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50部分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50部分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简瑜,早就被连氏抓去隔壁了。

    “爹!”顾永良挺直背部,挠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方仁霄则绕着顾永良转了一圈,笑道:“这么久没见,是不是想你爹娘了?老夫看你都快哭出来了。”

    顾永良一听,忙把顾青云的手放开,过来搂着他道:“我更想太外公,哈哈。”

    顾青云翻翻白眼。

    方仁霄得意一笑,随即闻到顾永良身上的味道,忙道:“难怪要搂着老夫,身上这股味道……赶紧的,先去洗漱,小心不要着凉。”

    一旁的简薇也一起催促,顾永良这才回到自己的院子。

    等顾永良和简瑜洗漱完毕,两人一起就着一碟青菜喝着肉粥,顾青云等人围观。

    虽然现在天气冷,是冬天,但用温泉、温室种蔬菜早就有了,就是花费大,青菜价格贵。他们家没有温室,冬天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吃萝卜、菘菜,再自己发点豆芽,这盘青菜还是简薇特意让人去买的。

    “中途出了点事就耽搁几天。”顾永良吃得差不多了才解释他们回迟的原因。

    等顾青云知道是因为一名举人中途生病才影响路途时,这才放下心来。

    “爹,生病的那名举人叫卢开云,今年十七岁,比弟弟大一岁,是郡城桐安县卢家的,他和弟弟是同年,考院试时是案首,考乡试时是亚元,一路行来,我看他为人还是很不错的,不亏是大户人家的子弟。”顾永良笑道。

    “那你弟弟和他的关系如何?”顾青云连忙问。

    “他们是好友关系。”顾永良看了一眼简瑜。

    简瑜刚才一直在猛吃,听到这里才接话:“姐夫,你放心,我看卢开云为人不错。”

    顾青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和方仁霄对视一眼。两人同时想到工部右侍郎卢大人,他家也在郡城桐安县,应该和卢开云是一家人,他又想到卢开云的父亲在山东做知府,如今一看,这两位卢大人是堂兄弟不说,还都很厉害。

    顾青云没再多想,等顾永良和简瑜吃完饭,让他们转一圈消食后就赶紧让他们休息去了,两人这眼底的黑眼圈明晃晃地挂在脸上,让他们心疼不已。

    此次来京赶考的人除了他们两个,还有何智、张延海,现在何智去了何谦竹家里,张延海自是回张家。至于湘省的表哥陈桥,这次没有来京赶考,顾青云知道他还想再多学三年。

    第二天上午,顾永良去国公府,顾青云散值回来就接到庞喜林的信,知道他家大儿子庞庭深也来京赶考了。

    顾青云一惊,他家孩子比顾永辰还小半岁,这么快就能来考会试了?再继续往下看,当他知道小家伙已经是湘省的解元时,忍不住感叹:庞喜林后继有人。

    如今的小孩真是一代比一代强。

第224章 暖意() 
一秒记住【69书吧 】,更新快,无弹窗,免费读!

    难不成庞庭深遗传了庞喜林的过目不忘?一想到大头探花那个开挂的技能; 顾青云就羡慕得紧。

    顾青云相信; 不单是他; 全天下的读书人都会羡慕。

    一旁的管家方忠见他已经看完; 在折叠信纸,就说道:“老爷,门房这里还收到一张卢家的帖子,说是卢侍郎府的大太太和卢开云少爷明日到咱们府里拜访。”

    卢开云?顾青云想到卢开云就联想到卢侍郎; 想到卢侍郎的大儿子还是个举人; 于是就说道:“告诉良哥儿和太太,让他们接待即可。”这时候的拜访一般都是先递名帖约定时间,家里有顾永良和简薇在; 不必担心。

    大概是看在同乡的份上; 目前卢侍郎对他的态度很是亲切。他以前的上官大都是公事公办,一下子有人对他这么好; 让顾青云一时之间还真不怎么习惯,生怕自己疏忽之下做错事。

    莫非自己有受虐倾向?顾青云自嘲。

    第二天下午,散值的时间到了; 顾青云看着办公桌上叠得整整齐齐的资料,有一种成就感。嗯; 今天可以按时回家,不用加班了。不过想一想; 现在天气冷,工程不能动,船坊也赶在前两天完成订单; 暂时没有新的单子进来。他现在最主要的精力放在藏冰的准备工作上,等到合适的时候就得挖冰藏在冰窖里。

    大家都等着过年呢。

    难得的悠闲。出门时,还碰到了隔壁的王员外郎,两人打了招呼,并肩往外走去。

    顾青云披上斗篷,翻身上马时,看了落在他身后的王员外郎一眼,心里有些无奈:自从王员外郎调到都水司,成为他的下级后,两人的关系就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没有以前一起蹴鞠的那种感觉,维持着上下级的关系,他能感觉到是对方在故意造成这种关系。

    罢了,能否成为朋友还是得靠缘分,有些人注定陪自己走过一段路后,会渐行渐远。

    顾青云回过头来,望着前方,轻轻踢了下马肚,拉着缰绳在风中奔驰。

    他又想起了赵文轩,对方去年年初就到达京城备考,还给自己递过名帖,当时自己考虑了半晌,终究还是见他一面。

    在那一次见面中,顾青云看到赵文轩身材消瘦,细长的眼睛和突起的脸颊以及整体的气质让他显得有些刻薄阴沉。

    面对赵文轩不着痕迹的讨好,偏又勉强维持的自尊,顾青云突然一下子厌烦起来,总觉得对面的那个人一下子变得陌生无比。

    他从来没想过年少时高傲、自尊心强的赵文轩会变成眼前这名中年男人。

    与此同时,心里又有一股酸涩感,他深刻地明白,自己的少年时光真的逝去了,一去不复返。

    最终,在那次见面,顾青云表现得很是冷淡,完全没有和好的意思。赵文轩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可能是怕惹怒他或者其他原因,之后再也没有来找过自己,连带着和何谦竹也断绝来往了。

    顾青云知道后心里一下子轻松许多。既然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那就不必再去找回失去的感情。事实上,也找不回了。

    顾青云脑袋里想着事情,感觉没过多长时间就回到家了。

    解下斗篷后,他沿着小石子铺成的小路慢慢踱步,刚绕过一棵梅花树,就听到前方传来低语声。

    顾青云顿了顿,继续往前走,过了转角,只见不远处的凉亭里人影晃动,传来了顾景和简瑜的声音,透过撩起一角的门帘,他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的脸。

    “老爷。”凉亭内的丫鬟看到顾青云过来,连忙为他撩起绣着精巧梅花的厚缎子门帘。

    “爹爹!”顾景看到他,莹白的脸蛋不由得绽开笑容,“您回来了?”

    “姐夫。”简瑜也赶紧站起来。

    顾青云微微一笑,应了一声,直接走进这四面围着帘子的凉亭,一股带着橘子香的暖意袭来,让他全身一暖。

    他在顾景对面坐下,笑道:“你们在聊什么?”

    顾景抿嘴笑笑,才轻声说道:“我和舅舅在说起家乡的事呢,刚说到林山县郊的桃山寺很是灵验,外婆常去那里礼佛。”说完后就把袖子里的手炉递给顾青云,“爹爹,您刚回来,用这个暖。”

    顾青云见女儿如此体贴,脸上的笑意不自觉扩大,他毫不客气地接过来,塞进自己的袖子里:“好,咱们小丫就是孝顺。”

    顾景眼睛亮了一下,抿了抿红润的小嘴。十三岁的她,少女风姿已现,书卷气渐浓。

    简瑜看了后有些惊讶。

    顾青云轻轻瞥了他一眼,这类的事情他已经做过无数次。小时候教育孩子要孝敬长辈之类的,孩子们就会现学现卖。比如顾永良小时候就会把他的果子递给自己,自己第一次一定会无视他惊呆的小眼神接过来,然后一口一口地在他面前吃掉,再赞扬他。之后就视情况而定,有时接受有时就不接受,久而久之,孩子们就知道真把东西给大人时,就得有“东西不是自己的”的准备。

    顾青云看了一下四周,接着看向简瑜,笑道:“定是因为你之前迟迟未成亲,岳母无奈之下才去烧香拜佛。”见丫鬟给自己倒了热水,就端起来喝了一口。

    简瑜尴尬一笑:“姐夫,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顾青云不好再说他,就问道:“岳父岳母在临阳府住得可还习惯?”简志远在林山县的县学做了将近二十年的教谕,去年终于升到府学做教谕,算是进了一步。

    顾青云不知道为何简志远在林山县待了这么多年突然想去临阳府,早些年,如果他想的话,顾青云相信自己和老师一定会找关系为他办妥的,不会拖到现在。

    不过也因为去了府学,简瑜的婚事很快就敲定,对象是临阳府的正六品通判之女。两人去年年底成亲,今年八月份他家小孙子刚出生,简瑜的妻子就发现有身孕了。这个速度很令岳母满意,寄过来的信和往常的焦虑截然不同,充满了喜悦和期待。

    “好,我爹还是做教谕,和县学没什么不同。”简瑜赶紧回答。

    顾青云点点头,见厚重的帘子舞动,眉头微皱,说道:“这都起风了,屋里暖洋洋的你们不待,非要跑到外边来。”凉亭毕竟没有门,只要一起风,火盆散发的暖意就会很快消散。

    一般情况下,除非是为了赏梅,顾青云和简薇在冬天的时候从来不会来凉亭久坐。

    “天气寒冷,一天都闷在屋里不舒服,好不容易下午太阳出来了,我和舅舅才到凉亭里坐一坐。”顾景解释,站起来和顾青云准备回堂屋。

    简瑜刚想偷偷溜走,就听顾青云叫住他:“瑜哥儿,我昨晚布置的功课你做完了就拿到我书房。”

    “姐夫,我还没写好。”两篇策论啊,内容有点偏,他还得查资料,哪能写那么快呢?如果他随便敷衍的话,肯定会被姐夫骂的。

    简瑜想到顾家的一些人还羡慕自己能到京城接受姐夫的教导,让他们自己来亲身体会就知道姐夫的严厉了。

    很有压力。

    “一天时间都没写好?”顾青云看着他,“在考场上哪有这么多时间让你仔细思考再慢慢翻书?你的速度得加快。”

    “我知道了,姐夫你放心,我明天肯定做完给你。”简瑜拍拍胸脯。

    顾青云想到他才从越省来京城没两天,虽然外表看起来很健康,但也许还没休息透,不好逼迫,于是就缓下声音,说道:“算了,这次你先慢慢写,等过几天速度一定要快。”

    简瑜如释重负,猛地点头,直接往外走去,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树丛中。

    顾青云和顾景走到堂屋,简薇和连氏正坐在坑上聊天。

    “今天卢家的人过来,薇儿,你觉得卢开云到底如何?”顾青云没有上坑,直接坐在火盆旁边。

    男孩子可以议亲晚一点,只要有出息,年纪多大都可以娶一个妙龄少女。女孩子就不同了,要早一些看准对象,免得事到临头好的少年郎都被别人挑走了,耽误孩子的一生。

    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所以顾青云和简薇才对顾景的婚事更为上心。

    简薇和连氏相视一笑。

    “我和外婆正好说到他。夫君,今天是卢侍郎的大儿媳带着卢家的小郎君上门,说是感谢咱们良哥儿病中对他的照顾。在我看来,小郎君人长得好看,待人接物很有风仪,就不知是害羞还是什么缘故,话有些少,性子有些冷淡。”简薇把顾景拉在身边坐下,摸摸她的手,继续说道,“不过我问过良哥儿了,知道卢家小郎君就是这种人,不爱说话,其他还是很好的。”

    难道又是一个面瘫脸?顾青云第一个想起陆泽,两人有时在街上碰到,或者在宴席上见面,他说话依然简洁有力。在街上时,如果两人恰好遇见,没事的话会一起吃饭,一顿饭的时间里对方可以不发一语。几次下来,顾青云和他都是吃过饭后就散伙,偶尔才聊一下。

    和那种话少的人聊天实在是太痛苦了。顾青云忍不住搓搓手,看了一眼靠在坑上又拿起书本的顾景,半晌没说话。

    连氏也看了一眼顾景,摇头道:“咱们小丫话也少,不好,不好。”

    顾景抬眼看了连氏一眼,又垂下眼睑继续翻书,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简薇和连氏仔细盯着她,见她没有害羞的情绪,又是失望又是欣慰。失望的是今天来的卢开云是位俊美的少年郎,少女情窦初开,顾景出来见礼时还见过他,竟然没有反应!欣慰的是,顾景不是那种看重皮相的人。

    说到底,还是顾景之前说不肯成亲的事吓到她们了。

    简薇干咳一声,见顾青云认真倾听,就笑道:“不过我听这位卢太太的意思,卢小郎君家中还有一位胞妹,比咱们辰哥儿小一岁,过不久卢夫人就带着她从山东赶来京城,说是为了照顾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