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175部分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175部分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青云等人目瞪口呆。

    随即,方仁霄就大怒:“良哥儿是从哪里学来的泼妇手段!果真,近墨者黑,都是在外面学坏了,老夫就说过,那学堂的举子今年收这么多良莠不齐的学生,最后还是害了孩子。”

    连氏一听,瞪了他一眼,怒道:“这不是什么泼妇手段,小孩子都这样。”

    顾大河点点头,看了一眼顾青云,只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林溪村的小孩子大都会这一招,只是随后就会被大人揍一顿而已。

    小陈氏早就心疼得不得了,只是看顾青云面沉如水,不敢动弹,只能着急地捏着手帕,让春分去端一盆清水候着。

    至于简薇,她现在怀孕未满三个月,这一胎孕吐得厉害,精力不济,如今正在房里躺着。小鱼儿上午在前院的游戏园玩累了,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一时之间,小石头在地上打滚,几个大人站在那里看。

    顾青云气得几乎浑身发抖,大喝道:“你再不起来,小心家法伺候!”这一言不合就撒泼的样子到底是跟谁学的?此举不可纵容,否则以后孩子一个不如意就哭闹不休,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小石头的哭声一顿,睁开眼睛朝顾青云看去,见他爹凶神恶煞的样子,想到藤条打屁股的痛处,还是乖乖爬起来。

    方仁霄不满地瞪了顾青云一眼,赶紧把小石头扶起,轻声细语地问道:“良哥儿,你到底为何不想去皇家书院?”

    “不想和小胖他们分开,我想在云夫子那里读书,继续读。”小石头委屈地对对手指。

    “那你刚才为何不先说?”顾青云皱眉。

    小石头抽抽鼻子,仰起小脸任由春分帮他擦手擦脸,吞吞吐吐道:“爹爹又不同意,爹爹,我知道错了。”

    众人松了一口气。

    顾大河等人偷偷看了一眼顾青云的脸色。

    顾青云脸色稍霁,想了想,还是耐心地和儿子解释一遍,重点说明在那里还是可以交到好朋友。

    他觉得如果说在云举人那里接受的是普通的科举教育,在皇家书院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了,综合素质肯定有提升。

    可惜,小石头还是不肯答应,尤其一听到还得去那么远的地方住,几天才能见一次娘亲、太外公他们,更是不断摇头,死活不肯去。

    为此,大家都急了,此时小石头的名字已经报上去。而且大家都认为去皇家书院才是孩子最好的选择,于是就一一上前去轮流劝说。

    顾青云坐下来垂眸静静思考,他在想自己是不是封建大家长作风,没有问过小石头的意愿就替他做出选择,可现在他的选择和小石头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这是他们的矛盾所在。相比之下,小石头更喜欢在熟悉的地方就读,那里他读了两年,有熟悉的夫子和小伙伴,还能天天回家……

    那边,小石头还在哭哭啼啼的,不断地抹着眼泪,坚持自己不要去。

    顾青云看着他衣裳散乱、全身脏兮兮的,眼皮已经发红,涕泗横流的样子,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心疼极了。

    不过没办法,还有三天开学,顾青云只能暂且搁置不提,打算晚上再和他好好沟通。

    于是,他瞄了一眼小石头,就径直走进左厢房,不打算搭理他了。

    没走几步,身后就传来“心肝、肉啊”等心疼的呼声。

    果然,刚走进卧室,就看到简薇正在穿衣服,见他进来忙问道:“小石头不乐意去?”

    顾青云看了一眼谷雨,点点头,道:“你不要急,我会好好劝劝他的。”

    简薇只能同意,柔声道:“你不要太着急,跟他慢慢说,他会懂的。良哥儿聪明着呢。”

    “养孩子真是不容易啊。”顾青云突然感叹了一句。生怕他学坏,想把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一切捧到他面前,想为他铺平前面的道路……

    简薇深有同感。

    于是,接下来的两天里,在和小石头经过几次沟通,在知道顾青云会去那里教书,还有陆煊也一样去后,又被迫答应一堆条件,小石头终于勉强同意去皇家书院。两人还约定,如果一个月后他还想着回来,他们就回。

    顾青云松了一口气,他没想到小石头会有这么大的抵触心理,现在能忽悠他进去就算成功了。

    三天后,小石头就开始在皇家书院全新的学习生活。

    书院把孩子们按照年龄分到甲乙丙丁四个院子,像丁院一般是八岁以下的孩子,不是刚启蒙就是刚学《三字经》之类的幼童;丙院是八岁到十岁之间,学习四书、律法和兵书,乙院是十岁到十三岁之间,学习五经、兵书地理和杂文;甲院是十三至十五岁之间,就是融会贯通,哪一科学得不好的话,可以补上。

    除此之外,算学、琴棋书画、骑射等始终贯穿整个学习生涯,除了算学大家都要学外,其他课程至少需要选修一门。

    十五岁之后,留下来的就是决定从武的孩子。可以说,这些孩子文武兼修,要比一般的孩童辛苦得多,可到底师资力量不一样,他们可能会更优秀。

    期间如果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快,随时可以升到上一个院子。

    学生们的休息时间是逢五和十休息一天,相当于他们每个月可以休息六天,比他们这些官员多一倍的休息时间。

    这样一来,小石头就是四天回一次家,大家还可以接受。

    顾青云见小石头人年龄还小,仔细考虑后,就把他放在丁院,如果小石头觉得没有挑战性的话,再升到丙院去不迟。

    而且他相信这里六岁的孩童不识字很少,很多孩子都和小石头一样,从四岁起就开蒙了。

    陆煊在乙院,他要住校。为此他还很不高兴,恨不得转到丙院去,要不是顾青云和陆泽坚持,他绝对能做得出来。

    顾青云教的是丙院的孩子,教科书用他自己的写的算学书和《九章算术》即可,几乎不用备什么课,内容他早已烂熟于心。而且这不是他第一次教算学,以前在县学教过,只是他之前教的是童生和秀才。

    他每两天上一次课,刚开始怕小石头不适应,顾青云前面半个月每天都是到书院那边吃住,直到半个月后,见小石头慢慢适应,他这才回到顾宅。不过这边还有顾大河和小陈氏,所以顾青云有课的那天晚上都会在书院坊留宿,为此顾大河等人高兴不已。

    “好了,孩子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今天我讲的内容还有谁不明白的?有的话请举起你们的手。”顾青云站在前面,看着他底下的三十名孩童。

    孩子们穿着一模一样的衣裳,布料极佳,裁剪精致,颜色是白色和蓝色的结合,再加上他们个个营养丰富,养尊处优,大部分都是白嫩嫩的模样,很是可爱,除了有几个晒得黑一点,皮肤略微粗糙,那是武将家的孩子,从小摔摔打打的。

    每年一百二十两束脩,书院肯定会对孩子们好,就这样还别嫌贵,还有大把的人挤破头想进来。

    孩子们面面相觑,摇摇头,没有人举手。

    “既然大家都懂了,那我就放心了。好,现在下课。”顾青云放下戒尺,开始收拾东西。他们的基础不错,顾青云又刚从头讲起,这些内容不难,以后的就不一定了。不过他决定,以后两个月测试一次,帮助他们尽快掌握这些知识。

    孩子太多了,丙院分成两个班,名字简单粗暴地称呼为一班和二班,他一个下午每个班上半个时辰的课,早上中间休息的时间,一个多时辰就搞定,工作量算是很轻松。

    得到的月钱按照上课的次数来算,每月来十五次或十六次,一次一两银子,这是他的算法,至于其他老师的束脩他就不知道了,大家没有交流过。

    反正这么一来,他的月钱足以抵消小石头交的束脩,还略有剩余,对此,顾青云很是满意。

    这时候,银子的购买力还是比较□□的。

    一宣布下课,孩子们站起来,鞠躬,大声道:“先生,再见!”说完就呼啦啦地往外跑,这是最后一堂课,大家都抢着去吃饭呢。

    “先生,我最喜欢上你的课了,不拖时间。”有个小胖子从他的讲台上经过时,大声说了一句,说完后笑嘻嘻地看了他一眼,被其他孩子拖走了。

    顾青云忍不住微微一笑,他以前上学的时候貌似也不喜欢老师拖堂,没想到来到这个时代,还会有孩子这么说。

    等孩子们都走后,顾青云拿起书本和戒尺,刚出门口就看到陆煊在门前的树荫下等着。

    “怎么不去食堂?”顾青云看到他,很是开心。

    陆煊站着笔挺,伸手帮顾青云拿着书本和戒尺,笑道:“夫子,我想着两天没见小石头了,就想去看看他。”

    顾青云没有拒绝他的举动,笑道:“可惜学院不许你们出门,否则就可以到我那里用膳了。”

    陆煊也很是可惜,两人一路走,一路说起学习上的事。现在刚开学没多久,大家还有点陌生,还在小心翼翼试探。不过顾青云相信,等孩子们熟悉环境后,肯定有一帮无法无天的熊孩子出现。

    像他教的班级,就有孩子上课时眼睛骨碌碌地乱转,屁股跟装了弹簧一样不断挪动,要不是顾青云板着脸,一副很是严肃的模样,估计都想闹了。

    至于传说中的太子,如果是按照年龄段来算的话,正好是在丙院,只是顾青云左看右看,还是没看出哪一个太子。

    这应该只是传言而已。

    顾青云不再想,此时,不远处的小石头正背着小书箱在树下安安静静地等着自己。

140|升官() 
看到顾青云和陆煊并排走来;小石头眼睛一亮,忙双手拉着书箱的把手,蹬蹬蹬地跑过来,喊道:“爹爹,小宝哥哥!”

    顾青云见状,忙快走几步;叫道:“慢慢走;不用跑。”

    小石头咧嘴笑笑,这才停下来。

    等顾青云和陆煊走到他面前,顾青云第一时间就去看他背部的书箱,见里面的砚台和毛笔都好好地放着,放下心来,轻声提醒道:“良哥儿;下次见到我们不用跑,在这等着就是。还有,把这个给我。”这里离大门还有段距离,书院规定下人不能入内,所以都是孩子们自己背书。有些孩子一下课就往外疯跑;往往到了大门才记起自己没拿东西;于是又灰溜溜地回来收拾笔墨书具。

    当然,也有孩子不在乎这个,等到明天来一看,一般而言,东西还会放在原位,没有人会拿。

    小石头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习惯,每次都不用人叮嘱,自己就会收拾东西背回来。

    帮小石头拎起书箱后,顾青云微微一叹:这重量可比之前在云举人那里重多了。

    小石头牵着顾青云的手,抬头挺胸地走在宽敞的道路上,一路上碰到认识的小伙伴就大声打招呼。

    “顾永良,这是你爹爹吗?”有孩子眨着好奇的大眼睛盯着顾青云一会儿,然后和小石头一本正经地讨论,“你爹爹长得和你好像。”

    顾青云:“……”明明是我儿子长得和我很像好不好?

    “是我爹爹!他是教丙院的。”小石头的小胸脯挺得高高的,神情骄傲地说道,“我爹爹也是先生。”

    “打人的!”那小孩瑟缩了下,很快就应和着不远处的小伙伴的喊声,连蹦带跳地跑远了。

    一旁的陆煊从头看到尾,忍不住露齿一笑。

    “小宝哥哥。”小石头不解地仰头看他。

    陆煊朝他安抚一笑,对顾青云说道:“夫子,小石头好可爱。”这让他忍不住想起自家的弟弟,如今不到三岁,白白胖胖的,每次回家,会用好奇的眼光看着自己,老是“哥哥哥哥”的叫,看起来很好玩。就是不知道,等他以后长大几岁,会不会和小石头一样可爱了。

    顾青云明白小孩子的炫耀心理,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紧接着,陆煊就和小石头聊起来。

    一直走到大门口,两人这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大门处停满了装饰豪华或低调简朴的马车,还有着急等候的人群。今天有他的课,顾大河和小陈氏就没有来接小石头。

    顾青云牵着小石头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路边的商铺已经开业,其中谢长亭就把松竹书斋的分店开到这里了。

    正在这时,前面走来一位身穿红衣的男子,大约四十岁出头,相貌俊逸,身材修长,穿着宽袍广袖,脚下踩着一双木屐,缓缓地从对面走来。

    顾青云停下脚步,恭谨地行礼,道:“欧夫子。”没错,这是他十二岁时在府学读书时遇到的欧夫子,教他吹箫的老师。此人让他印象深刻,因为他喜欢穿各种红色的衣裳,性子洒脱孤傲,时不时就请假十天半个月,甚至请一个月出去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