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174部分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174部分

小说: 晴儿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她爹得什么病没的,她娘身体好吗?”子晴问道。

    “这个还真不知道,你想帮帮她?她要知道了准得高兴坏了。”

    “婶婶先别说,我也是看她人老实,不过,还得麻烦婶子帮我打听下,她爹是怎么没的,我这需要一个灶房的,要是身体有毛病,我也不能用。”

    子晴的三堂婶笑着走了,看来,她也是很喜欢这个叫宝凤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六十九章、无心插柳

    子晴的三堂婶两天后就回了话,说宝凤的父亲是去年冬天,为了贴补家用,和别人搭伙做点小生意,没想到受了骗,家底也赔光了,还卖了两亩水田,一气之下和别人进山采药,不小心摔了下来,拖了两个月,人也没留住,倒是卖光了家里最后的一亩水田。

    如今她娘带着她三个弟弟妹妹,妹妹今年十五了,弟弟一个十一,一个才八岁。一大家子就佃了别人家的两亩水田,开了点荒地,加上宝凤家的贴补,勉强度日。

    “既这样,不如我明天就看看宝凤吧,三婶陪我去一趟,我不知道她家住哪?”

    “好,明日你先来我家,我在家等你。”

    次日一早,子晴跟林康平商量了一下,带着小粉林兴一块出门,小青留在家里看孩子,捡了篮子鸡蛋和一块小孩做衣服的布料,找了子晴的三堂婶,带着子晴找到了宝凤的家。

    子晴见眼前破败的房子,虽说是砖房,已经倒塌了半边,那半边用木板撑着,看来很有些年头了,房前倒是有一棵柚子树。

    “这是她夫家以前的老房,早就没人住了,分家分给了他们,也不得不搬。”三堂婶说道。

    “来福家的,在家吗?”三堂婶喊道。

    小粉推开门,宝凤见是子晴几个,很是惊喜,笑道:“姐姐还是这样看来亲切,没想到姐姐还能过来看我。”

    子晴身上是村姑打扮,梳了个简单的圆髻,故而宝凤说亲切。子晴跟着进屋,看了下屋子里虽然陈旧,东西还是归置得整齐,也干净,心下先喜了几分。

    小粉放下东西,宝凤这才注意到子晴还带了东西过来,忙摆手说道:“这怎么好意思?姐姐第一次来我家。我没有什么好招待姐姐的,怎么还能劳烦姐姐破费?”

    “你既叫我一声姐姐,也是应该的。你今年多大了?”子晴看着这小妇人,前年见她的时候才刚成亲。还是一朵鲜活的花,才一年多的时间就干巴了不少。

    “十八了,姐姐呢?”

    “比你大两岁,对了,我今天来是有事想找你。我家里想找一个灶房上的人,我听说了你娘家的事情,想问问你娘能过来吗?我家灶房上只需每日早起来上工。一日做三顿饭,只要不误了饭点,她还是有些时间回家照顾孩子的,晚上也不须住我家,一天给二十文的工钱。”子晴问道。

    “好是好,姐姐,可是我娘做饭,只怕你吃不惯。我们家就一乡下人家,我娘会的也就那几种。”宝凤捏着自己的衣角说道。

    “嗐,没事的。子晴说了,给她家的丫鬟小厮们做饭,有十来个人,就不知你娘能忙乎过来吗?要是手脚麻利些,一天也用不了三个时辰。”子晴的三堂婶忙道。

    “这个姐姐放心,我娘做事又快又干净,别的我不敢说,这个我们从小跟着练过来的。”宝凤忙抬起头来看着子晴。

    “既如此,不如今天就带我们过去你娘家看看,商量好了明天就上工。”子晴说道。

    宝凤听了自然乐意。她找了个小篮子,问道:“姐姐,我能捡几个鸡蛋给我娘送去吗?”

    子晴点点头,宝凤捡了差不多二十个鸡蛋,小粉上前扶着她,帮她拎着。西塘村就在从东塘村的对面,也没几步路,就是一大片的田埂路。大部分的水田已经插上了秧苗,不过,还是有三三两两的农人在弯腰劳作。进了西塘村,先是祠堂,门前一大片的空地,不少人家正在晒油菜。

    宝凤娘家的房子比子晴想象的好多了,家里也收拾的干净整齐,不过只有她十五岁的妹子金凤在家,正在做荷包,宝凤的娘带着两个儿子去收蚕豆了。

    “姐,你怎么又给我们送东西来了,娘知道了又得说你,你如今也不是你一个人了,你怎么能亏着孩子?我们怎么都能对付,我一天还能做两个荷包卖呢。”金凤见了宝凤递过来的鸡蛋红着眼圈说道。

    子晴细细打量了下眼前的小丫头,一身月白色的半旧罩衣,有些短了,一根粗粗的麻花辫到了后腰,可能也是因为到了年纪说亲,家里人没让下地,皮肤虽不细腻,倒也还算白净,五官看起来还颇有几分秀气,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更是增色不少。

    宝凤忙把子晴的话学了一遍,金凤对子晴和子晴的三堂婶行了个礼,进屋让座。

    等大家落了座,金凤忙去喊了她娘回来。子晴见了宝凤的娘,三十多岁的年龄看起来像四十,不过从眼角眉梢依稀看出年轻时是个长相出众的,如今看起来也是干净利落,一身衣服虽有补丁,却针脚细密。

    想必路上金凤已经告诉她子晴的来意了,一见子晴,忙放下背上的蚕豆梗,拍了拍身上的土,有些羞手羞脚,笑道:“真是不好意思,也没个准备,家里乱糟糟的,等着我给你们烧点水泡茶,只是没什么好茶叶。”

    “婶子不用忙了,我说几句话就走。”子晴忙道。

    子晴把来意说了一遍,宝凤的娘想了想说道:“这么好的事情,我做梦也想不到会轮上我,只是,我也不知道我做的饭食合不合别人的口味,不如这样吧,东家,明日我先去试工一天,要是大家觉得还能凑合吃下去,我就做下去,要是嫌不好吃,东家千万不要有什么顾虑,直说了就是。”

    子晴想想也答应了,又说了每日的饭点,告诉她上工的时间,也就不多呆了,对方倒是谢了又谢的送子晴出了村子,宝凤在她娘家留了下来。

    子晴见三堂婶低头不知想什么,问道:“三婶,你觉得她家怎么样?”

    “看来这一家子都是比较好相处的,我就说看宝凤这样的,家里准错不了,子晴,你觉得她妹妹怎么样?”

    “金凤?还不错,长得不错,手也巧,看她做的荷包,也还精致,还有,听她对她姐姐说话,也是个懂事的。”

    “是吧,我也觉得不错,你看配子文怎么样?”

    “子文,子文不是要考秀才吗?子文愿意?”子晴还真是有些意外,子军、子新两个找的对象都不错,子文怎么会想找一户农户,而且还是负担比较重的农家。

    “子文今年十七了,秀才能不能考上两说,这个姑娘我喜欢,模样好,行事好,我们家也不是什么好出身,子文能中一个秀才也是顶天了,过日子还是要找一个踏实的,不会惹事的。”

    三堂婶自然心里也有算计,这姑娘好是一方面,她娘能到子晴家来上工,地里的活计还能看顾,这样一来,养家也就够了。她娘的工钱能攒下来,两个儿子还小的,有个几年成亲的花费也够了,至于金凤的嫁妆,三堂婶如今也不差那一点了,图的是对方的人品。

    子晴自然不知道三堂婶已经想得这么远了,她还以为只是说说而已,也没往深里想去。

    子晴回到了家,见小紫正在门口择菜,随口问了一句:“今天怎么没去学堂那边?”

    “老爷子说了,老太太人已经大好了,可以自己做些吃食了,以后不用我去了。”小紫道。

    子晴听了顿住了,问道:“到底说了些什么,老太太能让你走?”

    子晴对田氏还是有几分了解的,年轻时就不爱做家事,及至有了媳妇,更不用自己怎么动手,何况,小紫每次去还是带着菜蔬去,怎么可能放着现成的便宜不占,既能省事又能省钱。

    “老爷子说的,老太太自然是不干,不过,老爷子说了,以前就是听了老太太的话,才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以后,要听老爷子的,好像还说了什么,我也没记住。”

    “这个笨蛋,打发你去,还仔细交代你了,这么点事情都做不好。”子晴想道,早知如此就让小青去了。

    小紫听了吓得不敢做声,子晴见了她这样,也不好再说什么,小紫确实不够机灵,倒是很适合灶房这个活计,属于吃苦耐劳型,王婆子说她做菜还是有几分天分的。

    看来老爷子真心想有所改变,不想成为曾瑞祥的拖累。子晴仔细想了想,老爷子这一两年的行事确实有些不同,尤其是曾瑞祥和曾瑞庆在学堂谈崩了那晚,老爷子眼里对曾瑞祥流露出来的慈爱让子晴也动了容。

    子晴正想着这些,沈氏过来了,她也是听说老爷子打发了小紫,才过来问问的。

    子晴把小紫的话复述了一遍,沈氏想了想,说道:“这样也好,你阿婆身子还凑合,两人的饭菜还是应该能答对的,等真到动不了那天再说吧。倒是你外婆,听说这些天一直不大舒服,你表哥给我送了信,我正打算回去瞧瞧。”

    子晴一听唬了一跳,忙问:“要不要紧?不如从安州城里找个好大夫,她老人家可千万不要出事。”

    对何氏,子晴真心地把她当作了自己的亲外婆,这些年虽说没少孝敬,可子晴觉得从老太太身上学到、得到的东西远远比自己给予的多得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七十章、麦收

    子晴收拾东西,要和沈氏一同去白塘村看看,林康平自然不放心,要一同跟去。

    次日一早,两人放下手里的事情,把家里交给小青小蓝,书彦已经有五个多月了,能吃点米糊蛋羹,还有羊奶等,书睿更不用操心。子雨知道了也要跟去,因为有林康平,沈氏也同意了,不过也要子雨穿上了家常旧衣服。

    因为着急,就没走安州那边的大路,林兴把马车赶到了半路上一个叫许家的村子,再过去就是小溪,田埂路和山路,过不了马车,只能步行,子晴有很多年没走这条路了,倒是还记得那年子喜从独轮车上摔到田里的事情,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山还是这山,田还是这田,走到田埂上的小丫头,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子晴想不感慨都不行。

    几人赶到村子里,何氏在沈建水家住着,沈建水住的房子是子晴的外公离世前盖的,沈建山住的是祖宅,何氏愿意守着丈夫离世时的屋子,沈建山也没法,好在两家只是前后屋,倒也便利。

    沈建水家只有沈金福一家留在身边种地,子晴几个到的时候,只有子晴的二舅娘赵氏和三媳妇在家,一个在煎药,一个看着两个孩子,其他人都下地了,赶着插秧。

    何氏在屋子里躺着,屋子本来就黑,老房子那么小的窗户,还是那种用木棍撑开的木扇窗户,又是老式的拔步床,即便大铜钩钩住了帐子,也看不清何氏的眉眼,只见一具躺着的身躯,子晴的泪倒先落了下来。

    “晴儿,你怎么来了?”何氏倒是先认出了子晴,撑着要靠起身子,子晴几个忙上前扶了何氏躺好。

    “没事,你们怎么都来了?我就是没照顾好自己。伤寒而已,我把他们几个都撵了出去,该做事做事去,养几天就好了。谁多事通知的你们?”何氏说道。

    子晴听着老人的喉咙,似乎有些喘,忙问:“外婆,大夫怎么说?要紧吗?”

    这时,沈金福的妻子罗氏正端着药进来,说道:“阿婆的药煎好了。是我爹和大爹从安州请来的大夫开的方子,又从安州抓的药。吃了两天了,就是见效不大。”

    沈氏接过药,亲自喂何氏喝下,刚要说话,许氏过来了,见到沈氏几个,忙问道:“妹妹几时来的?”

    沈氏上前问过好,子晴几个也问好。许氏坐到何氏床沿,问道:“娘觉得今日好些了吗?有没有想吃的?”

    何氏摇了摇头,许氏说道:“不如。让三儿去钓几条鲫鱼,喝点鱼汤?”

    “会不会耽误事?”何氏问道。

    “看娘说的,只要娘想吃,就不怕,能有多大的功夫?”许氏说完起身。

    “妹妹,我先吩咐万福去弄几条鲫鱼,你们先坐着,回头上我家吃饭去,我准备准备,你二嫂子事多。孙子小,一天天的还要给娘煎药。”许氏对沈氏说道。

    沈氏说道:“大嫂快忙去,一会我们过去看看,大哥也下地了吧?”

    “可不,一会我去找他回来。”许氏说完就走了。

    子晴坐在了床沿上,何氏靠着大枕头。说道:“没什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