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349部分

神箭传说-第349部分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了大半辈子,不过却从未有过领兵出征的经验,是以除了畏惧象征着无敌战神地章盛外,对外人再不放在眼里,以多打少。自然没有不胜的道理。 
    郑南风摇了摇头,正色说道:“以郑氏一族之力,哪有那么容易。我已经毫无保留,二位现在也该说说你们的计划了吧。”说罢退后一步,挥手向二人示意。断绝二人坐壁上观的念头。 
    二人对视一眼。顾泽恩当仁不让的走上前去。捏着手中的玉如意,略微犹豫之后沉声说道:“顾氏家业比不得郑翁。此次我顾家将出兵四十万:兖州军二十五万,将会沿河而上,与郑翁相汇洛阳;朔方虽有精兵十万。不过为防乌桓趁机作乱,所以只能分出一半,此路虽然相距较远,不过大多是骑兵,相信可以在进攻函谷关之前赶来;另有十万已在北地郡汇集,不日便可与志愉贤侄汇合。”顿了顿,顾泽恩似乎下决定一般说道:“三路大军将会在三日内行动,郑翁尽可放心。” 
    顾氏的领地虽然比郑家小了许多,不过却有大半与北方诸族接临,特别是塑方军,更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劲旅,当年征北军所剩下的精锐部队,有过半落入其手。再加上这几年不断与北方诸族暗中交易,使得顾氏在三家之中拥有数量最多骑兵,可以称得上兵强马壮。 
    郑南风眼中闪过一丝让人难以察觉地不愉快的神色,随即逝去。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顾翁所表现的诚意是足够的,潘翁呢?” 
    — 
    潘泽林看着二人均望向自己,当下只得无奈的走上前去,略有些惭愧的说道:“现丑了,这次我只能出兵三十万。”看了看二人的表情,又接着说道:“徐州相隔太远,又以步兵为主,是以只能派出十万,借州沿河而行,恐怕只能赶上最后的长安大战了;凉州军兵势微小,目前已经屯集五万于金城,只要大军攻破潼关,便可以呼应而出,成三面夹攻之势;并州军十五万,可惜大部分也是步兵,军粮也只能支持三个月。先锋三万骑兵可按时抵达,其余只怕也要晚些日子。” 
    本来潘家的实力与顾家不相上下,甚至还要强一点,特别是凉州军,一向以膘悍善战而闻名。不过自从潘宗向战死西域,西征军又损失惨重之后,作为潘氏家族王牌地凉州军渐渐失去往日的雄风。而并州虽然占据险要,不过因靠近北方边境,征北十年的损耗也是极大,再加上并州今年遭遇百年不遇的蝗灾,大片土地几乎颗粒无收,使得并州军的军粮立时告危。虽然从徐州调去了不少粮草,却仍无法支撑大规模地作战。 
    “潘翁地诚意好像不太够哦?”顾泽恩因为之前已收了不少潘泽林倒出的苦水,是以并没有什么表示,不过郑南风却不依了,两家满派出地兵一个比一个少,加起来也才只有他一家的兵力那么多。虽然这次他绝不相信自己会失败,不过却不得不为战后早做打算。若是自己遭到巨大损失,而让另外两家占了便宜,天知道二人还会不会遵守之前的约定。“据我所知,你们潘家至少有六十万军队,而且最近还在不断招募,你连一半都没派出,这未免有些说不过去吧。” 
    潘泽林泛起一丝苦笑。摇头说道:“六十万倒是不假,不过今年并州颗粒无收,凉州也遭遇大旱。就算一兵不出,这么多张嘴所要消耗地粮草也让我极为头痛了。现在出兵三十万,已经是尽我最大的力量了。此战过后,除非二位肯接济我。否则只怕撑不到来年初夏,我就得带着他们出去要饭了。” 
    “咦,好像之前你不是收了交州送的几十万担粮食吗?而且今年荆州虽然只能持平,不过交州却是大丰收哦,潘翁坐拥这么大的粮仓,还会缺粮吗?”郑南风故作惊讶地问道。自从章盛以极其强硬的姿态任命杨诚为荆州剌史,并同时授予其忠武将军的称号后,谁都可以看出杨诚已然不在潘家的掌握之中了。 
    “唉。”潘泽林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郑翁又何必明知故问呢?我虽然已经派人前往荆州。不过恐怕希望不大。” 
    “哈哈。”郑南风爽声笑道:“潘翁啊,以前我和顾翁可都眼红你得了这么个人才,没想到还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啊。”杨诚从安平郡尉到交州剌史,可谓是平步青云,这其间当然少不了潘家的出力。特别是杨诚率交州军与征西军同伐西域,几乎没有任何人不认为杨诚为潘氏一员。 
    潘泽林脸上泛起一抹微红,似乎有些恼羞成怒,不过却又不好发作,只得悻悻地说道:“世事往往是难料的。” 
    “说起来,禁军那小子也没有站在你这边吧。”郑南风仍是不依不饶的问道。以往潘家总是自恃自己网罗住这两名出色的战将,现在有机会奚落一番,郑南风哪里肯放过。 
    “我看那小子是墙头草,多半靠不住了。”顾泽恩也在旁搭腔道。自从皇帝只把郑氏宣布为叛贼,而对他们两族大加安抚之后。潘、顾二族也渐渐的加强了联系。关系自然要紧密一些。 
    潘泽林点了点头,恨恨的说道:“那小子既然没回答。日后倒还有利用的价值,只要我们兵临城下,不怕他不乖乖来投。哼。等攻下长安,希望二位可以将他交给我一 
    理。” 
    “这是自然。”顾泽恩正色说道:“不过现在潘翁还应多加笼络,毕竟要想攻下长安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长安为两朝都城,经过了近三百年的不断经营,论城防天下已无出其右。虽然他们地兵力远远超过京畿部队,不过对这一点倒还不敢盲目自大。“对了,豫州方面可有何表示?”顾泽恩慰抚的看了潘泽林一眼,转而向郑南风问道。 
    郑南风闷哼一声,不屑的说道:“叶家那几个小毛头,既接了皇上的手谕,又接了我们的圣旨,却没有半点表示。看样子,肯定是要坐壁上观了。不过这样也好,凭他们也起不了什么事,等大局已定,再慢慢收拾就是了。” 
    “一旦开战,豫州便等同于插在我们的心脏之中一般,若是他们突然发难,后果仍是不堪设想,郑翁可不得大意啊。”顾泽恩沉吟道,三族兵力尽出,叶家界时要想进攻任何一族的领地,均会让人防不胜防。若是能在短期内结束战争,叶家当然不敢轻举妄动,但是若双方僵持不下,这些原本弱小的力量便极具威胁性了。 
    郑南风点了点头,对潘泽林说道:“如此就只有靠郑翁了。” 
    “我?”潘泽林不解的问道。 
    “你在徐州不是还有十几万部队吗?把他们全部放在颖水,叶家就算想动,也得仔细考虑一下。”郑南风果断的说道。叶家执掌豫州时日尚短,是以真正心腹地军队并不多,就算是十万粮草缺乏的军队,也足以震慑他们了。 
    潘泽林点头应道:“这个倒没问题。况且我们在开战之前也可以逼他一下,到时洛阳陈兵百万,让他派一两万来意思一下,还怕他不从吗?” 
    三人相视而笑,显然不再把想做墙头草的叶家放在眼里。“就这么办。”郑南风笑道:“要不,那个姓杨的小子也这么逼他一下?” 
    “这个恐怕未必可行,章盛连自己往年的名号都给了他,可见他绝对会站在朝廷一边了。”顾泽恩摇头说道:“更何况那小子这几年每战必胜,必然心生骄横,除非吃了败仗,否则恐怕不会那么容易屈服。” 
    “骄横?”郑南风不屑地笑道:“他有什么资格拒绝我们?”边说边指着沙盘上荆州方向,“两州之兵不过五万,还分得七零八落。听说不久前他还派他地士兵帮百姓收割,现在又在忙着为百姓修缮房屋,铺设路面。一支农夫军队,有什么值得他骄横的。” 
    “郑翁可别小看他。”潘泽林郑重地说道:“要论收买民心,大陈唯此人最厉害。你看他仅在交州四年,便把一个蛮荒之地变得如此富庶,根据情报,仅其送给荆州百姓的粮食,便有并州丰收之年的一半之多。幸好他执权日短,若是让其长久执政于荆州,只怕将会成为我们地大患。况且其手下五万俱是精锐,荆襄又临近长安,我们也不得不防啊。” 
    “放心,老夫早有准备。”郑南风不以为然的说道:“待会师洛阳后,便有劳泽良贤侄,以兖州军二十万,直攻南阳,再克襄阳,转而叩武关进攻长安,形成四面合攻之势。良洪贤侄可是大河上下的名将,对付他应该是绰绰有余吧。” 
    “这是,这是。”对于郑南风的安排,顾泽恩却也不便推辞。在他心里,顾良洪单独为一路,总比跟着郑家的主力好些,毕竟可以自己做主。何况以二十万击五万,哪有不胜的道理,退一万步讲,顾良洪又不是深入荆州,说不定荆州军避锋而退守长江,还可以让兖州军捡个大便宜。只要克下长安,在三家联手之下,荆州自然无法支撑了。 
    “这一次我们要速战!”郑南风看着二人,正色说道:“百多万大军,足以消耗掉我们大部份家底了。虽然我坐拥洛阳的粮仓,不过也比你们好不到哪里去,若是这一仗打上三年五载,结果大家心里都明白。所以我希望任何人都不要想着保留实力,越快打下长安,对我们便越有好处。” 
    “这是当然。”潘、顾二人同声应道。以当年整个大陈的国力,在对付匈奴时也被只有二十万的征北军拖得疲惫不堪。他们以一半的土地,供养了数倍的军队,支撑起来当然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一个破坏不堪的天下,并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另外……”郑南风犹豫了一下,指着巴蜀说道:“潘翁要命凉州军多注意蜀侯的动向,现在我唯一不放心的,便只有他了。” 
    “他?”二人均有些意外,几代蜀侯都是只知享乐的人,对朝政没有半点兴趣。若不是康氏家族在大陈立国时立下大功,巴蜀早就该易主了。 
    郑南风点了点头,皱眉说道:“巴蜀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人丁财富均不逊于任何一州。但是,巴蜀的兵力却太少了,少得让人不可置信。” 
    指了指汉中等几个重要城市,郑南风继续说道:“整个巴蜀竟然只有一万军队,你们信吗?” 
    “郑翁太多虑了吧。”顾泽恩不以为然的说道:“蜀侯向来都不理政务,蜀中各郡有些地方的郡守世代相传,有的甚至十几年没有郡守。蜀侯的为人可见一斑,蜀地若有大量军队,岂不乱成一团?” 
    郑南风摇了摇头,仍然不放心的说道:“这或许是一个原因,也有可能他的军队全在暗中,连我们也无法查到。二位别忘了,从大陈立国到现在,各大家族有谁能兴盛超过三十年的?但康家却一直受到皇族的庇护,虽然屡屡犯错,却从未遭受惩罚,难道历代帝王都是傻的吗?” 
    二人闻言均是沉吟不语,过了半晌潘泽林才说道:“蜀候是个铁痴,他儿子又是个武痴,就算有军队他们也未必能带。况且若他们是在装,难道能装一百多年不成?等我们攻下长安,就废了康家,看他们到底能怎么样。” 
    “好!”郑南风爽声笑道:“大局已定,该好好商量一下怎么分这块大饼了!”   
      第六卷 第五十一章 圣地危机 
       
    幕低垂,轰鸣的蹄声由远及近,震得大地也不住颤抖 
    孙尧安大马金刀的立在路旁的高处,胯下战马透体雪白,没有半丝杂色,火光照射在他那身精致的铠甲之上,更显出他不凡的气势和威严。相隔数年,比起纵横草原之时,他的脸上那股逼人的锐气已渐渐消去,取而代之却是另一种让人无法说出的气势,隐而待发,任何人只要看一眼他那鹰隼般的眼神,便无法生出轻视之心。 
    一队队全副武装的骑兵,列着整齐的队形,有条不紊的从孙尧安面前通过,擦身而过之际,人人均向他投入崇敬及狂热的眼神。一股强大的自信洋溢在孙尧安略有些沧桑的脸上:近五年的岁月匆匆而过,倾注自己全部心血的河东铁骑终于成为一支令自己骄傲的雄师。这几年来,他孙安几乎已被世人遗忘,他几乎是将自己圈禁在河东郡之内,与外界再无联系。现在,终于到了展现他这五年成果的时候了,五年间所受的苦累,早已被他抛到九霄之外。 
    “启禀将军,前锋遇到异常。”一名斥骑兵迅速奔来,跪在孙尧安面前恭敬的禀道。 
    孙尧安微微皱眉,止住澎湃的心潮冷静的说道:“什么异常?”这里虽然距河东已经五百里,不过周围全是郑氏掌控之地,也差不多就是自己的地头了,是以孙尧安心里并不在意。 
    “前方十里处有一棵大树不知道被什么人砍倒了。”斥骑兵立即回道。 
    “嗯?”孙尧安微有疑惑,随即有些微愠的说道:“这种事有必要向我禀报吗?” 
    斥骑兵怯怯的看了孙尧安一下,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