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34部分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34部分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煊恍然大悟,忙道喜:“恭喜母亲,小舅舅真是太厉害了!”

    谭氏一听,脸上的笑意再也止不住,转头对着陆泽道:“今天我们都这么高兴,侯爷,不如让下人们也高兴一下?”

    “你随意就好。”陆泽毫不在意这些内宅的事。

    “来人,告诉管家,本月多发两个月的月钱。”谭氏笑容满面地吩咐,想了想,又道,“两位姨娘那里也是同样的待遇。”

    下人们应是,脸上的喜色更浓。

    陆泽却看向陆煊:“我刚刚见有一封信是你的,是你夫子那边有何事?”算算时间,顾青云是和小舅子谭子礼一起考的,成绩也该一起出来。

    陆煊顿时咧嘴笑起来,兴奋地说:“夫子也考中进士了,是二甲传胪,他还说有空会来看我。”想起去年分别时夫子说的话,他就更加高兴,话就脱口而出,“要不我去看他吧?反正夫子的老家离这里只有大半天的距离,很快的。”他可等不及夫子来看他了,谁知道要多长时间啊,万一不来呢?

    一年不见,他想念极了。

    陆泽一听,思忖了会,就道:“好,我同意,你记得去夫子那里不要给人家添麻烦。”

    陆煊小大人般握紧拳头:“父亲,您放心,我那么乖巧,肯定不给夫子添麻烦。”

    陆泽见他自夸自擂的小模样,忍不住哈哈大笑,站起来摸摸他的脑袋,道:“你看看要谁跟你一起去,你还小,可不能骑马。”

    “我不,我想骑马。”陆煊不依。

    旁边的谭氏见他们父子俩你来我往地说起一个陌生人,刚才对自己的弟弟都没有那么大的关注力,不由得眼神一暗。

101|打架() 
这个名为顾青云的人,对于谭氏而言是陌生的,却又是熟悉的。说陌生是和她没有交集,说熟悉是他的名字偶尔会在府中出现,那每一个或两个月通过驿站来往的信,更是让她对他的名字熟悉起来。

    尤其是他还和弟弟有一段恩怨。

    谭氏深吸一口气,神色有点黯然,她把手轻轻地放在鼓起来的肚子上,感受到肚子里传来一次颤动,忍不住“哎呀”一声。

    陆泽和陆煊听到叫声就回头看她。

    谭氏脸一红,忍不住低下头道:“孩子在肚子里踢我。”

    陆煊反应过来,摸摸鼻子道:“弟弟看起来很健康。爹,我先去饭厅等您,吃完饭我还得去收拾东西呢。”

    “去吧去吧,用得着那么急吗?你夫子现在还没空理你。”两人刚才商量过了,等过几天再去,现在顾青云刚回家,肯定要探亲访友,没有时间常和他在一起。

    陆煊即使再心急,也只能同意了。

    *

    顾青云回来的第二天,顾伯山终于找人算好日子,决定十天后再开始立碑仪式,他早就叫石匠做好石碑,目前还没完成。

    至于庆祝顾青云考中进士的喜宴,大家商量着准备安排在三天后。

    顾青云算算,把送来的拜帖看了一遍,上面都只是表示贺喜或问候,有些需要回帖,有些则不必。通过这些拜帖,他就可以大概了解林山县的状况,拜帖上都写有主人们的名字和身份、籍贯等。

    这些拜帖投递过来,不一定表示要和他们见面,这只是大家套交情、拉关系的一种做法。不过一般为了不得罪,顾青云有拜帖必定会回一份,反正又不用他去送。

    等他把这些拜帖都处理好后,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顾青云见小石头已经被他爷爷奶奶打理得干干净净,就决定带他去办自己的事,如陆泽所想的,他还得去探亲访友。

    “喜欢爷爷奶奶吗?”顾青云坐在牛车里,问坐在他膝盖上的儿子。

    小石头眼珠子一转,点点头:“喜欢。”说话的时候口气还喷出一股奶味。这是家里人知道他还在喝羊奶给他准备的。

    “那太爷爷和太奶奶呢?”顾青云又问。

    “喜欢。”

    顾青云一笑,今天一早大家都围着他转,说是“众星捧月”都不为过。他娘现在知道小石头的尺寸,现在估计已经在家给他做衣服了。

    早上,他先到何夫子家拜访,结果他们都不在,到府城访友去了。顾青云只能留下礼物和小石头到简家,这是小石头第一次见到外公外婆和舅舅们。而且连氏和简薇还有一堆礼物要带到他们家。

    大家相互见礼后,一一落座。

    方氏对顾青云父子俩的到来一点也不意外,不过还是很高兴,抱着小石头就不撒手。

    顾青云的嫡亲小舅子简瑜今年刚好六岁,已经开蒙两年,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之前简薇就说过他在家祸害花草的丰功伟绩。

    刚才走进来时,顾青云还真的注意到了,简家院子的花草被人扯掉折断不少。

    不过现在看他一本正经逗弄小石头的模样,又觉得他还是很懂事的,看不出有什么顽皮样。

    仔细观察,简志远还是和四年前一样,方氏都能看出比以前老一点,他好像一点也没变。顾青云只觉得岁月对他还是很厚爱的,身材没有走样,依然是一派稳重温和的风度。

    顾青云暗叹了口气,转向正襟危坐的简琼,他已经是十六岁、半大不小的人了,去年刚成为童生,院试的时候没通过。

    大家寒暄几句,方氏就迫不及待地问起京城的事。

    顾青云一一细说,时不时的,小石头还补充一两句,童言童语的,逗得大家忍不住笑起来。

    说完简薇的事后,方氏对着顾青云说道:“小石头长得和你真像。”

    顾青云点点头,有一种诡异的自豪感:自己的儿子长得像自己不是很正常的吗?

    “有你和薇儿在我爹娘身边照顾,我就放心多了。”方氏叹了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顾青云,想到父亲信中无意中对他流露出来的赞赏,心里又是高兴又有些酸溜溜的。

    “岳母放心,我会照顾好外公和外婆的。”顾青云郑重承诺。可以说没有方仁霄就没有现在的自己,一路从举人到进士,他知道有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没有方仁霄的精心教导,哪有他这样的“少年进士”?也许他会是那种要考一辈子的老秀才吧。

    简志远却是一笑,对着方氏道:“如果娘子想到京城和爹娘一起住,那咱们就一起去吧。”

    方氏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摇头道:“不好,夫君你还要在林山县做教谕。”同床共枕这么多年,又是一起长大的,她心里是知道的,丈夫更喜欢在林山县,他教书教得很顺利,很受学生爱戴,不想再去京城的。

    顾青云没有发表意见,只静静听着。

    之后顾青云就和简志远到书房去下棋,一边聊得这些年林山县发生的变化。

    小石头被简瑜和简琼带到院子里玩去了,有简琼和顾三元在,他还是很放心的。简琼都这么大了,还是和小时候一样,说话一本正经的样子,虽然迂腐了点,但看个小孩还是可以的。

    这次顾青云的棋艺比前几年进步多了,起码输得不那么惨。说实话,他对下棋没有多大的兴趣,方仁霄刚开始还老是找他下棋,后来见他棋艺进步不大,就说他脑子不开窍,脑袋朽木不可雕,以后宁愿找简薇和连氏下,都不愿意找他玩。

    顾青云觉得自己很无辜,他本来就不喜欢下棋,而且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多了,分到其他地方的时间就少,更何况他还有话本要写,琴艺和画画要学,哪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看棋谱、学下棋?

    这不是为难他吗?他又不是那种牛人。

    在他身上,再次证明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在岳父岳母家用过午饭后,顾青云就和小石头到何谦竹家。何谦竹一家几口现在一般都住在县里,他还是县学的教授,不过经常会回桃花镇,毕竟离得很近,才需要半个时辰,做牛车的话,都不用半个时辰。

    离开简家的时候,小石头还颇为依依不舍,看来一个上午他和舅舅们玩得很开心。也是,院子里的花草又被他们糟蹋了一遍。

    因为事先递过帖子,所以何谦竹早已在家等候了。

    两人见面都很激动,相互打量对方。

    “青云,你一点也没变,不显老。”

    “哈哈,我年纪轻轻的,怎么可能会老?我还在长身体呢,你没发现我又高了一点?”顾青云脸皮很厚地吹捧自己,“我又不像你,已经将近而立之年。”不过他说的是实话,自己的身高的确够高,估计都上一米八了,和一些北方的学子比也不差什么。

    反正他比方子茗还要高一点,为此方子茗还颇为愤愤不平,想不通小时候的小矮子怎么能变成这样。

    “啊呸,什么而立之年,我才二十八岁好不好,你不要把我的年龄说老了。”何谦竹使劲捶一下他的肩膀。

    大家分主宾坐下,何谦竹的妻子出来和顾青云见礼后就回后院了,留下两个孩子。

    “这是你家两个孩儿?儿子何虚年?女儿巧巧?”顾青云看着何谦竹的两个孩子,大的那个小时候见过,现在已经八岁,小大人一般,和他父亲长得很像。小的那个才两岁多,是个女娃儿,白嫩可爱,眼睛水汪汪的,紧紧地挨着她的哥哥。

    何谦竹颇为得意地摇摇扇子,道:“怎么样?我女儿可爱吧?”他从京城回来后女儿才出生的。成婚这么多年,就这么一儿一女,爱若珍宝,不过现在他妻子又怀孕了。

    顾青云点点头:“我女儿估计也在路上了。”

    何谦竹闻言,忍不住一笑,斜睨他一眼,道:“你怎么知道不是儿子?”

    “是的话我也不嫌弃。”顾青云嘴角微翘,等孩子们相互见礼,给了见面礼后就打发他们出去玩。

    “年哥儿,你带小石头出去玩。”何谦竹吩咐道。

    小石头偎依在顾青云的膝盖旁,大眼睛看了看顾青云,又看看对面那个小娃儿,眼里有着好奇。

    “去吧,去和哥哥妹妹玩。”顾青云捏捏他元宝般的小耳朵,轻声哄道。

    小石头今天早上已经和舅舅他们一起玩过了,所以现在也不怕生,想了想,就跑过去拉住小妹妹的手,奶声奶气道:“妹妹,一起玩。”

    看着三个小家伙走出去的身影,何谦竹脸上的笑意再也掩饰不住了,笑道:“你儿子长得真的很像你。”这是他第一次见小石头,四年前他回乡时,小石头还没从他娘亲肚子里出来呢。

    顾青云笑笑应是,问道:“你三年后还去赶考吗?这次我在老师隔壁买下一座两进的院子,你下次去的话就住在我家,很方便的。”

    “那是再好不过。”何谦竹想了想,感叹道,“要去的,反正现在有海船,一个月多几天就到了,不算难熬。我觉得我再不去的话,就没有斗志了。你知道的,林山县的日子很安逸,在这里住久了,周围和你一样水平的人很少,慢慢的,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幸亏我在县学教书,有些秀才学识也很好,这才鞭策我不断地去读书钻研。”

    顾青云点点头,提议道:“你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游学,我在苏州停留过,那里的学风很浓,书院里的学子学识都不错。”不像他们这里,即使去府城,举子也没多少,大多数还是那种年龄大的,已经不想在举业上有进步了。

    何谦竹还那么年轻,完全可以在科考上更进一步的,只是顾青云看他好像没什么斗志一样。不过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何谦竹觉得他这种生活方式适合自己,这是他的事,反正顾青云觉得他这样的生活自己倒是挺羡慕的。

    老婆孩子热坑头,他自己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还算是很滋润的。

    顾青云对此不予置评。

    自己本来的理想就是像何谦竹这样了,只是现在各种机缘推动他走到目前在这一步,就只能不断地往前走了。

    再说了,他现在也有点不甘心,总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时空里留下一些什么。

    这是他的野心。

    “苏州太远了。”何谦竹摇摇扇子,笑道,“不是和你说过吗?我是守家之犬,不太喜欢离开家里。”

    顾青云就没再劝了,喝下一口白开水后,才继续说:“你在信中说你的画画很有进步?我去看看,估摸着你是在骗我。”

    何谦竹一怒,伸手过来打了他一拳:“反正比你学得好,走,到我书房去看看。”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地走到书房,时间没有消磨两人的友情,反而更加醇厚。

    此时的“画”是指水墨画,一般用毛笔以水溶性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以描绘山水、器物、花鸟、人物为主,色调单纯明快、画风写意抽象。'注'

    顾青云学的也是这种,他的画刚入门,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