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箭传说 >

第61部分

神箭传说-第61部分

小说: 神箭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说来听听。”左贤王感兴趣的问道。除了林智,还没有人直指过他的矮墙阵的不是。以前他也抱着绝大的信心,但现在的局势却与他的估计大相径庭,再加上与王庭的联系中断,他那狂热的心也逐渐冷静下来。 
  “这个我也说不上来,只是从我以前打仗的感觉来看,若是让我憋在里面,不要说做战,恐怕要不了几天人就要受不了了。我们匈奴人天生就是在马背上驰骋的,一困在矮墙里,就像雄鹰折了翅膀一样。”木里罗直言说道。 
  “唔……”听完木里罗的话,左贤王陷入沉思中,心中更担心起王庭的局势。想着自己现在坐困飞鹰崖,连战失利,不由得烦躁起来。 
  “报……飞鹰峡外出现敌情!”一士兵飞快的奔来,跪下禀道。 
  “有多少人?到哪里了?”左贤王急切的问道,表情既紧张又有一丝兴奋。 
  “人数在一千人以上,具体数目尚不清楚,现在正在飞鹰峡外四里处扎营!” 
  “再探!”左贤王大声说道,看着那名士兵疾疾离去,喃喃说道:“终于还是来了,就让他们尝尝我要塞的厉害吧。” 
  “要不要趁他们立足未稳,派人进攻?”木里罗小声的建议道。 
  “不用,现在我们要再经不起重大的伤亡,有天险可恃,不必冒险。”左贤王无奈的说道。毕竟现在他手里只有不到三千人,若再折损上一两千人,他便只剩死守要塞一途。 
  ※※※※※※※ 
  “我的天,鬼斧神工说的也不过如此吧。”刘虎看着飞鹰峡,呆呆的说道,满脸俱是震惊的神色。 
  杨诚纵身跃上一块凸起的巨石,看着眼前的情形,心里的震惊丝毫不亚于刘虎。刘虎见杨诚这样暴露自己,顿时大惊失色,压低了声音叫道:“诚哥!” 
  杨诚回过头来微微一笑:“怕什么,你也上来!” 
  刘虎开始还不断招手,示意杨诚下来。后来见杨诚不为所动,仍然那样微笑着望着自己,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跃上巨石与杨诚并肩而立。 
  “我现在才知道什么叫艺高人胆大了,若诚哥不在这里,给我一百个胆也不敢这样。”刘虎苦笑着说道,跃上巨石后,神情微微有些紧张,不住的四处观望着。 
  “知道你为什么艺不高吗?”杨诚故做正经的说道。 
  刘虎一怔,随说道:“为什么?” 
  “哈哈,因为你小子一心去练马屁功,功夫当然没什么进步了。”杨诚笑着说道。 
  刘虎一愣,立即明白过来,一拳打在杨诚肩上,“竟然这样说我。” 
  杨诚并不躲闪,享受般的挨了刘虎一拳。以前在正威营时,五人便经常这样打闹,刘虎一拳打来,竟感觉异常的温馨。“好了,再这样,山上的匈奴人恐怕会忍不住要下来招呼我们了。”杨诚笑着说道。 
  这句话果然有效,刘虎立即警戒的望了一下四周,轻声说道:“这里这么险峻,想要攻下来恐怕不容易。” 
  “我说过要把这里攻下来吗?”杨诚淡淡的说道。 
  “不攻?那我们来这儿做什么?”刘虎一脸惊讶。 
  “只要让左贤王知道,他的要塞外面已经不安全了。”杨诚向刘虎眨眼说道。 
  “左贤王现在可安全得很,我们可不安全了。”刘虎正色说道。 
  “我们怎么不安全了?”杨诚奇道。 
  “当然不安全了,现在我们就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一举一动都被看得清清楚楚。我们不动还没什么事,要是想走,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刘虎忧虑的说道。 
  “要走也不难,不过来这一趟不容易,怎么也要给左贤王留点纪念。”杨诚一边说,一边拉着刘虎跃下巨石向营地走去。 
  ※※※※※※※ 
  “报……”随着一名匈奴士兵的声音,左贤王从睡梦中惊醒。“敌人进攻了?”左贤王一边吃力的起身一边向帐外问道。 
  “不是,大陈的人正在撤退!” 
  “什么!”左贤王满腹疑惑的走出大帐,向跪在地上的士兵问道。 
  “敌人正举着火把离营下山,有数百支火把,恐怕是全军撤退,请左贤王定夺。”匈奴士兵恭敬的说道。 
  “嗯……”左贤王沉呤半晌,想要追击,又怕是敌人的陷井;若就这样放过,又担心敌人真的撤退,白白错过一次良机。“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刚过三更。” 
  “派一百人前往大陈的营地,千夫长昆喀带五百人跟在后面。若敌人真的撤退,便衔尾追杀;若敌人并未撤退,便给我退回来。”左贤王想来想去,终于做下决定。 
  ※※※※※※※ 
  夜色下,一百名匈奴士兵小心的摸向大陈营地。虽然数里外数百支火把的火光隐约可见,但在左贤王的告诫下,众人仍不敢大意。 
  仔细察看过几个营帐后,匈奴士兵终于松下一口气,看来大陈士兵真的撤走了。十余支火把立时在营中亮起,为后面的五百匈奴士兵发出安全的信号。 
  “咻……”匈奴士兵手中的火把刚一点燃,无数箭矢便从四面射来,大陈士兵竟隐藏在营地之外。营地中的匈奴士兵顿时大乱,在火光的照映下,不断中矢倒地。后面的五百匈奴士兵急忙停下脚步,返身奔向要塞,再顾不上同伴的死活。 
  营地的战斗不久便结束了,在完全的劣势下,百名匈奴士兵稍做抵抗,但全然淹没在漫天的箭矢下。杨诚和刘虎从暗处走出。“为什么不等后面的匈奴部队进来再发动进攻呢?那样战果就不是这点了。”刘虎疑惑的问道。 
  “要知足啊,况且后面那队根本不会进来。若这只是个空营,他们进来干什么?在这里过夜?他们的目标是追杀撤退的士兵。”杨诚淡淡的说道。 
  “也是,我怎么就想不到呢?”刘虎拍了拍脑袋,自语道。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真的走了。”杨诚舒展着身体,懒洋洋的说道。 
  “刚才走的两百人每人两支火把,现在怎么办呢?” 
  “五人一支吧,对了,你会写字,帮我写几个字在这里。”杨诚指着一面战鼓对刘虎说道。 
  “做什么?”刘虎不解的问道。 
  “给左贤王留个纪念,来一趟不能白来啊。”杨诚笑着说道。 
  “诚哥你可越来越鬼了。”刘虎望着杨诚说道,二人随即相视大笑。 
  ※※※※※※※ 
  天色渐亮,左贤王立在帐外,看着面前的战鼓,淡淡的问道:“全都走了?” 
  “不错,我们搜遍了附近方圆五里,再无一个大陈士兵。”一匈奴士兵答道。 
  “高明。”左贤王盯着战鼓上的四个血红大字,自语道。左贤王曾在大陈文字上花过不少功夫,战鼓上的四个字自然难不倒他。 
  “大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木里罗问道。 
  左贤王望着雾中的群山,嘴里轻轻的吐出:“等你出来!”   
      第二卷 壮士十年归 第四十一章 大局已定(中) 
       
  清水原 匈奴王庭 
  午后,太阳从云层中钻了出来,懒洋洋的挂在草原上空。 
  高台不远处,一个身着破袄的小女孩,蹦蹦跳跳的跑进一顶破旧的帐篷里。 
  “忽兰,你怎么又不听话,跑出去玩了?”一个老妇人躺在榻上,颤颤的说道。 
  “我想爷爷和哥哥了,可那些大人真坏,就不让我过去。”忽兰略有委屈的说道,红扑扑的脸上写满了天真。 
  “唉,你爷爷和哥哥正在和大陈打仗呢,外面这么危险,你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过两天把大陈打跑了,他们 
  就会回来的。”老妇人叹了口气,刻满皱纹的脸上俱是无奈与忧虑。 
  “哥哥都两天没陪我玩了。”忽兰低头玩着衣角,委屈的说道。 
  “哥哥要是知道你这么不听话,以后都不陪你玩了。”老妇人责怪说道,随即控制不住的剧烈咳嗽起来。 
  “忽兰以后一定听话,奶奶不要生气。”忽兰急忙跑到榻上,拉着老妇人的手急急的说道。 
  “唉,我的腿又不中用了,也不知道他们爷孙俩怎么样了。”老妇人喃喃的说道,眼中含着闪闪的泪花。 
  “呜……”低沉的号角声从高台上响起,大陈军队又开始发动进攻了。 
  “长生天,您可一定要让他们爷孙俩活着回来啊。”老妇人忧虑的望着帐顶,默默的祈祷着。 
  ※※※※※※※ 
  赵长河与朱时俊并肩立在要塞的寨墙上。身旁,三红两灰,五面大旗迎着风呼呼做响。脚下,一队队装备精良,精神饱满的士兵正列队出塞,迅速在要塞外的空地上集结着。 
  经过一上午的休息,要塞中的士兵又恢复了昨日的风彩,斗志昂扬的立成两个方阵,等待着赵长河的命令。王庭边缘,神枪营和神盾营的两个方阵正缓缓的向右移动,神箭营的骑兵则列成偃月阵形,护住要塞面向草原的方向。 
  在赵长河的示意下,两面灰色的大旗开始舞动。立在要塞下的步兵在顾良泽和贺齐忠的率领下,如猛虎出笼一般,迅速向左右扑去。大多数士兵均卸下了笨重的盔甲,一身劲装,迅捷无比。顾良泽所率的部队中,数百身着重甲,手持长矛、巨盾的士兵格外显眼,一时却不知道有何作用。 
  大陈士兵犹如两条灰色的怒龙,迅速突入短墙阵中。贺齐忠的一万士兵直向左冲去,除了将途中阻碍的匈奴部众清除,对其他的部众竟是不加理会;顾良泽的部队却是直向中央高台冲去,正当大单于手忙脚乱的调配部众防守时,顾良泽却在离重重布防的匈奴部众一里左右,突然转向右边,竟是不愿与中央部份的民众交锋一般。 
  大单于在高台上紧张的关注着两支步兵的走向。不到半个时辰,两支队竟突入了五六里,两军遥遥呼应,直向右边杀去。在要塞军旗的指挥下,两军不断改变路线,一次次的避开匈奴部众集结起来的防线。 
  随着两军的不断深入,大单于终于明白了征北军的意图。两军兵锋所指,正是格里活所率一万三千骑兵所驻之地。征北军竟想以步兵,凭借匈奴一手筑起的矮墙阵,与匈奴骑兵一较高下。在这种形势下,骑兵的高机动性优势荡然无存,必定会在步兵的围攻下吃尽苦头。想通了征北军的意图后,大单于脸色变得更加惨白,看着王庭外围隐隐与步兵齐头并进的两万大陈铁骑,格里活的败亡几乎已成定局。 
  大单于当然不能坐视着格里活的败亡。现在王庭只有四万骑兵,除开王庭卫队的一万四千人,格里活所率的骑兵已是王庭力量的三分之一了,如果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格里活一部被困,对士气和实力的打击是王庭所不能承受的。 
  随着高台上五只号角的吹响,本来集结起来阻挡大陈步兵,却反被抛在后面而不知所措的匈奴部众,立时动了起来,向冲过去的大陈步兵衔尾追去。但匈奴部众的速度比起一身劲装的大陈步兵,实在是有一段无法逾越的距离,虽然匈奴部众拼命追去,但距离却越追越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陈步兵离骑兵营越来越近。格里活的骑兵营也发现了逐渐靠近的大陈步兵,隐藏在营帐内的骑兵纷纷集结在营地内的空地。但左贤王在设计时就没有想过让骑兵在矮墙阵中作战,所以给骑兵营所留的空间实在太小,勉强集结起来的骑兵们顿时挤成一团,莫要说快速奔跑,便是要想调转马头,也异常困难。看着大陈步兵越逼越近,挤在一起的匈奴骑兵逐渐开始慌乱起来。 
  贺齐忠的部队一靠近骑兵营,原来密集的队形立即开始变化。两千人分成四队,停在原地,准备阻击身后追来的匈奴部众。其余八千士兵,在快速的奔跑中逐渐形成一个长长的一字形队伍,原来背在背上的强弩被取了下来,准备着第一轮的矢雨。 
  顾良泽的一万士兵,却没有趁势与贺齐忠夹攻匈奴骑兵营,而是分成数组,停在五条骑兵营通往高台的通道上。重甲兵立即用巨盾在原本就狭窄的通路上,筑起数道防线,一支支长矛从巨盾的间隙间伸出,森冷的矛坚直指骑兵营的方向。基余的九千多士兵,则四散开来,只余正中的位置,留有三千步兵,作为应变之力。 
  在要塞军旗的指挥下,两部士兵展现了惊人的默契。当顾良泽的盾阵刚刚立起之时,贺齐忠所率的八千步兵,开始将漫天的箭矢,狠狠的射向匈奴骑兵。 
  匈奴骑兵虽然慌乱,却也本能的开始用弓箭展开反击。但匈奴骑兵的阵形太过密集,再加上运动不便,一时中矢的惨叫声四起。而作为统帅的格里活,这里竟犯了个致命的错误,他将全军集中在一起,但却迟迟没有发布下一步的命令。本来一发现大陈步兵的意图时,他还有机会让骑兵有序的退向高台中央,然后从另外的通道疏散。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