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354部分

神箭传说-第354部分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皇帝一边,是以这一战必然无法避免。对于杨诚来说,这将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虽然荆交二州地域辽阔,不过只要顾良洪占据襄阳,便可以 
    将杨诚压得无法动弹,更惶论北上长安了。 
    陈博点了点头,正要说话,一名内侍却匆忙跑来,疾声报道:“启禀皇上,函谷关被叛军攻破!”   
      第六卷 第五十四章 誓挽狂澜 
       
    函谷关陷落了。”张识文拿着刚刚收到的飞鸽传书,入树林之中。数十步之遥的林间空地上,杨诚手持一截树枝,意态从容的在 
    地上比划着。公孙勇、张破舟、洪承业、蔡进锐等七名得力大将聚在周围,屏息凝神,丝毫没有平时的嬉笑之色。 
    见张识文赶来,杨诚挥臂成圆,淡淡的笑道:“战幕已经拉开,这以后就靠大家了。若遇有变,只需牢记我刚才所说,自行决定即可。如非必 
    要,不必回报。”说罢长身而起,转向张识文:“详细战况如何?” 
    张识文走上前去,一边回应众将的礼敬,一边皱眉说道:“三大辅臣齐临阵前,七万大军只花了半天功夫便攻破占了函谷关。函谷关主将孙晋 
    逢及副将华廷之战死在关门之下,余众几乎战至最后一人,降者仅三百人,没有一人临阵脱逃。” 
    “仅此一战,强弱立分啊。”杨诚感慨的说道:“只是可惜了这两人,也足见赵长河气量之狭小。”孙晋逢和华廷之均是忠烈之后,二人的父 
    辈当年随章盛数度北伐,立下汗马功劳。人道是虎父无犬子,这二人不仅是长安军中有数的骁勇之将,对朝廷更是忠贞不二。只是性子太过刚 
    直,不为赵长河所容,所以赵长河一上任,便让二人领兵五千,镇守最前线的函谷关。 
    公孙勇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京畿部队确实是一支精锐之师,此战虽败犹胜。”早在数百年前,函谷关便已让出了关中第一关的位置,特 
    别是大陈成立之后。朝廷专营北方,这百余年来几乎已经将函谷关闲置了。平日的驻防全交给了当地衙门,这些衙门除了派几个兵丁征求来往 
    行人的税赋,根本连基本地修缉也没有做。经过么多年,函谷关根本已经破败不堪了,面对三家的大军。孙晋逢其实与平地应战无异。 
    张识文咬了咬牙,颇有些恨意的说道:“最为可恨的是,赵胜拥军五万,竟没有派一兵一卒前去驰援,坐守潼关看着三家的军队将函谷关夷为 
    平地。” 
    “唉。”杨诚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函谷关本来已没有驻守地必要,这不过是赵长河惯用的俩而已。”对于赵长河的借刀杀人,杨诚自 
    是心知肚明。当年王庭之战,本来完全可以用极小的代价攻破匈奴的最后防线。但结果却完全两样。征北军中历经战阵锤炼的精锐将士,只要 
    被他“看中”的,几乎没有一个安然返回。虽然当年他职位低微,不知个中详情,不过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哪有不知之理。 
    “赵长河现在就急着清除异己,难道他不怕军心不稳?”张破舟皱眉问道。在众将之中,也只有他所经历的最少,再加上从军以来便一直在杨 
    诚麾下,是以心地相对要单纯得多。对于军中地这些阴谋心机。他更是丝毫没有经历过,是以对赵长河这种让部下送死的做法,当然是百思不 
    得其解。 
    杨诚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那总比让这些人立下战功了,再去清除好得多。你以后可得多加小心。不久你便很有可能会遇上这样的敌人。 
    记住,千万不要贪眼前的便宜。而落入别人的陷井。”这一次毕竟事关重大,对于这个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年青将领,杨诚到底还是有一些不 
    放心。 
    张破舟扁了扁嘴。不满意的说道:“大人真是太小看我了,也不见你对他们这么千叮万嘱的。你等着看吧,这一次的头功我拿定了。”说罢还 
    向众人瞄了一眼,一副志在必得地模样。 
    “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了。”杨诚板着脸训道:“你要是老想拿头功,容易坏大事的。还有承业也是,这一次绝不是逞英雄的时候,你们一定 
    要切记。” 
    “大人尽管放心,若是坏了大人的大事,末将提头来见。”洪承业行礼应道。张破舟见杨诚这番表情,也不敢在犟,做出认错地表情,恭敬地 
    回道:“末将只是说说而已,肯定要以大局为重嘛,顺便拿个头功罢了。”说到后面,声音已微不可闻。众将见他那副模样,不由莞尔。 
    杨诚白了张破舟一眼,环视众将朗声说道:“你们这就回去安排吧,时间不多,我就等你们凯旋而归了。”众将轰然应诺,随即昂然而去,步 
    伐中散发着强大的自信与期待。 
    “大人难道将他们全部派出了?”看着众人地背影,张破舟略有些不解的问道。 
    杨诚摇了摇头,拉着张破舟在身旁满是青苔的石头上坐下说道:“公孙勇将留在交州,以备不测。” 
    “大人可是要动员预备部队了?”张识文若有所思地问道。关于这事之前杨诚也和他商量过,荆交二州的军队毕竟只有五万,太平时节倒是绰 
    绰有余。不过一遇战事,只是防守便有些捉襟见肘了,更不要说一旦京畿告急,杨诚绝不会坐视不理了。是以之前杨诚便已向他询问过两次, 
    意欲再一度扩充军队,以备不时之需。从治政的角度,张识文委婉的劝谏了杨诚:交州虽然已经经过了数年的和平繁荣,但若要想真正的恢复 
    元气,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甚至更久。若是现在将青壮征入军中,势必会让交州陷入危险的境地。至于荆州,那就更为不堪了。 
    虽然话这样说,不过张识文心里也明白,这一场战争关系重大。若是荆交两州不全力以付,要想取胜几乎是奢望。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方法 
    保全荆交二州,只是这一个提议连张识文也只是一想而过,连自己都不愿再去想。更不用说向杨诚提出了。正因为这样,是以张识文虽然不赞 
    同杨诚的扩军计划,但实际上却已经在两州境内大力动员了,一旦杨诚下令,便会有大批的军队可以立即投入到战场之上。 
    首发起点中文网cmFu,章节更多。欢迎来起点支持作者 
    杨诚笑了笑,无奈的说道:“现在还没有到迫在眉睫的时候,不过一 
    我地底线,便不得不为了。对了,现在我们可以动员少 
    ?” 
    张识文想了想,肯定的答道:“若考虑战力的话,大概在三万左右。若是不够,可以增至十万,不过兵员素质恐怕就不能保证了。”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当年叶浩天的一句话,让交州受益深远,现在正是收获之际。虽然只是紧急征用,不过由于交州尚武之风大兴,数年来百姓的素 
    质已经大大提升。新征地士兵只需稍加训练,便可以傲视那些缺乏训练的正规军队,虽然经验上差了点,不过只要授以善战之将,也不失为一 
    支精锐之师。这也是杨诚敢在大多数州郡观望之际。敢公然宣布支持朝廷的原因之一。 
    “嗯。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动用你的心头肉的。”杨诚满意的说道,沉吟片刻,又征询的问道:“若是扩大飞凤营,不知可不可行?”左飞 
    鸿屡次向他请战。他均严词拒绝了。毕竟女人作为战场的主力出现,实在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要做出这样地决定。绝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是现 
    在兵力吃紧,让杨诚不由动起这个大胆的念头。 
    — 
    “这……”张识文似乎没想到杨诚会有此问。想了好一会才说道:“交州不分男女,人人均习箭术,更有不少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照理说倒 
    是可行,只不过……”张识文虽然才智过人,不过对于这样的想法毕竟还是有些难以接受。本来他就对飞凤营的存在颇有些微辞,认为这对杨 
    诚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只不过碍于情面不好说而已。 
    杨诚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这一次我几乎将他们全部派出去了,若是料错的话,敌人一旦深入荆州,将犹入无人之境。我倒不怕他们攻城夺池 
    ,就怕他们残害百姓,那我真是难辞其疚了。若是有一支灵活机动地骑兵,断其粮草,击其虚弱,便可收之奇效。” 
    “大人的底线难道不是襄阳吗?”张识文惊讶的问道。虽然杨诚的军务方面他从不过问,只是全力满足军队所需,不过他也是个明白人,不会 
    不明白襄阳的重要位置。 
    杨诚淡淡一笑,打趣地说道:“你怎么知道我就一定要死守襄阳呢?” 
    “难道我们手中还有比襄阳更重要地城塞吗?”张识文急声说道。 
    “你都这样想,顾良洪恐怕也不例外了。”杨诚自信的说道:“不错,襄阳西接巴蜀,南控湘楚,北襟河洛,实为兵家必争之地。这一次三家 
    之所以如此大阵仗,绝对不是因为看得起我,而是对襄阳地战略意义明了于心。” 
    张识文点了点头,不明所以的问道:“既然如此,那大人为何想要放弃襄阳呢?襄阳一天在我们手中,三家便一天不敢轻叩武关之门。如此一 
    来,长安只需专心守住潼关,便可拒三家于京畿之外,永无兵临长安之时。”这段时间张识文多多少少还是在考虑着即将来临的战事,是以此 
    时分析起来,连杨诚也不由点头赞同。 
    待张识文说完,杨诚才慢慢地问道:“若按识文所言,我死守这襄阳,需要多少人才可以呢?” 
    看着杨诚微带笑意,张识文不由一怔,思虑片刻才正色回道:“两万,再加上靖海营,若是物资不断,敌人绝无破城的可能。” 
    “不错。”杨诚赞赏的说道:“识文若是从军,定是一名出色的统帅。”张识文微有些不好意思,杨诚却又话锋一转:“顾良洪在当年曾与赵 
    长河齐名,岂是易与之辈?他怎么会笨到在襄阳城下与我们拼个死活?只要我们断其粮道,他的日子就难过了。襄阳城三面环水,一面靠山。 
    确实是易守难攻,若是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荆湘之地,倒真不失为一个必争之地。” 
    张识文细细的回味着杨诚地话,过了半晌才问道:“不守襄阳,那我们做什么?” 
    “谁说我就不守呢?”杨诚笑道,看着张识文的表情。举手一挥,豪情满怀地说道:“我倒要看看顾良洪敢不敢来拿我的襄阳。” 
    张识文越听越不明白,坐在那里不禁发起呆来,听了这么多,他倒真是迷糊了。“识文昨日拜访潘泽海,可有什么收获?”杨诚拍了拍张识文 
    的肩膀,笑着问道。 
    “大人似乎从来不会担心一般。”张识文赞服的叹道,平日里,杨诚对他言听计从。所有政令几乎都是出自他的手中。不过一遇战事,杨诚却 
    似乎完全换了一个人般,就算他与杨诚朝夕相处了这么久,也无猜透他脑子里地想法。当下他也不再多想,向杨诚回道:“潘泽海希望可以置 
    身事外,一心理政。” 
    “倒是难为他了。”杨诚点头说道:“刚才公孙勇他们对他都颇有些疑虑,识文怎么看?” 
    “绝对可以信任。”张识文斩钉截铁的回道:“想来他对权力之争已经厌倦,只想为百姓做一点事情而已。” 
    “既然你都这么说,那我就放心了。”杨诚微笑着说道,张识文的这番话绝非凭空而说。他的察人之能杨诚可是再清楚不过了。“襄阳不日将 
    成前线,我看你明天就起程去武陵吧,有你在后面镇守,我才可以放手一搏。” 
    张识文揖手一礼,正色回道:“多谢大人关心。不过我想暂时不回武陵。”看着杨诚疑惑的眼神。又补充道:“我想明天乘船去一趟九江。” 
    首发起点中文网cmFu,章节更多。欢迎来起点支持作者 
    “南乘风现在就在九江,你是想……”杨诚点头说道:“也罢,他也该表明一下态度了。”自从三家与朝廷的对立明朗以来。南乘风也和叶家 
    一般,对两边都没有做任何回复,只是将扬州水师开到潘阳湖,便再没有任何动静了。杨诚曾两次派人前去,想要南乘风与自己连在一起,共 
    扶朝廷,不过却没有得到任何一丝明确的回复,这让杨诚颇有些不满。毕竟章盛的大寿,他也是参与者之一,如今 
    明哲保身的姿态,实 
    在有负当年章盛之托。只是现在地形势下,杨诚倒也不会笨到去得罪他,民间和官方的交流倒也和平日无异。 
    “独木难支,大人是不是也给叶兄写封信去?”张识文略有些担忧的说道。虽然他心里从来不怀疑杨诚会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