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大军阀 >

第201部分

乱世大军阀-第201部分

小说: 乱世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兴国走到大家面前后非常爽快说道:“诸位好,我是辽东军司令杨兴国,接下来几天,我会陪着大家好好考察一下辽动。让大家知道,我们黄主任没有欺骗大家,辽动到处都是商机,只要大家愿意来,就能赚到大比大比的银子。”

    杨兴国的出现就已经让这些人很激动了,毕竟,如今的杨兴国在关内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完全一个民族英雄的标榜。

    而眼前,杨兴国不仅出现了,还会在接下来几天陪着大家一起考察,那就让几十个人更激动了。

第三百九十二章 几倍利润()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了解了一下考察团成员身份,并且请他们吃了一顿便饭后,杨兴国也带着他们往辽中方向赶路。

    当他们完全离开营口县城,被成熟的水稻和玉米给包围时,杨兴国直接对身后考察团问道。

    “你们中间有没有粮商……”

    “我是……我也是……”马上就有两个人打马赶到杨兴国身边。

    杨兴国直接问道:“既然是粮商,那你们对江南和京城的粮价应该很了解,不知道你们谁能告诉我,从江南运粮食到京城,一担粮食能赚到多少银子……”

    “我经常在江南和京城之间贩卖粮食,我清楚……”

    “江南的水稻大约一两五银子一担,京城的价格是两倍还要多,大概三两五一担。如果磨成大米,价格分别是二两银子一旦和四两五银子一担。”

    ”表面上看粮食有两倍的差距,但实际的利润却非常少。“

    ”我们都知道,粮食走水路省钱,但就算是水路,一担粮食北上也需要一两五银子的路费,再加上人工方面的花费和税收,一担水稻在京城卖出去,我只能赚两钱银子。一担大米能赚到四钱银子……“

    短暂沉默后杨兴国回答:“利润说高也不高,毕竟,从江南运粮食到京城。整个运输周期太长了……”

    “的确不高……”刚刚说话的商人一脸无奈回答。

    “一年辛辛苦苦下来,最多只能赚到两三万两白银…”

    杨兴国点点头继续问道:“如果从辽动收粮食。水稻二两银子一担,大米三两五银子一担。运到京城的话。每一担粮食能赚多少银子。”

    商人想了想后回答:“从这里到京城,就算从山海关走官道,那也只有几百里,平均一担粮食的运费大约七钱银子,如果从营口码头走水路,运费降低到五钱银子都有可能……”

    “≈☆≈☆,这样的话……”话说道这里,这个商人的一双眼睛已经向外射出两道充满炙热的目光。

    深吸一口气后,强压住自己内心激动,用自己尽可能平静的武器回答。

    “每担粮食都可以多赚至少四钱银子。甚至是五钱,六钱银子,利润比从江南运粮食过去多了两倍还不止。”

    两三倍原来的利润,这对于商人来说,绝对是想也不敢想的。

    所以,话说完后,这个商人足足经过了半分钟震惊才反应过来。随后,对着杨兴国一脸期待追问道:“不知道辽东军控制的辽中五县,一共能产出多少粮食……”

    对方的表现让杨兴国意识到。眼前的粮商已经被巨大的利润给吸引了。

    想了想后,一脸微笑回答:”因为时间紧迫,今年辽中五县只有百万亩良田种了粮食。“

    ”其中水稻九十多万亩,粗粮玉米三十多万亩。”

    “现在。辽中五县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一百万,在大量难民的开垦下,明天。我们至少有三百万亩良田可以种上粮食。”

    明年的事情这些商人不会管,也管不到。

    在他们看来。眼前近在咫尺的秋收,就已经是一个在向他们招手的聚宝盆。

    在东北肥沃的土地上。一亩地收获三担粮食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就算一亩地三担粮食,一百多万亩良田全部加起来那也是三四百万担粮食。

    如此数量庞大的粮食,就算对外销售一百万担。按照一担粮食至少五钱银子,不,甚至是七八钱银子的利润。一百万担粮食全部加起来,那也是七八十万两白银的存利润。

    到时候,就算自己只分到其中一成得利润,那也是七八万两白银,抵得上自己在关内做三年的生意。”

    想到这里,两个粮商心中马上做出决定:现在就回江南筹集银子,来辽动做粮食生意。

    于是,两个人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同时对杨兴国说道:”杨司令,我决定来辽动投资,辽东军控制的每个县城都要来至少一个粮店。另外,我还想在辽动大量收购粮食往京城方向销售。现在距离秋收还有十天时间了,时间紧迫,我想现在就回湖北筹集银两……”

    “可以!”杨兴国非常爽快回答。

    而就在两个人面色一喜时,杨兴国话风忽然一转,继续说道:“但是,我要提醒你们的是,在我辽东军地盘上经商,必须要守我们辽东军的规矩。另外,为了保障百姓利益,我辽东军会以二两银子一担的价格和你们一起收粮食。也就是说,你们的收购价格只能等于或者是多余二两银子一担粮食,觉不能低于……“

    ”可以,没有问题……“两个商人想没想就回答。

    看到两个粮商脸上的激动笑容,同他们明显很熟,而且关系很好的几个商人,赶紧围了过来说道:”老王,咱们可是老朋友,这么赚钱的生意可不能忘了我,我入股两万两白银怎么样……“

    ”我也入股两万两白银……咱们合作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你一定要同意……“

    看着热情高涨的众人,杨兴国一脸满意说道:“请诸位放心,大家现在看到的只是辽动的一个很小商机,接下来,我还有更多的商机告诉你们……”

    就算有了杨兴国提醒,两个粮商仍然收获了十几万两白银的投资。

    同杨兴国打了招呼后,两个粮商就匆匆赶回营口码头,准备跟着船队一起会湖北,筹集银子。

    看着两个粮商匆匆离开的身影,其他人除了羡慕就是期待。

    所有人都看着杨兴国,期待杨兴国也给他们带来一个大商机……

    很快,一行人就进入一个两千多人的移民点。

    经过几个月建设,这个移民点已经有了镇子的样子。但是,宽阔的街道上,除了寥寥无几几个百姓,连一间商铺都没有。

    这时杨兴国忽然提示道:“这里的人都是来自因为战乱而来到这里的难民,除了辽东军给他们提供的必须口粮,现在他们什么都缺。”

    “但是,这也只能代表现在,用不了多久,他们手里就会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因为,镇外那些良田都是他们的,十天后,这里的每个人都会有五亩地的收入……”

    一个商人马上反应过来,激动说道:“我明白了,这里什么都没有,就算有银子,这里的人也买不到东西。这里马上就要入冬了,如果我从江南运过来大量棉布和棉衣,一定能赚很多银子……”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uw

第三百九十三章 成功招商() 
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这个商人一提醒,其他商人纷纷反应过来。∑,而后,根据自己在湖北的生意,提出自己可能在辽动的投资。

    一番热闹的分析过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只要肯来这里投资,这里就会有大把大把的银子等着他们来赚。

    杨兴国当着所有人的面再一次强调了辽东军规矩后,就留下已经做出原则的十几个商人,带着剩下不到三十个人,继续往辽中方向赶路。

    走着走着,杨兴国竟然放弃官道,带着大家走上一条小路。

    半小时后,大家就走到一座大山的山脚。

    就在众人脸上纷纷流露出疑惑和不解表情是,其中一个商人忽然激动叫道:“铁矿,这里有铁矿……”

    杨兴国点头肯定道:“没错,就是铁矿。“”这座山上一共有三个矿洞,都是原来老毛子开的,开矿设备也都是齐的。我辽东军决定重新开采这些铁矿。只要大家愿意,这些铁矿都可以交给诸位进行开采……“

    最先发现铁矿石的商人,眼睛一亮追问道:“杨司令,你们是打算把这些铁矿一次性出卖还是?”

    “不,我们不卖……”杨兴国摇头回答。

    “铁矿在地下,谁也不知道值多少银子。所以,辽东军控制下的所有铁矿都不会卖……”

    “我的想法是,我辽东军同大家一起,合资经营境内所有矿产……辽东军以矿产入股,占五成,剩下经营和投资占五成,也就是你们的……”

    “这些矿洞恢复生产后,辽东军只参与分红,不参与任何管理……”

    “前两年。我们会履行承诺,给大家免税,两年后,大家除了要给辽东军分成外。还要承担税收。当然,这个税收是分成前的税收,辽东军和大家各自分担一半……”

    “怎么样,有没有人愿意投资开矿……”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辽东军控制的所有区域。一共有大小25个铁矿矿洞,大小18个煤矿矿洞。这些矿洞,都可以交给大家经营……”

    经过半分钟沉默和犹豫后,还是刚刚那个发现铁矿的商人再次站出来问道。

    “销路,只要这些铁矿和煤矿有一个好的销路,我愿意经营这座矿山上的所有矿洞……”

    杨兴国一脸自信回答:“销路绝对没有问题……“”大家也许还不知道,一个月以后,我辽东军控制的第一个炼铁厂,第一个炼钢厂,第一个发电厂。都会建立起来。有这三座工厂在,你们还担心你们开出来的铁矿和煤矿没有销路吗?“”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好消息可以告诉诸位。我辽东军已经联系上德国并且同德国展开了合作。诸位开出来的铁矿和煤矿运到营口码头后,有多少德国就会收购多少,至于德国人的收购价格,完全按照国际上的价格给大家,绝不会让大家吃亏……“”当然,如果你们想要进一步增加收入,我辽东军可以和大家一起,投资修建一条到营口的铁路。这样一来。大家的运输费用绝对能节省一半以上……“

    销路这个最重要的问题解决后,马上就有七八个商人站出来想要经营矿产。

    这时候,杨兴国指着身后的大山继续说道:“除了矿产,我身后这座大山还有两件宝贝……”

    杨兴国话说完后。脸上刚露出一副意味深长的笑容,一个商人就站出来说道。

    “我知道,是药材……关内人人都知道,长白山人参是最好的药材。但是他们不知道,关外除了长白山人参,还有很多其他珍贵药材都是关内没有的……”

    杨兴国点点头全是默认。而后继续问道:”还有一个宝贝谁知道……“

    看到众人纷纷摇头,杨兴国也不隐瞒,直接回答:”药材是一个,另外一个宝贝就是皮毛……“”关在到处都是猎物,再加上这里还有很多牧场,牛羊成群,每年都可以出产大量的皮毛……“”皮毛可以用来做一副,做手套,做鞋子,做帽子……再加上这里好冷的天气,如果谁能在这里办一个皮毛加工厂,我相信,他一定能赚到大笔的银子。“”至于药材,办一个药材加工厂,把加工好的药材送到关内,同样能赚到大比大比的银子……“”另外,你们应该有不少人听说过罐头吧,你们可以在这里办一个肉罐头厂,专门加工各种牛羊肉。只要产品质量合格,我保证,光辽东军每年的采购量都能让你们赚到大比大比的银子。

    “还有,我辽中五县一下子涌入这么多难民。现在超过一半的难民都还住在简陋的茅屋里,就连大家刚才经过的镇子,里面超过八成的房租都是土呸房。”

    “这种情况下,就算你们拿银子在各地建一个最简单的砖厂,那都能赚到银子……”

    当杨兴国一路介绍回到辽中司令部时,几十个商人和代表,竟然走的一个不剩。

    当然,这个走并不是因为他们对辽东军失望而离开。

    而是他们都在杨兴国的讲解中发现了属于自己的商机。

    为了早点把商机变成银子,这些商人都非常着急的想要回到湖北,筹集银子和人手,早点来辽动进行投资。

    黄兴从杨兴国口中得知这一切后,脸上直接就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一脸不相信反问道:“司令,你是怎么做到的。当初我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