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11部分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11部分

小说: 晴儿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挣的钱,拿来盖一个大的围墙,这样,家里就有一个将近七亩地的大院子,用土砖盖院子,也就花点人工费,七两银子也蛮够了。这几天他一直在寻思这事,先把房子盖一半的话,沈氏带着一群孩子住过去也不安全,他经常不在家,那里附近又没有人家,不要说小偷小摸的让人害怕,就是山上也总有黄鼠狼狐狸什么的下来找鸡吃,有个高一点的院墙还是安全多了。

    沈氏听了说:“其实我也在想这事,那天回娘家,我娘也跟我说这个来着,我怕你不同意,正想怎么跟你说呢?毕竟咱不是大户人家,盖一个这么大院子太打眼。没想到你也想一块去了,真是太好了,这下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子晴一听盖院墙,可真乐坏了,正愁这西瓜种在外头不安全,早就想提醒沈氏盖院墙,又不知怎么开口。这下好了,真的关起门来闷声发财了。

    曾瑞祥又说:“那明天要是天晴了我就去找人,现在不是夯土砖的时节,天潮不好干,村里有不少人家都有存货,要买要借都行,估计买过来跟工钱也差不了多少,反正咱家也没有劳力自己夯,你说呢?”

    “你自己算算吧,反正雇一个男的苦力一天的工钱要三十文,咱家还管不了饭,估计得四十文一天,这么大的院墙的土砖得多少,大概要多少工钱,你找个明白人问问。”

    曾瑞祥说明天先找老爷子商量一下,再去村里找人,接着又说到这么大的院子该种点什么,沈氏说正好子晴买了西瓜子,打算试试,要是种出来了有个院墙还省的别人偷了,其实摘一个两个的倒还不怕,就怕晚上天黑无心给秧藤祸害了。这话说到子晴的心坎里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初七了,仍是阴雨天,一直下到初十天才放晴,期间曾瑞祥不停地出门联系各项事宜,决定还是买土砖,再雇了十个人垒院墙,又找了自己几个堂弟帮忙盖木板房,曾瑞祥说想在元宵节后搬进去,他好放心去县城。

    所以初十早上太阳一出来,瑞祥就出门让人把土砖都送过来,在太阳底下晒半天,下午准备动工挖院墙地基。

    下午子喜睡觉时,子晴交代子寿看着,醒了就去喊沈氏过来。然后子晴和子福子禄一起出门去了工地,到了工地,子晴发现还有不少大石头,也不知是买的还是捡的,原来土砖没有经过高温烧制,在水里浸泡时间长了就会变软,继而倒塌,所以地基一定要用石头或青砖。子晴看这速度,两天就能挖好地基,刚下过雨,泥土很松,院墙的地基又不需要多深。

    曾瑞祥看到兄妹三个人都过来了,就让他们把荒地上的石头捡了,堆在一起,明天要把荒草烧了,子晴看有的荆棘烧了挺可惜,还不如挪来做菜地的栅栏,子晴就跟子福说了,子福一下没明白过来,问:“都有院墙了还要什么栅栏?”

    “大哥你忘了,咱家要养鸡,鸡是会到处乱走的,要把菜地的菜都踩坏了,怎么办?”子晴答道。

    “也对,我怎么没想到。那我先找把锄头挖了,你俩捡石头。”子福急忙走了。

    可能是因为一股冲劲,三个人谁也没喊苦,累了就自动休息,一下午不知不觉过去,劳动成果也颇喜人,这一大堆的石头,曾瑞祥说大的还能用来砌地基,小的可以铺路,子福那也把荆棘堆一起,瑞祥听了子福的想法后,说没事浇浇水,能活挺长时间。

    天黑了大家才收工,因为没法管饭,定的是四十文的工钱,村民们似乎更挺满意,所以出力也不含糊。曾瑞祥觉得比预计的速度快,回来的路程很是开心。

    饭后回房,一家子无话,早早上了床,一觉到天亮。

    第二天还好又是晴天,昨天老爷子就说了,这雨下透了,应该能晴几天。上午安顿好了,三人再去工地,看到曾瑞庆和曾瑞祥以及几个堂叔正在用挖出来的泥土垫高一块平地,并夯实,旁边堆着一堆长木板和木楞,昨天挖地基的十个人,今天有两位在和泥水,泥水里头还混了些碎稻草,他们用一种白色的米汤倒进去搅合,子福说是糯米汤,增加粘性的。有四个人在搬石头,准备垒地基,剩下的四个仍旧挖地基。

    兄妹三人也没闲着,接着做昨天没做完的事情。如此忙碌了几天,在元宵节前木板房终于完工,里面还打好了土灶,两个灶口成垂直“L”,一大一小的,垂直交点有一个锅,余热用来烧热水的,子晴以前在乡下用过。曾瑞祥生火试烧两次,烤烤泥土的湿性。南方雨水多,木板房顶盖的是瓦片,子晴看着眼前的小木房,想着要是小竹楼就像好了,子晴去过贵州云南旅游,见过当地的吊脚竹楼,还有什么美人靠,住起来别有一番趣味。

    院墙也大致完工了,差一个大门,大堂叔曾瑞乐跟子晴她爹建议院墙还是用泥土稻草抹平,看起来平整,也好看些。于是又忙乎了两天,到十七那天才彻底完工,其中元宵节休息了一天。曾瑞祥给大伙结算了工钱,再次表示感谢村人的帮忙。子晴的堂叔他们说什么也没要工钱,回家后和沈氏一说,沈氏说每家买点什么东西,不能白承这么大的人情。

    晚饭后沈氏开始收拾东西,说是老爷子看了黄历,第二天十八诸事皆宜,是个好日子,子福也收拾他屋子的书和笔墨,萧秀水过来找子晴,说是以后找子晴玩就不方便了,两人也不能一起去洗衣服了,说着说着眼圈还红了。

    “水姑姑,子晴也没走多远,不就在村子里,你可以来我家玩啊,我家有大大的院子,我要是到街里来也肯定会找你啊,很近的。”子晴赶紧许诺。

    “这还差不多,你看,这几天的鸡都是我帮你喂的,我告诉你啊,鸡要是下蛋了,你要先送几个给我,杀鸡了要叫我吃,记住了没?”

    “记住了,你放心吧,一定叫你。”子晴呵呵乐了,小孩子心性就是好,来得快去的快。

    晴儿的田园生活109_十九、新居落成更新完毕!

    由于本书百度关键字排名不稳定,为方便下次阅读,请Ctrl+D添加书签喔,谢谢!!

二十、分(一)

    晴儿的田园生活20_二十、分一夜不曾睡得安生,第二天一早,曾老爷子、曾瑞庆和燕仁达过来帮忙了,借了萧家的驴车,先把箱笼包袱送过去了,沈氏跟过去归置,子福抱着子喜放在他的床上,找了两个箩筐把书装好,另找个篮子装着笔墨纸砚,第二车就送子福的东西,曾瑞祥把子福的被褥卷起来,把床拆了,把被褥和木板送到车上,让子福和子禄两人搬着凳子送过去,他抱着子喜,子晴带着子寿一块到田氏那边等着。

    田氏和三个女儿在房里说话,曾瑞祥放下子喜,田氏问他搬得怎么样了,他回答说还有两趟就差不多了,主要是大床比较麻烦,要先拆,说完瑞祥就走了。

    这边田氏听了让秋玉去找老爷子过来有事商量,老爷子进门田氏就迎出去,两人到田氏的房间里去商量了,子晴竖起耳朵听着,期间听到一两声争执,什么没钱,木板等,不过也没听清。

    过了一会,田氏过来让秋玉去请本家的三婆婆和四婆婆过来,三婆婆离得近,不到一百米,四婆婆住在东塘村里,也差不多半个多小时秋玉就和她一起过来了,子福和子禄也一同进门了,说是路上碰到的。田氏又吩咐子福去叫曾瑞庆和曾瑞祥一同过来,周氏也正好在灶房忙碌,看到来了人了赶紧出来。

    子晴好奇阿婆招呼大家过来究竟要说什么事情,所以也没离开。

    等大家都聚集在厅堂了,田氏说:“今天叫二位嫂子过来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今天我家老二瑞祥搬走,这家要彻底分干净,请你们来做一个见证。其实大面的东西头年已经分好了,就剩下些零碎,还有些事情要说清楚。”说到这,又问瑞祥:“老二,你看用子福去叫他娘回来吗?”

    “娘,不用,那边离不开人,再说,上次分家那么大的事情她不也没来,没事的。娘,您说吧。”瑞祥想也没什么大事,再说也确实走不开。

    正在这时,沈建仁一家来了,上次在白塘村听他们说了等元宵过后回家前会来这里住两天,从安州府去林山县比较好走,再则,萧氏肯定也要回娘家待两天。

    萧氏听了田氏把事情说一遍,说:“舅娘,分家怎么也算大事,为了以后不落埋怨,还是人全了比较好。这样吧,我去找小姑子,我替换她回来。”说着就要子福带她过去,沈建仁也跟过去了。田氏只好等着,陪着说些闲话。

    大概半个小时,沈氏和子福一起回来了,估计路上子福已经把话说明白了,所以沈氏进家什么也没问,进房先给子喜喂奶,几分钟就出来了。

    “分家前,有一件事情先办了吧。就是当初说好的,老大瑞庆一年给六两银子,老二瑞祥一年给十二两银子,不是当娘的不相信你们,只是为了以后有什么不好的麻烦,还是让老大老二先写下字据来。俗语说,养儿防老,我和你们爹岁数也大了,经不起什么折腾。不孝顺的孩子有的是,我大姐家,你们大姨娘家,你们也不是不知道他们家什么情形,三个儿子一堆孙子孙女,没一个是好的,谁也不管老人,可怜我大姐大姐夫两人都快六十了,每天还要捡点烂菜吃,还要靠邻居接济,哪是过日子,就是受罪来了。”说着说着田氏还哽咽了。三婆婆和四婆婆你瞅瞅我,我瞅瞅你,谁也没吱声。

    “娘,这又何必呢?难道儿子还会短了你们二老的银子,还特地叫来三娘和四娘,不知道的还以为儿子是多不孝顺的人?”曾瑞庆说道。

    “不是当娘的心狠,逼你们,分完家后,我和你爹除了几垄菜地,什么也没有,家里还有两个没有出阁的妹子,你们也体谅体谅爹娘的心。瑞庆,你是长子,你先写。”敢情田氏刚才和老爷子去商量这个了,分家那天没提,这么多天也没想起来,在这节骨眼上来这一出,子晴估计是刚才和三个姑姑谈话的结果。具体是谁的主意就不知道了。

    曾瑞庆见劝阻无效,黑着脸提笔哗哗几下写完了,瑞祥接着他大哥的笔墨也快速写好了,田氏拿给老爷子看,老爷子点点头。田氏接过来仔细收好,完全无视曾瑞庆的黑脸。

    田氏看了一眼两个儿子儿媳,说:“去年的银子都在我这,分家了,也得给你们些米粮,还有把农具也分了,我们也用不着了,留几把锄头种菜就行。可是家里的米粮每年也不够吃,都要买,我和你们爹寻思了一下,一家给你们一吊钱,还是你们自己去买比较合适。”

    周氏听了说道:“娘,离夏收还有半年,一家才一吊钱,够干什么?一石早米就差不多要一吊钱,我家都不够吃,更何况二弟家一堆孩子呢。”

    “是呀,娘,刚收拾房子,还有一大堆东西要添置,一吊钱确实少了一些,况且我们本来人也多,论理,口粮也该多给一些的。”沈氏也说道。

    “少也没办法,是你们自己张罗分家的,怨不到我头上。家里的日子艰难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想法子去,都有本事买地盖大院子了,还差这点。”田氏的话让曾瑞祥的脸也黑了。

    沈氏听了再也不开口,子福紧紧地拉着子晴的手,怕子晴瞎说闯祸。

    田氏见大家都不吱声了,说道:“都没意见了?那就这样说定了。瑞庆,你去楼上把箩筐,晒垫拿下来,瑞祥,你去茅房把农具拿过来,家里还有一个旧风车,一个旧谷仓和打谷桶,旧谷仓搭着打谷桶,一家只能分一样,可老大家先挑。”

    于是,最终结果是子晴家分到一个耙子,一把锄头,一个风车,两床晒垫,一对箩筐,一对木桶,二根扁担,沈氏什么也不说,都是等周氏挑好了,她拿剩下的,田氏给了每家一吊铜板,这家也就分干净了。三婆婆和四婆婆也就相携离去。

    晴儿的田园生活20_二十、分更新完毕!

    由于本书百度关键字排名不稳定,为方便下次阅读,请Ctrl+D添加书签喔,谢谢!!

第二十一章、分(二)

    晴儿的田园生活21_第二十一章、分三婆婆四婆婆一走,曾瑞庆黑着脸说:“爹,娘,我们的灶房要盖在哪里?没有灶房我们也做不了饭。

    田氏忙说:“你爹早说了,猪舍后面的广柑树下有一块空地,盖灶房足够了。这几天你们就先和我们凑合几天。”

    曾瑞庆仍是黑着脸应了一句。这时,周氏问道:“娘,不是说还给一只鸡婆吗?外加十个带种鸡蛋?”

    田氏瞪了周氏一眼,又看了老爷子一眼,说道:“平时让你做点什么,总记不住,这回倒是记得挺牢的。你们自己去一人挑一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