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年轮 >

第6部分

年轮-第6部分

小说: 年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回来……”

  派出所的门又开了,走出两位警察,将门推开一道缝,探出头来看看他们又缩了回去……

  车站大楼挡住了夕阳。

  母亲搂着王小嵩的肩膀在台阶上坐着。



二十一




  天黑了。派出所门顶的红灯亮了,台阶将王小嵩和母亲的影子折成三段,变形地印在地上………

  没收他小人书的警察终于跨出来,站在他们身后,搭讪地说:“还坐这儿?”

  母亲不动,不吭声。

  王小嵩也不动,也不吭声。

  “嘿,静坐示威……”警察反而感到没趣了,嘟哝着又进去了……

  火车站报时的大钟敲了八下……

  警察复又走出,一手背后,一手摸下巴,有些不知所措地瞪着他们:“哎,我说你们想住在这儿呀?”

  母亲仍不动,仍不吭声,将王小嵩搂得更紧了……

  王小嵩也仍不动,仍不吭声……

  警察将背在身后的手移到身前,手中拎着包小人书的布包:“给你!”布包落在王小嵩怀里。

  母亲低声说:“数数。”

  王小嵩解开布包,快速地点数:“少三本儿。”

  母亲扯着他站起,直视警察:“少三本儿。”

  警察不情愿地分别从两个兜里掏出了三本小人书还给王小嵩,之后不好意思地笑了,自言自语:“嘿,跟我来这套!”

  母亲说:“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

  母亲说:“走吧。”

  王小嵩一手拎着布包,一手搀扶着母亲,走下台阶……

  警察站在台阶上望着他们的背影——母亲的腿显然尚未痊愈,走得缓慢而跛……

  警察突然喊了一声:“站住!”

  王小嵩和母亲站住,回过头来,只见警察快步踏下台阶:“想就这么走了?给我老老实实待在这儿别动!”——说完匆匆走开,不知干什么去了……

  王小嵩不安地仰起脸望母亲,母亲镇定地说:“别怕……”

  一辆“上海”牌小汽车驶到他们跟前停下,警察从车中钻出,吩咐司机:“送他们回家,不许收他们钱!”

  司机问:“往哪儿送啊?”

  警察说:“我怎么知道?问他们!”走了几步,回头又说:“你可要对我负责,把他们送到家门口!”

  王小嵩和母亲,包括司机,望着警察的背影……

  警察一边走一边正了正警帽,还吹起了口哨,吹的是《喀秋莎》。

  回到学校,吴振庆和徐克听王小嵩讲了“出租小人书”事件后,都不以为然。

  徐克说:“租小人书每天能收……”他忘记某个新名词了,问吴振庆:“收什么来着?”

  “收入。最后一次告诉你,再别忘了啊!”

  “对对,收入。那每天能收入多少钱啊?我俩有更好的打算,每人每天下午至少都挣两三毛!”

  王小嵩赶忙问:“什么打算?”

  徐克吊他胃口:“你想想,每天下午至少两三毛,一个月就会是多少钱?别说一双白胶鞋了,咱们三个的钱要是凑一起,买‘三大件’,全套的队服也买下来了!”

  王小嵩问:“到底怎么挣呀?”

  徐克站住,看看吴振庆说:“拿出来让他看吧?”

  吴振庆从书包里掏出了三条带铁钩子的绳子。

  王小嵩明白了:“拉小套?”就是帮助大人拉板车。

  吴振庆说:“不管你加入不加入,反正我心里有你,给你做了。谁叫我是你妈干儿子呢!”

  徐克说:“咱们从今天就开始,怎么样?”

  王小嵩抬头望望天——阴云正往一块儿聚……




二十二




  吴振庆说:“要自己挣钱,就不能怕什么刮风下雨的。大人们还不是风里来雨里去才挣到钱的?”

  三个少年信心百倍地出发了,在一座桥头,他们发现了一辆正在上坡的人力车,于是立即迎上去“拉小套”。

  两个在一左一右帮着拉,王小嵩在后面推。他们都那么卖力气。

  拉车人五十来岁了。他在坡顶停住车,回头望着他们感激地说:“三位同学,多谢啦!”忽然他对他们的绳套发生了挺大的兴趣,又说:“让我看看!”

  吴振庆将自己的绳套递过去。

  拉车人:“这钩子是大人替你们做的吧?”

  吴振庆自负地说:“我自己做的!”

  徐克说:“他可行啦!我们三个的钩子都是他给做的!”

  “做得不错!相当不错!”拉车人说,他打量着他们,夸奖道,“不但学雷锋,而且还自己预备了工具,真是好孩子!”

  他们被夸奖得不好意思起来。

  拉车人说:“我还真觉得光说谢谢挺不够的呢……”

  三个孩子满怀希冀地期待着下文……

  拉车人说:“路上掉了一箱货,摔碎了些,一人给你们一小块儿吧,多了我也不敢做主!……”

  于是他从一个盖着纸的箱子里拿出了三小块儿什么东西,给了他们一人一小块儿……

  三个少年刚一接到手,几乎同时往嘴里送。

  拉车人赶忙说:“哎哎,孩子们,别吃啊,是肥皂!”

  王小嵩已咬了一口,皱起眉,呸呸地吐。

  拉车人说:“孩子们,再见了!”

  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喊:“再见……”

  望着拉车人的车子下了坡,三个少年低头看手中的碎肥皂块儿……

  徐克埋怨吴振庆:“你怎么不开口要钱?”

  吴振庆说:“他一个劲儿谢咱们,还夸奖咱们,让我怎么开口要钱啊?”

  “哼,夸奖有什么用啊!给咱们的还是肥皂!”徐克说。

  王小嵩说:“那也行啊!我家肥皂票月月不够用……”

  天更阴了。雷声隆隆。不久下起雨来。雨下得很大。

  孩子们躲在一个楼洞里。他们的视野内不见人,也不见车。他们的衣服已淋得半湿不干的。

  徐克瞧瞧手中的碎肥皂块儿,十分扫兴:“我不稀罕,给你吧!”他把肥皂块儿塞进了王小嵩的书包……

  “今天真倒霉,算是白来了!”

  吴振庆说:“这雨不会老下。从火车站拉出来的人力车差不多都经过这儿。得有耐心。钱是那么容易挣的?”

  王小嵩忽然一指:“看!看!……”

  迷蒙的雨烟中,隐约可见一辆人力车的影子,车上的货物显然很沉重。拉车人低着头,俯着身,步子吃力地一步步往前迈。

  徐克看看吴振庆——那意思是,怎么样?这桩买卖值不值得干?

  吴振庆说:“反正衣服已经湿了,出发!”

  徐克说:“那你可得开口要钱!”

  吴振庆已经跑出门洞去了。

  “等我一步!”徐克也跑出去了。

  王小嵩犹豫一下,追去。

  拉车人已将车拉上了桥坡,但又坚持不住,车往下滑退。

  吴振庆说:“快,别用绳套了,都从后面推!”

  三个孩子从后面卖力地推,终于将车推上坡。可是拉车人收不住脚,车凭惯性冲下了另一面桥坡。王小嵩和徐克,被闪得一个坐在地上,一个扑在地上。

  吴振庆说:“快起来,追上去要钱!”

  王小嵩和徐克迅速站起来,跟着吴振庆去追车。

  车在坡下停住时,他们气喘吁吁地追上了。

  吴振庆向拉车人伸出一只手:“我们不是学雷锋,不能白帮你,你得给钱!”

  拉车人正低着头大口喘气,听到他的话,缓缓地抬起了头。

  “爸爸……”吴振庆意外地瞪大了眼睛。

  “你……”老吴的脸由于愤怒而扭歪了。他弃了车,抓住吴振庆便打:“好哇!你敢逃学!你不用功读书,出来干这种事!”

  王小嵩和徐克愣了愣,赶快拉着吴振庆的爸爸说:

  “大叔,别打!别打!我们没逃学!……”

  “大叔,我们这是第一次呀!不关他的事,是我俩出的主意……”

  吴振庆趁机跑开了。

  老吴重新驾起车,望着儿子吼:“等我回家再跟你算账……”

  他拉起车走了。

  他拉得那么吃力。




二十三




  王小嵩和徐克凑到吴振庆身旁,三个孩子在雨中望着缓缓向前的车。

  王小嵩说:“我们还是去帮帮你爸爸吧……”

  吴振庆大声说:“不许!”他简直是在喊叫。

  他们就在那儿呆呆地望着。雨将他们淋得像落汤鸡一样。

  车影拐个弯,消失了……

  吴振庆抹了一把脸,又抹了一把脸——抹去了雨水,也抹去了泪水……

  晚上,王小嵩家。

  母亲仍在补衣服,弟弟妹妹在看小人书,王小嵩闯进了家门。

  母亲抱怨地说:“你怎么今天又回来得这么晚?”

  王小嵩嗫嚅地说:“我……学雷锋来着。”

  母亲说:“快把湿衣服换了,正巧妈刚给你补好一件。”

  他却一头扎进母亲怀里,哭了。

  母亲问:“怎么了?挨批评了?”

  “没有。”

  母亲说:“那你哭什么?别把我衣服都弄湿了……”欲推开他。

  他却将母亲抱得更紧了:“我就是心里难过……就是想哭……”

  他哭得更悲哀了。

  弟弟妹妹也不看小人书了,惊愕地瞪着他。

  他一边哭一边说:“妈,我想我爸!我真想我爸呀!”

  “爸爸,我要爸爸。”

  “我也想爸爸。”

  弟弟妹妹也哭了,向母亲围拢过来……

  母亲张开手臂搂住三个孩子:“别哭别哭,也许今年春节,你们的爸爸会回来探家的……”

  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放学路上,吴振庆、王小嵩、徐克一伙,和另一伙男同学打雪仗。

  郝梅远远观战,不时躲避雪球。

  王小嵩被对方的一个男同学从背后推倒在地。

  郝梅跑过去,扶起他,替他拍打身上的雪。

  王小嵩抓起一捧雪,攥成雪团,要投出去……

  郝梅说:“别打了!你能跟我上我家去一次么?”

  王小嵩扔了雪球,点一下头,跟在郝梅身后走了。

  开战双方停火了。

  男孩子们都以一种羡慕的眼光望着郝梅和王小嵩——尽管他们并没有并肩走,而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徐克朝吴振庆挤眉弄眼。

  吴振庆说:“郝梅还送给过我一支铅笔呢!”唯恐别人不信,从书包里取出铅笔盒,拿出一支铅笔给大家看:“就是这一支!”

  没人看他。男孩子们的目光仍都望着郝梅和王小嵩……

  吴振庆挺没趣地收起了铅笔盒。

  郝梅的家是一幢带小栅栏院儿的俄式住房——从斜掩窗子的窗帘看,她生活在一个较富足的家庭。

  他们在院门外站住了。

  郝梅说:“跟我进去吧。”

  王小嵩摇头。

  “那……我一会儿就出来,你可一定在这儿等着!”

  郝梅奔上台阶,按门铃,门一开,她就闪进去了。

  王小嵩望着郝梅家窗子出神。窗台摆着盆花儿。

  在他的想象中——仿佛是自己的母亲正在这个家里,正在窗前补衣服。

  那想象中的情形,多像一幅画啊。




二十四




  郝梅不知何时出来了,推他一下,破坏了他的想象。

  她怀抱着一条半大的小花狗。

  王小嵩高兴地说:“小狗!它叫什么?”

  “它叫‘小朋友’,你喜欢么?”

  “喜欢!”

  郝梅说:“那你替我养着吧?行不行?”

  王小嵩刚要抱过小狗,一听这话,手臂缩回去了。

  “这……”

  郝梅说:“这是医院里用来做试验的小狗。和我妈妈有了感情,我妈妈就没舍得用它做试验,抱回家来了。可我爸爸烦狗,不许养它,总和我妈妈吵……”

  王小嵩仍很为难地犹豫着。

  郝梅说:“吴振庆和徐克,说你妈妈对你可好了,从来也不反对你的愿望!我会经常给你东西喂它的。”

  最后一句话起了作用。“好吧,我替你养着!”王小嵩终于抱过了小狗。

  回到家,王小嵩把小狗放在炕上,弟弟妹妹快乐地围观它。

  母亲下班回家了。

  母亲愕然地问:“这是什么?”

  “狗。”

  母亲说:“我还不知道这是狗么?扔出去!快给我扔出去!”

  “不……”

  三个小儿女异口同声。

  母亲抓起了笤帚,高举着威吓:“都不听话啦?我挨个儿打你们!”

  弟弟妹妹高喊:

  “我们喜欢么!”

  “我们喜欢么!”

  母亲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