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30部分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30部分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仁霄恢复了以前的淡定,笑而不语。

    那副高深莫测的模样顿时引来顾永辰和顾景不依的撒娇,两人一左一右地搂着他的胳膊不断地追问,让旁边自觉受到“冷落”的连氏吃味不已。

    “哈哈,老夫就知晓咱们小石头有出息,这样吧,晚上咱们要好好庆祝一番,娘子,今晚咱们喝酒庆祝?”等众人终于在堂屋落座后,方仁霄率先开口,“咱们去年酿的菊花酒可以开封了,这可是老夫亲手酿造的。”

    “不行!”顾青云等人异口同声地反对。

    话说,自从他致仕后,顾青云每半年都会请相熟的大夫上门为他搭脉看看身体状况,不是说方仁霄有什么大的毛病,只是他觉得既然自家有钱,当然要注重身体健康,又不是现代,去一趟医院体检还有些麻烦,这里可以直接让大夫上门,多简单,所以定下这个规矩,就是为了有病就治,没病就预防。

    老家林溪村的长辈们也是同样的待遇,顾青云再三叮嘱过,只是可能因为他不在家,长辈们没有照做。不过还好,有大姐那边的何大夫在,他心里会放心些。

    这个措施还是有用的,起码顾青云知道方仁霄被大夫诊断为有些“阳亢”,让他平时情绪不能太激动,最好不要喝酒。

    听到这个词,顾青云翻了翻医书,知道这大概相当于现代的高血压,他估计是因为方仁霄以前应酬喝太多酒造成的,而且他之前还生过几次病,身体大不如以前,于是就叮嘱家人,轻易不让方仁霄再饮酒。

    此时见他们这么坚决的样子,方仁霄很是不服,他自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好多了,于是一番讨价还价后,得到只允许喝一小杯的承诺,即便这样,他心里也快活得很。

    唉,以前还年轻那会不大喜欢喝酒,没想到老了老了,越不肯让自己喝的东西就越想喝。方仁霄抽出一点时间咂摸自身的毛病后就没有再多想。

    今天家有喜事,给下人们下发赏钱后,让他们先不要把消息传出去,顾青云一家也跟着庆祝一番,行事很是低调。

    他们没有把消息传出去,主要是官方的消息还没有出来。

    一直到了第三天,顾青云终于得到礼部和翰林院传来的消息,确认小石头的确是中了头名解元。

    顾青云估摸着主考官那群人肯定是在越省的郡城逗留了几天才回京的,否则消息不会比小石头让商人带回来的时间迟。

    这消息一出,还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

    父子两解元!还都是十七岁就成为解元!这是多么大的巧合啊!想想顾青云,再想想顾永良一向的表现,没有人怀疑顾永良不能考中进士,毕竟他还那么年轻!

    与此同时,顾家收到的帖子也多起来,时不时有人邀请他们去参加宴席,特别是邀请简薇的。而顾青云在户部也会遇到恭喜自己的官员,特别是熟人,一时之间,他有个错觉,自己似乎很受他人欢迎的样子。

    这天,接到谢长亭的邀请,顾青云散值后就去赴约。

    面对谢长亭的恭喜,顾青云依然笑得很开怀。

    谢长亭仔细打量他的脸色,笑道:“这几天你的脸皮没有笑僵?”说着面上就带了点感慨,“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好说,好说。”顾青云拱手微笑。这是事实,他有什么不好承认的?相比某些人家家里的熊孩子,自家儿子们的表现实在是好太多了。

    谢长亭其实也是极为高兴的,这可是自己从小看到大的孩子。

    “良哥儿什么时候回京?你告诉他,等他回京我送他一份大礼。还有,明年他是不是还要去参加会试?如果他中了会元,慎之,我相信只要他在殿试上不犯什么大的错误,状元肯定是他的!”谢长亭一连串的问题扔出来,说到最后还颇为自信,“嘿嘿,这个可是我特意去了解的,连中三元可是能名垂青史!”

    顾青云回答前面的问题后,见他那副得意的样子,就笑道:“这个道理谁都懂,只是会元不是那么容易老的,每三年就有十几个解元,每次会试积累下来的解元就有几十个,谁都想得到这个殊荣,可是很难。”不说远的,单是以前的张修远就是如此,他之前和小石头的成绩一模一样,也是秀才连中小三元,然后是解元,为了中会元,还特意压了三年才去考,结果成绩是中上,最后失望至极。

    开国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人能达到“连中三元”的成就,为了名和利,大家都在虎视眈眈,暗地里努力,结果还是如此。

    科考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连中三元实在是太难了,讲究一定的运气。

    顾青云是做过这个美梦,但他不强求,也没有和家人说过类似的话,就怕给儿子带来压力。

    他把话一说,谢长亭想了想就说道:“好吧,那我不说这个了,免得人家说我们狂妄,给良哥儿惹来麻烦。”

    他又把远在天边的顾永良夸赞几句后,谢长亭就催促道:“你的话本上个月写完了,如今还会再写吗?”

    顾青云摇摇头:“你知道的,我暂时不想再写了,要忙的事太多,精力不足。”

    谢长亭一听,露出可惜的神色:“你的这篇话本到了后期卖得极火,火到到处都有人偷偷刻印来卖。”

    顾青云微微一笑,这部话本取得的成绩也出乎他的意料,刚开始不大显眼,等写到一定字数后才慢慢变得火热起来,到了后期,就是非常火爆了,能和以前的《梅花戒》相提并论,比《白蛇传》流传的范围还广。

    顾青云猜测过原因,一个是因为自己的文笔有所提高,另一个可能是大家对如何建成一座城市很感兴趣吧?互动性很强。

    这其中还发生过一件事,在顾青云的话本里,他一再强调干净卫生对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还详细描写了各国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及打交道方式,算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反正有读者来信说,自从看了自己写的话本后,就很讲究个人的卫生,养成好习惯。当然,读者来信更多的是和他讨论如何建好一个城市,怎么把周围的威胁干掉,大家还在留言本上讨论得不亦乐乎。

    顾青云得承认,其中一些人的观点让他深受启发,有所触动。而且在这本话本中,只要是涉及到数字方面的,他就使用阿拉伯数字,不知道是否有用。

    话本火了后,自会有人关注作者,大家找来找去都说是他,还从各方面列出证据,只是顾青云一直保持沉默,不承认也不否认,于是私底下大家更觉得是他写的。

    不过和以前不同,这次大家没有强逼着他承认,一副“我们已经看穿你”的模样,大家心照不宣。

    这让顾青云松了口气,一连写了几年,中间还因为忙于工作断更过一个或两个月,之后遭到信件淹没的事情让他差点留下心理阴影,好不容易上个月写完大结局,他短时间内真的不想再写了。

    上次他投资的七百两银子,后来换回来的银子就有一千五百多两。顾青云趁着一个适当的机会,买了一座从户部抄家抄出来的田庄,有两百亩上好的水田,家里的产业又厚实了些。

    除此之外,他这篇话本的收入还没有结账,算一算,估计也有三四百两的收入,要不是因为盗版,肯定更多,都卖到其他省去了。

    至于海贸,他已经暂停下来。自从王家骏考中秀才后,他就没有在自己这里读书,所以顾青云不想再占王家的便宜。毕竟王家不缺这千八百两银子,之前让他入股只是为了感谢自己而已。

    他还问过方子茗,知道他也退出来了。

    顾青云算一算,自家如今不算缺钱,他们野心不大,不会想着要怎么豪富,现在的资产已经可以应付孩子们的婚嫁。再者,海外贸易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万一某一天遇到海难,那一切就成为泡影,还不如及时退出来,保住现有的收益。

    “既然你不想写话本,那你的那本什么几何书什么时候能给我?”谢长亭连忙问他。

    顾青云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道:“这本《几何详解》不是话本,不能随便写,你催也没用,我没写完就是没写完。还有,你一个堂堂的驸马爷,天天盯着我这几本书做甚?真是让我受宠若惊。”这是他的心里话,本来他还没有意识到,毕竟从认识到现在,自己出版什么书籍都是谢长亭在追问,还是简薇提醒他,他这才反应过来。

    “这是我的乐趣,我喜欢这么做。”谢长亭话说得理直气壮,他摇摇折扇,觉得口干舌燥,忙端起茶杯,喝下一口茶后,反瞪了一眼顾青云,“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我这个东家出马,你可是享受最高的待遇。”

    顾青云知道说不过他,转而问道:“对了,你写的那本戏曲书卖得如何?”这家伙有一帮人帮忙,写书的速度还那么慢,上个月刚刚上架销售。

    这话一出,谢长亭的脸就微微发红,他干咳一声,用折扇掩住口鼻,低声道:“这不是刚刚开始卖吗?暂时还没统计销量,你先不用问,等结果出来我再告诉你。”

    顾青云了然,他也收到几本样本,上面的作者有谢长亭的名字,还有几个参与写作的人。他本来想认真拜读的,只是他一向对戏剧不感兴趣,草草翻了一下就有些犯困,最后还是放在书架上。不过他看了目录,倒是觉得写得不错,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看得出是做了大量工作的,难怪写了那么久。

    想到楼下的顾三元估计还在和谢掌柜对账,顾青云就继续留下来和谢长亭聊天,两人说起京城的八卦津津有味。

    感谢京华小报,让他们的生活多了无数的乐趣。

    顾青云一边看着谢长亭眉飞色舞的表情,一边暗暗地想着。

    作者有话要说:  我还完债了。*罒▽罒*

    祝大家五一过得愉快。

    多谢大家的评论、营养液和霸王票,非常高兴(⊙o⊙)

第202章 选择() 
晚上回家顾青云把一张四百五十两的银票给简薇; 两人商量着就先不置产了,留着一些银子作为备用。

    “万一小石头突然定亲呢?”顾青云做俯卧撑之前说了一句。

    简薇愣了愣; 随即笑了开来; 她如今的身材比年少时丰腴一些,露出笑容时眼角已经有了细纹; 明显有了岁月的痕迹,只是她的心态好; 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好几岁,刚刚三十出头的样子。加上顾青云从无外心; 对这个家一心一意; 对她尊重有加,她的心情就极好; 气质更显得和煦温柔。

    “嗯; 等小石头回来,咱们就给他议亲; 自从知道小石头中举; 这段日子我看了好几家,和咱们家差不多算门当户对。”简薇一边梳通头发; 一边慢慢地把这些天的收获告诉顾青云。

    两人之前就商量过,等小石头中举再考虑亲事,当然; 如果不中的话也要开始议亲了,毕竟他已十七岁,现在才开始相看姑娘算迟了。不过不可否认的是; 以小石头的年龄,能否中举决定了他婚姻对象的层次,是普通还是更高一层,这是很现实的事。

    要顾青云来说,以后顾景的婚事,如果大家的条件差不多,他肯定更乐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十七岁的举人,而不是十七岁的秀才,这是人之常情。

    以他们家如今的身份地位,在京城的官员中算是中下层,结亲的对象基本上就是平时能接触到的人家,多以文官为主。他们倾向于与书香门第结亲,不是他们注重门第,只是世人皆是如此,门当户对是很重要的。

    除了门第外,顾青云得排除和他政治理念不合的人家,比如族里有和皇子结亲的,或者平时谈不来的、关系差的,算一算,其实真没有几家合适的。

    第一家是夏家,对象是夏尚大儿子的嫡长女,她前面有几个庶姐。说起夏家,其中夏尚是重中之重,他是正三品吏部右侍郎,还是方仁霄的好友和方子茗的岳父,应该是明后年致仕。他曾经在越省作为副考官主持过乡试,点顾青云为副榜第一,加上方仁霄和方子茗的关系,两家颇有渊源。此人是保皇党,顾青云的政治立场和他相同,简单来说就是埋头做事,皇帝是谁就把忠诚献给谁。

    当然,顾青云心知肚明自己是伪保皇党,如果不是当今陛下英明神武,他是绝对不会对皇帝有什么好感的,万一下一任皇帝是个昏君呢?像他这种人,很难对某个皇帝产生什么“士为知己者死”的想法,还是比较自私的。

    简而言之,顾青云认为以自己的政治手段,就别指望在官场上位极人臣、官居高位了,还是老老实实做自己擅长的事比较好,不乱掺和事情,以保住一家老小为主,不该干的事绝对不干。

    夏家也是寒门出身,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