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469部分

神箭传说-第469部分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旁边的士兵被他的神情所动。也纷纷探出头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接着也露出与之毫无二致的神情来。无数举盾遮挡的士兵为之所动,惊叹之声此起彼伏,顿时在叛军阵中产生了不小地骚动。 
    不论横竖,这六千羽箭都笔直如一。就算是让人用手来摆,若是不用上工具测量而单凭目测。恐怕也摆不出如此整齐的队列来。但对方却仅仅是这一射,比起用手摆的难度不知道高出了多少。要知道即使同样是神箭手,但用的力量即使有一点点细微的 
    所射出来的远近都绝不相同。更何况对方整整六千人多人同时射出相同距离的箭来,这就不是能够轻易接受的事了。 
    若是先后射出,对他们的震憾绝对要小得多,毕竟对方全是神箭手,想射哪就射哪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却是两轮齐射,而且后一轮射出时。前一轮根本还未着地,当然就无法目测各自地距离了。就算猜到对方肯定早就进行过练习。但一众叛军将士却对眼前这箭阵仍然难以置信,这真的是他们刚才射出来地吗?所有人的心中,都久久的盘旋着这个难解的疑问。 
    “过此阵者,死!”左化龙宏亮的喝声在寂静的战场上久久回荡,已然惊呆地士兵陆续被惊醒,均以复杂的眼神投向前方整齐的敌阵。除了畏惧还夹杂着难言的敬佩。一脸严肃地扫视着叛军前锋士兵的表现,左化龙心中早就得意开了。可以说从交州出来的这几营中,能够射出这样的箭阵的,也就仅有他的靖西营了,就算是实力远在诸营之上的杨诚地亲卫营,也无法做得这么漂亮。 
    要知道弓箭手对付敌军,在其较远冲锋时,人群相对密集,速度较快,一般来说都是几轮齐射。待到近处时再是进行自由射击。而很多军队中的弓箭手,齐射根本就毫无目标。这齐射所能产生地效果,也就全看老天爷的态度了。因为弓箭手在开阔地势对阵骑兵和步兵的缺点,杨诚曾与诸将讨论过这个问题,充分发挥齐射的威力,尽可能在敌人发起冲锋那一段时间,便给予其沉重的打击,这才有这箭阵之说。 
    以密集的箭雨来覆盖一定范围的地面,不论敌人如何快速冲杀,只要在这一范围内绝难逃一死。若是人数达到,以两轮或三轮齐射进行不间断的箭阵覆盖,那几乎可以令箭阵笼罩的地域成为敌人的禁地,难以逾越一步。即使有少量敌人逃脱,但所产生的威胁已经很小很小了。以单纯的弓箭手,在平地也能正面硬撼步兵甚至骑兵,咫尺天涯,隔绝一切,这便是交州军所特有的箭阵战法。 
    当然,到现在为止,这也只是理论上的。虽然若真能达到这种状态,那势必会完全改写弓箭手在战场上的地位,令其毫不畏惧任何一支数量相若的敌军的正面强攻。但是要真正达到这种状态,却也极难。单是要令数以千计的士兵射出的箭能精准、连续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便是一件近乎难以办到的事了。更何况敌人也不会傻乎乎的朝着你摆设的箭阵方向冲来,必须得迅速变阵来应对敌人的变化,而且仍能保持之前的准确。若是敌人多面进攻,那对箭阵的要求就更高了。 
    或许箭阵是弓箭手最为强大的战法,但那却需要至少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训练。花费这样的代价来满足弓箭手可以不借助地形就能与任何敌人硬碰,虽然是物有所值,但却太不现实了。更何况这样一来,弓箭手行动速度慢的缺点仍然无法改变,第一次或许能让敌人吃足苦头,但敌人也不会是傻子,定会设法避免,不会再傻傻的闯到你的箭阵之内了。 
    由于以上的种种不足,杨诚也只是提了一段时间便再没有将其当作重点了。这样一支弓箭手部队,立阵后固然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但得之太难。不仅要有长期不懈的训练,更需要每一个士兵都要有极高的天份,那可不是人力可以达到的。况且即使是这样的支部队,敌人特别是敌人的骑兵,完全可以将其击杀于行进之中,根本不会给你立阵的机会,总不能让部队行进时,也一直保持立阵的状态吧。 
    所以后来杨诚将精力放在了利用地形优势,灵活机动的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尽量将战场设在有利于自己的复杂地形之中,诱敌决战;进一步加强弓箭手在自由射击中的默契配合,追求以相同数量的箭矢杀敌最大化这一系列强化弓箭手战力的训练之中。对于这个梦幻般的箭阵战法,再也没有提过了。 
    但左化龙却上了心,悄悄的加以训练。要知道交州诸营虽然都是以弓箭为主,不过诸营之间的暗中较劲下,也各有自己拿手的绝招。像张破舟和洪承业,他们二人的部队就进一步加强了士兵的近战能力,除了杨诚的亲卫队外,其他各营都远不能及;而公孙勇的飞虎营,则是最擅长小队快速移动中的协同配合,面对相同数量的步兵,只要地形足够开阔,他们几乎可以用极少的代价全歼敌人。 
    龙化龙自知在这几方面都比不让他们,同时也更憧憬着箭阵战法在战场上的威力,便选择了这个连杨诚也认为不可能达到完美状态的箭阵战法。事实让杨诚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别看刚才靖西营那一着精彩绝伦,但他们也技止此耳。虽然他们已经训练了很久了,但也只能在固定的地方射出固定距离的箭阵,即使是要他们将箭阵向前移上一步,也再无法保持那样整齐的状态了。至于改变方向应对侧翼甚至背后来的敌人,那就更是遥不可及的了。 
    可是这些叛军士兵却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被这神乎其技的箭阵吓呆了。双方这样的沉寂足足维持了近半柱香,左右传来的轰鸣蹄声才将其惊醒。几乎一早就发现叛军有突围意图的时候,杨诚和刘虎便带着神威营及勇武营的五千骑兵赶来支援了,不过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过了这么久的时间,本来应该已是战斗激烈的场面并没出现,从镇内冲出的叛军士兵已达六千,但却只是保持着阵形,诡异的与靖西营对峙着。   
      第七卷 第九十三章 关洛争雄·五十七 
       
    这家伙,竟然暗地里藏了这么一手。”看到地上排列阵,杨诚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下不由露出会心一笑。虽然他也不清楚靖西营的箭阵练到什么程度了,不过光是这一手就足够漂亮了,若不是这个理念当初还是他提出来的,恐怕他也会为此发上一会呆了。箭阵战法给人带来的震慑力实在太惊人了,不要说这些叛军士兵的士气已经被极度削弱,就算是在他们全盛时期,也无法抵抗这种远远超出一般人想象的箭阵所带来的震憾。 
    “这是靖西营射的吗?”饶是久经沙场的刘虎,也不由露出吃惊的表情。他当然知道用手摆出来的这点东西根本吓不住那些叛军士兵,唯一的解释便是当着他们的面,以齐射的方法制造出了这么一道诡异的箭阵。对于荆州军之前全是弓箭手的情况,即使是他与杨诚关系密切,也并不太看好其前景,毕竟弓箭手在战场上实在太脆弱了,没有刀盾兵和骑兵的掩护,他们只能成为屠杀的对象。若不是之前见识到张破舟和洪承业力克朔方铁骑,他对弓箭手的看法也不能免俗。 
    杨诚的荆州八营完全颠覆了以往弓箭手的形象,再不是只知道躲在盾阵或箭垛后盲目射箭而自身防御和近战极差的兵种,而是既拥有精准的远程打击力,又能灵活机动的与敌追逐,甚至在近战能力方面,也足以和一般步兵相媲美。除了移动力这个无法改变的缺点外。荆州八营完全具备了攻守兼备地优点。 
    而眼前这箭阵,又给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震憾。即使是没有亲眼所见。他也对这箭阵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若是换作以前,他绝对不会想到弓箭手还能如此作战,但若这一手笔出自于杨诚这个弓箭方面地天才,却也让人无法不接受。作为一名当初在征北军中最为出色的弓箭手,杨诚把他的战争中所想到的一切用在了荆州八营身上:超过九成以上的神箭手比例、高速行进中的精准射击、利用自己灵活敏捷所设计地独特近战格斗、小组默契配合的追求最大化杀伤。总是不断有奇迹出现在杨诚的手上,就算是再让人匪夷所思想法。刘虎也相信能被他变成现实。 
    “箭阵,绝对覆盖。”杨诚轻轻地念出数年前,几乎是灵光一线般出现在自己脑海中的这几个字,表情竟然有一丝激动。他当初种种对于弓箭手战法改造的想法中,这可以说是最令他心潮澎湃的了。虽然最后连他也认为太不现实而放弃了,但现在在战场上见到这一幕,心中的激荡又如何能轻易平息呢。 
    “绝对覆盖……”刘虎若有所思的咀嚼着这四个字,似乎看到了在烽烟四起的战场上,密集而毫不间断的箭雨完全地覆盖了大地,没有一丝空隙、没有一丝停顿。任何进入其中地人,都只能有一个结局。他之前所见到的一切箭雨。在此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直若稚童地儿戏。想到最后,他眼神中不禁生出一丝畏色:面对这样的绝对覆盖,即使是神威营也没有突破的可能啊! 
    “拜见神箭将军!”“拜见招讨大将军!”见到领头的竟是杨诚,犹在对峙情况下一众士兵纷纷纳头拜倒。称呼神箭将军的自然是靖西营的士兵,而被压在下面较小地声音则是部份负责协防的京畿刀盾兵。毕竟单纯靠以弓箭为主的靖西营。战法上的优势已经远不是普通弓箭手那种阵地防御了,灵活多变才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以低损失沉重打击敌人才是他们的信条。所以要想挡住敌人的拼死突围,而没有真正善于近战的刀盾兵掩护,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杨诚点了点头,抬手示意众人起身,接着策马越出众人,直奔战场正中。“三家叛乱之逆举不得人心,大势已去。你们都是大陈的百姓,朝廷地军队是用来保护你们的。不是用来诛杀你们地!朝廷已经传檄天下,只要放下武器。便可立即恢复良民之身,以往种种绝不复提!”轻轻的拉着缰绳,杨诚坐在马背上缓步而行,言辞极是恳切。 
    “陈氏只知横征暴敛,什么时候保护过我们!只有推翻陈氏,我们才有好日子过!”人群中数人起哄道,立即引起一众士兵的共鸣,纷纷出言附和,场面一起喧闹无比。 
    杨诚不怒反喜,丝毫不介意叛军士兵越来越大的声音,一双锐目不断在人群中梭巡,犹如在检阅自己的部队一般。他在征北军中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两军交战前还会有什么对话的。只要肯对话,那就好办了,就算自己不能说服他们,但也表明他们已无拼死之心。战士无拼死之心,又如何能有突破重围的勇气。 
    或许感受到杨诚那股油然而发的气势,又或许想要听到杨诚的回复,没一会儿,叛军士兵的声音便渐渐消失,只是静静地看着杨诚。似乎早已知道会出现这一幕,杨诚勒住马,面对着叛军士兵扬声说道:“这么个吵吵嚷嚷的成何体统,刚才说话那几位兄弟可敢上前答话?”不知不觉中,杨诚已经把他们当作已投诚的士兵般对待了,对方无觉之下,斗志便会进一步削弱。不论是当初的交州平乱,还是前后征讨谢明伦之战,甚至是征西之战和其后的荆襄、关中大战,招降这样的事情杨诚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略一沉寂之后,倒还真有几名胆大的士兵走上前来。一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完全放在了他们和杨诚身上,之前戒备的姿态更在不知不觉着放松下来,丝毫没有之前那般要拼死拼活的气势,就像是少量暴乱的士兵碰上前来安抚的将军一样。看到对方慢慢入窠,杨诚露出一丝不易察觉地笑意。“好。有胆色。”杨诚竟然拱拳赞叹,接着脸色一肃:“这些年大陈为了剪除匈奴的威胁。连连征战,确实让百姓受苦了。但是这些仗该不该打呢?与残暴地匈奴人比起来,你们是愿意接受朝廷的统治,还是做匈奴人的奴隶呢?” 
    “该!”“当然不愿做奴隶了!”在民族大义之前,很少有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更何况这其中有不少更切身遭受过匈奴人的掠劫,相比之下对每到一地无不极尽烧杀抢掠的匈奴人地痛恨。远远超过了对当地官吏的痛恨。虽然这些官吏有时甚至比匈奴人还要过分,但非我族类,其心必诛,这些 
    分得清楚内外之别的。 
    “好不容易打败了匈奴人,朝廷欲让天下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免除了无数苛捐杂税,甚至有些地方还免却一切税务和徭役。可是,大家的生活为什么并没有变好呢?”杨诚继续将他们引到自己预设的圈套之中,脸上却是发自内心的痛心与惋惜。确实,征北之战后。连他也认为天下将太平无事,百姓将安居乐业。可是没想到。后来变化竟然比之前还要恶劣,百姓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