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38部分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38部分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一出,简薇就有些不好意思了,脸庞微微发红,低头道:“有人在看着呢?你又贫嘴。”眼里的笑意却不可遏制地流露出来。

    顾青云扫视一眼,见丫鬟们都识趣地退出,就笑道:“这是我的心里话,这些年家里多亏有你,咱们家才能这么好,尤其你的眼光精准,家里店铺的位置都买对了,租金年年升高。还有孩子们,没有你的教育,他们怎么会如此乖巧懂事?这个家,缺你不可。”

    “就会说话哄我开心。”简薇抬头紧盯着他,整个人的气息一下子欢快起来,怕书房里的顾景突然走进来,就正了正脸色,把手抽出来,拧干一条布巾递给他擦脸,笑道,“今天和平常一样,小丫还跟着我学习拉丁语,她对这个很感兴趣,还把你写的话本都偷偷翻遍了,等我知道时已经迟了,她都看完了。”

    顾青云挑眉,看话本?他该庆幸自己没有在话本里写儿童不宜的内容吗?想当初写话本时,他就怕有一天自己的马甲会暴露出来,写的内容就很是正经,就算有那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含蓄的。

    幸好自己有先见之明。

    “她想学就学吧,以后我去找神父就带她出去,多见见世面也是好的。”顾青云心情颇为复杂,见简薇有些犹豫,就道,“你放心,她年纪还不算大,你给她做一套男装,如今风气开放,时常有女子在街上逛,等她十五岁再减少出门的次数也不迟。”

    毫无疑问,顾景是个聪明的孩子,喜欢读书,小小年纪的她自从识字后就喜欢拿着一本书读,如今才十一岁,家里的书她已经读完一遍,连四书五经也不放过。去年他带着她到教堂一趟,可能是看到自己和外国人用拉丁语交谈,她就有了很大的兴趣,磨着他要教她外国语言,当时他想着多学点没坏处,孩子想学就教她了。

    现在想想,这个女儿如此聪慧,对学习如此痴迷,她的未来该如何走?如果和普通女子一样嫁人生子,一生陷于后宅中,那就太可惜了。可是在这个年代,离经叛道也不可取。

    如何教养儿子,顾青云觉得自己勉强可以胜任,但教女儿就不行了,生怕不小心教了一些与大环境不同的理念让她无所适从,又因为与时代格格不入而痛苦,那以后后悔也来不及。

    罢了,以后她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顺其自然吧。自己以后为她选择地位比自家低的人家嫁出去,这样她会活得快活一些。

    而在顾青云想到女儿出嫁的问题时,朱雀大街上的国公府里,宁家二房也在谈起女儿出嫁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没事做,应该会更多一点。

第210章 宁() 
“阿言,瑶儿的嫁妆公中只出了一千两; 床、柜子之类的家具我们已经去顾家量开始做了; 其他嫁妆我们要给多少?”宁家二夫人吴氏正在盘算着账簿; 见宁承言大步走进来,让丫鬟给他呈上一碗冰酪后就开口问。

    她如今四十多岁,保养还算好,能看出她年轻时的貌美。

    宁承言扯扯衣领,擦擦汗; 再让丫鬟给他扇风; 把一碗冰酪一口喝下,说了句:“不够甜。”

    吴氏暗自翻翻白眼; “啪”的一声把账簿扔在桌面上; 声音却仍然低低柔柔的:“你以为糖不要钱啊?”又让人把几盘冰镇过的水果呈上来。

    宁承言见状,挥退丫鬟后才嘿嘿一笑:“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就这么个嗜好。好; 咱们不说这个。瑶儿出嫁; 比照珠儿的嫁妆减两成,手背手心都是肉; 不好减太多。”在他们家,嫡长女和嫡长子总是不同的; 宁瑶排在第三; 底下还有个弟弟。

    “公中才出一千两。”吴氏恨恨地说了一句,“好东西都让大房给扒拉去了,大嫂话里话外都是公中生计艰难,说花费多; 还说这嫁娶的规定是定好的,不好给多,可大房大姐儿出嫁,那十里红妆,我就不信她只在公中拿出一千两。”

    宁承言闻言,微微皱眉:“大嫂管家还是比较公正的,这种话你不要乱说,免得传出去不好。”

    吴氏白了他一眼:“我会干那种傻事?以后可是大房当家,咱们可是被分出去的,出去后咱们家就只是五品官的府邸,和国公府不同了。”说到这里,语气就有些怅然和不舍,不过一想到可以自己管家,心里又有些高兴。

    老爷子一去,总好过寄人篱下吧?

    “都说皇帝爱幺儿,你身为幼子,怎么就没占到半点便宜呢?”吴氏再次问出这个问题。

    宁承言默然,他娘死得早,不过就算还健在,爹娘最喜欢的还是他大哥,当然,对自己也不算差,如今自己能在户部做到正五品郎中,还一直没被人替换,他爹应该在其中出了大力。

    “我们可以往好的一方面想,宁远侯去世后,老大承爵,结果幼子因为老爷子生前太过于宠溺,引起兄弟们的公愤,分家后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我这样不错,起码大哥对我挺好的。”宁承言自我安慰。

    吴氏敷衍地点点头,又拿着算盘盘算起来:“我们家还有小四没成亲,算一算都没多少银子了,你以后还是少出去乱花钱。”看来还得从她的嫁妆填补一部分,想到这里又觉得自家夫君不争气,伸出保养得宜的纤纤玉手点点宁承言的额头,道,“别人做官你也做官,别人往家里大把大把地搂银子,你怎么就只出不进呢?”

    这话让瘫在椅子上的宁承言不服:“谁说老爷我没往家里拿银子?还有,谁家大把大把地往家里拿银子?你告诉我,我去告他!”

    吴氏被他噎了一下。

    宁承言得意一笑,又正色说道:“你别看户部多银子,可那不是我的,我在户部可谓是战战兢兢,不敢踏错一步,生怕被人抓住把柄连累你们娘俩。行,你想要银子的话,我可以马上拿一堆回来,只是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我就不敢保证了。”

    见他这么说,吴氏马上笑道:“我这是发牢骚,你敢把不该拿的东西回来小心我捶死你。”

    宁承言一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吴氏可是武将家的孩子,是他爹手下的女儿,从小武枪弄棒长大,而他小时候身子骨弱,小时候可是被她打过,婚后时常打打闹闹,自己的武力可比不过她,总是处于下风。

    “呵呵,你放心,不该做的事我绝对不做,好不容易升到这个位置,我会小心的。只可惜,很难再进一步了。”宁承言叹了口气,他小时候身体不好,不能从武,读书也不行,幸亏自己在算学方面还有点天赋,他爹就找人教他,之后恩荫入仕,顺理成章进入户部,只是想进一步就难了,毕竟他大哥在军中发展很好,文武方面总不能齐头并进。

    自己是不是该寻思着外放了?这次调动不成,职位还是没变动,他暗暗琢磨着。

    “无事,我们两家到底在文官的圈子里人脉不多,这不是你的错。”吴氏放下算盘安慰他,转移话题道,“阿言,你说我们把瑶儿嫁到顾家到底对不对?这次他们家出的聘礼我算下,只有一千两左右,瑶儿这么多堂姐妹,嫡女中她都算低的了。”

    “你们之前不是很喜欢一枕黄粱写的话本吗?第一次和慎之蹴鞠时,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为他欢呼。哼,幸亏我和他是一队的。还有,定亲前生怕别人不答应,定亲后就出幺蛾子了,是不是后悔了?现在后悔还来得及,顶多我去退亲,把顾家得罪死就算了。”宁承言面无表情地嘲讽,给自己倒了杯热茶。

    “我没有那个意思,我这不是说说而已吗?”吴氏瞪了他一眼,“顾家是寒门出身,我早在定亲前仔仔细细地打听过了,其实顾家能拿出一千两的聘礼,我已经很高兴了,如果他们家拿出更多,我反而会觉得心里不安。不过我看,以亲家的性子,也做不出贪污受贿的事。”

    她见宁承言脸沉下来,忙又道,“和你一样,都是奉公守法的好人啊。”她这是被几个妯娌明里暗里说了几句受了点影响,话一说出口就后悔了。

    毕竟之前他们想和顾家结亲,根本就没看重对方的钱财,自己可不能受了三嫂的挑拨。

    宁承言闻言,脸色这才好看起来,他端起茶杯用茶盖拨一拨茶水,笑道:“是的,顾慎之人如其名,行事很谨慎,不是那种张狂惹事的性子,否则我也不会和他们家结亲。当然,良哥儿有出息是最大的原因。”他虽然是勋贵弟子,自己也喜欢吃喝玩乐,可家里管教严格,如今年纪大了,还真不喜欢折腾,不喜欢自找麻烦。

    提起顾永良,吴氏忍不住露出笑容:“良哥儿小小年纪就中举,还是解元,这说明他以后容易考中进士,和咱们老大一样好。”

    宁承言点头赞同:“良哥儿不错,要不是我手快,还真轮不到我们,据我所知,还有好几户人家对他感兴趣。”还是品级比他高的,只是那些书香世家总是特别矜持,还想着再考察考察,或者想等顾家主动,或者想看顾永良考会试的表现再决定是不是结亲。不像他,看中了就马上跟顾慎之暗示。

    幸好顾家没有待价而沽的念头,否则等顾永良真考中进士,估计大把家世比他们好的人去提亲。这年头,想找个靠谱的、长得俊、读书好的少年郎也不容易啊。

    其实他知道自家大儿子比不上顾永良,当初老大回老家考秀才,当地的知县为了巴结自家,让老大在县试和府试名列前茅,但一在院试就原形毕露了,考了两次才上榜,成为秀才。不过也因为此事,老大一下子清醒过来,能沉下心刻苦读书,又考了几次后终于中举,着实不易。

    如今老大已经二十七岁,还不知何时能考中进士,到了这一步,他们家的影响力就不管用了,除非作弊,只是风险太大,不可取,他爹和大哥也不会帮忙做这种事。

    吴氏听到这个,连忙点头。觉得自己刚才真是魔怔了,顾家又不是瑶儿姐妹们嫁的武将家,银子当然没有多少,她早就有心理准备,怎么就突然不满意这个呢?

    两人接下来又谈论起这次顾青云调职的事。

    “慎之是个实干的,他走后,云南司新来的员外郎一个多月了,还摸不清楚状况,让詹大人也跟着忙起来,最近我都没见他去喝茶听曲了。哼,叫他以前在我面前炫耀有个好副手,天天闲得慌。”宁承言和詹郎中因为差事的关系,时常见面,两人又经常去同一家茶楼,关系不差。

    “你别看慎之调到工部不好,其实我觉得挺适合他的,而且……”宁承言想了想,还是没说出口,毕竟还不是确定的事,谁知道工部郎中的位置是不是留给他的,不要提前说,想到这里,就继续道,“我看他也不在意,还高高兴兴的,和我说正好他写的《几何详解》还差点数据,在工部正好。”这表现让把他踢走的人暗自咬牙。

    “只可惜他没再写话本了。”吴氏想法转到话本上了,她对什么算学没兴趣,“当初的《梅花戒》写得多好啊,这些年我看了这么多话本,还是《梅花戒》写得最好。”本来不叫这个名字的,自从戏曲火了后,大家都称呼它为《梅花戒》了,觉得原本的什么将军不好听。

    “你好好准备嫁妆,六月天实在是太热了,有冰也不行,我有事出去一趟。”宁承言见嫁妆的事解决了,就忙说道。

    吴氏闻言,脸色黯然下来,只能看着他大步走出去,估计不是去通房那里就是去外面的哪里了。

    不久,宁瑶带着贴身丫鬟姿态袅娜地走进来,见厅里只有吴氏一人,就问道:“娘,爹不在吗?我听说他回来了。”

    吴氏打起精神,慈爱地把她拉入怀里,摸摸她娇美的脸蛋,笑道:“你爹有事出去了,你怎么没去上房和你姐妹们说话?”

    “六姐在绣嫁衣,其他妹妹都在取笑我。”宁瑶白晳的脸蛋一红。

    “那你的嫁衣呢?”吴氏拍拍她的脊背,“还有三个月就得成亲,你可得抓紧时间,不过也不可绣得太晚,看书也不能看太晚,小心伤了眼。”

    “娘,我明白的。”宁瑶的脸更红了。

    “这有什么好害羞的?我和你爹给你找的夫婿肯定不比你大姐差,前段时间去顾家量了房子,顾家虽然没有咱们家大,不过他们家人口少,你们成亲后是单独一个小院子,关起门来安安静静的。还有,你未来的婆婆我们早就接触过了,是个慈和温柔的,良哥儿又有出息。只有两条,你一定得记住。”

    宁瑶从吴氏的怀里钻出来,挺直背部看着她,听得很是认真。

    “他们家隔壁的方家是你未来婆婆的外公外婆,还是你未来公公的老师,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讲,你都得对二老恭恭敬敬。还有,良哥儿有个弟弟和妹妹,你是见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