让几万工人发生暴动……“

    ”所以,司令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杨兴国摇头回答:“枪炮厂和铁厂的设备,都是十几年前从国外购买的旧货。而且还用了这么长时间,我可看不上眼!≌。o←《 san:2p 00〃》

第三百七十八章 商机无处不在() 
黄兴想了想后回答:“司令,这件事我接下了……还有什么事,没有的话我现在就回去准备,争取早点出发……”

    “有,当然有……”杨兴国赶紧回答。△↗,

    “刚才我们说了,江东军发展壮大一共有两个必要条件,人才和银子。银子我们有,但是不多。所以,只靠我们手里这点银子,就是到猴年马月,也不能把辽动发展起来……”

    “所以,你去湖北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弄银子……”

    “弄银子……司令,成立外贸公司,在汉口卖武器,那不就是弄银子吗?”黄兴一脸不理解反问道。

    随后,黄兴似乎想到了什么,一脸恍然大悟说道:“额,我明白了,司令你是要我去湖北募捐……学习张之洞,在汉口爱国商人中间募捐……“

    杨兴国赶紧摇头说道:“不,我们辽东军就是再穷,也没有穷到让政治部主任去募捐的地步……”

    “再说了,张之洞之所以能募捐到那么多银子,那是因为张之洞两湖总督的身份。”

    “如果让你去,我肯定,就是给你一个月时间,你也募捐不到一万两白银。”

    “至于外贸公司,就算是卖武器,那也是细水长流,无法在短时间内弄到大量银子……”

    黄兴脸上就更不解了,对着杨兴国追问道:“除了这两个办法,我还真想不到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可以弄到银子……司令,你快告诉我你的办法,让我也开开眼界。”

    杨兴国脸上迅速闪过一丝神秘笑容后,果断回答:”非常简单,就四个字,招商引资……”

    “什么是招商引资?”更加不理解的黄兴下意识追问道。

    “招商,顾名思义就是号召商人来我们辽动开厂。至于引资,那就更好理解了,把外面那些商人的钱引导到我们辽动来钱生钱……”

    听完杨兴国解释,黄兴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认真想想后。直接就否决了杨兴国的想法。

    “司令,你太异想天开了……”

    “商人最看重的是利益。咱们辽动什么都没有,他们凭什么拿银子来我们这里开厂……”

    “再说了,谁都知道。日俄两大列强正在辽动大打出手,这时候来辽动,连自己安全都保证不了,更何况做生意……”

    “除非那些商人的脑袋被撞糊涂了,否则。他们绝对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来一穷二白的辽动做生意。”

    杨兴国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还肯定道:“你说的对,商人都是重利益的。”

    “不给他们好处,他们绝不会无缘无故来我们这里。所以,我也不会让你空手去招商引资……“”我的想法是,来辽动办厂的商人,只要厂子正规,全部免两年税收。另外,我辽东军还能给他们提供两年期限。上限为一万两白银的无息贷款。只要他想要办理的厂子通过我们审核,就可以申请贷款。“

    “另外,我们辽动虽然一穷二白,几乎没有商业基础。”

    “但是,就我们脚下这块土地,却是隐藏了大量商机。只要他们选对方向,来我辽动一定能赚钱,而且还是赚到大比大笔的银子。“

    这时,黄兴脸上的不解表情已经变成不相信,对着杨兴国怀疑道。

    “商机?我怎么没有看到……司令。我也当过商人,在我看来,辽动除了土地肥沃一点外,没有其他任何可以让商人心动的商机。”

    杨兴国摇头分析道:“那我就给你说说我看到的几个商机……”

    “将士。以前的辽动,粮食只能自给自足。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我们大量垦荒,再加上土地均分到户,百姓的种田积极性非常高。到时候,光今年一年时间。我们辽中五县就会有好几亿粮食的剩余……”

    “这里距离产量少而消耗大的京城又近,你说,这是不是商机……”

    “其二,我们控制的几个县城,大大小小的铁矿,煤矿,甚至是金矿和银矿,加起来不下百座,你说,这些矿产资源和矿产加工,算不算商机……”

    “还有,东北盛产皮毛,药材……这算不算商机……“”还有,我辽东军进一步扩军以后,每年要采购的被服,军装,肉食,数量一定非常庞大,这算不算肉食……“”还有,我们兵工厂将来肯定会扩充,扩大以后,兵工厂生产各种武器的配件,绝不可能全部由兵工厂进行生产,而给兵工厂生产并且提供各种配件,甚至是原材料……这肯定也是商机……”

    “另外,我说了这么多,还没有说我辽中一两百万百姓的消费能力……”

    “等今年秋收一过,老百姓手里就会有余粮,有余粮就会有银子……就算一个百姓只消费一两白银,那也是一两百万两白银的商机。而这,还不算我们辽东军每个月发下去的几十万两军饷,算上他们的消费,每年至少会有四五百万两的商机……”

    “还真是,我怎么没有想到?”黄兴足足经过了半分种震惊才对杨兴国感慨道。

    想了想了说道:“这么大的商机,再加上我们两年免税和两年免息贷款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