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大军阀 >

第294部分

乱世大军阀-第294部分

小说: 乱世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作为主人,杨兴国还是很快反应过来:“我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们给我一百万两白银,一座小型无缝钢管生产厂的所有设备!”

    尽管吉姆上校没有近距离看到这门迫击炮,军人的敏锐嗅觉还是让他肯定这款火炮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和价值。

    所以,吉姆上校仅仅用了几分钟时间同杨兴国讨价管理。最后,以八十万两白银和一个无缝钢管厂所有设备买下杨兴国手里的迫击炮技术。

    兵工厂给自己带来的意外惊喜,不仅给自己解决了八十万两白银的资金问题,还给自己带来了辽东军急需装备的近距离支援火炮。

    心情大好的杨兴国,离开兵工厂时直接对萧文昌做出承诺:德国人的银子一到,直接拿出五万两白银作为奖励给兵工厂发奖金。

    杨兴国刚一回到司令部,一封来自奉天的公文就被送到杨兴国手里。

    因为杨兴国被朝廷加封辽东巡抚,而且有权利任免辽东正五品以下文武官员。作为辽东巡抚的直接上司盛京将军府,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应该搞清楚辽东正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情况,要不然就是盛京将军府失职。

    于是,盛京将军府直接一道公文下来,要求杨兴国上报辽东军占领所有县城正七品以上文武官员名册,让盛京将军府好上报朝廷备案!

    把公文顺手丢到一边后,杨兴国对着周中举问道:“按照盛京将军府的意思,我们一共要上报多少人上去!”

    周中举马上拿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行政区域地图说道:“司令,我们往辽东移民之前,辽东里面有不少县城,但却是地广人稀,每个县能有五万人已经是顶天了。所以,朝廷尽管在我们控制区域设置了整整三十个县城,但却只有三个府。”

    杨兴国马上回答:“也就是说,我们一共要报33个人上去!”

    “不止,按照朝廷对县府的文武官员配置,我们一共要上报四十多人。除此以外,朝廷在辽东还有好几个砸门,全部加起来整整有六十多人!”周中举摇头回答。

    “什么乱七八糟的,就三十个县城怎么会有这么多机构!”杨兴国眉头一皱,非常不满说道。

    周中举也是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回答:“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和下面好几个县长都讨论过,按照朝廷的行政区域划分,对我们现在管理非常不利。别的不说,光每个县的人口比原来都多了好几倍。我们的意思是,把朝廷以前的行政划分和各个衙门全部丢掉不管,我们自己重新对各县进行一个行政划分!”

    以前自己只控制几个县城的时候,杨兴国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但现在不一样了,几十个县城,半个省的地盘,如果不把行政区域划分好,刚开始也许没什么。等时间长了,政府要管理的事情多了,整个辽东的管理一定会因为混乱的行政区域划分而变得混乱起来。

    当然,现在调整行政区域,如果被有心人拿到朝廷上,一定会因此而引起不小的风波,甚至于再给自己扣上一顶谋逆的帽子。

    但想到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后,政令通畅所带来的各种好处,杨兴国马上就把那些可能出现的风波抛之脑后。

    当然,杨兴国再怎么傻也不会去主动挑衅朝廷。

    一番犹豫后,杨兴国严肃的脸上迅速闪过一丝非常狡猾的笑容。

    眼睛一亮,对着周中举肯定道:“只要是对我们有好处的,该变就变。至于朝廷那边,能隐瞒多长时间就隐瞒多长时间,实在是隐瞒不了再说!”

    “盛京将军府送过来的公文,你就按照公文要求弄一份名单出来报上去,至于我们自己,该怎么做还怎么做,朝廷那边又我来顶着!”

    周中举一脸高兴说道:“下去以后我马上把名单弄出来!”

    话刚说完,周中举又拿出一份地图出来,指着地图说道:“司令,这是我和下面县长根据地理位置讨论出来的最新行政区域划分。因为现在辽东几十个县城,人口少的都有十五万,多的有二十来万,讨论以后发现,一个府管五个县城,百万左右的人口最合适了,然后就把三十个县城分成六个府。”

    “到时候我们只要从三十个县长中提拔六个人当知府,我们司令部就只需要管好这六个人就行了!”

    杨兴国摇头否决道:“既然要改那就改一个彻底。县令我们已经学习欧美改成县长,那知府也要改,就改成市长,撤府设市!”(。)

第五百六十七章 失败的政治部() 
几个小时的讨论后,撤府设市的方案全部成型。

    当然,这么大的事情,也不是杨兴国想做马上就能做成的。

    组建市政府,任命市长,副市长……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面对杨兴国提出来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还没开始就已经头大的周中举忍不住抱怨道:“司令,必须要有人来帮忙,我还要负责情报上的事,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组建那么多市政府!”

    情报对辽东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事情都可以落下,唯一不能落下的就是情报收集。

    以前辽东军还只有几个县城时,因为人手不足,让周中举这个情报头子代管政务,那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辽东军地盘一下子扩充好几倍,县城数量也达到惊人的三十个,几乎是半个省的实力。这么大一块地方,几十个县城的政务,再让周中举代管就说不过去了。

    杨兴国皱着眉头整整想了五分钟,仍然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尽管辽东军现在的人才已经很多了,但负责辽东所有政务这个位置实在是太重要的。下面那些人要不就是有本事没有资历,或者是有本事还不能完全被自己信任……

    总之一句话,自己在脑子里过了一遍走印象的部下后,竟然没有发现一个合适!

    “司令,要不把颜冰提上来,颜冰在经济部部长的位置上干得不错,把她提拔成辽东省长,应该能胜任!”

    这个提议杨兴国想没想就拒绝道:“不行,管经济和当省长完全是两码事,提拔它可以,但最多只能是负责经济和税收那一块的副省长。”

    “还有,如果把她提拔成省长,我们辽东军管军队管军队的是我,管情报的是我二叔,管民政的是我妻子,那我不就成了辽东名副其实的辽东王了。朝廷那边我不担心,但辽东军上下的将士会有意见,认为辽东军是我杨兴国得私军,跟着我辽东军打仗就是给我杨兴国卖命,违背了他们当初加入辽东军的意愿。”

    这个问题上,不管是周中举还是孙列臣,都不想跟杨兴国争执什么。

    因为杨兴国来自后世,很难接受皇权思想。但孙列臣他们不一样,她们受皇权思想熏陶了几千年,已经根深蒂固的印在了他们心底,很难改变。

    尽管杨兴国经常提出什么民主的思想,但孙列臣和周中举知道,这种思想并没有得到辽东军的认可。

    如果辽东军真有那么一天,到时候就算杨兴国不愿意,那也会被部下推到那个位置。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看到杨兴国眉头再一次皱了起来,很少在这种场合开口的孙列臣,非常意外提议道:“要不让政治部的黄兴黄主任来当这个省长。从能力上来说,黄主任完全可以胜任省长的位置!还有,黄主任留过学,下面那些县长和市长,也有很多人留过学,让黄主任过去,一定能事半功倍管好他们!”

    黄兴来辽东军已经差不多半年了,政治部组建也有差不多半年时间了。

    刚开始组建政治部,并且往辽东军营连部队下派教导员和指导员时,杨兴国对政治部的未来充满信心。可是,半年时间过去了,这种信心竟然一点一点变成失望。就连政治部主任黄兴也对政治部的未来不再抱有信心。

    如果不是自己一再估计,黄兴早在两个月前就撂挑子不干了。

    一个自己不顾部下反对,一意孤行要组建的部门,坚持不到半年时间就出现寿终正寝的情况。作为辽东军司令,杨兴国脸色马上刘变得难堪起来。

    但仅仅持续几秒钟,杨兴国就把难堪的脸色给隐藏起来。

    深吸一口气后,对着两个人问道:“政治部提出来的那些爱国思想,民主思想,真不被将士们接受!”

    对军队最熟悉的孙列臣想想后回答:“不仅普通将士,就连那些留学回来的军官都不认可!”

    “对于普通将士而言,他们之所以加入辽东军,一共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当兵拿军饷,不让家人饿肚子。还有一个就是打击侵略者,为了活下去,只能把侵略者赶出自己家园。”

    “两条原因,第一条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只要我们拿出足够让他们心动的饷银,让他们无后顾之忧的抚恤金,他们就会把性命卖给我们。”

    “至于什么民主,什么爱国……这些思想距离他们太远了。而且他们都是没有文化的普通百姓,就算想理解也理解不了。”

    “至于那些留学回来的军官,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欧美国家的民主,君宪制,内阁制……对于司令你提出来的那种民主,他们见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认同了……”

    “几个月下来,那些派下去的教导员和指导员,几乎都成了个营连专门负责后勤和记录战功的副营长,副连长。至于思想教育方面,刚开始将士们认为好奇,还能听一下,而且对部队士气的确有不小影响。但时间长了,将士们习惯了,而且听烦了,将士们就开始抵制这些教导员和指导员。时间长了,这些教导员和指导员就放弃了原来的思想教育,专管部队后勤和记录将士战功。”

    周中举跟着说道:“我这边也有不少下面反应上来的情况!很多留学回来的县长都说,我们在民政方面的制度,很像国外的君宪制和总统制。就算真要改,那也应该学习欧美发达国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发展起来!”

    杨兴国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心境就在不断发生变化,从刚开始的活下去慢慢发展成在辽东立足,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现在这个目标杨兴国已经达成了,相应的心境又开始发生变化。

    这时候,杨兴国心里已经出现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既然自己已经成了辽东王,那就有可能成为东北王,然后外进一步推翻这个腐朽的朝廷,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最后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把中国发展成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不过,就算杨兴国有这个想法也从未说出来过。

    毕竟自己的实力摆在这里,还没有达到和朝廷争雄的地步。

    如果自己这么快就把野心暴露出来,很可能会吓走很多现在还跟着自己的部下。(。)

第五百六十八章 改革() 
让杨兴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才刚出现这种想法,刚开始布局,还没有说出来。下面一帮人中间就出现怂恿自己推翻朝廷的想法。

    更重要的是,出现这种想法的人竟然都是那些留学归来,有着真才实学的人才。

    不过,在没有完全可以同朝廷进行对抗的实力之前,杨兴国能做的就是隐忍。

    想到这里,杨兴国赶紧说道:“”副司令,这种话我们听听就算了,千万不要说出去!”

    周中举笑着回答:“我明白,现在我们还没有同朝廷对抗的实力,只有一个小小的辽东。等我们以后有了整个东北,手里拥有几十万精锐,到时候就不怕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周中举如此直白的回答让杨兴国脸上忍不住流露出一丝苦笑。

    想想后还是问道:“副司令,下面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们难道就不怕杀头吗?据我所知。这几年时间,关内已经有很多人因为这种事掉脑袋!”

    “很简单,他们在我们这里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强国希望。还有,司令你改县令为县长,并且对县长分权,很符合他们在欧美见过的君宪制和总统制。”

    “另外,他们都是留学出生,脑子里有很多新思想,知道我们大清国同欧美国家的巨大差距。再加上他们回来以后并不受朝廷重用,对朝廷也就没有那么强的归属感。时间长了,又都是一群年轻人,产生这种想法也是正常的。”

    “我肯定,如果我把撤府改市和成立辽东省的消息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会更加坚信君宪制和总统制的想法。到时候,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怂恿司令你完成他们的心愿和强国梦想。”

    这时候,参谋长孙列臣忽然一脸坚定说道:“司令,从加入辽东军开始,我就跟定你了,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

    “虽然司令你没有明确表现出自己的野心,但下面的将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