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世大军阀 >

第363部分

乱世大军阀-第363部分

小说: 乱世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仅俄国人爱喝的伏特加,俄国人同样离不开的肉,已经断供近半年时间。

    如果不是军区每个月都按时把军饷送过来,尤里都快要忘了自己是俄**人。

    唯一让尤里感到庆幸的是,对面大清国还有不少百姓,手里拿着军饷的他们还能从清国人手里买到不少猎物和烈酒打打牙祭。

    今天中午尤里之所以要让部下准备中国人的烧酒,不是尤里要打牙祭,而是尤里想到自己后半辈子悲惨的军事生涯,打算借酒消愁。

第七百一十二章 收买合作() 
尤里上校一脸无奈的坐在椅子上等待勤务兵把酒菜送来时,一个警卫排长忽然闯了进来,并且把郑涛送过来的名帖递到尤里面前。an?en 。??a?n??e?n?‘

    因为常年跟中国人打交道,平时没有太多事情的尤里竟然学了一口的中国话,就连大部分汉字他也能认出来。

    所以,半分钟不到,尤里就看完名帖,然后皱着眉头自言自语道:“东北三省总督府经济部副部长,他找我有什么事,难道是来找我做生意的。可我手里除了一千多人什么都没有,难道他想从我手里走私购买武器弹药。”

    “不管了,不管对方请吃饭,不去白不去。军营的饭菜太单调了,和大清国的饭菜根本没有可比性,先把饭吃了再说!”

    先是皱着眉头,然后迅速做出决定的尤里,马上带着几个警卫离开团部。

    被郑涛带到不远处的酒楼后,看着一桌子美味佳肴,老毛子上校一双眼睛马上向外射出两道精光。

    尤里上校也不客气,一坐到座位就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几杯子烈酒下肚后,脸色微红的尤里上校已经开始跟郑涛称兄道弟起来。

    等尤里吃得差不多,饭桌上已经一片狼藉后。郑涛直接让人收拾干净,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几罐子罐头和一缸烈酒。

    “郑部长你这是?”已经有点醉意的尤里上校一脸不解问道。

    让部下把罐头和酒缸全部打开后,郑涛一脸笑容回答:“这些东西都是我江东军刚搞出来的一些小东西,想让尤里团长尝尝是否合适你们俄国人胃口。”

    没有太多怀疑的尤里尝了尝后回答:“这是牛肉罐头,这个是羊肉罐头,还有这个是猪肉罐头,味道一般般,和刚才吃的菜根本没有可比性。”

    “至于缸里面的酒,和我们平时喝的伏特加差不多!”

    这个评价很中肯,和自己预想中的差不多。所以,郑涛脸上的笑容没有任何变化,继续问道。

    “那尤里上校,如果我们把这些罐头和烈酒送到你们国内去卖,你认为能不能卖出去?”

    “送到国内去卖!”尤里先是一愣,然后马上反应过来。

    短暂思考后,一脸犹豫回答:“应该能卖出去。现在国内物资匮乏,只要价格合适,这缸里面的烈酒一定有不小的销路,它的味道实在是太像伏特加了。”

    “至于罐头,应该没有太多销路。普通人很少吃肉,能吃上肉的人都是有钱人。而这些肉罐头的味道又不怎么样,有钱人情愿买肉自己做了吃也不会买这些肉罐头。”

    郑涛马上反问道:“有钱人肯定不会买,我想要问的是,这些肉罐头如果送到你们军队,会不会有人买!”

    “军队?肯定有。”想到上级后勤部门已经几个月没给部队送肉,部下天天吃面包都快要淡出病来了。尤里下意识就脱口而出,然后继续补充道。

    “但有一个前提,这些肉罐头不贵。不然将士们情愿买生肉自己做了吃也不会买这些味道不怎么样的肉罐头来吃。”

    郑涛礼物反问道:“去过把这些罐头推荐给你们后勤采购部门,他们会不会大量采购。”

    尤里先是露出一副震惊表情,然后才回答:“郑部长,你竟然想打我们后勤部门的主意,你的胃口是不是太大了!”

    “我承认,因为国内物价上涨,后勤部门有限的军费已经没办法给部队采购肉品。但你想把你的罐头推销到后勤部门,在我看来几乎不可能,除非免费送给他们。”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这时,郑涛已经彻底相信杨兴国对俄国现在情况的分析,然后对着尤里上校一脸自信说道。

    趁着尤里还没有反应过来前,郑涛继续说道:“我们打算和尤里上校合作卖这些罐头和烈酒,所有收益的一成归你,另外还拿出一成的收益让尤里上校你上下打点关系,当然,如果尤里上校你有能力不通过打点关系就把罐头和烈酒卖出去,那这一成的利润也是你的。”

    作为俄国人,尤里非常清楚烈酒,特别是伏特加对每个俄国人的重要性。

    很多人甚至为了省下钱不吃饭都要买一瓶伏特加喝上一喝。

    所以,尤里肯定,光这些味道几乎和伏特加相近的烈酒,在国内物资匮乏,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无论自己往国内晕多少,一定能在很短时间内销售的一干二净。

    到时候,只要辽东军有足够的货源,那对于自己而言,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分成落入自己腰包。

    想到这里,尤里震惊的一双眼睛直接向外射出两道精光,然后一脸渴望追问道:“郑部长你说的是真的!”

    “比真金还真。另外,我还告诉你,我给你提供的烈酒和伏特加比起来,只会便宜不会贵。牛羊肉罐头也一样,不仅可以直接吃,省去了加工一道环节,价格还比市场上的生肉要便宜近两成。”

    “只要尤里上校你能打通远东军区后勤部的关系,让罐头和烈酒变成军供产品,我保证,不要一年时间,尤里上校就能变成百万富翁。”

    尽管打通关系要花钱,但尤里上校很清楚,如果这两样东西真能进入军队,自己所能获得的收益绝对比付出要高,而且要高很多。

    光远东军区就有二十多万俄军,按照一个士兵一个月五个罐头来算,那就是百万罐。这还只是一个月时间和一个远东军区,如果俄国所有军队都吃上这种罐头,就按照一成的分成比例来算,自己都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

    看到尤里上校越想越兴奋,郑涛赶紧提醒道:“你考虑的怎么样,要不要跟我们合作。据我所知,现在的俄军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俄军,很多军官都是贵族人,来部队混军功捞银子来了。只要我们肯花银子,把烈酒和罐头变成你们俄军的军供物资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尤里肯定比郑涛更加清楚俄军现状,想了不到一分钟就同意了,并且让部下打包了大量样品,准备回去后好好准备一番。

第七百一十三章 喜人的收获() 
不到五天时间,郑涛就送来了俄军远东军区同意从东北采购罐头和烈酒的好消息。?    ??。??a?n??e?n?‘o??g?

    不过,郑涛远远低估了老毛子的胃口。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远东军区司令部直接要走了两成的收益。

    看到郑涛沉着一张脸不说话,尤里上校也知道,对辽东军而言,一成的收益很可能就是利益。

    想想司令部那些有分成的将军都不是自己能得罪的贵族,尤里上校只能咬咬牙说道:“郑部长,我也没有办法。我知道这个分成你们辽东军肯定会损失很大,所以,我决定放弃办成的分成!”

    郑涛表面上一脸阴沉,听了尤里的决定后脸色好看不少,实际上郑涛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作为经济部副部长,郑涛对罐头和烧酒的成本比任何人都清楚。

    肉罐头的价格尽管比生肉的价格还要低上两成,但真正的成本只有售价的一半不到。之所以这么便宜,一方面是因为罐头厂的牛羊肉都是从蒙古牧民手中购买。本来就比市场上便宜了三四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肉罐头内放了大量淀粉和调味料,一罐肉罐头中,昂贵的肉制品只占了一半,剩下全部都是便宜的淀粉。

    至于烧酒,那就更不用说了。

    酿造烧酒的原材料,全部都是东北三省最便宜的粗粮,成本连售价的四成都不到。

    就算老毛子分走了两成半收益,剩下七成半的收益仍然能给辽东军赚到

    大笔的银子。

    看到尤里脸上因为让出半成收益而流露出来的心痛表情,郑涛装作一副为难的表情回答:“可以,只要让我们不了赔本就行,希望尤里上校尽快把你们的需求报上来,我好安排生产,尽快把东西送过来。”

    回到奉天,郑涛把老毛子分走两成半收益的结果上报杨兴国后。杨兴国尽管一脸怒火,大骂老毛子贪得无厌。但心里和当时的郑涛一样,乐开了花。

    两成半的收益尽管占了自己所有利润的一半,但剩下一半利润已经足够辽东军赚到大笔的银子。

    “郑部长,从现在开始,政府直管的几个加工厂就全部归你管,下去后我会跟你们颜部长打招呼。”一脸满意的杨兴国为了让颜冰轻松一些,果断命令道。

    郑涛眼前一亮,一脸激动回答:“谢司令信任,我郑涛保证不辜负司令厚望。”

    杨兴国点点头继续说道:“嗯,回去后尽快扩大榨油厂,酿酒厂,还有罐头厂的生产规模。”

    “榨油厂就不多说了,秋收就要到了,今年东北三省的大豆产粮肯定比原来多很多,我的想法是,把大豆全部榨成豆油以后再卖出去,这样能赚更多的银子。”

    “罐头和烧酒,现在看能满足老毛子远东军区所需。等这两样东西传到老毛子其他军区和国内,需求一定会增加好几倍。反正罐头和烧酒都经放,你完全可以从现在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卖不出去的全部囤积起来。”

    这时,周中举也传来了好消息,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毛瑟步枪已经换装近三个主力师。

    被淘汰下来的近三万条步枪,竟然在短短一个月内全部找到销路。

    至于卖步枪换回来的银子,还没捂热就被周中举投到了步枪厂,继续生产步枪。

    转眼间,杨兴国上任东北三省总督已经过去四五个月时间,

    在这段时间,朝廷两镇禁军直接扩充为五镇,另外还专门组建了一个镇的亲军,装备朝廷买来的最精良武器。

    因为袁世凯安插在禁军的奸细被朝廷一网打尽,而且大部分都投靠了朝廷,再加上禁军都是从满八旗和汉八旗抽调忠心于朝廷的精锐组成,总计六万精锐对朝廷可谓是忠心耿耿。

    袁世凯的北洋军,因为从移民手里捞到不少银子,再加上安徽,河南,山东三省的赋税全部被北洋军扣留下来扩充军队。

    北洋军不仅恢复了九镇陆军编制,还组建了六个混成协,两个重炮协。

    尽管这次扩军一下子就把袁世凯家底给掏空了,但袁世凯反而很高兴。

    九镇陆军分别驻防三省之地,再加上六个混成协帮助防守地方。只要九镇陆军完成训练,而且时机合适,自己布防在三省边境的九镇陆军马上就能向周围扩充。

    如此一来,北洋军占领的地盘至少能从现在的三省变成六省。地盘多了就意味着自己收入来源多了,有了银子就意味着自己可以扩充更多的军队,然后再打下更多地盘。

    很清楚这一点的袁世凯,一扫几个月前的颓废,并且对自己未来再次充满信心。

    这种情况下,南方几个封疆大吏也似乎闻到了战争气味,很朝廷和北洋军一样,开始大规模扩军,让自己在未来乱世中拥有更多的立足根本。

    而辽东军淘汰下来的大量水连珠步枪,就是因为这些封疆大吏大肆扩充军队才这么快卖出去,换成辽东军急需的大量银子。

    和关内截然相反的就是已经控制整个东北三省的辽东军。

    伴随四个主力军全部完成整编,杨兴国直接拿出大量弹药让大家训练,互相磨合,尽快提升战斗力。

    不仅如此,杨兴国还抽出不少银子给黄兴,让黄兴督导各县市恢复生产,减少战争给东北三省带来的创伤。

    就在这时,东北三省迎来了辽东军所有人都很关注的秋收。

    而整个东北三省,最让杨兴国重视的就是辽东。

    半个月下来,杨兴国终于收到黄兴让人又高兴又兴奋的汇总结果。

    最早被辽东军开发的辽东,粮食平均产粮达到惊人的两担半,按照江东军两成税收比例而且不超过四十斤粮食的规矩来算,一亩地就是四十斤粮食的税收。

    整个辽东一共种了近两千万亩地,这就意味着东北三省光辽东一地就能收到八百万担粮食的税收。

    如果把他们换成银子,那就是近两千万两白银。

    要知道,这还仅仅是一个辽东。

第七百一十四章 银子堆起来的() 
看到杨兴国脸上流露出来的激动表情,黄兴继续报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