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第265部分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第265部分

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青云吓了一大跳,好半晌才想到要哄她,连忙轻抚她的脊背,喃喃道:“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简薇被他笨拙的动作哄得破涕为笑,她哭了一会儿,摇头道:“傻子,我做这些是应该的,只有你才会说谢谢。”再多的话她就不想说了,情情爱爱什么的她年轻那会儿还会执着,执着于夫君为何从来不说情话,只是年复一年,看着夫君一直对自己很是专一,从不拈花惹草,她就不再想了。

    对她而言,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那你是答应了?”顾青云又问。

    “嗯,当然。”简薇掏出手帕来擦脸,随即埋怨道,“都怪你,把我的妆弄糊了,又得重新弄。”

    顾青云嘿嘿一笑:“你不化妆更好看。”

    “就会哄我。”简薇佯装怒瞪他一眼。

    于是等到休沐日的前一个晚上,在用晚膳时,顾青云就说道:“我明天准备和你们娘亲一起到慈恩寺走走,大约下午才回来。”

    “爹,我明天没空,得和娘子到岳家。”顾永良把口中的东西吞下后才说道,“壮壮也跟着一起去。”那边的岳父岳母很喜欢儿子,不带他去的话肯定会被埋怨。

    听到自己的名字,正在地毯上玩玩具的顾传恪应景地应了一声,睁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向顾永良,歪着脑袋奶声奶气地开口:“爹爹?”口水又滴了下来。

    “没你的事,自己一边玩去。”顾永良笑着挥挥手,见儿子又低下头玩他的东西,这才把视线转回饭桌。

    “爹爹,我和朋友们约好了,我们想趁着天气还不是很冷,明天一起去蹴鞠。”顾永辰面露难色,他是很想和爹娘一起去玩啦,只是慈恩寺有什么好玩的?现在梅花还是花骨朵,远远看去光秃秃的一片,倒是晚开的菊花可以瞧一瞧,但是他都和伙伴们约好了,不去的话肯定被他们敲诈,估摸着又得请他们吃一顿。

    想想自己的小金库,顾永辰一阵肉痛。

    “爹爹,娘亲,我也不想去,上次我们开诗会,准备把诗词校正后就整理出来,要刻印成书,没有空。”隔壁桌的顾景摇摇头。

    她们这一帮女孩子不缺零花钱,出版诗集是很容易的事。

    “要不你外婆跟你们一起去?”方仁霄见顾青云面无表情的样子,以为他不高兴,就提意见,“老夫也是可以陪着的,棋院可以后天再去。”一副很勉强的样子。

    顾青云喝下最后一口排骨汤,终于忍不住澄清道:“你们想太多了,我通知你们一声,我只想和薇儿一起去,其他人都不带。”这些人是怎么听题的?自己明明说的就是两个人,他们自我感觉也太过于良好了吧?

    简薇忍不住笑了起来,脸色微微发红。

    方仁霄的脸顿时黑了下来,马上说道:“吃饭不要说太多话。”

    好吧,大家长说话了,顾青云等人只能遵守,不过饭桌上的眉眼官司倒是不少,眼神乱飞。

    顾永良等人时不时看看顾青云和简薇,暗暗地笑了。

    第二天,顾青云和简薇真真切切地游玩了一通,发现慈恩寺的路途是远了点,但景色优美,山上的树木常青,要不是枯草发黄,野菊盛开,还真不像即将进入冬季的样子。

    简薇还抽了一次签,是上上签,如此一来,她的心情就更好了,脸上一直带着笑容。

    战争期间,顾青云在工部也跟着忙,有空都是在忙着查资料和编写书籍,出来放松的机会寥寥无几。这次出来游玩,心情也跟着放松了,觉得往日忙碌的疲惫一扫而空,精神状态恢复正常。

    看来以后有机会还得出来走走,不能老是窝在京城里。

    下午回到家,顾青云接到谢长亭请他到酒楼吃晚饭的消息,想了想,跟简薇说一声就去了。

    送走顾青云后,顾景眼尖地看到简薇的脖子上带着一串眼生的项链,就好奇地问出来:“娘,这是什么时候买的?”娘亲有什么首饰她是知道的,这突然间冒出来的宝石项链她当然会好奇。

    简薇甜蜜地笑了笑,又干咳一声,她收敛脸上的笑意,话说得轻描淡写:“是你爹送的,说是松竹书斋后期送来的稿费。哎,你爹就会乱花钱,买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还不如留着买田地。”

    顾青云的书还陆陆续续地卖出去,这些也是算钱的。

    顾景“哦”的一声,她放下书籍,撑着下巴,若有所思。

    忙碌的休沐日过去了,经过几天的发酵、庆祝,战争胜利的消息终于被人们消化,大家的心情逐渐恢复平静。可以预见的是,市面上商品的价格会慢慢地下降。

    等到了十一月份,京城的小报又开始报道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时,水师的将士们终于回到京城,即将开始自古有之的献俘仪式。

    消息传来,全城又轰动了,挨近城门口的那一段路几乎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就在这时,顾青云接到旨意,自己将临时加入如何对待战败的荷兰联军这一队伍,参与战胜之后的谈判。

    简而言之,就是加入一个谈判队伍。

    领头的是左丞相,其余人员大部分是鸿胪寺的官员。顾青云想到鸿胪寺的最高领导已经卧病在床,提前致仕的申请都上传了,心中隐隐有了预感。

    莫非自己的下一站是鸿胪寺?仔细想想似乎也不错。

第241章 条件() 
鸿胪寺的寺卿最高只有正四品,相比正二品的六部尚书; 大理寺和太常寺的正三品寺卿; 光禄寺和太仆寺的从三品寺卿,它的品级是低了点; 但到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 顾青云相信它以后会越来越受重视。@

    当然; 目前礼部还有指导鸿胪寺的义务。

    再者,如果它不是正四品机构; 顾青云还没有机会进入其中。他自己清楚,如果真可以升官的话,他在工部已经没有了上升的余地,如今的夏朝法度森严,没有天大的功劳怎么可能让他从正五品的工部郎中一跃成为正三品的侍郎?迟早得调到别的部门,除非他肯下地方为官,要不然国子监祭酒和鸿胪寺寺卿就是他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后者。

    这只是他自己的猜测; 顾青云没有和谁说过。

    事实上,不止顾青云惊讶自己能加入谈判队伍,其他人估计也好奇。

    谈判的地点设在鸿胪寺专门接待外藩的其中一个四合院; 外面有士兵把守。

    顾青云和他们见面时; 鸿胪寺左少卿管大人就面有异色; 包括他带领的十几个鸿胪寺官员看向顾青云的目光中有着掩饰不住的好奇。

    顾青云只能故作不知。

    “顾大人。”管少卿到底在官场混迹几十年,很快就笑着迎上来,身后的人跟着行礼。

    大家相互见礼后; 顾青云笑道:“未曾想到会有和管大人共事的一天。”这管少卿就是当初把房子卖给自己的人,想当初他们两人各怀心思,都想着等对方搬走再把对方的房子买过来合成四进的四合院,只是管家的人口繁茂,到底是顶不住了,在顾永良刚考中进士后就彻底松口要搬走。

    管少卿闻言就微笑道:“能和顾大人一起共事在下也是乐意至极。”说着就把他身后的十几人一一介绍官职和名字。

    顾青云心中有了预感,觉得自己万一真的来做鸿胪寺寺卿,这些就是他未来的属下。再加上未来几天大家会打交道,自然认真倾听,把自己事先查到的资料和管少卿介绍的人对应起来,不久就全部记住了。

    鸿胪寺右少卿姓封,品级和管少卿一样是从五品,他的年纪和顾青云差不了多少,刚刚四十岁出头,是新任户部尚书封大人的二儿子,刚才这么多人中就只有他面色如常。

    是的,新任的户部尚书还是姓封,不过他们的祖籍一南一北,不是一家人。

    三人寒暄几句,说些无关痛痒的话,特别是关于前几天的献俘仪式,更是说得津津有味。

    “我在京城居住三十几年,第一次见到献俘,那场景……啧啧,比咱们新科进士跨马游街还要热闹,兵部今年招人当兵就容易多了。”管少卿欣羡道,“大伙儿都看到了吧?骑马走在前面的那几个武将有三个年纪不大,这么小指不定这次就能因公升为正四品或从四品,看到他们就觉得自己一大把年纪白活了。”

    兵部招兵三年一次,因为最近几十年没有仗打,从军全凭自愿,且军队的待遇不错,还能有免税的优惠,危险性不大,一般总有家境贫困的少年郎、良家子踊跃参加,他们这种不是职业军人,三年后就可以退伍回家。

    不知是什么原因,还是管少卿想通了,他又恢复了传说中话多的性子,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就像顾青云不指望在工部能直接升到侍郎一职,他觉得管少卿即便心中有奢望,也不会以为他自己能把如今即将提前致仕的寺卿取而代之,而且对方是将近六十岁的人了,都说人老成精,这种利害关系肯定能想通。

    想到这里,顾青云自嘲,自从这个任命出来后,自己似乎就笃定能升职了,圣旨一日未下,自己还是放心太早。

    “这毕竟是他们在战场上搏命来的,圣人赏罚分明,是吾等之幸。”顾青云朝皇宫的方向拱手道。管少卿说的小将中就有陆煊,那天的献俘仪式他也去看了,骑在马上的陆煊神采飞扬,和周围的将士们簇拥在一起,身上已经有了铁血的味道,顾盼生威。

    这样的陆煊是陌生的,同时又觉得是正常的。在这场战争中,他屡次受伤,历经磨难,要不是运气好,指不定现在不是缺胳膊就是缺了,即便如此,他的胳膊还是受伤了,大夫说得静养几个月才能用力,恢复正常。

    顾青云这么一动作,其他人只能跟着做,纷纷把当今拍了一通龙屁,话题才转回来。

    他们没有说多久,左丞相就带着一群人进来了。

    众人一惊,连忙行礼。

    这虽然不是顾青云第一次见到这位朝廷位极人臣的丞相,但的确是他离得最近的一次,以前的景丞相早已离任归乡,这是第四任丞相,在朝中的威望不低,是能让永安帝改变主意的人。

    在他面前,顾青云等人屏住呼吸,聚精会神,不敢有一丝的放松。

    所幸丞相大人事务繁忙,他只是在谈判团这里挂个名,出现一次就作罢,之后的事务由礼部尚书负责。

    等丞相走后,呼啦一下,院子里空荡许多。

    礼部尚书向来不大管事,他现在就等着到年龄致仕了,跟丞相一样,他又发表一通讲话,然后把具体的事务交给礼部左侍郎负责,自己带着随从也很快离开了。

    顾青云见到吴侍郎,心里不由得一松。刚才他就觉得自己是个异类,一帮人中,除了鸿胪寺就是礼部的官员,连张修远都来了,就他一个工部的,这不是异类吗?幸好吴侍郎是他以前在翰林院的上官,两人之间还有交情,之前他找关系到湘省任乡试副主考官,就是走吴侍郎的门路。

    从翰林院到现在,逢年过节顾青云还和吴家保持联系,女眷们偶尔也会聚在一起赏花等。

    二十年过去了,对方从正五品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奋斗成为正三品的礼部侍郎。

    “慎之,你过来。”让其他人去查找以往谈判的记录和有关荷兰的资料后,不顾其他人好奇的打量,吴侍郎就笑眯眯地朝顾青云招手示意。

    “老大人。”顾青云和离开的张修远对了个眼色,二话不说跟着他走到正厅坐下,“我很好奇,这次招我进来是……”毕竟是老领导了,他没有客气。

    “是本官提议让你参与进来的,上面的大人们也同意了。本官知晓你平日就对这些国家了解甚多,尤其你写的话本,据说有涉及到他们国家的,还会说他们的语言,虽说咱们能找到翻译,只是到底不如有你在场好,他们可没有你学识丰富。”吴侍郎从顾青云出书起就一直关注他,等他从翰林院离开后,因为一直刷存在感,让他想忽视都不行。

    “我这是收集来的资料,不一定非常准确。”顾青云有些赧然,摸摸鼻子道,“至于话本,嘿嘿,您就不用臊我了,这可登不上大雅之堂。”

    吴侍郎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虚点他的额头道:“你啊你,当初不知谁写的《梅花戒》在痴男怨女中引起多少波澜,连本官的后院都沦陷了。本官始终认为,只要百姓喜欢看,总有它存在的道理,既然有阳春白雪,还得有下里巴人。”说完后他就端起茶杯轻轻吹了一口气。

    顾青云微微一笑,这朝中还是有部分人很开明的。

    “对了,你会说多少种语言?”吴侍郎又问他。

    “英语、拉丁语、法语、荷兰语也会。”顾青云老实回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