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晴儿的田园生活 >

第287部分

晴儿的田园生活-第287部分

小说: 晴儿的田园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康健对林康勇说:“把你二哥扶回去,我和你三哥还要进去看看。”

    林康勇把林康祥接了过来,林康祥还在不停地念叨,林康健拍了拍林康平的肩膀,什么也没说,兄弟俩又进了祠堂。

    祠堂的酒席持续到了申时初,这时,林家的女人已经把家里都收拾好了,晚饭也不用特做,灶房给留了一些,老爷子出了这样的事情,一家人也没什么心思吃饭,何况,男人们还都在祠堂吃过了。

    子晴带着嫣然在院子里玩,教她辨认墙角边的菜地里的几样青菜,这时。胡氏走了过来,胡氏抱起嫣然随口夸了几句,突然问道:“弟妹,你跟大嫂说实话。是不是咱爹那,身子不行了,不然,你们怎么会好好的又抢着上家谱?不是说好了明年吗?”

    子晴不知林康平怎么跟他们哥几个说的,所以,这会,也没法说实话。便道:“大嫂,我能知道什么?我听康平的,他说早些办了早些让大爷安心,这不,便回来了。”

    胡氏见子晴不肯说实话,也不再追问,叹了口气,说道:“要是这样的话。还是我家的大小子早些成亲吧,一则给老头冲冲喜,二则。省的还要耽误三年。”

    子晴这才知道,原来这长孙服丧也要三年,这个,子晴可就没法说话了,万一,这女的进门没几天,林老头走了,有那不讲理的人说人家是丧门星的话,这让人家如何在林家立足?

    这时,林家的男人们都回来了。林康健和林康平进屋给林老头汇报祠堂的情况,说是一切都很顺利,众乡邻也都很满意等。

    林老头点点头,说道:“这就好,我也没什么可挂念的了。”说完似乎很累的样子。

    “爹”“大爷”林康健和林康平同时喊道,心下一凉。老头的话像是临别遗言。

    “康平,如你在京城,记得每年带着孩子们回来祭祖,这些年,都是你大哥替你完成的,你要离家远了,真顾不上,你大哥也会替你的,只是到底不如自己来的好。”林耀祖说道。

    林康平听了对林康健正式鞠了一躬,说道:“多谢大哥。”

    “自家人不用说这些客气话,那是我二叔二婶。大哥也没别的能耐,小的时候没照顾好你,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你不记恨大哥,大哥就感激不尽了。”林康健红着眼圈说道。

    林康平的心里也是五味杂陈,不知该如何回答。

    那边,林家的女人们都在井台边,刷洗碗筷,村子里也有几个帮忙的婆娘,子晴都不认识。不过,见人家帮自己干活,子晴还是主动笑着跟人家问好,这些人才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子晴从里面听到的唯一一点有用的信息,便是,余氏在村子里的人缘还算不错,看来,余氏的为人自有她可取的地方,只是,对林康平凉薄了些。

    “嗐,这也怪不上大娘,谁家不可自己的孩子疼?这做娘的,不都是这样吗?”村妇甲说道。

    “可不是这话,都吃不饱饭了,谁还能有闲钱去养一个病秧子?”村妇乙说道。

    诸如此类的话有好几个村妇说了,大概是回家听了自家男人说了林康平的事情,都有几分感概,或者是替余氏开脱几分。

    只有一个声音说道:“当初卖了是没毛病,谁也没怪他。可是,书兴他祖爷不该扯谎,说是病没了。后来条件好些了,难道没想着赎回来?那可是他弟弟留下的唯一的骨血啊,他就忍心吗?自己一家子围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吃饭,想起那个可怜的孩子,心里不亏得慌,还能吃得下吗?”

    这话说的还有一点见识和良知,子晴想看一眼那个说话的人,谁知人家根本没抬头,子晴也不好意思去搭话。

    晚上,林康平和子晴躺在了炕上,子晴说起胡氏的话,问林康平道:“你怎么跟大哥他们解释的?”

    “还没说呢,今天我也是吓坏了,我大爷的身体,一时还是不要挪动的好,我怕,真折腾出什么事,我也没法跟他们交代。”

    黑暗中,子晴握着林康平的手,说道:“你大爷是心病,今日他当着一村子的人承认了自己的错事,倒也其行可嘉,没几个人有这份勇气的。”

    “他卖我是没办法,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恨了。可就是听到他当年怕别人责怪他,谎称我已死了,这个,让我心里很难受,真的很难受。可是看大哥二哥这样,我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算了,明日咱们回家。”林康平说完紧紧地抱住了子晴,一会,子晴便感觉自己的衣服一片湿热。

    次日,子晴他们在林家吃了一顿早饭,见林耀祖的神色比昨日略好些,便说了要进城,因为书睿几个都进学了。

    林耀祖听了对书睿几个说道:“去吧,好好念书,光大我们林家的门楣,当年你亲祖爷也曾念过书的,只是,后来家里穷了,念不起了,你祖爷当时还哭了呢,我怎么仿佛觉得就是昨天似的,那会,你祖爷也就书睿这么大,你太祖爷走了,也是病没的,这家,一下就穷了。哎,都是命啊!”

    林耀祖当年也就十六七,却要撑起一家的门户,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弟弟,两个出嫁的姐姐也是自顾不暇,日子可想也是艰难,好在还有一个母亲可以依赖,至少精神上不是孤独的。

    子晴他们要走时,林康健把林康平拉到了一旁,问了几句老头的病情,看来,这胡氏也是真着急了,要给儿子选成亲的日子呢。

    林康平哪有准话?连大夫都没准话,林康平也只是猜测出来的,故而,又是含糊了几句。

    回到家里,洗去了一身的疲劳,子晴爬上了炕,没几分钟就进入了梦乡。

    子晴又回复到了晴园时的闲暇,每日去给沈氏和曾瑞祥请安,大家说笑一会,刘氏她们这些日子,正忙着饭馆的筹备,京城刘氏和傅氏都比较熟了,每日下午,这几个人都会找一个馆子试吃,看菜式、价位,观察哪些菜式比较受欢迎,子晴看她们几个乐此不疲的,倒也没人来打扰自己,每日下午,子晴都抽出时间来写会书。

    这日,子喜下朝回来,一脸的气愤,子晴见了忙问道:“怎么了?朝里有什么大事?”

    “哎,我现在才知道,其实,做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做官都不容易,这皇帝的,就更不容易了,这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还不能呈一时之气,哎,做皇帝也有憋屈的时候。”

    子晴听了莫名其妙,问道:“你能不能说重点?这世上,谁都有不如意的时候,你以为皇帝就没有呀?”

    “姐,你不知道,咱们的邻海,有一个倭国,最是不安分,每每过来寻衅挑事,先皇在的时候,就有遇到过,不过,事情都不大,先皇也都狠狠地回击了几次,倭国才老实了几年。这不,见新皇刚登基,根基未稳,便又开始在沿海挑衅了,你说可气不可气?”

    “这有什么?既然先皇都能打回去,这皇帝难道不能吗?”子晴问道,这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地方。

    “你不知道,这倭国,仗着手里有银子,从西洋人那里买了不少枪炮,咱们的国库,还虚空呢。这不,朝中为此也是议论纷纷,今日皇帝还问文尚书呢,从国库里能抽出多少银两?偏偏今年这北方闹旱灾,你没见大哥都愁什么似的了,这麦收,也不知能收上几分?”

    这个,子晴可就帮不上忙了,“对了,皇上没问你,咱家的玻璃一年能挣多少银子吗?”子晴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道。

    “那倒没有,也没个拿我们自己的产业去充公的道理,还没到那一步呢。我倒是赞成,咱们也从西洋人手里买些枪炮,还有,我还真是想去西洋那些国家看看,究竟比我们强在哪里?我记得前朝的时候,差别还不大,怎么这几十年,他们就起来了?”子喜说道。

    “这还不容易,你上个折子,跟皇帝提议,另外,再派一批年轻有见识的学生,送到西洋人去求学,光买枪炮有多大出息?学会了人家怎么制造枪炮,这才是真本事,何况,我们国家应该也有制炸药的高手吧?把他们都寻了来,好好研究研究,集众家之所长,总会有突破的。”

    子晴刚说完,子喜喜的一溜烟跑了,说是回去写折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百度贴吧QQ好友搜狐微博QQ收藏

第四百二十八章、林家人进门

    这事,几天过去,也没听到子喜的回复,子晴也不好多打听,不是子晴不爱国,可是,子晴一个女流之辈,除了能捐献些钱财,别的,还真帮不上段家主母心太狠。

    对了,要说一点也帮不上也不对,至少,子晴是学化工的,做个炸药什么的还是可以的,可是,这时代已经有做火药的,子晴就不出这头了,否则,太多的巧合就不是巧合了。

    不过,子晴倒是问过林康平,自己家的船会不会遇到倭国人捣乱,林康平说道:“咱家的船上有从西洋人手里买的手雷,真要有人捣乱或碰到海盗什么的,我就让他们使劲扔,扔完了手雷就抱着木头跳水,他们都是会游泳的好汉。”

    子晴听了心里一叹,也不知这子喜的折子递上去会是什么效果,这皇帝真的有这么开明吗?听说,前朝的皇帝可是一直跟西洋人走的近,不然,这科技也不会比子晴历史上的同期要发达。

    林康平这些日子可是有些忙,听说庄子里要麦收了,林康平除了要去庄子的同时,每十天还要去给林耀祖送一次药,只是,林耀祖的病并没有什么起色,反而越来越不好了。

    这日,林康平从林家回来,说书兴还是定了要在六月二十六成亲,林耀祖知道了倒是显得很高兴,说是能看到自己的大孙子成亲,也算值了。

    子晴听了也是一阵唏嘘,同时,也有些发愁,这书兴成亲。子晴一家肯定是要去的,肯定要在林家住了两三天,这大夏天的,几天不洗澡。不光子晴,连孩子们也受不了的。

    “还有差不多一个月呢,你倒是先愁上了。还是想着送一份什么见面礼给新媳妇吧。”林康平笑道。

    “什么见面礼?我还要跟你家二嫂她们几个商量呢。我可不能打了她们的脸。”子晴笑道。

    子晴和林康平正说着这些,子福进门了,子晴可是有些日子没见他了,忙问道:“大哥,不是听说在麦收吗?怎么你还有时间沐休?”

    “谁告诉你麦收我就不能沐休了?难不成还要自己亲自去下地做事不成?”子福笑道。

    “对了,听康平说,今年的年景不算好。庄子里的收成不高,你那怎么样?”子晴问道,子晴可是记得当初子福来的时候,皇帝可是对他寄于比较高的期望,偏生又是在这缺钱的时候。遇不到一个好年景。

    “我就是为了这事来找你的,的确是算不上好,不过,我那边有一大片的河滩地,是沙地,还有一大片的荒山,你看,你们是不是把它买了下来,再搞一个康庄。种果树种洋薯都随你们,你们只要买下来,从村子里多雇些人或买些人,也能解决不少人的吃饭,怎么样?”子福说道。

    子晴听了,看了林康平一眼。林康平不是想种西瓜和洋薯吗?沙地不是正好,只不过,要养个几年。

    林康平问道:“有多大的地?”

    “地方有的是,荒山荒地,这里冬天太冷,一年可劳作的时间比较短,所以,他们也开不了多少荒地,尤其是这荒山,更是无人问津,你们自己好好想想。”

    “我看成,就买荒山,种果树养鸡,也不用想太多,还是老套路,我明日就跟你下去看看。”林康平说道。

    子晴也想跟着去看看,这北方的山,跟南方究竟有些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次日一早,林康平早早把子晴喊起来,简单收拾收拾,便跟着子福出了城门,原来,这子福说的地方,是京城的东面,出了京城大约一个时辰,只见一条蜿蜒的小河,可惜,小河里的水不多,到处都露出了一片片的小鹅卵石,随处可见的小山包,远处,就是连绵的青山了。

    子福说道:“就这吧,再远了,就不方便了,这山上,除了荆棘,好像也不长别的,你说,看着是不是浪费?”

    “大哥,这有什么浪费的?我听说,北方人一般都爱种杨树,这杨树成活率高,成材时间也快,又不用怎么打理,总好比让它荒着呀?”

    子福听了说道:“这倒是一条路子,一般人不会想着去种杨树,也不怎么值钱,都是野生的多。”

    子晴几个倒是从山上走了一圈,一个一个的小山包,有的是,子晴早就说过,北方的村子一般比较集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